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7-04-13谢学莉
谢学莉
(南京审计大学 澄园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谢学莉
(南京审计大学 澄园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作为网络时代出生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95后”大学生具有不同于“80后”“ 90后”的独特群体特征。新媒体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互动式信息载体和传播手段,给“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工作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适应和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发展健康积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全体师生的媒介素养;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新媒体打造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帮助“95后”大学生成长成才。
新媒体;“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就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网络、移动三大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在职业结构上,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0%[2]。
与“80后”“90后”不同,“95后”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介时的年龄更小。在21世纪初即“95后”刚刚步入小学时,中国的宽带开始从网吧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因而,“95后”可以算得上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对网络几乎没有陌生感,与网络媒体的关系也更为特殊。作为“95后”大学生获取各类资讯和信息、课内探讨交流、课外闲暇娱乐的主要渠道,新媒体在对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活动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给“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新媒体时代下“95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媒体素养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一、“95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95后”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父母也舍得对子女进行经济、物质和教育方面的持续投入。他们中大部分人从小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性格特征倾向于积极乐观的一面,更乐意也更容易与社会接轨。在他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互联网已快速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生存方式,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维度,这对他们汲取课内外各种知识、增长学识、扩展眼界以及增进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直接经验的层面上,“95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这群孩子亲身见证了互联网全球化的迅猛之势,并作为一股力量推进了我们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一方面,他们能够很快领悟并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接收外界给予的信息,更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另一方面,他们对历史和现实中的阴暗面相当敏感,有着丰富的但也可能是局部的、未经审视的主观知识储备。这种矛盾时常在他们的大脑中交织浮现,有时会让他们陷入理解无能的境遇,这构成了“95后”在思想和思维特征方面的基本底色。
受年龄和经验所限,“95后”这一群体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特别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干扰,在实际生活中多表现出好高骛远的思想倾向,幻想着做任何事都能立见成效,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缺乏承受压力、从容面对磨难的能力,从而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焦躁、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部分“95后”大学生的功利性行为表现明显,常以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归属感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媒介平台来看,目前“95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率达到95%以上,拥有电脑系列产品的达86.9%,他们中一半以上的人同时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两种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和电脑成为了“95后”大学生使用率最高的新媒体形式[4]。根据我们的在线问卷调查显示,“95后”使用手机的目的主要是消遣、娱乐、社交和学习,65.2%的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超过2小时,13.1%的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4.3%的同学坦白承认每天超过6个小时沉迷于网络,忽略了学习。不可否认,新媒体拓展了“95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其信息的来源更为便捷,直接或间接改变了他们以往的学习和娱乐方式,并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受年龄、眼界、学识所限,这一年龄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和稳定,新媒体的不当使用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被弱化
“95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发散度高,容易接受外来的新思想、新事物,但受人生阅历所限,他们是非判断能力较弱,显得幼稚和单纯,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新媒体背景下,多元的文化价值导向和混乱的价值观纷纷涌入高校并在此交汇和传播,纷繁复杂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信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产生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负面影响,使其教育功能被弱化。
(二)新媒体的虚拟性更易引发“95后”大学生的德行危机和人格障碍
新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虚拟性,传统主流教育要求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制约,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几乎不受约束。“95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多人宠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和约束。而新媒体给了他们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容易过度释放自己的言行,放松自我约束,模糊道德行为的界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少数学生将大量的课余时间都用来玩手机和网络游戏,基本不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组织,也不爱和班级同学打成一片;有些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谈心,最终出现学业警告等问题,更严重的甚至表现出心理的不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出现人格障碍。
(三)新媒体的多样化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的难度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思政课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为主,这种课堂教育的传播导向是单向的,大部分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教育。正面看,这种教育的好处就是学生对老师、对课堂的依赖性强,但新媒体背景下,“95后”学生每天都能接收到便捷、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他们视野更加开阔,通过新媒体提前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专业方面的知识结构,大大拓展了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教师和书本的学习来获取知识的模式。他们思想表达更为自由,能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获取各类信息和内容,这使得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改变为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其间,学生更强调其与老师之间的平等角色和主体地位,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势必会受到来自学生的质疑和影响,必然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难度。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面对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不能裹足不前,而应转换思维,化挑战为机遇。首先要知晓新媒体的特质,发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将新媒体打造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同时,充分认识“95后”大学生的思想双重性,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以适时进行教育,更新教育方法和内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着手,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紧跟社会和时代的节奏。
(一)打造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营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高校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在推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校园文化则在提升“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有效利用好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求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95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建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并将其打造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结合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力,每所高校都应逐步开通高校专属APP应用等新媒体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既能促进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又能提升校园各类信息的传播效率与互动能力[5]。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了然于胸,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要能及时发现并快速解决。由于社会和校园内某些事件经常是突发性地出现并迅速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此时,就要对因新媒体的传播而带来的热点焦点事件实行有效的监控、合理的引导,及时跟踪事件发展进程,发布权威准确的信息,而不是遮掩压制,充分满足学生的“知情权”,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在良性的轨道上循环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加强引导,着力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包括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6]。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95后”大学生经常出现判断力失误、警醒不足的现象,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学生判断和理解信息能力的教育,使学生面对各种真真假假、庞杂虚拟的复杂信息时,能有基本的解读能力和批判性的鉴别、取舍能力,正确使用媒体,利用好媒介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对于价值观存在扭曲的学生,要帮助其进行修正,直至实现人格的完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新媒体知识、批判性思维训练技巧渗透进去,通过邀请老师开展专题类的讲座、开设媒介素养方面的选修课,培养“95后”大学生对有害信息准确分辨、主动过滤、积极批驳的意识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提升,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疏导”“劝服”“传达信息”的能力层面,更重要的是面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各类信息,提升和完善对信息的“判断”“甄别”“筛选”“评判”“运用”能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媒体潮流的变化,不能在掌握了新媒体技术后就满足于现状,要接收更为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不断变革知识结构,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媒体环境中,利用这个新平台去开展工作,及时发现把握新情况,主动有效地解决新问题。
(三)运用新媒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得保守和过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搭载新媒体的优势,及时变革和更新,这一变革会将“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到新的层次和高度。首先,新媒体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的教育内容,拓展课堂外的知识,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不少弊端。其次,新媒体冲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边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直接,这给喜欢“宅”的“95后”大学生心理上带来了安全感,消解了他们的抵触心理,教育效果将大大提高。第三,新媒体的互动性可以让“95后”大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汲取新的知识,甚至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得相当踊跃。当然,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增强“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还须依据其性格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一套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不断适应时代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扩展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注重对新媒体特性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色,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7]。
(四)建立健全校内网络管理制度,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95后”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协调、综合治理,从源头上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管理,确保让网上的负面消息在可控的范围内。对于有害信息和错误言论不要恐慌,更不能压制隐瞒,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开展舆情的引导和疏通,校园官网、官方微信等应成为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有效渠道。对于“95后”大学生来说,越是粗暴地去删减不实消息,越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个时候需要耐心细致的引导和疏通。平时注重培养学生骨干和网上意见领袖,他们在引导学生舆论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将网上话语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要对校园网加以有效的控制与引导,使其为培养人才服务。此外,需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要告知学生网民其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是公民,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在网络上仍然有效并以另一种方式发挥作用,应该像在现实社会一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面对网络话题时应该具有理性判断能力,讷言敏行,对自己的言行要负责任。网络行为要有底线,要以身作则,抵制网络谣言,维护干净的网络环境,保持社会文明形态持续健康向前发展。构建文明理性的校园环境与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氛围,是每个“95后”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95后”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思想政治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信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平时的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结合新媒体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理论思考探索工作方法,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断探究新理论、新路径和新措施,以促进“95后”大学生能在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里成长成才。
[1]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78-7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560209.html. 2013-04-15.
[3]王云涛.新媒体对大学德育的影响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152-155.
[4]田穗.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98-99.
[5]曹海娟.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2012,11-12.
[6]李萌.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报,2013(4):56-57.
[7]高明,夏毅.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3):67-68.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fter "1995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Xie Xueli
As a new generation born and raised in the Internet age, "95 after"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stinct group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80" and "90". As a subtle and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communication means, the new media brings the challenge for "95 after" college students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cing th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should constantly adapt and optimize new media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develop healthy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ely; enhance the media literacy of all students and teachers; create goo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let the new media create effective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help "95 after"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new media; "95 afte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2017年校级高教研究重点课题“南审大学生就读满意度调查”(项目编号:2017JG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G641
A
2095-7416(2017)05-0038-04
2017-08-28
谢学莉(1979-),女,安徽滁州人,法学硕士,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教师。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