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2017-04-13袁绍东李士田蒋佃勤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旧址党性教育资源

袁绍东,李士田,蒋佃勤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安徽 阜阳 236115)

对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袁绍东,李士田,蒋佃勤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安徽 阜阳 236115)

革命旧址作为党的优良作风的承载者,蕴含着丰富的党性教育资源。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在思想认识上,要正确界定有关内涵,深刻认识功能价值,准确把握开展原则;在实践要求上,要做好遗址保护、史料挖掘、提炼精神、基地建设等基础工作,按照教学设计、专题铺垫、现场体验、互助研讨等环节逐步深入,同时还要从师资队伍、工作机制、办学格局等方面完善各种保障。

革命旧址;党性教育;革命精神;教育资源

党性教育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革命旧址作为党的优良作风的承载者,蕴含着丰富的党性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革命旧址所蕴含的丰富的党性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党性教育课程,对破解新形势下党性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高党性教育实效,进而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思想认识上——要夯实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的前提基础

(一)正确界定有关内涵

正确界定革命旧址的概念和内涵,是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谓革命旧址,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革命旧址是一种人文景观和历史痕迹。这种人文景观和历史痕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

2.革命旧址尽管是一种以物质载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但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的有机统一体。物质载体主要指承载着革命事件和人物活动、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遗物和遗迹,如革命遗迹旧址、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遗物、图像、标语、历史文献等;精神内核主要指特定的革命事件和人物活动所体现出来的革命历史、革命业绩、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等,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思想方法、行为作风等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

3.革命旧址有一定的资政育人功能。革命旧址不是遗迹遗物的单纯陈列,也不是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积,它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积淀和革命经验智慧的结晶,经过充分挖掘、有效转化、合理运用,我们便能从中获得启发、汲取营养,进而指导当前的实践。

(二)深刻认识功能价值

1.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p15)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2](p17)。革命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承载着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面对风云变幻的残酷斗争形势,仍坚守政治立场、勇往直前、至死不渝的壮丽事迹。正是有这种理想信念的支撑,我们党才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克服了各种困难,战胜了各种敌人,进而逐步走向胜利。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说服力,为新形势下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树立了好的榜样。

2.行为塑造。行为主要指作风问题,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的态度问题。“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2](p8)新形势下,面对长期的、复杂的“四大考验”,部分党员干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表现为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腐败问题。革命旧址见证了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尽职尽责、公而忘私,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与当前各种背离宗旨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依托革命旧址,通过古今对比去教育、感染、影响广大党员干部,使其情感上受到触动,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进而在工作中修正自身的各种行为,始终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p367)。

3.理论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的发展之路虽历经多次波折,但终于走上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并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体。其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当前,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党员包括少数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产生质疑。革命旧址作为我党伟大成就的见证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能够帮助学员了解党的发展历史、感受党的伟大,进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准确把握开展原则

1.系统性。多数革命旧址在空间分布上往往呈现出一定的零散性。系统性原则,就是以历史事件、人物活动等为主线,根据历史逻辑、事件发展和现实需要,把散布各地的革命旧址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整合,使之相互呼应相互支撑,以此达到一定程度的“集聚”,形成纵横交错、有机联接的丰富、完整的党性教育资源。

2.政治性。要恪守党的政治纪律,正确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关系。如,有的为了吸人眼球,随意调侃历史、褒贬人物;有的将革命旧址神圣化,甚至把历史人物的旧居看成什么“风水宝地”;还有的搞什么角色扮演,陷入“一切皆可娱乐”的庸俗泥潭,等等,以致造成对革命旧址的误会和亵渎。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要保证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3.思想性。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不仅仅是对受教育者进行革命旧址方面的党史知识教育,而是以革命旧址为载体,挖掘党史知识背后的革命精神,如党史人物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行、优良的行为作风、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等。通过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内涵,以史说理,以事论理,使广大学员深受启发、获得感悟,进而深化对历史和现实有关问题的思考。

4.时代性。革命旧址反映的是革命年代的奋斗历史,在时间上与当今社会存在着距离。在开发革命旧址党性教育资源时,要结合新时期的实际,努力找寻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要以一种比较“现代”的姿态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使其不仅忠于史实,又能紧跟时代要求、凸显时代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革命旧址进行包装,把传统“陈列式”的静态开发模式拓新为“立体式”的动态开发模式,使革命旧址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5.实践性。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如信念不坚定、立场不正确、作风不务实等。要让学员听得进、记得住、用得着。为此,在开发革命旧址党性教育资源时,要围绕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抓住其关心、关注的问题,找准能触发学员灵魂的切入点,使其认真审视自身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澄清思想困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实践要求上——要规范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的工作机制

(一)基础工作

1.旧址保护——有革命旧址可观。包括革命旧址的普查和修复还原。要准确掌握革命旧址的数量、位置和保存现状等一些基本情况,搞清楚本地革命旧址的家底。革命旧址是独特的历史资源和政治资源,任何时候也丢不得。对于一些年久失修或遭人为破坏的革命旧址,要尽量还原历史的原貌,并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周边环境,划定保护范围,使受教育者能够看得到物、见得到景。

2.史料挖掘——有革命历史可学。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承载着一段革命的历史。史料挖掘,就是全面掌握事件的发生过程,理清事件的发生脉络,系统认识事件的发生环境。史料挖掘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有关文献研究,要多方面、多渠道收集一些官方的、权威的史料,如地方志等,查找对相关事件的历史记载。二是走访座谈,走访包括亲历历史事件的老前辈、老乡、后代以及从事有关研究的本土人士。请他们回忆当年看到、听到、经历过的故事,收集散落在他们手中的革命文物、文献、图片等。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

3.提炼精神——有革命精神可感。革命旧址之所以能转化为优质的党性教育资源,就是因为革命旧址蕴含着共产党人或崇高的信念、或优良的作风、或务实的品格、或公而忘私的工作态度等。这些信念、作风、品格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要结合历史事件和当今时代,提升和凝练既能反映历史事件内涵、又能反映当前时代需求的高尚精神,丰富和充实革命旧址的精神内核,并使之具体化。使革命旧址在政治上叫得响、理论上讲得通、社会上传得开、生活中记得住。让学员在教育过程中既能触摸到历史的脉动,又能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4.基地建设——有教育资源可用。党性教育实施部门要与革命旧址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将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旧址办成党性教育基地。要根据革命旧址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革命精神的不同,对其作出恰当定位,明确其党性教育的侧重点。如,有的革命旧址重在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有的重在突出工作态度方面的教育等。基地要以实物、实景、实例、实情为载体,尽量为学员提供直观生动的课堂。通过打造“实境—情境—心境”步步深入的党性教育过程,增强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二)具体环节

1.教学设计。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切实做好教学设计这一先期准备工作。教学设计包括需求调研、确立教育目标、分析教育资源的占有情况、制定教育策略等。需求调研,就是通过调研问卷、学员座谈等方式,听取学员的意见,并将其整理、总结,梳理出党性教育的重点、难点,把握党性教育的要求,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立教育目标,就是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学员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出发,确立符合学员个性需求、有差异、针对性强的党性教育目标;分析教育资源的占有情况,包括基地的建设情况,各种学习资料、师资、管理队伍、后勤保障等的配备情况,充分考虑上述资源情况对开展党性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制定教育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员“如何教”和学员“如何学”的问题,如明确将什么人组织起来培训、要达到什么目标、什么时候学、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怎样学、怎么组织、怎么实施、怎么管理、哪些部门参与、遇到意外情况怎么处理、怎么评估、怎么完善等基本问题。

2.专题铺垫。由于学员的知识结构不同,对革命旧址的了解、感悟程度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别。有的对革命旧址所承载的党史知识较为了解,有的则是一知半解,还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为此,在开展党性教育前,有必要向学员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和铺垫,以使学员对革命旧址有个直接的、感性的了解,对党性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有一个心理准备和热身过程。专题铺垫的内容包括革命旧址所承载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此次教育的要求、目的、具体环节等。专题铺垫的方式有很多,如课堂讲授、车上解说等。专题铺垫的最大优点是教育者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借助于语言,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员传递大量的既定内容和信息,使学员快速地较为系统全面地学习掌握革命旧址所承载的辉煌历史和革命精神等,从而保证现场教育的效率和实效。

3.现场体验。指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员到革命旧址现场,进行听讲、观察、调研、参与实际操作的一种教育形式。听讲,就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听取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事件本质、历史影响、经验教训、启迪意义等;观察,就是让学员查看承载革命历史的有关遗物、照片、文献、纪念碑等实物;调研,就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让学员围绕既定主题,通过文献查找、走访座谈等方式去了解革命旧址背后的事件,分析其本质、提炼其精神,进而引发思考,获得启迪;参与实际操作,就是通过复制还原、高科技再现等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创设当时的情景,让学员去体验当时的环境、当时的事实和问题等,如穿当时的衣服、吃当时的饭菜、感受当时的工作条件、解决当时的棘手问题等。还包括在特定的环境下默哀、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等。现场体验改变了传统党性教育的传递形态,学员通过亲身经历把抽象的历史还原成可以感触的现实,使学员在可听、可看、可触摸、可操作的场景中,加深了对革命事件、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4.互助研讨。互助研讨是学员接受党性教育后的思考,包括交流学习感受、对照先辈查找自身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等。交流学习感受,指组织学员畅谈学习体会,分享学习收获。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实际经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导致其对革命旧址党性教育资源的接受程度有深有浅,启发感悟有多有少。交流学习感受可以引发学员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此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对照先辈查找自身问题,指学员对照党员标准,联系革命旧址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结合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等,反思自身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宗旨意识是否牢固、优良作风是否具备等,通过历史现实对照,看到差距,提高认识;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是指学员在查找出自身问题后,要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自身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制定出明确的整改时间。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要力戒空谈、抽象,以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有关保障

1.抓好师资队伍。教师是开发革命旧址党性教育资源最为宝贵的财富,要抓好专职教师、兼职教师、革命旧址讲解人员三支队伍建设。专职教师,这是开发革命旧址党性教育资源的主要力量,主要指办学单位自身的研究人员,如党校教师、宣讲团成员和其他科研机构工作人员等。办学机构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批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党性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包括亲历历史事件的老前辈、后代以及从事有关研究的本土人士。他们熟悉革命旧址承载的革命历史,大多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对革命历史的某一细节进行叙述,是对粗线条历史文献记载的一种补充,对学员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开发革命旧址党性教育资源不可忽视的群体。革命旧址讲解人员。开展现场教学时,听取革命旧址讲解人员的介绍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讲解侧重于对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的叙述和介绍,是开发革命旧址党性教育资源的重要人才资源。

2.完善工作机制。一是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革命旧址的开发涉及到多个部门,如革命旧址管理部门、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等。作为主开发方,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争取最大程度的支持;从对学员的管理来看,主开发方如党校、各级党委、学员派出单位要通力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创新考评机制。要结合本课程的独特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方面出发,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置党性教育专项经费,以保障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学活动的充分开展。

3.拓展办学格局。任何教学活动都不能在与外界环境隔绝的条件下孤立地进行。一是向一些在这方面教育起步较早的地区或部门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管理经验。如井冈山地区、延安地区的一些机构、部门。二是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配合和支持。因为他们在革命旧址的保护、开发等方面有着充分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与学员选送单位密切配合。既能了解学员的需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又能通过通力合作,提高学员管理水平。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本文系2017年度安徽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依托革命旧址开展党性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QS2017033)、2017年度阜阳市党校系统重点课题“阜阳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FYDXKT2017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D261

A

2095-7416(2017)05-0070-04

2017-08-23

袁绍东(1980-),男,山东梁山人,法学硕士,中共阜阳市委党校科研处副教授。李士田(1974-),男,安徽阜南人,法学硕士,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蒋佃勤(1989-),女,安徽涡阳人,历史学硕士,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

(责任编辑:王友才)

猜你喜欢

旧址党性教育资源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