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能力
2017-04-12牟小菊
牟小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语言文字共舞,去亲历、去体验、去感悟、去收获、去提高。
一、画课文内容,画出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所描述的,就是一幅幅多彩的图画。会读书的学生,随着阅读的深入,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的画面,这些画面是他理解课文的前提。但文字是静止的,很多时候不太好理解,也难以产生画面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即使有所理解,也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此时,我们不妨让学生的手也参与进来,画一画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时,我先采用个人展示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师生跟读等形式,把诗歌读熟。但在理解诗意时,不少学生显得力不从心。此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我配乐朗诵这首诗,边听边把诗句想象成画面。读完两遍后,我让他们把刚才想到的画面画出来。然后挑选几名学生的画来展示,并让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我问其中一名学生:“你为什么把出墙的红杏画得这么明显?”学生回答:“虽然主人把门关着不让诗人进去赏景,但主人却关不住红杏。它要探出头来告诉诗人,春天在我这里,看见我,你就如同看见了院内的春色。”还有名学生也是着重突出红杏,他说:“诗人啊,进不进去都一样。我红杏不是出来了吗?我就是春色的代表,看到我了,还用得着进去吗?”学生画得不错,也说得精彩。更重要的是,他们由此理解了诗意。
画课文内容,其实是另一种理解课文的形式。学生经历由“话”到“画”再到“话”的过程,理解力得以提升。
二、演课文内容,演出感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很显然,重对话、重个性化的解读、重阅读实践才是语文教学应有的行为。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即时的理解情况,让学生把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演出来。
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小水珠”“ 小 蜻 蜓 ”“小青蛙”“小朋友”等角色,他们动作到位,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课文内容,不但自己理解了课文,而且还让其他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演,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体验,是对理解的外化,同时也能深化理解。
三、说生活场景,说出精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听说读写,是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功。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他们模仿性强的特点,把生活场景直观地再现在课堂上,让他们开展口语交际。这样的交际,贴近他们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实际,学生积极性高,也能在这样的交际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教室变成超市、医院等,让学生就购买东西,或是看病展开交际。也让一些学生把家里的书、文具、玩具等带到课堂上,模拟“买卖”的场景,让学生据此开展口语交际。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后,我让学生写导游词,并现场扮演导游,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向“导游”发问。这些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争相展示,听和说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有为他们搭建好语文实践的平台,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