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7-04-13刘昉
刘 昉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工运理论研究所,天津 300380)
【工会理论研究】
天津工会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刘 昉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工运理论研究所,天津 300380)
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工会承担着推进自身改革的重要使命,各地工会应积极交流各自做法、总结经验,努力开创工会改革新局面。天津工会改革紧密围绕增“三性”的改革主线,强化“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思想,实施“三减三补”“三改三转”“两加强”改革举措,提出“错峰服务”工作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及时解决改革推进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工会改革提供了借鉴。
群团改革;工会改革;错峰服务
天津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党的十八大以后,天津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了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将“一基地三区”①作为新的城市功能定位。2016年天津全市GDP增速9.0%,吸引160余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津落地。在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天津工会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促进美丽天津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7年7月,天津市总工会下设区、局、集团公司工会213个,基层工会组织18954家,工会会员401万人,各级专兼职工会干部8.8万名。
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天津未来五年要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民主法治、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天津工会作为党联系全市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天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形势的新变化和群团改革的新任务,天津工会紧跟中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全总对工会改革的重要指示和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天津工会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对群团改革的认识与把握
(一)群团改革的规格层次
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2015年7月6日,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这是中央第一次单独就群团工作召开专门性会议。这次会议在群团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表明党对群团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之后,全国总工会机关改革试点、各省市群团改革工作陆续启动。试点过程中,中央加大直接推动和督导检查,各省市自治区群团改革方案都经当地改革办②报中央审定后实施。中央改革办对各地群团改革进行了全程指导,连续下发文件,提出35条具体改革要求,对各地群团改革的启动和完成时间、改革效果、工作举措等提出明确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央对群团改革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群团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1]这是对党的群团事业作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地位和价值的延伸判断,凸显了群团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价值,为深化群团改革、做好群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至此,群团改革已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群团改革能不能按计划推进,会直接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其改革效果也将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这是党中央交给群团组织的重大而紧迫任务,必须清醒认识,提升站位,稳住定力,坚决推动。
(二)群团改革的属性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群团工作会议上提出,“群团组织必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谋利”[2],这是群团工作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改革的终极目标。其中,“为党分忧”强调的是对上负责,即群团组织对党的领导的绝对服从,突出了改革“政治性”的一面;而“为民谋利”强调的是对下负责,即群团组织必须竭诚服务人民群众,体现出改革对“群众性”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达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群团改革就其属性来讲,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目标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框架之内,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因此群团改革的对象虽然是群团组织本身,其意义却不仅限于群团组织,某种程度上应该定义为党领导群团组织,为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推向新境界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具有特殊意义。
(三)天津对群团改革的重视程度
天津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2015年10月以全市最高规格召开了天津市群团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天津市党的群团工作,体现了对群团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天津市群团改革在市委直接领导下进行,改革方案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长时间研究酝酿、反复修改,分管市领导多次召集工、青、妇组织相关领导,具体研究方案细节,听取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凸显了群团改革不只是群团组织的大事,也是市委与各级党委的大事。
2016年12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四次会议,会议强调指出,群团改革不是普通的工作任务,而是中央交办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改革完成得好不好,体现的是对党中央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市委推进群团改革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使工会的同志普遍经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和对群团改革的再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二、天津工会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按照全总执委会精神,2016年初各省市工会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各自的地区实际,陆续着手改革准备工作。天津工会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全总指示精神,在天津市委的领导下,立即启动了工作程序,抓紧推进改革。
2016年3月份,市总工会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分赴上海和重庆两个试点城市考察学习,研究制定工会改革方案,详细了解同为直辖市的两地工会在推进工会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在深入调研、学习的基础上,在全总的具体指导下,2016年5月份形成了天津工会改革的初步方案,此后又用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与市改革办密切对接,反复沟通、逐项研究,以确保方案符合中央要求、切合天津实际、达到预期目的。2017年2月,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天津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天津工会改革正式启动。
天津市总工会把改革工作作为对领导班子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党性原则的实践检验,按照市委“大胆先行先试,勇于走在前面”的要求,大力度推进机构改革,围绕增“三性”改革主线,实施“三减三补”“三改三转”“两加强”。
(一)贯穿增“三性”的改革主线
将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贯穿工会改革的主线。
突出强调工会改革的政治性,将政治性作为群团组织的灵魂,作为推进群团改革的根本保证。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推动改革。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从严、依规治会,密切联系群众,强化工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忠实履行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历史使命,积极承担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始终保持工会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
先进性是群团组织的旗帜[3],坚持把先进性作为推进群团改革的基本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美丽天津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挥滨海新区引领作用,选树劳动竞赛“十大示范工程”“十大示范区、示范单位”,广泛宣传孔祥瑞、李刚、徐文华等享誉全国的劳模先进的典型事迹,选树“津门工匠”,组织实施百余项职业技能大赛。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等。
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天然属性[3]。树立一切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理念,将职工群众作为工会改革的力量源泉,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努力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健全完善以职工为主体的组织体制,零距离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加大资源配置向基层下沉力度,探索工会工作好不好由职工群众说了算的评价机制,让职工真正成为工会的主角和当家人,而不是配角或观众。以职工所需所盼作为工会改革的着眼点,以职工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会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
(二)实施“三减三补”“三改三转”“两加强”
1.“三减三补”
本着“减上补下,做强基层”的原则,在机关与基层之间做好加减法。“三减”,即减少市总工会内设机构和管理层级,减少市总工会机关编制,减少市总工会经费留成;“三补”,即补充基层工会工作人员编制,补充基层工会服务职工阵地,补充基层工会工作经费。
2017年3月,市总工会仅用了三周时间就完成了机关内设机构的调整,内部处室由18个减到9个,取消全部工委,行政编制由166名减到96名,改革力度走在了全国省级工会前列。所减70个行政编制,建议市编办增加区总工会专职经审委主任职数,配齐各区专职经审委主任,以加强对工会经费的监管。
工会所属事业单位的改革聚焦主业主责,突出工会事业公益性、服务性职能,改革后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由19个减到7个,事业编制由1211名减到544名,只保留学院、报社、文化宫、职工医院、退管会,新增职工服务中心,打造职工教育培训、宣传引导、职工文化、健康医疗、困难职工帮扶保障五大服务阵地,变“养服务”为“买服务”,进一步提升工会服务保障水平。
服务阵地方面,市总制定配套相关落实意见,对未设立职工服务阵地的各区,大力度支持新建;对已建职工服务阵地的各区,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完善硬件服务设施。
工会经费方面,进一步向基层下沉,率先在全国实行乡镇街道工会8%的经费留成;对滨海新区总工会实行经费差异化管理,各功能区经费留成比例达到14%;对承接市总重大活动或服务项目的基层工会,以“项目带经费”的方式补充基层经费;设立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专项工作经费,解决该群体经费收缴难和工作开展难的问题。改革后,市总工会经费总支出超过80%直接用于补助各级工会、服务职工会员、维护职工权益、开展工会活动,有效缓解了基层工会“没钱干事”的局面,回应了基层关切和职工呼声。
2.“三改三转”
“三改”,即改善组织结构,改革干部机制,改革评价机制;“三转”,即转变职能定位,转变运行方式,转变工作作风。
今年6月召开的天津工会十七大,增加基层和一线人员在市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常委会中的比例,换届后分别达到89.2%、76.8%和52%,其中劳模、一线职工、农民工实际占比远高于20%的设定比例。市总工会领导班子结构由原来的一正六副,调整为一正四副一挂五兼,选举劳动模范、农民工、两新组织代表和来自人社、妇联的五位同志为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配备一名挂职副主席,极大增强了市总工会领导机构的代表性。
改革工会干部产生、使用、管理机制,如:充实干部力量,扩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和职工志愿者队伍,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和人事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
改革工会组织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基层工会和职工代表评价体系,研究制定评价机制、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开通职工会员日常评价反馈通道,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把评价工会工作好与坏的权力交给职工,结果作为评价工作和考核干部的基本依据。
对市总、区局、乡镇各级工会的主要职能进行区分和界定,使工会的组织体系更加科学高效。制定了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工作方案,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服务,并对局、处、科级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点的个数、频次、时间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将过去的宏观要求改为量化指标。
3.“两加强”
“两加强”,即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加强工会组织中党的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坚持各级工会向同级党委定期汇报、请示制度,推动落实工会与同级政府或行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党工共建,将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列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
健全完善工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深化天津市委对市总工会专项巡视整改,认真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活动,努力营造工会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天津工会改革的创新与亮点
此次改革中,天津工会推出了“错峰服务”工作模式,这是市总工会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职工群众当主角”“按照职工群众的‘生物钟’运转”的改革要求,总结基层工会在实践中的先进做法提出的创新举措。
所谓“错峰服务”,就是在职工聚集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建立职工服务站,错开生产的高峰时段,在工余和公休时间,组织职工志愿者队伍开展公益志愿服务,实现职工全程参与策划、组织、管理的工会服务模式。
具体做法是,建立职工服务站,公开招募热心工会工作和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建起工会自己的服务团队,利用志愿者倒班和公休时间,无偿参与工会活动。职工服务站主要建在职工密集区,设在职工工余生活经常出入的位置,可以是外来务工公寓或基层工会,也可设在职工服务中心或城乡社区。服务站和工作人员配备统一标识,依据职工作息时间采取轮班制,保证晚间、周末、节假日固定时间对外开放,提供涵盖阅读、培训、健身、心理疏导、劳动法律咨询等多类型的服务支持。
“错峰服务”模式主要基于非公有制企业大量存在,工会传统的利用工作时间开展活动的方式受制因素越来越多的现实而提出,它的存在有效解决了以往职工下班、工会干部也下班,两者缺少交集的问题,更好地对接了职工需求,让更多职工有机会认识并认同工会,参与到工会工作中来,避免了工会活动“自拉自唱”“自说自话”,更好实现了工会密切联系职工、服务职工,走出了一条引导职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另一方面,通过“错峰服务”组织动员起来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既包含了一线职工、外企白领,又有农民工和各类专业人才,极大地丰富了工会服务职工的人员构成。同时,因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在群体上的一致性,与创新社会治理所提出的建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高度契合,在解决工会人才不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凸显了工会作为社会组织的特点,在服务主体、人才来源方面强化了工会组织的群众性。
目前,“错峰服务”模式已在天津开发区和保税区试点,建立了两千余人的工会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各类服务职工阵地上,提供的全天候服务得到了广大职工的充分认可和热烈欢迎。职工服务站正汇聚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今年年底前,天津市总工会将在全市国家级、省市级、区属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全面推行“错峰服务”,优化基础服务配置,拓宽服务项目,将职工服务站数量提升到一定规模。
四、工会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两年来,天津工会改革的实践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工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做到让党满意,让职工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而更加广泛、更加紧密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和凝聚到党的旗帜下,不忘初心,紧跟党走。工会改革推进的过程,也是我们思想更加统一和认识逐步提升的过程。作为工会改革的推动者与实践者,对于下一步工会改革如何向纵深推进,我们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
(一)工会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领导工会改革,首先是因为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组织性质决定了工会改革必然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极强的政策性。其次是因为加强党的领导本身就是工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工会组织“政治性”的基本体现和应有之义。再有,只有党的领导才可能为工会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最大限度实现改革的目标和成效。这些都决定了工会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推进。
工会改革不仅仅是工会自己的事情,更涉及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因此工会改革的组织实施,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科学、有序、依法推进。改革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社会各界对工会改革的共识;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汇聚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支持工会改革,统一改革思想,强化改革自觉,不断巩固工会改革成果;更有利于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偏离倾向和干扰因素,确保工会改革始终按照预定目标全力推进。
党对工会改革的领导,是对改革方向性、原则性的把握。对于工会组织来讲,有了党的领导,改革才能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把握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才能着眼于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新期待,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高度统一。
工会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改革的基本遵循上,就是工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为指引,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强化“四个意识”,紧紧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的主线,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放在第一位,以打造先进性为着力点,将群众性作为生命线,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改革。
工会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改革路径的选择上,就是工会必须始终牢记“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的使命,既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因袭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会工作的老方式、老办法,继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背离社会主义性质,片面追求与国际接轨、丢掉中国特色,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改革中强化党的领导,在创新中巩固政治优势。
工会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改革的推进上,就是各级工会必须接受同级党委对工会改革的指导和督察,注意健全完善贯彻党委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的工作制度,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重要问题、重大事项,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有关决策部署,以党中央的旗帜立场、决策部署、担当精神为标杆,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工会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
天津工会改革正是把握住了上述原则,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市总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改革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统一思想,一遍又一遍提高认识,才得以顺利完成机构和人员优化整合;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思想观念、调整了思维方式、创新了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保证了工会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各项改革决策部署得以迅速铺开、扎实推进、有效落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讲政治、靠得住、重创新,经受住了改革考验,是推进天津工会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可靠力量。天津工会工作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积累着经验,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迈进。
(二)工会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思想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根本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工会组织来讲,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是要切实解决工会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以职工群众的需要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需求为目标,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推动工会改革,这是关乎工会改革的目的与动力的重大问题。认清改革的力量之源、改革的最终目的,就能激发出攻坚克难的强劲动力,朝着改革目标砥砺前行。
落实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思想,就要在工会改革中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最广泛最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把“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思想体现在推进工会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化工会改革的各个环节当中,想职工之想,凝职工之力,聚职工之智,解职工之所困,做到职工关心什么、基层期盼什么,工会改革就瞄准什么、抓住什么、推动什么、跟进什么,做到职工有所呼、工会改革有所应,从根本上解决工会脱离职工群众的问题。
落实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思想,就要在工会改革中盯牢职工所急、党政所需、工会所能的领域,围绕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确定工会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的实际举措增加职工福祉,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给职工带来更多获得感,使职工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工会改革中真正受益。
落实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思想,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改革态度,直面突出问题,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以实打实、硬碰硬的作风推动工会改革。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列明“问题清单”,精准发力,逐一破题。要克服改革的形式主义问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不做表面文章,理清问题背后的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以责促行、以责问效,深究细探,一改到底。
落实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思想,就要在工会改革中牵好“牛鼻子”,用好方法论。抓重点领域、抓突出问题、抓关键环节、抓重要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都要进行认真梳理,行之有效的要常抓不懈,针对性不够的要及时完善,协同性差的要强化整合。对改革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好的政策、好的举措真正落地见效,惠及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
(三)工会改革必须坚持从机制创新入手,夯实基层基础
工会的服务对象——广大会员活跃在基层,工会最深厚的组织基础也在基层。我们探索经验、创新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工会改革的一切努力都要指向基层工会的鲜明导向,以“强基层”为目标,夯实工会的基层基础,实现基层工会真正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工会改革在基层落地不只要解决面上的问题、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根本性的解决对策,在“去标”的同时达到“治本”的效果。要实现改革措施管长久、治根本,就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时把改革中提炼创新、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为制度机制,以巩固改革成果,指导基层实践。
在创新重点上,要突出“强基层”的改革思路,围绕工会改革的核心任务,把气力主要用在如何帮助基层夯基垒台上,重点探索那些“以职工为中心”的关联机制,建立有助于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制度。
“以职工为中心”的机制建设,应以职工为“圆心”全方位展开,不仅包括以职工为主角的工作运行机制、以职工为主线的联系服务机制、以职工为主判的评价机制,还应涵盖以职工需求为主导的决策机制、以职工为主体的组织机制、以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工作保障机制等等方面。比如,在职工评价机制方面,要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工会机关服务得好不好让基层工会说了算,基层工会服务得好不好让职工说了算;建立直接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工作信息反馈制度,听取基层工会、职工群众、专家学者对工会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及时作出回应;开通职工会员日常评价反馈通道,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定期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工作评价和干部考核的依据。通过这些方法,纠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倒逼工会自身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比如,在决策机制方面,要研究如何更好实现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证其充分了解决策意图并提出意见建议;对重大决策按规定程序进行表决,必要时逐项表决;对重点工作进行巡视督导,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建立决策咨询制度,重大决策前听取专家意见;建立第三方评价制度,对决策效果进行评估,从源头上阻断工作自我循环、封闭运行的可能性,更好体现工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再比如,工作保障机制方面,要开展资源配置下沉的全要素研究——落实人员保障,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落实项目保障,解决干什么事的问题;落实阵地保障,解决有地方干事的问题;落实经费保障,解决有钱干事的问题;特别要注意落实基层业务能力保障,解决基层工会干部有水平谋事、有能力干事的问题,使改革沉得下去,效果显得出来。
五、当前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天津工会目前的改革进展
今年6月下旬天津工会换届后,很快举办了全市工会领导干部研讨班,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工会改革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共识、凝心聚力。9月份以来,市委常委会对群团改革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市总工会先后召开全市工会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重要指示专题工作视频会议和全市工会改革工作推动会议,对工会改革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依照中央和市委指示精神,迅速抓好工会改革的深化推进。
目前,市总工会机关机构改革已经顺利完成,通过压缩组织层级、整合部门职能、强化服务基层,进一步形成了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围绕聚焦主业主责,突出公益与服务属性,精心打造五大服务阵地,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区、局、集团公司工会改革6月底全面启动,已结合各自实际,陆续制定出台了本地区、本行业工会改革方案,各项改革举措正加力提速、全面实施,年底前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改革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工会改革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自身改革缺少紧迫感。首先是思想站位不高,存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讲话,特别是对群团改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学得不深、理解不透的问题,造成改革推动偏慢、工作标准和要求偏低。其次是工作摆位不够,在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推进工会改革上存在着或等或靠或拖的思想,缺乏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勇气,行动上不够坚决。再次也有创新不够的问题,改革动力不足,机制不完善,创新思维亟待拓展,沟通协调各方面推进改革的能力不足。
二是改革推进不平衡。特别是在区、局、集团公司层面,有的区委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力亲为,区总工会积极主动,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形成的方案相对成熟和科学。但有的工会组织还没有认识到工会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的重点工作,没有积极争取党委的领导、紧紧依靠同级党委抓改革推动。原因主要是“两个不够”。一方面,部分单位的党组织对工会改革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有的委局管理的基层单位多,工会工作“活儿多人少”,工作压力大,无法适应工会改革的需要,有的集团公司面临企业减员增效、去产能、国企混改等问题,工会自身存在着组织被撤并、干部被裁减的风险。另一方面,工会组织争取党组织的支持也不够,有的工会组织不了解上级精神和工作要求,对改革无从下手,有的只把工会改革当作一项常规工作,闭门造车、自编自演。这就需要进一步从上向下强化主体责任和使命担当,尽快形成党委主抓工会改革的工作局面。
三是对改革有认识误区。由于对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精神学习不深、把握不透,产生了对工会改革的理解偏差。表现在:有的工会组织对改革的总体部署、工作要求、关键动作较为模糊,推动落实改革的重心没有放在“三转”③上;有的把工会改革理解成单纯的“减上补下”,一味在机构编制、领导职数上做文章、下功夫。这些都偏离了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要求,曲解了中央的改革意图。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针对改革推进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天津工会眼光向内查找原因,认识到自身存在对改革认识不足,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感紧迫性不强,推动改革的力度、深度和速度不能适应改革需要等问题,立即采取切实措施,下大力气推动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在全会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首先是继续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市工会系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要求各级工会组织结合实际,自觉与指示精神相对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去“四化”、增“三性”,回答好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解决好转职能、转作风、转方式的问题。其次,组织召开全市工会改革工作推动会,邀请各区、局、集团公司分管工会工作的党组织书记到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群团改革座谈会精神,进一步重申中央、市委关于工会改革的指示要求,分析当前工会改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时间节点,严明改革的纪律要求,切实引起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再次,深入分析研究影响和制约工会改革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改革举措,区分情况分类解决:对市总工会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到部门、到人头,尽快解决;对需要协调市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尽快沟通协调解决;对市总及有关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尽快向市委报告,借助党委领导有效解决。
二是着力解决改革难题。按照“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的要求,协调市委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确保委局集团公司贯彻“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证工会力量不被削弱、工会组织作用更好发挥。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编制“减上补下”之后,各区专兼职工会主席、专职经审委主任职数配备等问题。
三是在重点工作上求突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的指示和中央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市工会十七大确定的重点任务,对基层呼声高、职工需求强的工作,如“互联网+工会”模式下的资源共享、服务阵地建设差异化支持、普惠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建设等紧抓快办、率先突破,尽早形成有标志性的改革成果,让职工群众尽早感受到工会改革的成效。
四是推进工会改革全面提速。改进工作方法,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选拔培育各系统工会改革试点单位,在创新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上鼓励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改革经验,带动全市工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改革任务实行“清单制”督导,建立健全改革信息报告、反馈和通报机制,督促深化整改落实,对工作不力、整改无成效的,不仅要在工会系统内部通报,而且要通报给同级党委。
工会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天津工会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统一思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天津工会改革创新,切实把中央和市委对天津工会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开创天津工会工作新局面。
注释:
①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②改革办: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③“三转”:转变工作职能、转变运行方式、转变工作作风。
[1]牢牢把握群团改革正确方向,努力开创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7-08-27(1).
[2]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5-07-08(1).
[3]刘维涛.用职工获得感检验改革成效——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改革创新综述[N].人民日报,2017-02-17(13).
Practice and Thought about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Tianjian
Liu Fang
Group reform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in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And trade unions are responsible for greatly promoting its self-reform so that local trade unions should actively communicate about their own measures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 to create new situation for the reform.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Tianjin is closely around cardinal line of increasing "three features", strengthening awareness of "focusing on workers and masses", implementing three measures of "three cutting and three subsidy, three changes and three transformation, and two improvement", putting forward the working mode of "staggering the peak-hour", creating new mechanism, enhancing grass-roots work foundation,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during the reform in time,achieving periodical effect and providing experience reference for the whole nation to deeply promote trade unions reform.
group reform; trade union reform; "staggering the peak-hour" service
D412.8
A
2095-7416(2017)05-0001-08
2017-09-10
刘昉(1978-),女,天津人,文学硕士,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工运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工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研究。
(责任编辑:王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