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伯格录音理念及对音乐的发展影响
2017-04-13蒋将
蒋 将
综观1877年至近代,录音技术科技的发展已逐步影响了演出以及聆听音乐的方式。在录音工业发展以前,音乐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乐谱,以及音乐会的演出,但是在录音工业发展之后,聆赏的型态改变了,不是只有出席音乐会才能聆听音乐家的演出,在家里依然可以通过唱片听到专业的音乐演奏,并且不再受到外在环境影响,打扰聆听音乐的雅致。[1]如,座位区域所影响的音响效果、旁人的细语与咳嗽,聆听音乐不再属于团体活动,而是可以由一个人细细品味的一项娱乐,并且不再受到时空的隔阂,可以重复地欣赏相同的录音,赏听不同时代、地域的音乐会演出。
可见,录音技术的出现影响近代人们的娱乐生活。但是,是谁录制第一张唱片,很少人思考这个问题。遗忘了这位幕后推手─弗莱德·盖斯伯格,[2]一位将自己几乎毕生的心力,奉献给唱片工业的录音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这位著名的录音师,录音理念以及对音乐的影响。
一、古典音乐录音之父─盖斯伯格
(一)录音生涯的开始(1873-1898)
弗莱德·盖斯伯格,出生于美国华盛顿,4岁时便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弹奏技巧。除学习钢琴,盖斯伯格在8岁起便于圣约翰公会教堂担任唱诗班歌手。钢琴与合唱技巧的学习,为盖斯伯格日后在唱片公司的工作建立丰厚的基础,无论是艺术家的聘任或是音乐内容的挑选录制,拥有着精准、独到的眼光。[3]
1889年,盖斯伯格第一次接触唱片产业,1891年,在此机缘之下获得在哥伦比亚公司的全职工作,并且在公司中兼负录音技术。1894年,盖斯伯格在贝里纳的实验室中参与了第一片唱片的录制,并且对于唱片所呈现的圆润音响着迷不已,最终投入贝里纳公司的怀抱。1897年贝里纳的公司在费城设立全球第一家商业唱片录音工作室。盖斯伯格负责录音工作,他认为不能只录制商业性的娱乐音乐,于是,便聘请男高音吉亚尼尼为公司录制古典音乐,并增添其它古典音乐曲目以及声乐家的演唱,这些唱片的销售成果使得公司扩建第二个录音室。
两座录音工作室接连成立之后,为了避免其它同行先行占据欧洲市场,盖斯伯格在1898年7月23日于美国出发至伦敦,并且以此为起点开展其缤纷的录音生涯。
(二)机械录音时期(1899-1925)
1899年至1911年,盖斯伯格辗转多地录音,并且使得演奏者开始正视参与录音的价值。为了适应东方供电不如欧洲便利的生活,他改良器材,设计了重电机,以免除沉重的电池问题。造访城市包括了印度加尔各答市、新加坡、香港、上海、东京、曼谷以及仰光,还有欧洲的各个重要城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大战对于全球经济而言,如同一场大浩劫,留声机公司当然也受到波及,但盖斯伯格仍然于欧洲大陆留连,于俄罗斯、米兰、柏林…等地持续进行录音工作。
(三)电气录音时期(1925-1939)
1925年,电子广播麦克风技术被引进留声机工作室,因为收音质量更良好使得留声机录音技术也被彻底改革了,在声音记录史中,称之为电气录音时期。[4]电气录音可以录制之前所不能拾取的声音范围,不需面临如前一时期钢琴伴奏以及木管乐器因收音不良而须编排录音位置、无法录制出力度的细微差别…等问题,这些改善皆使得唱片录音技术面临了新的时期,而这亦是使盖斯伯格感到威胁。[5]
在电气录音技术开始使用后,合奏作品逐渐频繁出现于唱片目录里,盖斯伯格也顺应技术发展策划了一系列合唱录音,包括艾尔加指挥自身作品《法斯塔夫》的录音、由吉利担任男高音的《托斯卡》、卡萨尔斯的德沃札克《大提琴协奏曲》、由古斯塔夫·马勒弟子布鲁诺·华尔特担任指挥,维也纳爱乐所演奏的古斯塔夫·马勒《第九号交响曲》录音、福特温格勒与柏林爱乐等;1931年,由于美国经济大萧条和收音机的流行,唱片市场收到严重的打击,盖斯伯格在录制曲目方面,不断的针对市场提出对策,如录制歌剧咏叹调以及钢琴小品,并且寻找某类作品擅长的艺术家参与录制,阿图·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即是此时所录制。如克赖斯勒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录音、阿图·鲁宾斯坦的肖邦马厝卡舞曲全集等,这些作品的推出,为公司创造的良好的效益。1939年,盖斯伯格宣布退休。
二、盖斯伯格的录音理念
(一)录音过程力求展示演奏者自然的状态
盖斯伯格的妻子施瓦兹科芙撰写的《华特·里格的回忆录》中有一段关于盖斯伯格录音过程的总结:[6]
在录音世界中,我的前辈是盖斯伯格。他的工作是将他们日常在公众演出的完美声音录制下来,并且间歇地使用其圆滑的说服技巧,安抚演奏者的情绪。使演奏家能够自我保持在最好的状态。[6]
由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盖斯伯格在录音室中,时常试着营造出温暖、放松的气氛,使得演奏者能在最舒适的状态之下录音,并且不会要求演奏者们在每次演奏时皆一音不差地呈现,他的目的在于使演奏者能发挥出如在演奏会中,那种自然演奏的状态,使录音时所产生的紧张感降低至最小。
对于演奏者来说,录音后所留存的每一个音符,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这些声音终将代表着自己的艺术,并且毫无保留的流传给后人,为了努力诠释出自己最佳的演奏技巧,演奏者们均全力以赴。这种思想的压迫感,不免会让演奏者紧张。而盖斯伯格的安抚情绪技巧,便体现在录音室里,以阿图·施纳贝尔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为例,在录音前,盖斯伯格便知道施纳贝尔质疑留声机的收音功能,认为留声机无法精确地将他演奏的力度变化录制下来。因此,盖斯伯格与他面谈时,一次次地将施纳贝尔所质疑的录音内容测试录制,最终,施纳贝尔信服了,并且同意录制历史上第一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唱片。施纳贝尔在自传中有对此次录音的描述:
第一年在伦敦录音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光。在每次的录音中遭受痛苦以及绝望的状态。一切都不是那么自然光线、空气、声音和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调整留声机等设备录制音乐,甚至花更长的时间调整自己,欲使得录音质量大大提升。而这些要求,得到了一位友好的保证人支持,最终录制出了理想效果。[7]
文中所描述的保证人便是盖斯伯格,由此段文字可看出,盖斯伯格参与录音时,会依据音乐家给予的意见,与自身的专业考虑,进而调整录音器材的配置。在录音过程中,而当施纳贝尔的情绪紧绷时,盖斯伯格则时常会做些有趣的行为,如卓别林在哑剧中使用的动作,或者直接坐在钢琴前弹奏有趣的乐曲。这些使得演奏家们开怀大笑,重新振作精神的作法,都是为了让演奏者能够表现得如同在演奏会中完好、自然、真实的状态。
(二)内容制作追求真实
在音乐内容方面,盖斯伯格认为在每一个乐季都必须尽其所能地将演出内容完全录制下来,他的制作概念,可以用“声音的照片”这个词汇来概括,这也是盖斯伯格的音乐制作理念,他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将当代音乐家的音乐,留存给后代,虽然在担任录音师时所制作的录音并非张张都精采,但是也为后人音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以盖斯伯格1930年代为施纳贝尔、帕德瑞夫斯基两位演奏者的录音为例,笔者阅读文献发现,当代的乐评者均认为施纳贝尔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与帕德瑞夫斯基的录音时间,均不是两人的巅峰时期。造成这么晚录制的原因在于录音机械的收音问题,导致演奏者对于录音的退却,但是从以历史的角度来看,仍须感谢盖斯伯格的一再邀约,才能使现今的音乐爱好者有幸能聆听施纳贝尔的贝多芬全集录音。[8]再看帕德瑞夫斯基,1938年的他年老力衰,录音过程中甚至录到一半睡着了,盖斯伯格在日记中注记着帕德瑞夫斯基音乐中的活力不再,仅留下过去的风华,但若没有录音的成果,是否连这仅存风华都无法记录?现今的演奏诠释分析者,还是借由帕德瑞夫斯基的录音,才分析出他左右手旋律错置以及弹性速度的使用手法,这都是盖斯伯格录音的功劳。
(三)录音执行要有谨慎无比的态度
盖斯伯格录音最为重要的执行概念,便是他对于录音成品谨慎无比的态度。在他的回忆录《流传的音乐》中,认为自己对于录音拥有责任,如果他的录音失败了,那么后代将永远无法再次聆听某位女高音的歌声。[9]
此外,在每个重要录音的前一晚,他几乎无法入眠,在夜间持续地准备、检查录音设备,并且调整乐团演奏者的位置,这些反复检视、实验的动作皆是为了使录音成果完好,以不失录音师的职责。盖斯伯格,一直秉持着这项“流传给后代”的概念,总是敬业、谨慎、真实地呈现自己制作的唱片,使得这些在历史上真真切切存在的大师们,留存下他们的音乐,就如同盖斯伯格自己所说的:
对于当代人而言,特蕾贝莉这个名字并不代表什么,但是对于后代,帕蒂、卡路索或者露意莎.泰特拉齐尼的唱片将为未来的歌手们设立一个永久的典范。
三、盖斯伯格录音技术对于音乐发展影响
(一)带动东方音乐发展流行
盖斯伯格1902年至1903年在东方的录音总数约为1700片,录音内容包含印度、日本、中国、新加坡、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音乐。在这次盖斯伯格在东方的录音之后,各家唱片公司陆续到东方各国采集,包括留声机公司、胜利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百代公司以及林德斯特罗姆公司等国际大公司。此外,东方的各个大都市也开始出现各唱片公司的经销处或分公司。例如,盖斯伯格于1903年探访日本之后,美国商人宏恩便创建的第一家日本留声器公司,并且该公司受盖斯伯格影响,以古典音乐为主要录制曲目。[10]而后,日本民众凭借唱片获得更新更为广泛的音乐信息,如演奏曲目,以及当代著名的演奏者信息,透过这些信息,日本邀请一些杰出的欧洲音乐家到访日本演出,日本当时年轻人认为,不能拥有巴赫、贝多芬等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唱片是件丢脸的事情,西方音乐在日本广为流行。
盖斯伯格在中国的录制行程,开始于1903年。3月份盖斯伯格抵达上海,而后转往香港录制唱片,在中国录制的唱片总共有476张,录制内容分为京剧以及粤剧两大类。盖斯伯格在中国录音之后,英商谋得利洋行于1903年开始在上海代理唱片销售业务。唱片传入之后,20世纪初期,法国百代公司和留声机公司获得抢先入驻中国唱片市场的契机,之后到了1926年末,以上海为例,从事唱片、唱机业务的企业共有26家之多。1908年至1949年的41年之间,所有唱片公司在中国出版的唱片总计约60万张,在这些唱片里,占据最大比例的,仍然是京剧,而非西方音乐。但是,也因为在中国的各家唱片公司均以生产传统乐曲为主,加上各家竞争激烈,使得唱片公司对于演奏者以及曲目有着高度的标准,致使当时许多名家的演唱、剧目、地方戏曲等,能够被完好的保存下来,成为今天中国研究传统乐曲的重要数据。以京剧为例,最为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在1920年代皆曾参与录音,这些录音也成为现代研究京剧艺术的宝贵资料。[11]
(二)给歌唱家和作曲家带来了福音
《世界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利亚宾传》一书中提及,有一个想法常使夏礼亚宾感到苦恼:歌手终会被人遗忘,只有艺术作品才能不朽。[12]因此有一次他对他的好友高尔基说:阿列克赛,你死了,还留下了书,留下马克西姆·高尔基。而我呢?我死了,一无所留。作曲家可以凭借乐谱,将自己的音乐流传给后世,使后人可以利用乐谱而进行分析、学习;但演奏者则不同,后世仅能靠史书上的记载得知演奏者的演奏,然而,对于演奏的音色、技巧,仅能透过文字猜测,不能像作曲家,有着真实存在的乐谱流传。因此,对于演奏者、歌唱家而言,录制唱片使其艺术能够永存不朽。甚至还会让歌唱家们广为人知。例如,1902年,卡路索在盖斯伯格的极力邀请下录制了10首乐曲,当这组唱片发行之后,大为畅销,这场录音对于录音工业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突破,因为卡路索在音乐界的影响力,致使音乐家们对于留声机不再排拒,不再认为参与录音是一件侮辱他们艺术的行为,甚至对录音这件事情产生敬意,他们领略了录制唱片可使他们的艺术与文化流传全世界的力量。卡路索的这批唱片使他迅速闻名于世,他获得了英国柯芬园以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首演机会,并且陆续于各地歌剧院参与演出,他的演唱生涯于此时起被推往最高峰。1904年,卡路索于柏林首次演出时,当地报纸甚至强调他首次登陆德国歌剧院便能获得成功的因素,是源自于唱片发行。
对于近代作曲家而言,唱片中所录制的内容,除了可以当作音乐中的素材之外,更能记录作曲家本人为自己创作作品的诠释。以艾尔加为例,除却作曲家本人对于留声机满怀兴趣,时常向留声机公司索取唱片聆听之外,他也是第一位正视唱片功能的作曲家,自1914年起便陆续录制自己主要的管弦乐作品,并且由自己指挥,而在盖斯伯格的劝说之下,在电气录音时期更是再次重复录制部分作品。盖斯伯格回忆录《流传的音乐》中便曾如此描述着:电气录音的发行致使他(艾尔加)可以经由自己的指挥棒,满意地录制他优秀的交响曲作品……[13]-[14]
(三)拓宽了音乐研究中的研究领域
那么,对于音乐研究者又有何影响呢?唱片业的蓬勃发展,使得音乐学者的研究,不再只是以音乐史、作曲家、乐曲、乐器为主的研究范围,更甚者,扩及了唱片版本比较以及音乐家们的演奏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与唱片工业相关的研究,录音技术演进对于音乐创作的影响、唱片工业引进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圈音乐,对于本土音乐发展的影响、演奏家与唱片公司合作或者录音的历史纪录、唱片封面符号学、唱片影响听众音乐学习以及音乐聆赏方式或者对于早期唱片所录制的当代音乐的研究等课题的探讨。此外,乐谱也不一定能垂手可得,然而,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音乐学者仍可借由唱片或者音源,再次挖掘这些作品,寻找当代的音乐风格或者听众品味,甚至,可以探讨当时的演奏学派或者不同于现代的诠释方式,并且再次地解析当代音乐史。而在撰写音乐家的生平时,于演奏者传记的写作方式,也因为唱片工业而发展改变,除了描绘演奏者的成长、学习历史,以及擅长演奏哪些作曲家的作品之外,关于演奏者曾经参与录制唱片的事迹、以及录音的乐曲或者张数,也逐渐被研究探讨。
(四)音乐学习者更好的吸取前辈经验
对于爱乐者而言,唱片工业的发展,使聆赏音乐不再有时间、地域的限制。录音时代的来临,市面上充斥着各类曲种、唱片品牌、乐团、演奏者任君挑选。当爱乐者聆听唱片时,能模仿演奏者音乐中所呈现的音色、节奏、力度等音乐元素,但不仅局限于模仿。正如《记录音乐的世纪》中说道:“在艾尔加和拉赫曼尼诺夫的录音中皆可听见,他们对于持音的诠释是如此地轻快,且节奏是多么活泼多变,远超过他们在乐谱上的注记。但是,若我们仅是模仿他们的诠释,那么这些录音的数据便失去了价值,它们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了解音乐家的音乐,以及音乐中所表达的内涵。”[15]因此,录音不在于提供如何演出作曲家作品的快捷方式,而是在于了解他们思维模式并且更进一步的探索。所以,录音作品让后代的学习者诠释音乐作品时,可以吸收作曲家、演奏家们在音乐中所传递出的风格,以此为基础,内化这些风格开展出自己的诠释,更好的学习。
[1]Michael Chanan,Repeated Takes.A short Histor y of Recor ding and its Effects on Music London[M].New Yor k:Verso,1995:140-141.
[2]楚 毅.数字时代录音技术发展探析[J].黄河之声,2012(5):18-19.
[3]Nor man Lebrecht.The Life and Death of Classical Music:Featuring the 100 Best and 20 Worst Recor dings Ever Made[M].New York:Anchor,2007:160.
[4]Jerrold Northrop Moore.Sound Revol utions[M].London:Sanctuary Publishing,1999:122-123.
[5]Fred Gaisberg.The Music Goes Round[M].New York:Arno Press,1977:9-10.
[6]Martland,Peter.Since Recor ds Began:EMI,the First 100 Years[M].London:Batsford,1997.34-35.
[7]Wallich,Isabella.Recor ding my Life:With El gar,Chaliapin,Caballe,von Kar aj an,Furt wangler,Mountbatten and Menuhin[M].London:Sanctuary,2001:67-102.
[8]卡卡西.再现世纪荣光——EMI“二十世纪伟大录音”系列唱片选评[J].音响世界,2006(6):97-99.
[9]黄 莺,杨 健.从模拟录音到数码时代——古典音乐录音技术发展简史:下[J].音响技术,2009(5):70-72.
[10]余 鑫.学堂乐歌与日本音乐的暗合与背弃[J].艺术百家,2004(6):103-105.
[11]张淑珍.中国录音制品出版事业八十年(1908-1987)[J].中国音乐学,1994(1):89-94.
[12]尼库林,范乐善.世界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利亚宾传[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6:25-31.
[13]韩广兴.录音机史话[J].电气时代,1983(3).65-68.
[14]邵 鲁.听不完的历史·六.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J].音乐爱好者,2011(9):62-69.
[15]Ti mothy.A Centur y of Recor ded Music:Listening to Musical Histor y[M].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