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效果观察

2017-04-13李阳

当代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耐多药病灶

李阳

(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沈阳110044)

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效果观察

李阳

(沈阳市胸科医院,辽宁沈阳110044)

目的研究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胸片空洞明显吸收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取的了明显的改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在临床上取的了显著的效果,应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经纤支镜;耐多药肺结核病;效果观察

传统的结核病治疗是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经过人类与结核病菌的长期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愈了很多的结核病患者。但是,对用要的不规律性、不合理性等因素严重的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结核病菌具有了很强的抗药性。耐多药肺结核病主要的传染源就是来自家庭与社会的传染,给结核病的常规控制方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需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使用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在临床上取的了很好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救治的200例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有男59例,女41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2.1±2.6)岁;其中具有左右双肺病变的患者有7例,毁损非患者4例,单纯肺叶、肺段病变的患者有89例。对照组有男51例,女4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7±1.8)岁;其中具有左右双肺病变的患者有8例,毁损非患者5例,单纯肺叶、肺段病变的患者有87例。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在入院以前,均进行了2~4年的抗结核治疗,使用过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抗肺结核的药物。经过入院以后的常规检查得出:患者的全身结核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或者是轻微的中毒,经过X线胸片与CT扫描显示病灶有轻微的变化,或者是正处于发展阶段,经过两次的痰结核菌的培养试验,证明了患者自身至少带有3种以上的耐药特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并且都进行了耐药菌与药敏的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使用仪器本次研究使用的是OLYMPUS BF-TXBFP30型纤维支气管镜,具有两根导管,一条导丝,在进行手术以前,准备工作于普通的纤支镜检查一样,要做好充分的麻醉工作。

1.3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每2周进行1次治疗,4~8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了经纤支镜镜下给药的治疗方法,插入纤支镜,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观察,沿着钳孔插入导管,通过导管给药,对于空洞耐药结核的患者要将抗结核药物制作成凝胶;对于结核性干酪肺炎、肺实变的患者要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水剂,左氧氟沙星、异烟脱、阿米卡星。主要的过程中,要缓慢的进行,让药物慢慢的流入患者的体内,注药以后的患者要侧卧。

1.4 疗效评价标准细菌学:连续检测3次都是阴性的,视为阴性。X线胸片:胸片显示病灶吸收达到≥50%的,视为显著吸收,<50%的视为吸收,病灶无变化或者是恶化的视为无效。空洞:空洞减少≥50%的,视为缩小,<1/3视为不变,增大到≥50%的,视为增大,空洞消失视为闭合。症状:症状有明显的消失或者是减轻视为有效,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的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对比经过2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痰菌转阴率53%,观察组痰菌转阴率88%,来那个组患者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月以后,对照组转阴率是65%,观察组转阴率是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X线胸片空洞的对比两组患者x线胸片空洞的对比变化情况是对照组患者有23例显著的吸收,38例吸收,没有恶化与没变化的,有19例出现了缩小,20例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有13例显著的吸收,26例吸收,没有恶化与没变化的有22例,有9例出现了缩小,30例变化不明显。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有42例患者出血了发热,治疗后有2例;治疗前有75例患者咳嗽,治疗后有23例患者咳嗽;治疗前有72例患者咳痰,治疗后有20例;治疗前有44例患者咯血,治疗后有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有40例患者出血了发热,治疗后有14例;治疗前有82例患者咳嗽,治疗后有60例患者咳嗽;治疗前有68例患者咳痰,治疗后有55例;治疗前有40例患者咯血,治疗后有18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细菌严重的破坏了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了细菌的抗药性,使得药物很难穿透病变组织,不能很好达到治疗的效果,经过抗结核治疗以后,痰菌仍然持续阳性,很难抑制。单纯的口服化疗受到了病灶部位的结节与病变的影响,使得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组织缺氧等情况,严重的影响了药物的吸收。病灶部位的血管出血了扭曲、变形等情况,影响了通透性与血液循环,使得局部出现了血药浓度过高等现象,药物在没有达到病灶部位的时候,就已经挥发了,没有起到杀菌与抑菌的作用。长期以往,导致了细菌具有的抗药性增加了耐多药患者的数量。在对患者进行全身化疗的时候,辅助使用纤支镜给药,可以极大的提高治疗的效果。首先,将药物直接送到病灶处,达到了局部药物需要的浓度,大大的超过了血药的浓度。其次,药物直接作用在病灶处,增强了药物的杀菌与抑菌的作用,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存留的时间较长。再次,推动了患者体内炎症的吸收,恢复了充血水肿黏膜的正常,有效的将干酪样坏死物软化与稀释,排出体外,保证了管腔的畅通。最后,缩小了侵润增殖性的病灶,最后达到消失的目的,降低了支气管内膜结核、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通常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的方法主要增加全身用药投放量,虽然这样加强了局部杀菌效果,但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药物的毒副反应。经纤支镜肺内滴入抗结核药物,虽然药物投放量少,不致于极大地增加全身血药浓度而增加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但却极大地增加了病灶局部组织的药物浓度,加强了对病灶组织的渗透作用而提高药物的杀菌作用,使痰菌迅速转阴,促进病变的吸收好转。

综上所述,由于早期患有肺结核病的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是出现了原发性的感染等现象,使得结核杆菌出现了耐多药性,这种结核病的患者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在发展。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最大的益处就是:安全、直接、有效,是当前临床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最佳辅助治疗方法。但是,在进行这种治疗方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纤支镜静下给药会对镜体造成污染,因此,在给患者行完静下给药以后,要严格的对纤支镜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这种方法操作非常的简单、方便,快速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没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骆双媛.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6,3(12):497-498.

[2]骆双媛.经纤支镜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9(4):90.

[3]吴福蓉,肖和平,唐神结.经纤支镜灌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J].临床肺科杂志,2012,6(17):14-15.

[4]陈慧冬,黄伟,龚桂芳.经纤支镜局部给药对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5(22):58-59.

[5]裴洁.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研究进展[J].内科,2015,2(14):52-56.

[6]于会敏.经纤支镜灌洗及注药治疗耐药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6):88-89.

[7]申峻.32例经纤支镜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和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0,8(25):720-721.

[8]陈余思,杨勇刚,胡强,等.纤支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54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医学,2014,3(19):352-3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065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耐多药病灶
结核分枝杆菌Mc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在宜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中的应用研究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
牛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