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晚清民国文学:需要关注台湾的学科化台湾文学研究
2017-04-13张泉
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台湾文学研究专题·
整合晚清民国文学:需要关注台湾的学科化台湾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这一专题中的两篇论文来自台湾,是台湾文学学科专业人员的日据时期台湾及台湾文学研究的悉心之作。
20世纪20年代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台湾殖民地之旅,成就了他而后十余年的随笔《雾社》等台湾题材文学创作。这些作品对日本本土作家和在台日本人作家的台湾书写产生重大影响,也引发对台湾殖民地观光的兴趣。其中的殖民主义批判元素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注意。台湾新一代学者有深入的批判性辩证研究,如邱雅芳的《殖民地的隐喻:以佐藤春夫的台湾旅行书写为中心》(2006年)、朱惠足的《黄种人帝国的异种族“仇恨”与“亲密”--日治时期日本作家的台湾原住民抗日事件再现》(2012年)等。收入本专题的柳书琴的新论《佐藤春夫未竟之行与王家祥小说的布农族传统领域》提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佐藤的台湾蕃地之旅,只完成了日本人类学家森丑之助为他设计的南北两翼考察路线中的北翼部分,因而与主要分布在南翼路线上的邹族和布农族失之交臂。当代作家王家祥的台湾历史奇幻小说系列之一《关于拉马达仙仙与拉荷阿雷》,回应了帝国时期的佐藤文本的缺失,丰富了台湾的原住民民族史。柳书琴文章的后殖民视角最富于启发性,有可能引发众说纷纭的后续讨论,其指向之一或许是认知有可能截然相反的殖民文学场研究中的殖民命名方法问题。杨智景的《日据时期新闻小说〈金色夜叉〉在台湾的传播与接受》,考索这部日本畅销书的生产史、文本属性,以及它经由小说、演剧、歌谣、电影等多种体裁形式进入台湾的传播史,并引进朝鲜殖民地作家赵重桓的《金色夜叉》朝鲜语改写本《长恨梦》(1913年),与台湾徐坤泉的深受《金色夜叉》影响的《可爱的仇人》作横向比较,展现人们面对金钱与爱情、物质与心灵、背弃与诚信抉择时的内在矛盾。受限于篇幅,文章无法一一囊括《金色夜叉》与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精神层面、大众娱乐层面间互动的诸多重要面向等。不过瑕不掩瑜,两篇文章拓展了台湾日据时期殖民主义文学在殖民地传播史的研究,对于大陆学界全面、客观认识台湾的台湾文学研究状况,以及反思大陆的“满洲国”、内地沦陷区文学研究现状,也大有裨益。
文学史书写是两岸学界近年来持续关注的话题之一。两岸都有文学史焦虑,但焦虑的方向相反。大陆的焦虑是空泛雷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的太多。台湾的台湾通史类台湾文学史凤毛麟角,且存在歧义。不过,在中国沦陷区区域文学研究领域,由于台湾的台湾文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学科学院化体制之内,台湾的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研究有了长足发展,远比大陆的“满洲国”、内地沦陷区文学研究深入、全面。台湾殖民期文学史,同大陆的日本占领区一样,不是简单化的附逆/反日二元对立,而是充满了重层多维的跨域“模糊的地带”,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这笔在时间上大体与中国晚清、现代文学史相重叠的精神资源遗产,不是日本的文化殖民留痕,而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晚清民国文学史中的台湾叙述,就会有意无意放大与大陆紧密相连的台湾汉语新文学,忽略现代台湾人的诗词创作、方言创作、日文创作及原住民文学。我曾在《台湾文学研究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影响》(《文艺争鸣》2012年9期)一文中略有铺陈,这里不赘述。从本期发表两位台湾学者的出色文章中,我们也可略见一斑。因而我愿意在这里加以推荐。
特约主持人:张 泉(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