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文献综述与测度修正
2017-04-13钟荣丙
钟荣丙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科研处,湖南 株洲 412008)
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文献综述与测度修正
钟荣丙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科研处,湖南 株洲 412008)
对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测度旨在解决协同创新的现存问题和为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总结了我国学者在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其量化权重、测度方法和评价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存在“重创新能力,轻协同能力;重精细量化,轻宏观粗判;重正面测度,轻负面考量;重理论价值,轻实用价值”的偏差,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的选用提出了修正与完善的思路和方法。
协同创新能力;文献综述;测度修正
伴随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创新活动日趋多元化、网络化、系统化,协同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以促进创新主体深度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2或1+1+1>3 的非线性目标和效率。我国学者大概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全面致力于“协同创新”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协同创新的内涵、理论基础、组织模式、实现路径、推进机制、政策环境、绩效分析以及创新能力的测度与提升。
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对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测度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无论在评价指标及其量化权重上,还是在测度方法和模型上,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崇尚学术价值、理论精细量化的取向下,对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测度出现了实用性、系统性等方面的偏差,需要做出进一步反思与修正。
一 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文献综述
(一)微观层面的评价
1.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丁洪[1]利用层次构建法,构建了三层的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系统指标有3 个、二级系统指标有5 个、三级系统指标有22 个,并通过计算不满意度和受制约度来评价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
马娟、陈岸涛[2]从协同创新素质、协同创新技能、协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学生工作队伍协同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因素与权重,用定性分析法逐层综合评价了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协同创新能力。
卜凡彪、薛惠锋、陈涛等[3]改进了德尔菲法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一种适合网络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利用信念图对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准确判断,有效解决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基础上,对高校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2.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阳震青、彭润华[4]从创新生态观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特点, 建立创新生态观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上设定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经济效益评价、 协同创新技术效益和协同创新区域生态效益评价三类指标,定性上设定组织竞争力评价、协同创新市场评价、组织制度评价、企业发展战略评价和协同企业的满意度评价五类指标。
陈忠乾、李冬琴[5]从管理者层面、企业层面、外部环境层面分析了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从企业绩效的角度测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
3.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温珂、苏宏宇、周华东[6]以中国101 家公立研究院所为样本展开假设检验,重点考察其合作主动性、关系治理、内部协调、知识整合,利用SmartPLS 软件完成验证对因子的分析,运用TTO测量模型计算公立研究院所的协同创新能力。
(二)中观层面的评价
1.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付一凡[7]从产业集聚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视角切入,分析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和构成要素,构建了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耦合对中原电气谷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和评价。
2.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张哲[8]在其博士论文中,运用超效率DEA 模型,比较前沿地进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并设计了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大集群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周健、刘永[9]构建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协调分析法、关联分析法和信息萃取分析法等实现对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杨道现[10]探讨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然后构造了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基于OWA算子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提出了利用语言标度与灰度相结合的评价标度进行评价。
殷春武[11]根据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可定量性和不可知性,提出了利用语言标度与灰度相结合的评价标度进行全面评价,创建了一种基于模糊灰度的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构造了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OWA 算子集结多种权重确定方法确立了评价指标的组合赋权,从而丰富了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理论体系。
(三)宏观层面的评价
1.园区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欧光军、刘思云、蒋环云等[12]从高新区的集群主体系统、核心支持环境和系统产出效果3个方面,设计了一个由4层次33个指标构成的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园区综合协调能力较差,在环境协同因子、内生协同因子和协同动机因子等方面能力尤其欠缺。
黄志建、张清华[13]认为目前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指标体系没有考虑“市场价值”,而只单纯体现出了学术价值。
2.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胡晓瑾、解学梅[14]通过考察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知识创造和获取能力、区域技术创新经济基础,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出总体的评价, 并选用了5个一级指标56个二级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较早地对区域技术创新协同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价。
王卫东[15]运用雷达图分析法, 从创新经济基础、 创新投入能力、 创新环境水平、 创新产出能力四个方面对长三角16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 为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和定量基础。
朱良华[16]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设计了广西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详细的量化评价,再根据量化评价的结果,探讨了培育和提升广西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的策略。
易秋平[17]应用有序logit 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差异,得出要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主要途径在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科技拨款的投资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康健、胡祖光[18]依据SCP 分析范式,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两个并行互动的创新三螺旋对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进行理论推演和实例分析在理论上充实了三螺旋理论体系,在实践上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框架。
邓富民、张金光、梁学栋[19]依据复杂系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协调度-管理熵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并以系统有序和无序为视角,以复杂系统的内部子系统为研究单元,应用两种方法对子系统有序度的定量化,评价区域系统整体协同度和创新能力。实证研究证明,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了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也表明这模型评价科学有效。
刘雪芹、张贵[20]从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企业创新及知识应用能力、产业升级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流动与协作能力五个维度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做出评价,结果表明北京产业协同创新整体能力强、天津产业升级方面能力较强、河北总体效果较差,并提出三地应走“ 强点、 集群、 组链、 结网成系统” 的产业协同创新路径。
二 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反思
(一)重创新能力,轻协同能力
“协同创新能力”的界定应考虑“协同”与“创新”的结合,关键在于“协同”,落脚点在于“创新”。当前,对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侧重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评价,忽略或看轻了协同能力的评价。因而,在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中,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可以在宏观上设定“协同能力”为一级指标,还可以在中观层面上设定“内部协同度”和“外部协同度”两个二级指标;在评价方法上,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主成分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
(二)重精细量化,轻宏观粗判
对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应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精细量化和宏观粗判相结合。一方面,一些无法精细量化或没必要精细量化的评价指标在现有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如“创新网络完善度”、“创新环境满意度”等;另一方面,一些宏观的、间接的评价指标在“精细化”的导向下,也没有出现在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如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中,没有纳入“协同创新对产业集群的贡献”、“协同创新科研项目数”等。
(三)重正面评价,轻负面考量
目前,绝大多数学者用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创新服务支撑能力等创新能力指标评价协同创新的正能力(协同创新的推力),几乎没有学者从创新主体协作思想博弈、创新价值观障碍、体制机制障碍等角度考量协同创新的负能力(协同创新的阻力)。
(四)重理论价值,轻实用价值
当前,关于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评价的实证研究远远落后于其理论研究,已有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概念、评价原则、评价指标的理论设定以及特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选择,缺乏实际案例和现实数据的分析。这样,一则导致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不强,有时甚至与评价模型也不吻合;二则根本没达到对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最终目的:通过指标、方法、模型等一系列手段,得到改善方案和提升措施。[21]
三 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修正与完善
(一)评价指标的修正与完善
1.评价指标体系。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应包括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创新服务支撑能力等(见表一)。[22-23]
2.选取指标说明。首先,对不同层面协同创新能力来说,其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相当一部分“特色指标”,以保持评价的“特殊性”,如企业、高校等个体组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设定“创新自组织能力”。
其次,选取评价指标不应过多考虑全面性,但必须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再次,不能直接量化且不可或缺的指标,想办法将其间接量化,如新技术推广能力、创新环境满意度、协作组织系统完善度、创新网络完善度,可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再量化。设计“很好”、“较好”、“ 一般”、“较差”、“很差”5个标度,分别计“5分”、 “4分”、 “3分”、 “2分”、 “1分”,计算其得分,再根据问卷总数的总分核算比率即可。
(二)评价方法的完善和修正
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根据协同创新能力的界定和特征,决定主要评价因子,建立评价参数层次结构模型,并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和咨询调查报告,用阀值法、指数法、标准化方法、比重法等直线型方法将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无量纲化,建立主要评价因子的表征参数值E=(E1,E2,E3……Ei)。
2.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要考虑以下3 个因素:一是指标的重要性;二是指标的实用性;三是指标的独立性。其确定方法:
3.计算目标层指标值。Hi=Ei×Ki,Ei为目标层评价指标的表征参数值,Ki为目标层评价指标的权重,目标层指标值越高,说明对协同创新贡献越大,反之亦然。
4.计算评价指标的协调度。
6.综合计算协同创新能力。最后,采用协调分析法、关联分析法等方法来综合测算协同创新能力(P),即P=Kai×I+Ka2×S。
可以说,协同创新就是围绕一定的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主要表现为创新主体相互协作、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技术创新与机制体制创新相互促进。[24]对“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考虑“协同”与“创新”的结合,关键在于“协同”,落脚点在于“创新”。既要评价创新能力,也要评价协同能力;既要进行精细量化,也要进行宏观粗判;既要从正面评价,也要从负面考量;既要重视理论价值,也要重视实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才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实现共赢。
[1] 丁 洪.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11):41-43.
[2] 马 娟,陈岸涛.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2014(2):51-54.
[3] 卜凡彪,薛惠锋,陈 涛,等.基于ANP 的高校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5(3):242-247.
[4] 阳震青,彭润华.创新生态观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业绩评价研究[J].市场研究,2014(6):61-63.
[5] 陈忠乾,李冬琴.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作用及提升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14(1):227-228.
[6] 温 珂,苏宏宇,周华东.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中国101家公立研究院所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32(7):1081-1088.
[7] 付一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机制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47-48.
[8] 张 哲.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8.
[9] 周 健,刘 永.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10):2-5.
[10]杨道现.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132-136.
[11]殷春武.基于模糊灰度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1):138-142.
[12]欧光军,刘思云,蒋环云,等.产业集群视角下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123-128.
[13]黄志建,张清华.科技园区协同创新能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6):25-28.
[14]胡晓瑾,解学梅.基于协同理念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01-104.
[15]王卫东.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12):125-128.
[16]朱良华.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构想[J].梧州学院学报,2013(8):29-33.
[17]易秋平.基于Logit 有序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关键因素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4(12):168-171.
[18]康 健,胡祖光.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4(5):19-25.
[19]邓富民,张金光,梁学栋.基于协调度-管理熵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3-117.
[20]刘雪芹,张 贵.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战略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2-148。
[21]万幼清,张 妮.我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4(8):73-78.
[22]王海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05-108.
[23]周 宾.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1):87-93.
[24]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09-22(06).
Evaluation of Synergy Innovation Competence:Literature Overview and Measure Correction
ZHONG Rongbing
(Science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CPC School of Zhuzhou City Committee, Zhuzhou 412008, China)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and measuring synergy innovation competence is solv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synergy innovation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pertinence measures of promoting synergy innovation competence.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measure method of synergy innovation competence from micro, medium and macro levels, pointed out the deviation in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finally amended and perfected the thinking and methods of sele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measure method.
synergy innovation competence; literature overview; measure correction
2016-02-2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长株潭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及推进机制研究”(15YBB068)。
钟荣丙(1972-),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副教授,株洲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科技管理。
F062.4
A
1671-1181(2017)01-00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