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周城民族扎染业发展现状调查

2017-04-12刘慧娟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扎染白族制品

刘慧娟

大理周城民族扎染业发展现状调查

刘慧娟

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扎染作为周城村村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在市场上交换,成为文化商品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同时获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周城村扎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民族村寨旅游与扎染制品销售结合不紧密、外部文化冲击传统扎染文化、扎染制品文化价值缺失;指出要将民族村寨旅游与扎染工艺制品文化营销相结合、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为扎染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挖掘扎染文化艺术,建立扎染文化企业反哺扎染文化保护传承的机制。希望将这种充斥于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的民族文化元素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带动周城村民族经济发展。

扎染:少数民族文化:民族经济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推动产业结构上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把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2]。同年,云南省创造性地确立了“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找准定位、盘活资源、遴选产业、推出大师、锻造品牌、加强融合、多渠道展示、完善营销体系,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在生态中创意、低碳发展,助推了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并惠及民生,成为云南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力[3]。所以,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城村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扎染所代表的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人生信条又是这种文化的缩影,将这种典型的民族文化元素与当今多元化市场需求相结合,必将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民族经济稳步增长的双重效益。

一、周城概况及扎染简介

大理周城村位于大理坝的北端,东南西北分别被洱海、大理古城(相距 25 公里)苍山和蝴蝶泉自然风景区所环绕。得益于滇藏公路(214 国道)和大(理)丽(江)公路往北可以到达洱源、剑川、鹤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便利的交通为游客来到周城以及扎染走出周城提供了条件。作为云南最大的白族自然村,周城民居的典型特点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青瓦白墙、排列有序,从高空鸟瞰或远处眺望,“大而成周,周而成城”的景象十分壮观。村北的古榕树有上百年的历史,伸展出的枝条和绿叶仿佛两把大伞掩映着来来往往的白族儿女。树下是集贸市场,大棵的绿叶蔬菜依次摊开绕成一个圆、娇艳的玫瑰花簇在一起堆成一座山……菜市场透露出来的勃勃生机是周城村民热爱自然与生活的真实写照。村内古巷道由青石板铺砌而成,久经风雨的路面坑坑洼洼,却也在纵横交错中见证着村子的起起落落。清朝时建立的古戏台如今已不能供艺术家登台表演,但是作为白族文化传承的见证和载体,它依旧受村民的尊重和保护。除此之外,周城村民的出生、婚嫁、拜寿、丧葬仪式,宗教文化中的洞经古乐、方广莲池、周城本主以及民间禁忌,还有周城节俗包括的绕山林、栽秧会、火把节、本主节、蝴蝶会、三月三等都是悠久灿烂白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优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周城村独一无二的气韵,激发游客的无限遐想,同时也是村子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基础[4]。周城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如果问村民扎染工艺是谁教给他的,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人人都会嘎*嘎:大理方言中语气助词,无实义。,从小就眼睛看着,耳朵听着,不用教就会。周城扎染全靠手工制作,经过手工绘制图案、绕线缝扎、漂洗印染、晾晒、碾平等工序制作而成。扎染布材料选用纯棉白布,采用农村种植的土靛等天然原料染制。制作工序繁杂,先在棉布或丝绸上画出图案,再用手工将做了记号的布结扎成各种各样花形。扎时讲究松紧,松则不成花形,紧则花形过大,扎好之后再将其放入染缸之内染制,一般染 5~7 次。染制方法分为冷染、热染两种。成品扎染布的颜色蓝里带青,色泽分明,清新素雅,不易褪色,极具乡土气息,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工艺。扎染布还有一个特点是质地轻柔,透气性好,面料具有吸汗、消炎、杀菌、护肤的保健作用,可用来制衣、帽、头巾、手帕等,或制作窗帘、桌幔、椅幔、挂包、床单、被面、门帘、围腰等日常生活用品[5]。

二、现状分析

(一)周城村旅游业与扎染制品销售结合不紧密

1992 年,周城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994年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1996 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艺术之乡”,1997年被列为全国百家精神文明示范村,1998年被大理州命名为“州级小康村”,白族扎染工艺 2006 年又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城是中国白族名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接待过来自日本、美国、泰国、缅甸等十多个国家的外国游客[6]。旅游业起步虽早,但是发展却仍处于初级阶段。村中扎染制品的陈列、白族民居的布局以及蝴蝶泉自然风景区都停留在观光旅游业的层面,游客的互动参与相对较少。下一步,周城村应该将扎染制品的制作体验与村中白族特色风味小吃和特有人文、自然景区联合起来,开发体验生活型旅游方式,让游客真正融入到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之中。另外,目前的营销方式也有待改进,走进周城,沿路拉客的金花*大理茶花甲天下”,因此白族姑娘往往以金花为名,形容勤劳、美丽的女性;下文的阿鹏指勇敢善良的白族小伙子。热情归热情,但开口都是:金花/阿鹏,到我们家去看看扎染吧。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过于功利的推销方式也会让初来乍到的游客产生被打扰的感觉,甚至会直接拒绝。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以及对扎染制品销售情况的详细调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得不到满足,目前的销售方式又过于被动或功利,这些都对周城村发展旅游业以及扎染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外部文化冲击传统扎染文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员大面积流动,流动的人口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出发,这种交流与碰撞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扎染不仅是周城村的传统文化产业也是近代村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若要实现长远的经济效益,必须将其建立在广阔的市场基础之上。开发旅游业,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便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量外来的游客在行为举止、穿着打扮甚至发型妆容方面都会对村民产生影响。民众通过长期观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穿夹克、连衣裙……作为扎染制品的潜在消费者,他们消费本土文化的自觉性,以及对扎染文化的自觉意识受到了消磨[7]。周城村民除了一些金花奶奶用扎染布做头巾外,很少见扎染在村民身上有所体现。对于走出去的年轻人而言,繁华的大城市、便利的高科技、琳琅满目的时装早已充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缺乏对扎染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也没有足够的信心主动消费扎染制品。除了穿着打扮方面的变化之外,村中的建筑风格也趋向于与大众流行文化的融合。很多村民开始修建新的水泥房,原来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建筑风格保留较少且不完善,纯粹的白族文化正不断地被冲击,孕育了扎染制品的温床正在被不断侵蚀。

(三)扎染制品文化价值缺失

为了发展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而走向市场的扎染文化产业在发展初期凭借自身的实用性、独特性、民族性等文化特征顺利打开了外部市场,不仅服务着周边村镇,也走向了东南亚,甚至远销日本。但是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巨大浪潮的冲击,以及市场需求日趋多元化的趋势,扎染制品文化价值不断流失,作为本土文化见证者的村民在利益面前不再关心扎染的历史、工艺及传承,又如何将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传递给外来消费者、白族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树坤先生说:现在能够踏实扎花的人很少了,扎染制品的质量就是这样一点点降下来的,比如正规需要扎八针绕六圈的扎法,有些工人可能就缝四针绕三圈,“扎”相当于二次创作,松了出不来该有的花形,紧了花形很大,没有灵性。如果这个环节打了折扣,“染”出来的花型就会失去本该有的秀美。因此,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时,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一旦缺乏民族文化做支撑,扎染制品没有自身独特性,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发展对策

(一)周城村旅游业与扎染工艺制品文化营销相结合

扎染业的市场靠旅游业来扩大,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周城,而充满民族特色的扎染文化又可以让游客记住周城。旅游业和扎染文化产业相辅相成互为依靠。与现存的大量观光旅游相比,将白族文化融入到旅游业当中,发展民俗文化体验型的旅游方式是周城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扎染业正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游客可以到村中扎染企业观看扎染制作流程,听专业人士讲解这种民间文化。企业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确保顾客体验制作流程更加方便简洁,让游客有机会体验自己做扎染的独特感受,从而真正理解扎染文化,这也是周城村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真正目的。村委会应该采取措施加大村中代表性景区的保护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村中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立扎染文化广场,通过雕塑、浮雕、壁画等方式展现周城历史文化以及扎染的生产流程,并配以文字说明相关的美丽传说、动人故事、功勋人物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休闲、健身的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广场上可以设立金花服务站,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完善周城村平面图,将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扎染生产体验馆标注出来,配合路标加以指引。展现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大扎染制品文化宣传力度。游客到民族地区旅游,内心最向往的就是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气息。因此,销售周城村扎染制品的过程中,一定要凸显白族本土文化元素。以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璞真扎染博物馆为例,建筑风格为白族典型的青瓦白墙、“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馆内陈列分为“扎染源流”“扎染世家”“精品展示”“繁花似锦”“扎染体验馆”等。在接待游客的同时,积极开展扎染学习体验、技艺传授、扎染学术研讨、对外交流和扎染旅游商品销售,以此增强整个店内的文化氛围,提升所售商品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56 个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异彩纷呈,比如纳西族的东巴文、独龙族的纹面以及白族的扎染,都是本民族同胞精神和心理的寄托,与任何其他民族都是不一样的。周城村的扎染制品都是纯手工制作出来的,没有掺杂过多机器加工的成分,尤其是扎花、印染过程过去主要依靠村民代代相传,即便技艺高超、手法娴熟也并不会受到太多关注。如今,懂这些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关注这项技艺的人却越来越多,它已经从寻常工艺变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慕名前来的游客更愿意亲眼看到完整、流畅的制作过程。这种改变不仅可以促进从业人员强化练习,提升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从而创造更加可人的经济效益。

(二)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为扎染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非遗”从民众中来,想要长久传承发展必然要回归到民众中去[8]。周城村村民的成长记忆与扎染制品的一针针一线线密切相关,这是白族先民勤劳与智慧的化身。村民对扎染制品的认可、喜爱、创造和享用才能推动扎染之花永放异彩。当前,民众普遍缺乏对扎染制品的深入认识以及文化自信,基本处于他律阶段——政策法规支持保护就保护一点,市场需求力度大时就生产销售一些。反之,则听之任之,缺乏自觉传承发展的意识。调查发现,大部分村民都会扎花,只是他们嫌挣的钱少才出去打工的,只有保障他们的收入,他们才愿意主动来做这件事情。想要实现保护传承,还需有效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工人们积极生产能够影响整个行业的正常运转,良好的氛围是促进扎染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基础。扎染文化传承人方面,更有责任和义务将扎染艺术的传承发展当做自己分内的事,以更加高昂的文化自信带动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站在保护民族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角度,传承和保护扎染文化。调研过程中与传承人的交流的确令人振奋。段树坤先生作为白族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仅带其与夫人段银开女生打造的扎染作品《奔牛图》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加展览并且积极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星课堂,为大理一中“华萌班”的同学们讲解扎染工艺的制作流程、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心得体会。2017年5月4日,段树坤先生荣获“大理青年创业州长奖”,充分展现出当代传承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开放交流的胸怀和态度。说到扎染博物馆的发展,段厂长说:文化是发展的基石,传承民族文化才能让扎染业得到长远发展。扎染博物馆以后还要有数字化展馆,优秀的民族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

(三)挖掘扎染文化艺术,建立扎染文化企业反哺扎染文化保护传承的机制

少数民族同胞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受特定的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与汉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明显不同。同时,不同少数民族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的特殊性正是本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典型要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将白族扎染业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结合起来,将扎染工艺蕴含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再将文化资本投入良好运作,才能使白族扎染文化在众多异文化的冲突中发展传承。周城村可以从发挥自身优势和发掘培养传承人两方面入手。第一,借助“民族扎染艺术之乡”的优势将扎染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正式教育体制,比如在村中创办“扎染艺术学校”,或者为周边高等院校比如大理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提供教学实践基地,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扎染文化面对市场冲击时的竞争力。第二,积极发掘保护民间扎染技艺传承人。传承人熟练掌握扎染工艺的核心技术,同时又是扎染文化得以延续传承的中坚,应受到人们更多的尊重,相应的就业机制也需要更加完善,同时鼓励高校、文化企业聘请扎染技艺传承人讲解传授相关扎染技艺,确保民间艺术家既受社会尊重又有稳定收入,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扎染文化产业。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传承人除了需要传承扎染文化以外,还要凭借专业化优势进行产业化开发。因此,对传承人进行市场营销、文化传播相关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周城村扎染产业市场波动较大,过去主要以周边地区的村民消费以及批量出口为主,周城扎染在当地名气很大,但是却没有形成有效地市场宣传手段;如今,国内市场尚有巨大潜力等待开发。因此,政府应大胆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通过政策制定、投资导向等方式提升本土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借助权威媒体平台,扩大白族扎染文化传播覆盖面。企业和民众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扎染文化与当地各种民族节日结合起来,比如三月街、绕三灵、蝴蝶会等,定期举行民族文化活动,向外来游客展现浓厚的民族文化,同时将扎染制品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建立扎染文化企业反哺扎染文化保护传承的机制,既能为扎染工艺的后续发展提供资金,又能为市场化趋势丰富文化内涵,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小结

扎染产业借助于周城村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民俗文化体验型旅游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而且能够给从业者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资金优势可以不断完善设备投放,提升产品质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扎染产业。物质方面的提升可以促进扎染文化产业的发展传承,文化内涵的丰富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续航能力。村民对扎染产业由内而外的自觉自信才是扎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民众自觉保护和传承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必将推动扎染文化走出云南、走向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书写白族人民蓝底白花的倩影。

[1]中国文明网.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xjp/xjpjh/201409/t20140929_2210424.shtml

[2]新华网.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9/c_1112683008.htm

[3]东方网.“金木土石布”的云南解读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60220/u7ai5313988.html

[4]金少萍、马佳.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大理市周城扎染工艺村为个案[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p125-133

[5]王锋、张晓琴.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 白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p76

[6]赫翔、朱炳祥、钟青林.周城文化——中国白族名村的田野调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p2

[7]向秋怡.民族村寨旅游手工艺品开发与村民增收问题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5年

[8]陈兴贵、王美.重庆秀山花灯的产业化形态、问题与发展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6年第10期,p24-31

[责任编辑:林俊华]

A Surve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ali Zhoucheng Tie-Dye Industry

LIU Hiujua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 Tie-dye craft as part of Zhoucheng village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only through the exchange in the market, becomes a cultural commodity to support funds, and at the same time has the inherent motive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e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yeing industry in Zhoucheng: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nd tie dye products sales are not closely combined,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exter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nd the deficient cultural value of tie dye products. The paper, in addition, proposes that the ethnic village tourism products and dyeing technology of cultural marketing should be combined, that the villager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be aroused, that a good cultural ecology be created, and that tie dy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echanism be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patronage of dyeing enterprises. It is hoped that 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culture full of ethnic compatriots of daily life can be combined with market deman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village.

Tie dye; minority culture; national economy

F592

A

1674-8824(2017)04-0030-05

刘慧娟,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云南大理,邮编:671000)

猜你喜欢

扎染白族制品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白族敬酒歌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56个民族56枝花 白族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