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信仰选择

2017-04-13王咏梅王国坛

关键词: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王咏梅,王国坛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2.沈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3.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信仰选择

王咏梅1,2,王国坛3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2.沈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3.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的极为相信和尊敬,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信仰的选择极为重要,应当依据其是否具有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和超越性加以判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进行批判,阐述了他所理解的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其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的共产主义思想,因其具有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和超越性而可以成为人们的信仰。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信仰

“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1]信仰在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个人层面看,它是人生发展的需要。崇高的信仰为人生提供价值感,给人生以定力,使人生在顺境时有动力,在逆境时有坚强的毅力;从社会层面看,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需要有信仰作为支撑。本文通过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述的共产主义思想,论证共产主义应当成为信仰的选择。

一、信仰及其判断标准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但在面临信仰选择时,人们有时又无所适从。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信仰?关于选择信仰所应依据的标准,有的学者认为应从信仰是否理智、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是否崇高、是健全的还是偏执的等几方面进行评价[2]。有的学者从信仰多元性的合理限度对信仰的标准进行界定,以是否有利于社会历史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统一以及是否有利于实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为评价标准[3]。在上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信仰选择的标准,应当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超越性。

真理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属于认识的范畴,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因为真理的内容来源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的内容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同时判断认识是真理还是谬误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信仰与真理是统一的,信仰之所以为信仰,在于人们对之信服。信服是认为信仰的内容具有不容置疑性,即所谓“真”。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性的认识。信仰是对客观真理的忠诚与回归。基于此,信仰既然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就应当关注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的理论和思想体系,而对非理性、非科学的东西要摒弃偏执的笃信。所以,信仰应该来自合乎真理性的认识,且这种认识还能更好地用于指导社会实践过程,信仰抑或世界观,若不以科学为基础,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虚幻的认识,便不能成为可信的。因而,真理性乃是一种主张或主义可以称之为信仰的首要标准。

价值具有多重含义。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它反映了主客体关系,如果客体的性质、状态、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适应或是趋向于接近,就说明客体对主体有价值。价值还是经济学和伦理学等的范畴。通俗来讲,本文所说的信仰的价值性,指的是一种主张或主义能否给人带来有用性,即是否契合信仰者的利益主张,是信仰的实用性的体现。这种实用性可以理解为“合目的”性,也就是信仰的内容与信仰者的目的相吻合。符合信仰者自身价值观要求的内容被看作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才能进入信仰者的关注视野,否则会被当作是虚假的、骗人的,或被无视,或被敷衍,自然不能达到信服的目的。当然,这种价值并不是单纯以物质利益来衡量的,更不是以满足信仰者个人的狭隘利益来衡量的。信仰的价值性体现在对于人生的指向作用,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个人的素养,引领人跨入更崇高的境界,能够为人类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一种主张或一种主义不具备这样的性质,很难说它能给信仰者带来价值,甚至还会对信仰者造成误导、引向歧途,所以,价值性也是衡量信仰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实性,从概念的界定来看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是各种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综合。本文所理解的现实性强调的是思维与认识必须来自现实生活,必须是可感知的。现实生活是鲜活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黯然神伤,其本质并不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而作为一种可以为人所信服的信仰,其内容必须指涉和回应现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其主体是现实世界的、活动着的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4]。对信仰的目标追求,也是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所取得的。现实性是信仰的基础,人的世界是信仰的基本来源,国家和社会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人生活于其中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那么信仰也就是在这些关系中指引人的生命追求,关注可感知的社会和世界发展。如果一种信仰,逃避和否定现实,不能回应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甚至否定生活本身,就不能说是值得信任的,当然也就不能称其为信仰。

超越性,即对生活现实状况的某种不满足和超越。从人的发展过程看,人虽然和动物一样也受到诸如本能与环境的制约,但其优势在于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冲破各种束缚和限制,通过对现实状况的否定,达到更高层次追求,此种超越性如果与信仰相联系,那么这种超越性,也可以理解为信仰的未来指向性,它同现实的关系是建立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正因为信仰是对现实的否定和批判,信仰才能成为引领人们前行的动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也正是建立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之上,人们才对于现存的世界不满足,对未来有一种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从而产生开创未来的决心。如果人的自我意识不能超越现实,仅仅停留在现实的世界里,人难免会流于世俗化,丧失对于理想世界建构的自觉性、主动性。未建立在超越维度上的自我意识,会使人与动物性的生存没有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一种主张或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信仰,其超越性的特点是能够把人引向未来,实现更美好的现实。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重要著作。《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虽被有的学者认为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不成熟的表述,但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发展演进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集中表达和阐述了他所理解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5]

1.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此处“历史之谜”指的是异化劳动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找到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即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是其本质。正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财产排除了劳动,造成了资本和劳动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工人不再是劳动的主人。对工人来说,劳动是不自由的劳动。工人必须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劳动,劳动产品不再属于生产它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演化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让人变成了自己的异己。人在劳动中的不断现实化的过程,是人不断变成异己物的过程,“物质的直接的占有是生活和存在的唯一目的”[5]79。而这种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便是共产主义。只有在共产主义下,人的劳动才能变成自我的劳动,确立劳动产品的真正归属,实现人对自我的真正占有。

2.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向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与人的本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5]82,对私有财产所进行的积极的扬弃,就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对异化的扬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人的意识、内心领域中对宗教异化的扬弃,另一方面是对经济的异化,也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异化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5]82。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人与人是相互生产、相互确证、相互存在的,人既生产着自己和他人,也生产着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他人的对象物,他人也同时确证着自己的存在。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还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83。可以看到,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由人来生产的。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表现为存在着的,也只有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才能形成联系。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表明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表现为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3.共产主义是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对自己的感觉的占有。人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此种特殊性,使人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但他同时也是社会存在物,只有他对自己的对象性的感知,才确证了他的存在,“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85。这种全面性,通过人的所有的感觉、思维、情感等活动来感知人的对象性的关系,这样的活动是人的现实的活动,人通过这样的活动感知自己的存在,同时感知他人的存在,感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现实的多样性,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的统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就是要消灭私有财产,就是实现了对人的异化的扬弃,这样才能打碎人与人之间纯粹的利益关系,达成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达成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

4.共产主义作为人性的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5]88这种创造,包括通过工业形成的自然界、工业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在《手稿》中,说明了工业体系的发展使非人化特征直接而充分地表现出来。马克思强调要从人的本性来理解工业,“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5]88,但马克思所构想的共产主义运动,却不是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业体系的全部取消,相反,马克思认为由于工业体系影响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恰恰是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5]89。

综上所述,在《手稿》中,马克思以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为出发点,解析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认为私有制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才是符合人的本质特征的。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对私有财产进行了积极的扬弃的共产主义,才能体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才能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得到彻底的解放。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信仰选择

依据前述,信仰的选择标准是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与超越性,以此标准来衡量《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否具备上述品质,便可以判断它是否可以成为信仰。

1.《手稿》以对各种共产主义思想的批判为基础,是对以往共产主义思潮的理论突破和超越。《手稿》中,马克思首先对粗陋的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所宣扬的平等,不仅不能消除私有财产,反而在本质上是对私有财产的扩散和平均,人无法在劳动中感受到自由、把握自己的本质,因而是从根本上违背人的本质的。在对具有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和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进行分析时,马克思指出,这两种共产主义虽然理解了私有财产的概念,但远没有理解它的本质。因此,当时的各种共产主义,虽然都提出了要消灭私有制,但它们没有摆脱私有制的影响,都没有发现私有财产的本质,没有找到异化产生的真正的根源。而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认为,私有财产的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只有对私有制进行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才能够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并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同时,共产主义不是外在的强加的,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的、自我发展的必然过程。共产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自我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的认识。所以《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真理性的特征,是对当时的资本主义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具备信仰存在的基本要素,因而证明它可以成为信仰。

2.《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超越了异化状态带来的苦难,实现了人的解放,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在对象性的世界中感性地占有自己的创造物,“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来说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5]86。人这个存在物在绝对的贫困中从自身产生出了绝对的内在丰富性,依靠自己的独立感知自己的存在。对私有财产进行了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摆脱了劳动的异化对人的束缚,凸显了人的本质,使人成为真正的存在物,这是人的解放。同时,共产主义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调动所有的感官来感知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在对象性的世界中肯定自己。“‘社会主义的人’的感性意识、感性需要与其他类型的人的意识、需要是不同的,对于‘社会主义的人’来说,其‘整全’的视域和状态使人通达了独立自由的本质,使人成为人。”[6]《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强调人的本质的复归、人的解放,是最根本的价值体现。从这一视角看,共产主义可以成为信仰。

3.《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强调现实性,这也是共产主义思想与宗教的最根本的区别。“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无神论的博爱最初还只是哲学的、抽象的博爱,而共产主义的博爱则径直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5]82宗教、家庭、国家等都是受生产方式支配的。共产主义思想追求的是现实的理想,而宗教追求的是天堂或天国,是内心领域的内容,是虚幻的,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只能存在于彼岸或来世。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现实的运动。私有财产的运动构成了社会生成所需要的全部材料,而在已经生成的社会中,从事着现实活动的是具有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当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感性——对象性活动’并在这种新的哲学原则基础上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其共产主义思想便开始具有一种新的理论特质即实践意蕴,这是一种现实的人的历史性活动,而这种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实践活动恰恰就是共产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7]。所以,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是由现实的人来完成的,是一种现实的、可感知的运动,远离了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共产主义就是在当下,就是在此岸。

4.《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未来指向性、超越性,这是其可以成为信仰的又一判断标准。《手稿》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在对国民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粗陋的共产主义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阐述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实质。这种批判,不是单纯道义上的激愤,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现实采取的是理性的态度。与宗教信仰不同,共产主义思想不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和超自然的方式,更不是对现实的忍让和妥协,而是主张现实的人用物质实践的力量去改造现实。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但各种矛盾的真正解决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并不是有限的目标。“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5]93。从中可以看出,共产主义仅仅是运动的环节而非终结,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梯,共产主义作为人的本质的复归,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结合。作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将经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实体化的概念,作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自由的实现将带有明显的未来指向性和超越性。自由的实现总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从已经实现的自由来看也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自由,自由的实现将是一个无限的运动过程。

综上所述,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具备了信仰的基本要素特征。共产主义信仰,将引导人们摆脱奴役走向自由,超越异化带来的苦难,打碎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类的解放提供超越自身的动力。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

[2]刘建军.信仰与人生[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23.

[3]邢卫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信仰多元性的合理限度及其根据[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6]陈晓斌,刘同舫.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的构思逻辑——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的解读[J].哲学动态,2013(12):9-14.

[7]胡绪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路径及原则高度[J].长白学刊,2015(1):27-32.

The Choice of Communist Belief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Wang Yongmei1,2,Wang Guotan3
(1.CollegeofMarxism,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6;2.CollegeofMarxism,Shenyang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41;3.CollegeofPhilosophyandPublicManagement,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6)

Faith is extremely believe that certain ideas,nationalism,religion or belief and respect someone,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So the choice of faith is extremely important,it depends on whether it has the truth and value,reality and transcendence to judge.Marx in Economics Philosophy Manuscript of 1844,through the criticism of the socialist and Communist theory,expounds his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sm,Marx believed that communism is the positive discarding to private property,is the return of human nature,its goal is toachieve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human being,sothe idea of communism because of its truth and value,realityand transcendence and can become people’s belief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communist ideology;communist belief

A 811.2

A

1674-5450(2017)04-0038-05

【责任编辑:张立新 责任校对:王凤娥】

2017-03-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6JD710053);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WT2014001);辽宁省社科联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7lslktyb-123)

王咏梅,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辽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国坛,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