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探讨中医未来的发展之路
2017-04-13刘雯晏根贵朱重政
刘雯,晏根贵,朱重政
(1.湖南省岳阳市枫桥湖路269号岳阳市中医医院肾病风湿病科,湖南岳阳414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研究生2015级,湖南长沙410000;3.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研究生2015级,湖南长沙410000)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探讨中医未来的发展之路
刘雯1,晏根贵2,朱重政3
(1.湖南省岳阳市枫桥湖路269号岳阳市中医医院肾病风湿病科,湖南岳阳414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研究生2015级,湖南长沙410000;3.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研究生2015级,湖南长沙410000)
本文站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对未来中医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笔者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特点及中医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方法和途径,为中医未来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可持续发展观;中医
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上新的发展观念,是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从哲学上讲,它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全新思考,具有内在的和谐本质和要求[1]。而中医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这种关系,它认为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有机的和谐整体除了人体本身的和谐外,还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社会保持协调关系。如中医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阴阳调和”、“五行生克”等学说都是这种和谐关系的体现,是中医对人类健康的基本认识[2]。随着中医针灸“申遗”的成功及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医科学院团队通过低温技术提取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使得全国人民一时间沉浸在对中医满满的自豪之中。中医,这个来自东方的古老医学此时此刻正聚焦着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不仅仅是青蒿素,而是整个中医药资源宝库对全世界人民的贡献正在逐步展现,正好应验了毛主席的那句话“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然而常言道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坎坷曲折,中医的发展和对中医之道的探寻亦何尝不是,历代中医学者从未停止过对其存亡之道的探寻,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古人深知寻道之难,但却又从未放弃过对“道”的追寻。
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医学能流传至今实为不易,作为一门经验医学,它起源于古人对人和自然朴素的认识,成长在封建经济土壤之中,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存在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指导下不断充实着其内涵,使它从一门粗糙的经验学变成了一套实践丰富、理论完善的学科体系,“天人合一”及“形神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及辩证论治的方法论成为这个体系的支柱,“治未病”的思想贯穿着整个体系的始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及精气学说是这个体系中主体结构,正是凭着这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才使得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唱不衰[3]。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中国封建经济的没落,国运开始走向衰退,“西学东渐”发生带来了西方的文明成果,作为历史的必然不可避免,然而在这场文明的冲撞中传统文明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中医亦不例外,现代医学的大量涌入,很快就取代了中医的主导位置,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中曾一度喊出了要废除中医的口号,迫使中医学处于消亡的边缘。建国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及文化体系的改变,中医的传统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现代化的道路亦充满崎岖[4]。时至今日,中医始终作为一种补充医学唱着配角而存在,而且争议的呼声从未停止,前些年甚至还一度使中医陷入了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笔者纵观中医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目前阻碍中医发展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1)观念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快节奏时代的到来,现代人们力求方便快捷,而西医的输液与手术似乎正合他们的要求,又由于中医学所表达的理论认识缺少普遍性和可验证性,无法得到普世的理解和认可,使中医陷入了“有玄学而无科学”的尴尬处境[5]。大部分国民对中医认识不够、对现代医学过度依赖,直接导致了传统中医的边缘化,使得大部分国民始终将中医作为第二选择,有的甚至完全不信中医,实则是国人自己在扮演着“去中国化”的角色,使中医裹足难行。(2)中医的标准由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作为主流医学的西医相比,统一标准的缺乏成了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再加之中医内部的学派纷呈而造就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加大了统一标准制定的难度,同时也对中医在社会的认可度上的造成了不利影响。(3)中医从业者的断层中医起源于经验,是一门和实践紧密相连的医学,其丰富的理论体系皆来源实践,古代不少名医皆是在“日授业,夜授课”的师承模式下培养而成,而现代高等的院校中医教育,虽说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但其教学内容的空洞和课程设置模式单一,使中医教育逐渐丧失了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特色和优势。使得大部分中医学者成为一批中医基础理论不清,实践不精的学派子弟,致使其一到医院就被全盘“西化”,造成了中医人才的大量流失,严重阻碍了中医的发展[6]。此外中医尚存在创新不力、研究水平偏低、缺少国际公认的证候规范等诸多问题。
由此可见中医的发展任重道远,作为传承中医文化的火炬手,笔者认为走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
要实现中医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正视中医文化,重拾民族自信
中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作为我国的原创文化,它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智慧,作为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认识健康、疾病的东方科学,中医的文化属性是第一位的,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不是中医与文化的简单相加,因为其思想、理论和技术手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内容[7]。加快中医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振兴中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国民重拾民族自信的重要手段,因此向全民及全世界普及中医相关知识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学精华的戏剧文化,旧时称“梨园”,虽说是一种口头文化,但它却因合理的培养方式而得以继承和发展,它走入了中小学的课本,走进了大众的舞台[8],从小专业定向的培养值得中医发展模式的借鉴,中医文化的宣传亦应如此,中医药的一些相关理论常识应编入中小学的教材,让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对中医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还应将中医文化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走向大众的视野,如前些年的《百家讲坛之罗大伦讲中医系列》的讲座及最近开展的很火的《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就是一个很好地尝试,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和下一代民族自信心的培养。
2 政府合理的引导和培养
中医的确不是西方标准定义的科学,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因为中医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与发扬,这就使得千百年来中医学的理论及其表达方式、评判标准等有着系统的统一性。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古代中医虽然没有“标准”、“标准化”的概念,更没有开展过系统研究,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中医经典文献、官修文献实际上发挥着“标准”的作用,虽说在现代看来,这些标准都是粗糙和不完备的。但它进一步促进了中医的发展,此外中医是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灵活的辩证和标准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一体。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综合考虑当今的认识水平和学术环境,结合中医的自身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标准[9]。同时应使诊断客观化,追求中医学的可验证性,如获取临床数据支撑中医理论等[5]。此外政府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中医药法规体系,尽快出台规范化的中医药管理法规及执业法规,为鼓励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如何实现中医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及保障民间中医的合法地位等问题上给予明确的指导。在中医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上,通过传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名医的师承教学模式却被忽视。因此,现代的中医教育模式要适应中医发展的需要,要挖掘民间师承教育的优点,实现“学院+师承”的培养,逐步完善和建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滚动交叉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近年来,一些中医院校已引用PBL教学法,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向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的小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具有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培养自学能力[10]。
3 找好中医的自身定位,做好中医人
中国医学目前具有两套平行的医学理论系统,即中医和西医。这两套理论体系都是遵照着各自发展的模式独立发展起来的。中医长于整体和综合,而短于具体和实证。而西医学长于分析、长于局部,短于整体和综合,两者各有长短,且互为补充,而这正好是两者的交叉点与突破口,我们应以此交叉点为基点,努力扩展交叉点之后的空间,找好自身的定位,在未来整体医学的模式下求得中医的可持续发展[11]。中医毕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应制定大力走向基层的方针,走向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的医疗体系中。此外,还应积极发挥中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推广针灸、推拿、拔火罐、中药熏蒸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为社区、农村群众服务[12]。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和本质,同样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它的主体-广大中医从业者,我们不仅仅是中医的继承者,更是中医的传承者,我们不仅要坚定信念,一往向前,对中医满怀热情,而且还要通过不断加深对中医经典及古籍的研读来加深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悟性,此外,我们还要端正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的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13]。我们要严格遵守行业的自律,做一个尽职尽责的中医人,做一个爱中医、用中医、传中医的中医使者,而不要做一个恶中医、弃中医、毁中医的中医损者。
中医,它更不仅仅是治病的技术,说它是科学和技术显然都贬低了它,因为它超越并包纳了科学技术。它既是形而上之道,无形无象,通天达地;又是形而下之器,有形有象,医病救人,同时也是一种渗透于东方世俗生活的文化、哲学、艺术、价值观,甚至就是一种美的生活方式。它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只有走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中医这个资源宝库得以充分的利用,才能成为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才能使中华民族的象征永立不倒。
[1]邓辉,廖志鹏.论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本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9-21.
[2]孙涛.传统不等于落后中医不等于保守——从近百年中医的发展看其开放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0):729-733.
[3]牟大鹏,曾飞.中医理论的哲学性及其科学性的判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124-125.
[4]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7, 48(8):742-744.
[5]谢冬梅,黄艳玲,宋一蓓.基于传统文化的中西医学协同创新的动力与路径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9):10-12.
[6]郭桂华,路建彪.从中国医学史谈中医的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24-25.
[7]石君杰,王锡.试从文化体系探讨中医的发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1319-1320.
[8]陈世明.在儿童戏剧教育中传承与发扬闽南戏剧文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6):884-889.
[9]刘聪,梁峻,闫晓宇.历史上的中医标准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S1):10-12.
[10]孙大中,刘叶.PBL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实验班)的应用与思考[J].当代医学,2016,22(16):163-164.
[11]张艳萍.现代医学模式视角下的中西医学[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0):705-707.
[12]李泽庚,段志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可持续发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3+41.
[13]韩茹宇,杜文东.从中医药类高校生的人格特征看中医的发展[J].医学综述,2011,17(16):2517-25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