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2017-04-12刘秀丽
刘秀丽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分析了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征订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G642.3
2013年11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在共同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必须实现由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转变。”[1] 高等数学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融基础性与应用性于一体,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占用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未来创业以及实际工作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学生不明了课程意义,课程不及格率较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薄弱。高等数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如何结合专业联系实际,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以致用,是众多高校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应当重视对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教学为重。在教学中主要强调对知识的应用性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更多的是追求理论知识的严谨性和系统性[2]。因此,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不能完全适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基本理念以传授高等数学知识为主,以适度与够用为原则,辅以训练培养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陈旧的教学理念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当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2)传统的高等数学内容虽然全面、经典,但内容比较陈旧,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传统的教学中,为了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过于强调对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而无用,产生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的现象。
(3)缺少与应用型本科各专业相适应的高等数学教材,各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基本相同。当前很多地方性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中没有体现专业特色,所有专业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试卷,这样的教学体系致使各专业学习内容大同小异,专业必备的高数知识没有很好的学习和掌握,导致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意义不大,对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帮助,没有体现高等数学作为“工具”这一真正价值。
(4)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学手段落后。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由于学时少,教学任务量大,上课方式仍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学生受教育过程的被动化,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求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致使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缺乏先进教学手段和技术的介入,部分教师未能有机结合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数学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教学中过于单调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忽略了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高考的扩招,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普及,从而使生源质量下降,再加上不同地区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部尽相同,甚至有的专业文理兼收,层次差异很大。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能动性的差异和专业知识背景的差异,这些都会逐渐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同时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和局限,教学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高等数学知识。
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当前普通本科生的数学基础,结合多年高等数学的教学经验,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的思路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1. 更新教学思想,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根据当前高等数学课程和学生数学基础的现状,有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树立新型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的,从片面强调高等数学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师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引导发现者”,采用师生双向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学习知识;转变单一的评价模式,改变以往唯分数制评价,建立多维度、激励性的学习成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3]。
2.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内容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选取舍、削枝保干,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应注重与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相衔接,使高等数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及其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对理论要求过高,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不必要的、花时较多的理论推导、公式证明都可删减。对于定义的描述可降低严密定义的要求,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反复利用这些公式作更多的练习,解决具体问题,效果会更好,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3.根据专业需要,制定教学大纲和征订教材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材的征订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教材中应体现专业特色,以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案例作为高等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突出应用性,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所有专业统一教材。因此,高等数学教师在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应与专业教师多沟通,针对不同专业组织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案,在教學过程中还应多强调内容的背景及与后继课程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高等数学教研室应与相应的专业课程教研室多交流、沟通,制定出针对不同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使教学目的更明确,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打基础。
4.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转变角色,改变单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讲授、提问、启发等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讨论,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满堂灌式教学,努力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引导式、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5.考虑学生程度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模式
学生分层是分层次教学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应采取“自愿性原则、多维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4]。分层前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了解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并根据学习情况定期进行调整,合理升降。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一层次同一教学大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不同,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和批改要求,最后对学生知识和发展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6.改革传统考核方式,重视过程考核
考核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习是一种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数学的考核应向多元化方向改革,重视过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将考核成绩分成四个部分:平时成绩(可由老师根据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给出),过程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小论文、综合性作业等),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在不同的专业可以按适当的比例,如2:2:1:5,或2:3:1:4,或1:2:1:6等。这样,既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又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加强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三、结语
总之,高等数学是高校的一门重点及难点的学科,高校高等数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系统工程。为了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系統,充分结合高等数学课程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目标、现有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庆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天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
[2]陶思俊,王茶生.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6):142-143.
[3]陈磊.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5,(310):37-38.
[4]许毅,赵凌雁,石琦,等.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分层次教学改革探析[J].理论前沿,2014,(11):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