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作文教学德育要求的百年历史追溯与启示

2017-04-13毛新梅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全日制教学大纲语文课程

毛新梅

(合肥学院 教育系, 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小学作文教学德育要求的百年历史追溯与启示

毛新梅

(合肥学院 教育系, 安徽 合肥 230000)

梳理近百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文育人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但应试背景带给作文教学难以避免的功利性,导致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以写作技巧为抓手,而忽视作文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德育要求的内涵并自觉有效地落实,是实现作文德育功能的关键。

中小学;作文教学;德育要求;历史;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教育理论研究表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而长期的德育实践也表明,德育的最佳方式不是简单说教,而是要“潜移默化”。中小学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思想和传统决定了作文教学具有“天然”的德育功能,历代的作文教学都强调文如其人、以文育人。通过作文教学进行德育,不仅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近百年来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德育要求的梳理,进一步认识作文教学德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期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自觉地将教作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一、20世纪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

(一)20世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第三条明确提出:“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1]11而教学生写作文是当时国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29年到1948年,国民政府五次颁布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都要求:“作文的研究材料,须以可做模范(思想无误,层次清楚……)的实用文、普通文为主”,作文“无论口述或笔述,都要注重内容的价值,而不仅着眼于方式”[1]20。有的学段,还对作文训练的内容提出了写“对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建设改进计划或感想”等的具体要求[1]32。

1950年,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明确要求教师批改儿童作文时,“不单要注意语言文字,而且也要注意到通篇内容思想上的正确性。但同时也要多保留原意,鼓励他们的好胜心和上进心,不可抹改得太多,以免损害儿童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由教师命题作文,“要善于从儿童生活所接近的各种事物中取材并须多出几个题目,便于儿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造,避免过分束缚他们的思想。”[1]70

1956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的作文要“以周围生活为题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不写空话”、“实事求是”[1]180,198。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也同样要求小学生作文“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说假话”。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要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既要防止只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忽视思想教育;又要防止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空谈思想教育。”[1]236,238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习作的要求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1]260

(二)20世纪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厘定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1]272

1929年至1948年间,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多次颁布《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都要求作文题材应“取有关于现实生活的……”[1]283“课堂内作文,可养成学生作文敏捷的习惯和能力。课堂外作文,可养成学生作文详密的习惯和尽量发抒的能力。”[1]288“命题指导学生叙出自己情感。”[1]319

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文字问题,也有思想问题。”[1]416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学生语文学习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尺度。因此,作文教学十分重要。”[1]417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则提出:“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不说空话。”[1]439“命题要得当,要联系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作文之前要指导,首先是观点、态度方面的指导。”[1]440要“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1]479。?

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提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503并强调中学作文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1]504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提出作文要“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1]525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同样要求作文要“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1]542。同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作文的要求是:“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1]549从而实现“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

二、新世纪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

21世纪初,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教育部分别于2001和200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并在2011年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改,其中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

(一)新《课标》对九年义务教育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2]17并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2]18。在写作评价要求中也提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还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2]21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德育的要求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一致,但具体内容和表述有所增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3]23“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等[3]30。增补部分主要强调了德育。

(二)新《课标》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塑造学生热爱祖国和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并使学生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为: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4]9“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4]17可见,高中作文教学更加强调文道结合,要求教师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生活、健康成长。

三、启示

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各方面上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依据。近百年来,不同时期颁布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都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的德育要求。张志公先生通过对传统语文教材的研究,得出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写作训练以“词”“意”并重为原则的结论:“前人训练学生作文,主张‘词’‘意’并重,或者说‘辞章’‘义理’并重,换个说法是,作文应该以‘意’为主,以‘义理’为根本。”[5]就是当前选拨性的中、高考作文也仍然很关注作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如全国高考卷作文评分标准规定:一等文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二等文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实”,三等文要求“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如果“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就只能是最差的四等了。

德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讲“真诚”,但在今天的中、高考或选拔性考试中,评阅作文的老师不熟悉考生,难以评判作文思想和内容的真实性。只能见文不见人,只能根据文章本身的“立意”和“表达技巧”来评定成绩。因此,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功利性作文很有“市场”,作文应有的育人功能大大削弱。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只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作文育人的价值发挥。所以,作文的德育功能发挥关键是语文教师平时的写作教学和写作训练。希望广大语文教师充分认识作文教学的特点,准确把握中小学语文课标和大纲中有关作文教学德育要求的内涵并自觉有效地落实。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重视作文德育功能的发挥不仅不会降低作文成绩,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热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际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也是不可分割的,阅读教学同样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立意高远、见解深刻、感情真挚的优秀篇章,总具有穿越时空、从思想情感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考查作文教学,其德育功能都是客观存在的,教作文与教做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语文教师通过作文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1]吴履平.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26.

Retrospect and Enlightenment of Mo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MAO Xin-m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fei University, Hefei 230000, Anhui, China)

The infil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education through subject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of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and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realizing moral education.Sorting out our Chinese Syllabus or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it’s clear that the goal of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of literature.However,there has inevitable utilitarianism under the exam-oriented circumstances,leading lots of teachers only focus on writing skills but neglect the composition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the usual composition training.Therefore,it’s Chinese teachers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in composition teaching from Curriculum Standards accurately and carry it out consciously and effectively that the key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of compositio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history; enlightenment

G420

A

1007-5348(2017)02-0102-04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6-09-27

毛新梅(1964-),女,安徽寿县人,合肥学院教育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全日制教学大纲语文课程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