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清莱府美斯乐华人村语言现状研究

2017-12-0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泰语华人泰国

安 敏

关于美斯乐村的研究一直处于较为冷落的状态,由于语言限制,已经完成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经济状况、历史沿革及汉语教学方面,而对美斯乐村泰语教育、使用以及双语现象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笔者希望本文能丰富美斯乐的语言研究资料。在现有的研究中,曹云华先生认为,“泰国华人是东南亚国家中同化程度最高的,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泰国华人比较早,也比较彻底地融入了当地主流社会”。[1]不过,这种笼统的说法,并不适合本文所研究的美斯乐村。美斯乐自20世纪60年代建村到笔者2015年赴美斯乐调查时,已经过去将近70年的时间,在这70年中,美斯乐村仍然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同化现象非常少见。可以说,美斯乐华人村是泰国华人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例子,他们在接受泰国文化的同时,又较好地保存了自身传统文化,对祖国与民族有较强的认同感。虽然美斯乐村的移民文化现象只是世界历史长河中众多移民文化中的一个微小的个案,但这种移民文化现象对研究中国文化传播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它对民族形成、民族认同等问题研究也有着重要启迪,如果摆脱政治辖区的局限,从自然地理的视野范畴来看,泰国北部及缅甸、老挝北部等都属山地文化区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的山地区域应极早就存在文化交流,这可以从佛教等在这些地区的广泛传播得到印证。泰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泰族占40%,老挝族35%,华族10%,马来族3.5%,高棉族2%,还有人数较少的山地民族(山民),但“泰国的山民集中在北部和东北部的34个府,其面积为33.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山民人数估计70万(1990年),包括20多个民族。[2]那么,如今这些民族的文化习俗在各自的区域和文化迁衍中有什么去取呢?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一移民文化现象中汉泰语的接受状况的调查,或许可以进一步了解语言使用状况与地域文化传播的关系。

一、美斯乐概况

美斯乐居民主要由国民党原93师官兵及其后裔组成。这两支部队经过连年战争,从云南撤退到缅甸,再转战到泰北深山老林,依靠高层补给,同时以护送马帮、①鸦片贸易来维持生存。②其后,孤军协助泰政府军队平剿泰共,并取得胜利,泰皇恩准赐予参加战役的官兵及其眷属泰国国籍。[3]1992年,部队向泰国政府交出武器,正式从军人变成普通的居民,许多官兵在当地娶妻生子,兴家立业,在后来的建设过程中,逐渐与当地苗族、阿卡族和泰国人等融合,形成了以华裔为主的居民群体。直至2015年,美斯乐村已繁衍至第四代,人口大约为2.5万人,两千多户,散居在56个村寨。③

如今的美斯乐像是一个小小的中国村庄,山上随处可见红灯笼和对联,店铺标语采用中文书写,居民观看中文电视电影,邻里寒暄、市场买卖都用中文。美斯乐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有正规的银行和医院,电视覆盖率高,通电通水,并且茶叶种植规模较大、茶厂较多、茶叶销售点密集。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美斯乐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有迎合欧美游客的面包店、咖啡馆,有为迎合中国大陆游客的宫保鸡丁,酸菜猪脚等菜式,还有木瓜沙拉、东英功等极具代表性的泰国本地食物。每逢农历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美斯乐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年夜饭,习俗与中国传统大致统一。除此之外,美斯乐的结婚与丧葬习俗也与中国大陆非常相似。他们大多信仰佛教,少部分信仰基督教,还有极少数信仰回教。

二、美斯乐村华人泰语使用现状

(一)美斯乐村教育现状

1965年,美斯乐华人村自主建立了第一所华人学校“兴华中学”,教授当地居民中文。后来,随着美斯乐村的特殊情况被广泛报道,④逐渐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因此国民党台湾当局对该村进行一定的资助,其中教育方面的援助包括发放中文教材,派遣教师,接受华人村的学生到台湾留学等。在这期间,华人村以学习和使用中文为主。在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泰国政府颁布《民校条例》,执行排华政策,对华人教育采取同化手段,取缔华文学校,实行带有强制性的“泰化政策”,华文教育处于低谷期。[4]因此,在美斯乐村兴建了两所全泰文教学的学校,即包括学前幼儿教育在内的初等教育学校()和中等教育学校(),美斯乐村华人开始全面接受泰语教学,学习泰国文字。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泰国政府高压政策的松懈,并且华文实用价值上升,华文教育重新发展。1993年以后,美斯乐村重新开办华文学校,直至2015年,美斯乐有一所正规的中文学校,即兴华中学,还有一所带有补习性质的教授中文的美浸教会中学。

目前,美斯乐两所泰语学校,包括幼稚班共有9个年级。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泰国人,他们大学毕业后通过国家统一教师招考考试到学校任教。学校授课时间是周一到周五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平均每天上课6个小时。课程结束后,部分学生会到中文学校补习中文,一般是上课时间是下午4:30到晚上8点,部分学生选择学习绘画、音乐等。

(二)美斯乐村语言使用现状

美斯乐华人村的主要居民是当年的93师军人、军眷以及后裔。从20世纪60年代建村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华人,但是由于第四代华人年龄较小,调查难度较大,因此本文主要以第一、二、三代华人为调查对象。

1.第一代华人

美斯乐第一代华人年龄多在70至80岁左右,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军人或者军眷,祖籍为中国云南,是美斯乐村的开辟者,他们多使用汉语。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们从未接受过正式的泰语教学,使用语言多为云南方言。后来因为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在长期与泰国人交往过程中学会了使用泰语,但是大多数人仅仅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生活用语,不会书写和阅读。

2.第二代华人

美斯乐村第二代华人,年龄约为40至60岁,这一代华人大多出生在泰国,也有出生在缅甸,跟随父母来到美斯乐定居。他们中部分人接受了正规的泰语教学,但时间不长。他们如今是生活在美斯乐村主要居民。他们随着美斯乐村的不断发展,开始自己创业,比如开客栈、咖啡馆、面包店甚至种植茶叶、开设茶厂等。他们中大多数人会使用泰语,能够跟泰国人正常交流,但是多数人不会阅读、书写。

3.第三代华人

美斯乐村第三代华人,年龄约为10至30岁。这一代华人基本上都接受了或者正在接受正式的泰语教育。他们会说流利的泰语和汉语,大多数人都是双语使用者。他们中有的仍在上学,父母在外工作,日常与家中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此在平时的家庭交流中多使用汉语,但是在学校、娱乐场所、大量书写需要的情境中多使用泰语。有的已经成年,到泰国其他府就业,很少回家。

笔者有针对性地对美斯乐三代华人,从家庭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记录。笔者调查了生活在美斯乐村的30位居民,其中第一二三代华人分别为10人。三代华人之间泰语使用情况如下:

表1 三代华人泰语使用情况表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美斯乐村华人中,完全不使用汉语,只会泰语的人几乎没有(考虑到抽样调查的不绝对性)。其中,第一代华人会基础泰语的占多数,泰语熟练的无;第二代华人泰语熟练的人数比例上升,会基础泰语的人数也在增加;第三代华人泰语使用状况单一,均为熟练。

(三)不同场合语言使用状况

由于美斯乐村位于泰北高山之中,因此与泰国文明繁华的城市社会有一定距离。鉴于美斯乐村特殊的地理位置,笔者在本文将泰语使用空间划分为村内(华人社会)和村外(泰国社会)两个部分,本文只针对村内而言。而根据问卷所涉及的问题,笔者把调查对象的语言使用情况分为在家庭内部、非正式场合和正式场合三种情形来讨论。

1.家庭内部语言使用

对美斯乐30位华人居民进行家庭内部语言使用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2 三代华人家庭内部语言使用情况表

通过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美斯乐村三代华人绝大多数家庭用语采用汉语,其中第三代华人存在汉泰双语交替使用现象。

2.非正式场合

笔者将非正式的场合定义为个人场合,即指调查对象独处时的“活动”,包括与朋友日常交流、应急机制下本能反映、常用书写语以及各项个人娱乐休闲活动,比如娱乐上网、看电影、听歌等。

(1)与朋友日常交流

笔者在美斯乐走访期间,通过与当地三代华人交流发现,第一代华人不论是在村内部或是与外来人口交流的时候,均使用汉语;而第二代绝大多数时间使用汉语,只有在必要场合,比如做买卖时,客人为泰国人或者外国人,会调整自己的语言,而且他们的泰语多数只能听说,语法和发音也较为混乱;第三代华人则多出现语法混用现象,即说话人会根据另一方所使用的语言种类随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尤其是在村内同龄人交流的情况下。

(2)在应急机制情况下

应急机制是指针对特殊事件、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机制。在本文中,笔者所指应急机制是指语言的应急机制,即当语言的使用者在某种紧急的情况下,迫切地想表达某一情绪和指意时,大脑所做出的第一语言选择。为了调查方便,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将应急机制通俗地称为“着急时、害怕时”,以便被调查者更容易理解。

笔者针对美斯乐村30位村民进行了语言使用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3 三代华人应急机制下语言使用情况表

从统计结果看,美斯乐华人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汉语作为他们的应激语言,但第三代华人在应激情况下泰语使用频率升高。另外,有被调查的第一、二代华人表示,应急机制下使用的语言,多数也看面对的环境和人物。即当语言使用者不知道如何描述或表达自己所想阐述的内容的时候,第一时间会选择使用汉语,而当语言的使用者发现他所交流的对象并不懂汉语时,才会思考出恰当的泰文词语来表述。这表明,美斯乐村部分华人在一定条件下会首要选择汉语作为使用语言,但是同时不排除根据交流对象变换使用语的可能。

(3)娱乐活动中

娱乐活动包括娱乐设备,即指手机、电脑等设备等;也包括娱乐场所,即KTV、电影院等。笔者针对30位美斯乐华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4 三代华人娱乐活动语言使用情况表

从以上调查来看,美斯乐村第华人在娱乐场,汉语仍占优势,但是第三代华人使用泰语的比例超过汉语。这种现象与泰国大环境有很大关系。美斯乐村目前使用的网络是泰国统一通讯网,且电子设备也购自泰国,这从客观上造成泰语使用率的增加。

(四)正式场合

笔者把学校、婚庆活动、会议等归为正式场合,并针对30位美斯乐华人进行了语言使用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5 三代华人正式场合语言使用情况表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美斯乐华人汉语使用率高于泰语,并且语言使用场合泾渭分明,带有华人风俗或者华人聚居活动时,优先使用汉语,这一现象在年轻一代人身上也比较明显。在官方活动,或是对话场景需要时,会优先选择泰语。这反映出,美斯乐华人以华人自居,崇尚中国传统风俗,民族意识比较浓厚。

三、美斯乐村语言态度及语言期望

从上面的数据及分析看,不同年代的华人使用语言习惯不尽相同。笔者认为,美斯乐村三代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与他们对语言的态度和情感有很大的关系。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也做了相关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6 美斯乐调查对象的语言功能态度表

美斯乐调查对象的语言功能态度表(百分比)泰语88% 10% 1% 0% 0% 0%汉语87% 11% 0% 1% 0% 1%备注:调查表共100份,收回93份

可以看出,美斯乐居民对汉、泰语两种好听与否,有用与否都选择比较好听、比较有用或以上的比例最大,总体来说,美斯乐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态度都比较积极,对两种语言的认同度都比较高。

四、结语

每一支异域求生的民族及其后裔,想要在异国他乡立足并生存,首先就要摒弃语言交流的障碍,适应新的文化。这种交流也是本土文化及外来文化相互传播和影响的过程。但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在美斯乐建村的70多年中,该地区的本土文化依旧保留较为完整,华人的文化交流及同化非常缓慢,且有可能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里保持原有状态,其中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其中机理对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形成探讨以及文化传播研究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同时该地区的语言使用呈现出以汉语为主而间用泰语的状况,汉泰语言运用的广泛性和深入度影响着两种文化互融的程度,这可以从侧面说明语言的使用和文化的传播是相辅相成的。美斯乐村语言交流方式和进程对特殊文化村落的形成明显具有重要促生作用,但影响这一语言交流现象又有着特殊原因:

(一)地理原因

地域文化是指该地区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然地理是构成地域文化的先决条件。美斯乐地处泰国北部高山峻岭之中,20世纪70年代建村,90年代才修建了唯一一条通往山下的道路,山上的居民无事很少下山,山下的居民除个别旅游探险者也极少上山,这使得美斯乐常年处于较为孤立的境域中,从而使得人际关系较少在外界空间上的延伸,不仅缺少语言层次上的沟通,也缺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这是美斯乐特殊文化村落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经济原因

美斯乐经济发展目前主要靠旅游业及茶叶种植。其中,旅游业的支撑点为“泰国华人村”和它背后孤军远徙的传奇故事,如果加快美斯乐村和泰国社会的融合,该地区所保留的一些传统和特色必将很快消失,美斯乐旅游业也将失去其吸引点,这对于美斯乐村亦或泰国政府都是两难抉择。即便作为主要经济形式的茶叶种植,由于受到地形自然条件限制,茶叶种植规模较小,其他农作物种植也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只能以粗放式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形式维持生计,因此,保留民族语言,保护村子文化起源上的特色,发展旅游业是其经济捷径。

(三)历史原因

文化的连续性决定了文化的历史性,而对历史问题的思索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美斯乐村民对文化传统的固守。美斯乐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国民党及其后裔,他们溃退至此,遭受到泰国政府的抵触与限制,属于非法居民,直到80、90年代才陆续得到合法身份。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问题得到解决,敏感话题也得以解封,特别是固守的文化传统中的历史认知,使他们对原民族身份持有极高的尊崇,甚至在一些老辈移民中,由于历史与民族意识,使他们从主观上不太愿意与当地人结合成婚,在语言选择和接受上也存在潜意识的距离感。或许随着社会混同和语言文化交流的频繁,在母语与外来语角度衍替与转化过程中,年轻一代会对自己身份或者民族意识产生怀疑,这部分人及其后裔是选择融入泰国社会,还是回到中国大陆亦或去往台湾,还未可知。文化认同与归属的多元性,使他们在语言的选择上会有多重考虑。

注释:

① 这里的马帮指以马匹为主要运输工具,往来于泰缅边境的贸易商队。主要运送布匹、百货、玉石、鸦片等,有时价值较高的货物则需要军队护送。

② 见第五军军长段希文将军墓志铭所载《第五军简史》:第二次撤台后,段希文、李文焕二人欲率领余部滞留泰缅边区,并自设护运和商品贸易养活部队。

③本论文所研究的对象范围仅指现在意义上的美斯乐,即从中等教育学校到泰北文史馆一段的居民。大约有两百户左右,约一千人。

④2003年,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国民党93师为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异域》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并且当时也有许多关于美斯乐的流传非常广的歌曲,如陈彼得所写的歌曲:《美斯乐看我们该做些什么》《帮助她美斯乐》等。

[1]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145.

[2]王黎明.全球化视野下的泰国少数民族边缘化——两种不同的类型:泰北山民与泰南穆斯林[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68.

[3]段 颖.泰国北部的云南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42.

[4]李晚月.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史[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28.

猜你喜欢

泰语华人泰国
何为“华人”?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泰国的中秋节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