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从“知”走向“智”的“搭桥术”
2017-04-12陈永
陈 永
“先讲后练,先教后学”的模式将“教”与“学”倒置,学生囿于接受、模仿,鲜有探究、尝试,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抑制,难以产生创造的体验。教师不囿于知识的灌输,变“注入”为尝试,采取“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一、以旧引新,设置支架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创设教学情境,以旧知引出新知,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学中解决问题。
1.巩固旧知,创设情境。教师在上课伊始,以练习旧知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启学生思维,诱引他们产生疑问。如: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中,教师复习旧知,5个14是多少?怎样列式?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后一道题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
2.出示任务,层层递进。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让他们“拾级而上”,逐个击破。(1)在初次尝试中发现。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初步尝试,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教师提出尝试问题:“老师有6根铅笔,每个小朋友分得2根,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老师有7根铅笔,3根放成一堆,可以放几堆?多出几根?”教师让学生分别演示、动作操作,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概念,让他们发现一个正好分掉,另一个分后还有剩余。由此引出“余数”的概念,让学生感知“余数”源于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意识。(2)在自主学习中解决。教师要由“台前讲授者”变为“幕后工作者”,以“导”代“教”,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去寻求答案。(3)在重新尝试中收获成果。学生在自学文本后会跃跃欲试,急于运用教材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尝试的机会,要注意学生在尝试中反馈的问题,“扶持”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尝试的甜头,帮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尝试的习惯。(4)在展示中辅助讲解。学生在尝试中获得的答案会不尽相同,教师不能急于讲解,要组织学生交流,让他们的思维擦出火花,才能激活其思维,帮助他们内化知识。
二、尝试理解,建构概念
1.利用生活经验感知概念。教师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新概念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新知的生长点,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教学时,教者以谜语导入:“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日历)我们已经学过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还有哪些时间单位呢?”
2.在不断尝试中理解概念。教师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尝试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在不断尝试中感知概念,促进概念的同化。如,在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中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引出倒数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倒数与原数之间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的变化。
三、尝试操作,探求规律
在探求平移、几何图形面积等教学中,教者放手让学生操作,让他们在尝试中获得新知,在讨论中总结新知。如:在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中,教者让学生拿出长度分别为4、5、6、10厘米的小棒尝试围成三角形,学生会发现有一些能围成三角形,有一些不能围成三角形,通过列表、分析、交流,他们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总之,小学数学要走出模仿、跟从的误区,要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中习得知识、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