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动心理学在少儿武术训练中的应用
2017-04-12郭照宇陈刚
郭照宇++陈刚
摘 要:武术是一项对少儿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项目。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运用运动心理学中积极与消极方法理论和正强化理论对少儿武术运动员训练过程进行了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理论的正确运用,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动机水平以及自信心、勇于拼搏和坚强的毅力等意志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武术训练;少儿运动员
基金项目: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编号:2014-KY-04;新疆职业教育学会2014年度科研规划课题,编号:XJZJXH2015-13。
G852
Abstract: the martial arts is a children's strength, flexibility, agility, coordination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a very high sport. 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literature, we use the theory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methods in sports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heory to guide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juvenile Wushu athle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ct use of these theorie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self-confidence, the courage to struggle and strong perseverance and so on.
Key words: sports psychology; martial arts training; juvenile athletes
少儿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接受正确的外界环境行为的指导,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少儿运动员来讲,运动训练就是其身心接受行为指导的过程,教练员在训练时的任何言行都直接影响着少儿运动员的心理行为,最终影响着运动员所直接从事的运动训练。如果教练员能够了解一些运动心理学方面知识,运动心理学的原理去指导运动训练,这样就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各种心理品质水平,使其自觉地接受并主动执行各种训练计划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本文运用心理学积极与消极理论和正强化理论,对少儿运动员进行了指导训练,结果表明,在训练中运用心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去指导训练实践,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认知和个性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对运动训练的主观能动性、训练效果明显,成绩提高显著。
一、积极方法和消极方法理论的应用
1.积极方法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利用少儿参加运动训練的动机因素,从正面去激发他们所利用的行为方式。
根据高尔德的研究,少儿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是:(1)有趣、好玩;(2)学习新的技术和提高运动水平;(3)与伙伴相聚和交新朋友;(4)情绪宣泄、兴奋和激动;(5)获胜成功;(6)锻炼身体。
根据以上少儿参加运动训练动机情况分析,首先,我们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把培养运动员兴趣放在了首位。充分抓住儿童第一次试课时对武术难度动作(空翻、转体)等及对优秀运动员表演武术套路所表现出的精、气、神的兴奋情绪,安排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并以游戏法入手来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一次比一次感到有趣。在这种保持极高兴趣的基础上,渐渐地使他们的基本功提高。随着训练进度的不断深入,新的技术动作逐渐开始,运动员在保持高兴趣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开始掌握技术动作。同时教练员利用少儿争强好胜的特点适时安排一些比赛游戏,如侧手翻计时赛(6个侧手翻连续翻,看谁用时最短),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并在游戏中提高技术水平。其次,分小组进行练习。如在武术集体基本功的训练中,将全部队员分为六人一组的小组,选出小组长,在已较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要求看哪组在最后的表演中能在熟练掌握动作技术要领的基础上做到六人动作整齐划一,以此来培养队员间的凝聚力,促进队员间的互相信任,培养队员间的情感。
2.消极方法是指用惩罚和批评的方式消除不期望的行为
在教学训练中,可采用将技术水平较高和水平较差的运动员放在一组训练,让全组运动员在一旁观摩,然后要求每人发表看法,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正确与错误动作概念理解。同时,羞耻心的作用使落后的运动员感到不好意思,起到批评与惩罚的效果,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训练,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在训练中积极认真、但由于自身其他原因而成绩落后的少儿运动员,不然将适得其反。此外,
正面的批评与指责应尽量采用积极、准确的方式、针对性要强。不要对运动员的人身进行指责,否则会伤及少儿运动员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心。
二、正强化理论的应用
正强化就是鼓励。要使正强化理论产生积极的效果,教练员必须做到:(1)找到合适的强化物;(2)对期望行为进行强化。
强化物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应特别强调社会行为的强化作用,如言语表情、微笑、小奖品等。如在对初学少儿武术的学员进行训练时,对练习过程中掌握动作技术快而准确的学员,对认真积极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的学员,对练习过程中可以帮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学员完成训练动作技术的学员,可以给予小红花或小红旗的贴画奖励,并要求他们将获奖的小贴画收好等一段训练计划结束时,换取更好的礼物。非语言如喝彩、鼓掌等等。如在练习侧空翻练习,由于空翻是完成基础难度动作的比较重要的内容,队员在完成这项练习,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影响,因此,在队员成功完成这个动作时,全体队员都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庆祝。如果没有完成侧空翻练习时,全体队员应全部上去与其击掌给予信心。这样队员会在心理上变得更加自信,从而更好地完成这项内容。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性和喜好,有针对性地寻找有效地强化剂,以促进他们训练的积极性。
认真做好每节课后的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尽量照顾到每位运动员,特别是在这节课中表现较差的运动员,充分利用正面教育鼓励并激励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充分认识到自己技术缺点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加强。
表扬和鼓励这样的正强化对运动员积极的个性和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武术运动员最重要的行为和个性品质便是拼搏进取、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忍耐。在武术套路技术动作的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展示顺畅的发力,规范的步型及整体节奏的把控。通过不同水平运动员展示同一套套路,形成队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竞争局面,这样可以促进运动员顽强意志和自信心的形成,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三、小结
少儿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其训练的过程不仅是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其行为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过程。少儿武术运动员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启发引导可以使他们在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如果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对少儿武术运动员进行训练,可以达到在训练过程中使其心理品质得以健康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决定着行为表现,这对于主动的、积极的进行训练时有效地催化剂。因此,在对少儿武术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应加强心理训练,使其从小具备正确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季浏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侯介华.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林小美.武术基础训练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51-853.
[5]王涛,田爱忠.浅析影响少儿学习武术的心理因素[J].搏击.武术科学,2006(8):60-61.
[6]郭照宇,曹庆华.少年儿童武术练习者锻炼动机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3).
作者简介:郭照宇(1985.11-),男,山西文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