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催化作用
2017-04-12王金萍
王金萍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2016春晚上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当优美的旋律结束后,我提出了问题:这首歌弘扬了一种美德,是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答道:宽容。
“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教育人们要豁达大度、胸怀宽广。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宽容有关的故事。”
这是我在讲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第一课时使用的导语。由于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和讲故事这两种导语方式,使这节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就是导语在讲课中起到的积极的催化作用。
好的导语在课堂中能起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作用,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叩开学生的心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自己的事自己干》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我们中国人有这样一种说法:穷不过五代,富不过三代。然而,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却经历了几个世纪而依然繁盛如初,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他们家族史的人们发现:洛克菲勒家族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并要求代代自立、自主、自强,从而保证了家族的持久兴旺。有一天,老洛克菲勒陪孩子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体验飞的感觉。孩子跳下来,他赶快接住;又抱上去,孩子又跳下来。这样,上去、下来,上去、下来,屋子里到处洋溢着孩子的欢笑声。突然“扑通”一声,紧接着“哇”的一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严肃地对孩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学会独立自主。
有时在导课中我也会插入电影片段,在播放精彩画面的同时,再配以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描述,也是不错的选择,我在导课中也常常使用。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电影《垂直极限》的片段。当看到在生命的千钧一发之际,父亲果断地命令儿子割断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女,而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时,我不失时机地说道:“生命是无价的。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呢?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父母把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都给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这个天大地大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难以报答。”
由于情景交融的感染,一些学生已是潸然泪下、哽咽不止了。
用文字游戏接力法做导语在我的课中也会用到,这也是对自己的文字功力和学识的考验和挑战,当学生张口结舌、哑口无言时,教师必须能随机应变、脱口而出。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知识助我成长》一课中,我就采用了文字游戏导入法。我首先让学生按座位顺序以“学”字打头进行接力。接力中断时,教师接力,学生听到口令后便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学海无涯苦作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改变气质”······没多久学生眼巴巴的目光便齐刷刷地射向了我,我心里翻江倒海、波浪滚滚。如果此时接不上这人就丢大了。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几秒钟后,我缓缓地接了上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接着,在学生钦佩的目光中,我开始了新课的讲授。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一段好的导语可以对教师的讲课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