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数据支持的动态语法观阐释

2017-04-13王健燕

关键词:弗斯介词语料

王健燕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基于语料数据支持的动态语法观阐释

王健燕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传统语法的规定性旨在对人们的语言使用进行规则约束,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语交际往往会出现一些违背语言规则的现象,这一点在语料库中可以得到大量的语料数据支持。语法作为语言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它语言构成成分一样,会随着人们语用的需要动态变化,即使这种变化不是短期内可见,其演变也不容忽视。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动态语法观都能得到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论和语料数据的支撑阐释。

动态语法;语境;语料;语料库语言学

语言学中宏观意义上的语法包括了一系列的语言规则,适用于各自不同的语言体系,并且是全方位的涵盖了语音、词汇、句法、以及篇章的整套规范模式,通俗地说,语法就是人们遣词造句的基本准则。语法的形成是历史年代的产物,是人们对语言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语法规则一旦设定,意味着该准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普遍适用的,无论母语使用者,还是外语习得者,都要遵从其中的规范要求,这也是语法的“规定性”特点。

由于语言本身并非停滞不前,语言在人们的各种行为互动交往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改善和更新,所以,语法的规定属性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其日复一日细小甚微的变化将堆积出一些有违最初设定的规则偏差,从而引出语法中的特例,而这一切终将寄望于语法学家对语法规则做出“描述性”的适时增补。这也要求无论是语言学者,还是语言学习者,都需要保持“动态语法”的观念,即:语法不是一个牢不可破的规则集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律约束;语法规则的普适性要和语言的使用情况相互融合;在一定时间内,音法、词法、句法都会随同语用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即使这种变化在短期内不占主流,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语法现象都应当纳入完整的语法体系中。只有接纳“动态语法观”的理念,语言研究和语言习得才能保证不失偏颇、客观评价语法和语用失误。

语法规则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使用代表性,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允许语法特例的产生、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多长时间范围内存在并有可能添加成为新的语言范式,这些都是语法学者们所关心的问题。大批量的语言文本搜集、整理和更新是展开语法系统化研究的保障前提,因此,各类各级规模的语料库势必成为辅助语法研究、印证“动态语法”的有效工具。

一 数据化的动态语法研究理论基础

以语料库数据为支撑,对动态语法观加以佐证并不是一场虚空无凭的讨论。语言学理论中所引入的“语境”概念,不仅适用于语用分析,也同样可以引入探讨语法现象,同时,语料库的兴起也带动了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更深层次钻研,以语料库数据为基础的各项研究之所以能得以实施,与语料库所提供的研究方法等不无相关。因此,语境论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论二者都对数据化的动态语法研究的实施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伦敦语言学派语境论

语境论是伦敦语言学派的一个重要主张,其思想源泉是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年提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概念,他将其解释为话语产生当时及紧接其前后的各种实际实践;之后在1935年,又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即话语产生的文化背景。[1]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是基于人类学研究实地调查中的发现而产生的,他的贡献在于引导语言意义跨越了语言内部因素,开始向外因寻求解释。

弗斯随后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语境论观点。弗斯语境论强调从社会角度去观察语言,从而认识语言的意义。他认为意义植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活动中,话语的意义在于其具体使用[2],他提出的“意义”概念既包括语言的形式意义,也包括言语的情景意义。同时,弗斯还认为语义就是情境中的语言,并将这一提法扩大到对语法和语音的分析中。针对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中过分强调语言外因而忽视语言内因的缺陷,弗斯结合二者,将语境分为两类,一类为语言内部因素构成的上下文语境,另一类为外部非语言因素构成的语境,在马林诺夫斯基的“情境语境”说法上补充了语境涉及的个人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的经历和文化。根据弗斯的语境理论,语境的改变将影响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从而造成实际语言意义的差别。

韩礼德接受了弗斯的观点,也赞成语境的重要性,但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语域”,从而将语境特征与语法结构和词汇对应起来,语境特征和语言特征的结合,即构成了语域的各种变体。和弗斯语境观点不同的是,韩礼德认为语言系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语义网络,意义并非事先由语境决定好的,而是由说话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从语义网络中选择出来的语言表现形式。弗斯侧重分析语言的上下文,韩礼德则关注情景语境与词汇和语法的对应关系,认为语境对语言的使用会造成影响,词汇和语法形式的选择会根据交际的对象、地点、话题等信息而有所差别。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中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会引发意义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出不同的语域,表现为不同的词汇选择和语法形式。语境、语言形式、话语意义三者的紧密关系是韩礼德语境理论的核心:语境对应一定的语言形式,语言形式建构语境并产生语义。“语言符号系统本身与语境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其原因是讲话者已经选用的语义系统会帮助交际双方判断和预测他们所处的语境”[3],语言的整体运作离不开词汇、语法等语言特征与外部语境之间的互动。

伦敦语言学派语境论明确了语言是社会行为,受到语言外在因素——语境的影响。语境左右了人们对语言表现形式(词汇、语法)的选择;反过来,语言形式的差异也折射出语境的变化。该理论对“动态语法观”的指导意义在于:语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规则限制,而是随着语境需求作动态调整;语法是语境的外在灵活变现形式。

(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论

弗斯的语言学说后被定义为“弗斯语言学”,相关的学者也被称为“弗斯学者”。在其主要语言研究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除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之外,还有辛格莱等人在语料库语言学领域的丰厚建树。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语料库语言学将很多弗斯语言学理论付诸于实践检验,强大的语料库数据以及自动计算工具将弗斯学说中原本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了理论的可信度[4]。这些相关领域的语料库语言学家也因此被称为“后弗斯语料库语言学学者”或者“新弗斯学者”,他们的理论构成了语料库语言学中的重要一派,继承并强调了语料库语言学所针对的研究对象为语言的外化现象,即语言的社会行为表现。这种外化的语言可以通过记录、观察、计算等方法得到概括,避免了语言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观臆想和猜测。弗斯曾取笑同时代语言学家大量使用的生造数据,“他认为这些句子虽合乎语法,却不是语言交际的验证数据”。[4]规定性的静态语法规则忽略了语言社会属性所决定的语法动态发展,只有通过描述性的动态语法数据才能真实反映语法规则的时代变迁。

辛克莱创导下的辛克莱式语料库语言学(Sinclairian Corpus Linguistics)否定了传统语言学“句法至上”的思想和其它诸多观点,提出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形式与意义、词汇与语法、型式与功能等多方面对应的共选关系。[5]词汇、语法、语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参与,决定了语言输出的最终表现形式——语法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搭配组合,而是受限于交际环境和话者意图等变量的动态选择。

语料库语言学所提倡的研究方法遵从实证研究,它以收集到的人们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作为其研究的物质基础,将语言现象以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化分析与归纳,从而为语言研究提供语料支持的直观展示。基于语料的语言研究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基于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例所开展的语言研究”[6]。这些数据一方面为语言学家提供了验证由内省而得到的语言规则,另一方面又能帮助语言研究者在语料库数据的基础上推演出语法和语用规则[7]。

语料库语言学者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分别对应了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经常使用的归纳与演绎两种基本方法。通过归纳式的“自下而上”分析方法,研究者能够仔细观察和比较真实语料数据中的同质与差异、提炼概括潜在的甚至是新的语法规则,而演绎式的“自上而下”分析方法则能够被用来印证、检验甚至是反驳某些语法陈规。不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概率是提供支持的重要指标,哪怕是极小的概率现象,也有其数据价值,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也因此认为是一种“基于频数”或“概率驱动”的语用研究型方法,它诠释了语言的社会属性,为动态语法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数据保障。

二 语料数据提供的语法示例

语法的规定性属性对语言的使用规则提出了范本约束,对字词句的安排有着严格的模式要求,而语法的描述属性则遵从人们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语用倾向,揭示语法规则之外的特殊运用,这便是“动态语法观”所强调的语法在语用中的灵活表现。“动态语法”的整个过程应当呈现为如下图所示:

图1 “动态语法”的过程形式

在对语法规则的研究或语法习得形成的过程中,语料库的数据检验可能揭示出某些语法规则的最终表达形式会与其惯有设定的语法规则约定之间存在差异。

动词belong的典型用法以belong to最为熟知,表述为语法规则时,即to为belong最常见的搭配介词。用全球网络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Global Web-based English;包括20个英语使用国家,共计190亿词)来检索belong之后紧随介词的使用情况时,可以发现其它可选介词的组合数据(见图2)。

图2 GloWbE语料库中的belong紧随介词搭配检索结果(前10位,美、加、英三个英语主流国家语料数据)

点击具体的介词,即可展开查看语料示例,以及数据来源(即语料题材:电视、电影、杂志、小说、歌词等)。经过细致观测和比对数据,可以发现,除去一些无意义的搭配(介词并非与belong有关,而是与后面词汇构成介词短语,如 at all, with a camera,for example,for the purpose,for centuries等)之外,有搭配意义的belong in/on/within/from/among等之后基本都是地点名词和范畴类别,如 belong with后面基本都是人名和人称代词、belong unto之后为宗教用词(belong unto the Lord/church/thy peace)。固定搭配belong to之外的这些使用组合也应当纳入belong一词的语法体系,用以进行相互对比、甄别和区分,如 belong with me与belong to me之间在语用含义上存在的差别就取决于两者介词的不同性质意义,因而不能因为后者为常规固定搭配而将前者排除在语法规则之外、认为前者是语法错误。

在语料库出现之前的语法编写,很大程度上是编写者根据自身有限的语言经验来获取资料。随着英语的使用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发展更新,一些过时的语法规则已经不适用或者不能再用来合理解释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再加上不同国家的语言变体在用法上的再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了英语主流国家的语言发展,语法规则也应当顺应做出调整,哪怕是极个别的语言现象,也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语法常态。例如different than的搭配明显在美式英语中更为流行(见表一),但未来英式英语中different than的接受程度是否会有一个显著提高,也将通过不断收集完善的语料数据而得以窥见。

表一 different from/than在不同英美语料库中的使用频度

来看看传统短语结构(be) interested in在interested后续搭配介词的语料库检索中的数据分布情况。同样以全球网络英语语料库(GloWbE)数据为参照,设定检索参数(见图3),从而得到图4中节选的检索结果。

图3 be interested 后续介词检索条件

检索结构依旧以美、加、英三国英语使用现象为主流英语用法参考,排名第一的介词自然是in,其数据值遥遥领先,但on,with,by,about的搭配语料例句也不容忽略,其短语意义与in结构表述一致(存在例外的介词at搭配经进一步查看语例,实为interested后面的at all,at least等状语共现时的检索偏差)。更有to的用法,其实是be interested to do的不定式结构,也被语料检索出来,如The Zimbabwe Embassy is most pleased to extend its complete range of services to all who are interested to know more about Zimbabwe-would be visitors, business persons, students, professionals, artists, and its own citizenry.(来源:http://www.zimbabwe-embassy.us);这在一个不小的规模上揭示了(be) interested后续表达形式的语法多样性。

图4 GloWbE语料库中的(be) interested后续介词搭配检索结果 (数据来源:美、加、英三个英语主流国家语料数据)

从语料数据不难看出,非主流的介词搭配很大程度上属于非正式语言表达形式,再加上各国的外来移民人口的语言交杂影响,英语的语法规则已经受到“实用性(pragmatism)”冲击,这一点加强印证了语料库语言学者提出的“语言即使用”这一观点。在语言变化演进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小众的语言现象完全有可能冲击传统语法规则的地位,正如Long time no see一样,这句早期完全不合语法规则的中式英语,现早已为英语母语人士所乐于使用,甚至还有引申变通出来的Long time no hear也不绝于耳。

三 结 语

传统意义上的语法往往指的是一种静态语法规则,它为人们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使用框架。语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遣词造句的根基,是语言发展历史进程中反映民族文化生活的底蕴,而不是一成不变僵死的规则,它像词汇一样,可以并应当按照社会群体交际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语法规则的变化虽然在短期内不可能起伏动荡,但能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语言的社会属性实质,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语法才是更高一级语法研究的指导思想。

语法规则的“规定性”与语料数据的“描述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正是促使传统静态语法向数据动态语法转变的最佳手段。语料库数据支持的语法分析可以很好地衔接规则与语用之间的断层、适时引入新的语言现象、揭示语法与语用的动态互动,并有助于更加理性地认识对待现实语言使用中的语法失误和语用失误。

[1]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 戚雨村.弗斯和伦敦语言学派——纪念弗斯诞辰一百周年[J].外国语,1990(5):1-8.

[3] 胡壮麟,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卫乃兴.语料库语言学的弗斯学说基础[J].外国语,2008(2):23-32.

[5] 卫乃兴.卫乃兴谈语料库语言学的本体与方法[J].外国语,2014(2):27-34.

[6] McEnery,A.,Wilson,A. Corpus Linguistics[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7] 许家金.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解析[J].外语教学,2003(6):6-9.

Corpora-Assisted Interpretation of Dynamic Grammar

WANG Jian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China)

Grammar traditionally intends to guide people to use a language by laying down rules, which are not so uncommonly found violated in the actual language use, as attested by language corpora. Grammar, being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 language, changes as dynamically as the other consisting parts do; even when the change does not happen in a short time, the hint of grammar evolution shall not be miss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gmatically, dynamic grammar is fully supported and well interpreted by Corpus Linguistic methodology and plentiful data.

dynamic grammar; context; corpora; corpus linguistics

2016-06-06

王健燕(1980-),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英语教育教学。

H314

A

1671-1181(2017)01-0037-05

猜你喜欢

弗斯介词语料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介词和介词短语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爱心树(上)
西西弗斯的神话
介词不能这样用
阁楼上的光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dependent competing failure process and shifting-thresh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