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边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以南宁—崇左—凭祥经济带为例

2017-04-11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凭祥崇左南宁

张 鑫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经济管理研究

沿边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以南宁—崇左—凭祥经济带为例

张 鑫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要发展为产业加快集聚和地域特色鲜明的新兴经济带。因此研究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现状、影响因素、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形成模式、协调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机制等对策建议,对促进我国沿边开放开发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沿边经济带;产业集聚;现代产业体系;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

2013年底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2015年2月份国务院批复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进一步提出了培育壮大沿边开放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作为沿边开放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该经济带建设对于促进我国沿边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北起南宁,中间经崇左,西南经凭祥接越南谅山,主要区域位于崇左,是南新经济走廊的起始段,也是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我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重要陆路通道。该经济带近期发展的目标是“力争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口岸、园区、城镇协同发展,开放度高、产业加快集聚、地域特色鲜明的新兴经济带”,其中这一目标重要方面是要加快经济带内产业集聚[1}。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是产业组织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加快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 对于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的现状

(一)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概况

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通往越南、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上的主要路段之南友高速公路两旁,沿线布局了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崇左市中泰产业园、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等9个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聚和项目建设的主要平台和载体[2}。据崇左市政府官方介绍,自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南崇经济带”以来,经济带核心区域的9个工业园区,共引进中粮、中铝、中信大锰、南国铜业、法国埃赫曼康密劳等重点项目590个,总投资756.02亿元。其中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扶绥空港经济区已经有太阳能、电动车等一批临空加工项目投产,以福建金冠、冠龙糖果等项目带动下的广西糖果休闲食品产业园加快建设。崇左市中泰产业园吸引了中粮屯河、东亚糖厂、中铝稀土、桂顺矿业等重大工业项目进驻建设。目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经济带已形成辐射全国和越、老、柬、泰等东盟国家的红木家具、五金机电、纺织服装、水果蔬菜、中草药、矿产品市场等六大贸易集散中心。

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已经形成“一白(糖业)一黑(矿业)一红(红木产业)一绿(生态旅游业)”四大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分布格局。其中制糖产业是崇左传统优势产业,自2004 年以来,连续11个榨季原料蔗和蔗糖产量居全国地市之首。经济带内制糖产业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3]。如投产的安琪酵母(崇左)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酵母生产基地,还有以金冠糖果、雅克等知名休闲食品产业也进驻经济带内。

锰业、稀土工业等有色金属行业成为经济带的重要优势特色产业,对锰业不断专业升级,还吸引了中铝广西有色崇左稀土高新产业园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凭祥市成为了东南亚国家的红木集散地,已发展为集原木进口、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红木产业体系。国际旅游合作深入推进,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运营,极大的带动经济带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经济带内边境贸易产业占据广西边境贸易的“半壁江山”,已形成辐射全国和越、老、柬、泰等东盟国家的6大贸易集散中心。其中凭祥市的浦寨现已发展成集批发商贸物流、货场仓储、会展娱乐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边境商贸城。凭祥浦寨边贸市场已成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最大的新鲜水果交易市场和连接东南亚最大的陆地边贸市场、最大的红木家具交易市场,边境贸易年成交额达50亿元人民币以上。宁明爱店口岸中草药市场已成为广西连接越南乃至东盟最大的中草药材边贸市场。凭祥综合保税区形成了集陆路边境口岸、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经贸合作区。

(二)经济带产业集聚特征

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具有以下特征:(1)产业集聚区域主要集中位于南友高速公路两侧的工业园区中。(2)形成了很多专业化产业区。如天等锰矿产业集聚区、凭祥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宁明爱店中草药商贸产业集聚区等专业化产业区。(3)以资源为导向的工业产业集聚为主。主要集聚的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又主要以资源加工型产业集聚为主,主要是制糖、矿业加工、水泥、建材等工业。经济带中的企业生产大多是低技术、低附加值。经济带中高科技产业尤其缺乏。(4)集聚企业既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混合型企业。如由中国和泰国合资的东亚糖厂在制糖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自然禀赋因素

自然禀赋是引发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诱因。自然禀赋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状况是区域产业形成和建立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区域产业形成和发展壮大的主要方式,资源分布状况也直接影响产业的空间布局与结构。目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四大支柱产业制糖产业、锰矿产业、红木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依赖于本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经济带地区气候适合种植甘蔗,甘蔗产量高为制糖产业的存在提供物质基础;崇左盛产锰、铝、稀土等矿,探明储量排前列,由此相应的企业进入对资源开发,才成就了了今天的中国锰都;经济带内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位因子因素

区位优势与交通条件是产业布局和产业聚集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经济带内崇左市地处中越边境,是中越“两廊一圈”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之一。作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中国的陆上门户,南宁—崇左经济带一头连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北部湾,一头连着有着庞大市场、物产丰富的新加坡以及其他东南亚新兴国家,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汇集,吸引着产业在本区域集聚。同时是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条件,经济带内崇左市作为中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城市,崇左素有“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的美誉,有国家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3个,是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部市场, 对推进产业集聚有重要的吸引力。

(三)市场因子因素

市场条件或者市场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的状态,它是企业集群的重要约束条件。市场条状况既包括市场容量和市场结构状况。首先,市场的容量的大小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市场容量既包括市场的需求量也包括市场的供给量。市场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连接着大陆与东盟,拥有供给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大广阔的市场,最主要是东盟这个国际市场为企业集群提供重要的支撑。市场容量大小还要受市场分工的影响。分工的扩大可以扩大市场容量、拉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种类,从而使得产业集聚的规模扩大。目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参与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技术因子因素

技术因素是影响企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推进技术进步可以为产业集聚的存在提供有效的区位环境。技术进步既可以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研发又可以来自于外部技术的扩散。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企业生产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端产品生产,企业自身研发的能力和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聚的规模;另一方面,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区域科研机构稀少还远离大城市的科研机构,来自外部技术扩散对经济带产业集聚促进作用不大。

(五)政府方面的因素

政府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直接影响集聚企业的经济效率,还会增加集聚区域的吸引力。目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快,在交通、口岸、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很不完善,对企业的集聚的吸引力还不够。(2)制度供给状况。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拥有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这是是首个在中国陆地边境线上设立的综合保税区,享有国家特殊的政策优惠,并且经济带内崇左市还是广西惟一享有“三区政策”的地级市,同时享受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优惠政策。还有经济带内地方政府提供各种产业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等制度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聚的环境不完善问题

产业集聚的区位选择主要受产业集聚区的环境的影响,好的区位环境能快速吸引产业集聚,反之会使产业集聚的吸引力下降。目前,经济带产业集聚受到环境影响制约。首先,硬件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带主要部分崇左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不足,而多元投资体制、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形成,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制约着经济带产业集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软件环境问题。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内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土地市场等市场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企业集聚。如经济带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又加上本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少,导致经济带内高素质、高技术人才较少,使得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带内缺少资产评估、项目咨询、人才培训、信息网络、产品检测、物流配送、物业管理等服务组织,也直接制约了产业集聚的发展。还有经济带内政府管理机构不健全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呈现多头分散管理,缺乏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扶持、监督和协调。

(二)缺乏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和分工协作体系

目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已经形成大大小小的企业集群,但从产业结构上看,经济带中企业群而不聚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业集中度和聚集度仍显不够。一方面,表现在集群规模较小,除了制糖产业的产业基础比较好,规模比较大之外,其他产业规模和集聚水平相对偏低,很多产业集群多数处于初期发育阶段,生产基础基本上处于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封闭经济的阶段。主要是缺乏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企业创新能力低和缺乏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产业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数量少,有的行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大企业在产业网络中的主导地位不明显,同一产业内上、中、下修企业缺乏协调,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未建立起来。还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不成熟,也影响了产业集聚的形成。正是经济带中很多区域产业基础薄弱,集聚区内规模大的企业欠缺,其主导地位不突出,关联性产业也不配套,没有形成健全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和分工协作体系。

(三)产业集聚的发展水平不足

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已形成几个特色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但是,从总体上看,除了制糖产业之外其他产业的规模还不大,档次不高,产业集聚水平不高,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产业内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较为分散,集中度低,并且产业链内部企业规模小、层次低,难以产生集聚效应,难以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第二,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纵深延伸不够,使得企业的根植性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分工协作能力还比较弱,企业分工配套欠缺。从企业间的联系来看,许多企业间没有建立起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关系,缺乏深层次的分工,企业难以享受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第四,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高端技术产业发展落后。大部分产业为资源型加工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含量、装备水平普遍不高。

(四)产业集聚的区域合作水平不高

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合作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带中南宁与崇左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南崇之间的区域合作。根据中心—外围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南宁市产业集聚的效应远远大于崇左市,使得更多的资源不断向南宁集聚,而南宁对崇左的外溢效应有限,这使得经济带这种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使得双方缺乏合作的动力,各自为自身利益,不从经济带发展的全局考虑,由此导致经济带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少,更多的是竞争和各自为政。另一方面,是由于行政分割增加了区域协调和产业分工不足导致的。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各城市的具有明显的行政分割特点。各城市忽视比较优势的作用,均试图在生产和建设上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城市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趋同,产业重复构建下,彼此不配套。各城市的竞争多于合作,体现在对人才、劳动力和资源的争夺上,特别是对外资的过度优惠政策上。为吸引企业进驻,各市存在着对本地企业过度保护与扶持的现象,人为地阻碍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仅经济带内各地行政体制分割阻碍区域合作,同时跨区域协调机制的缺乏也使城市间的联系薄弱,组织协调机制尚不完善,也制约着经济带区域合作水平。

四、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产业集聚环境

1.改善产业集聚的硬件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中越跨境交通、口岸以及沿边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把沿边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投入的产业,规划建设好一批公路、铁路、通信等基础设置,为产业集聚构筑基础平台。加快口岸验货场、仓储、货场、停车场等相关口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好物流园区,以物流园区为载体,重点加快建设崇左(东盟)国际商贸物流园,还有加快园区生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改善产业集聚的软件环境[4]。第一,政府应做好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做好产业集聚的合理产业布局,建立专业化产业工业园,鼓励企业向相关产业园集聚,做好引导工作。第二,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进行制度创新,制定有利于集聚生产要素的政策环境,增强经济活力。第三,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建好法律服务平台,组建法律服务机构,加强对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法律服务。第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要在土地、金融、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该区域适当倾斜政策,引导重大产业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第五,给企业创造良好资金、税收、人才、技术等环;最后,破除行政壁垒,建立经济带政府间协商对话机制。

(二)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和分工协作体系

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健全完善产业网络和分工协作体系,引进那些能弥补本集聚区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不足的产业项目,加快实现集聚区内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努力构建专业分工与协作的产业。围绕构建产业网络体系。增强薄弱产业环节的技术改造和促进中小企业的规模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整合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增加高附加值关联产业,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建立支持性产业环节和配套设施、配套政策的完善。 经济带要围绕以下重点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进行合理分工:

1.巩固制糖产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大力发展制糖产业,巩固“中国糖都”的地位。既要巩固提高制糖的产量,同时要优化制糖业的产业结构,加快培育蔗糖综合利用产业群。进一步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促进机制糖产量逐步提高,全力打造中国“糖都”,同时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导,提高整体经济效益,重点发展蔗糖副产品综合利用,糖料深加工及制糖关联产业,打造以食糖加工为主导,集物流仓储、商贸展销、信息交流、旅游休闲一体的食糖精深加工产业园。

2.做大做强锰、铝等矿产加工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进一步巩固锰业的地位。既要加快锰矿等产业的生产规模,同时也要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同时建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稀土产业链和企业集群,积极打造中国南方稀土产业园。大力发展以工业型材、高纯铝加工为主的铝材加工产业基地,努力培育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完整产业链,打造铝产业集群。经济带要加快铝土矿、膨润土、铁矿、稀土矿的勘查开发步伐,加快推进铝业、铜业和稀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有色金属及建材产业提速发展。争取到“十二五”末,有色金属等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3.大力发展红木文化产业。要进一步加快红木文化产业的发,充分利用东盟国家丰富的红木资源,大力发展红木文化产业,推进凭祥红木加工业整合、升级,打造红木加工产业链,建立红木家具采购、销售、展示、文化交流、加工等一条龙产业体系。科学编制红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使红木产业具有更大产业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凭祥红木品产业。

4.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德天跨国大瀑布、友谊关、骆越民族花山岩画、龙州天琴等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和重点景区景点建设。打造“绿色生态”“民族旅游”“红色旅游”“边关历史文化”的品牌,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争把经济带内文化旅游业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功能完备、旅游产品齐全,成为连接中国与越南及东盟各国旅游重要目的地。

5.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产业。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营平台,开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崇左(东盟)国际商贸物流园、崇左(东盟)国际农资物流交易中心、凭祥万通物流园、水口口岸物流园、爱店口岸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把物流产业由传统的运输和仓储向保税物流、国际货运代理、供应链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更广泛的领域延伸。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开展边境贸易加工,打造边境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三)建立产业集聚的政策支持体系

1.构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第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带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对经济带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优惠政策支持,还要对于涉及到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项目,给予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大力引进高技术性行业和企业,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植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第二,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对已有产业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对现有的制糖、锰业、有色、建材、食品加工业等制造产业部门进行优化升级。第三,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5]。构建本地企业的生产和研发中心,大力开展与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技术合作,加速经济带内集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形成以研发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带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研发需要人才的支撑,应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科技人员、高层次管理人员到企业任职,使企业形成一支专业的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

2.构建企业集群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发展所需配套服务体系附体,为经济带内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经济带内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人才培训、融资服务业、法律服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为企业集群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本地产业支持系统。加强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的协调和分工合作,围绕着提供金融服务、信息咨询、人才服务、技术交流服务、对外交流合作服务等全方面的企业集聚服务网络。金融服务方面要对中小企业适当倾斜,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贷款。人才服务方面要为中小企业举办各类项目培训和人才招聘会。技术服务方面,要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

3.做好产业集聚的规划和引导。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产业规划。经济带要在发展本区域内的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在对比市场资源、技术、环境空间的基础上,找出比较优势,围绕经济带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制定合理、完善的产业集群布局规划。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既要发挥各地优势,也要加强分工合作,以产业链条为纽带,形成各区域之间产业优势互补、产业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区。

(四)拓展产业集聚模式和提高产业集聚水平

1.大力打造口岸带动型产业集聚模式。以口岸为平台、以贸促工,推动产业与口岸融合发展,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发展,边境口岸成为产业集聚的加速器。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以边境口岸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产业,以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外向型产业,突出发展口岸物流、进口资源加工、跨境旅游等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同时大力推动“通道型”口岸向“加工型”口岸转型升级,促进边境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当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口岸经济形成以国家级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业园和综合保税区为中心,集制造、出口加工、运输、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边境对外贸易区和特色产业群。

2.大力实施产业园区带动型产业集聚模式。实施产业园区化战略,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和项目建设的主要平台和载体,提高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当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内崇左市城市工业园区、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等九个重点产业园区成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发挥工业园区对产业集聚带动作用,一是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规划园区建设,引进高品位、高效益的项目,实现科学定位,培养园区产业特色;二是在项目的开发和选择上,结合经济带的实际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明确重点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快发展自身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三是要适时调整工业园区发展思路,从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入手,把产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做实做大,进一步吸引外资企业的加入;四是要提高园区的质量,促进园区产业升级换代[6]。要引导其向专业化工业聚集地鼓励符合产业集群要求的新企业落户工业园区,对不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要求的企业采取措施让其搬离园区。

3.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聚模式。龙头企业、优势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火车头,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带动力量。通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吸引配套产业集聚强化延伸产业价值链,从而形成产业集群。要结合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着力发展能够弥补产业集群在核心部件生产、配套生产等环节的企业和项目,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还要着力引进能够有效拉伸产业链的企业或项目。要把握重点产业的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明确产业配套和产业链的发展重点,支持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发挥规模和技术优势,将生产经营领域向上下游延伸。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分工协作,推动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促进中小企业产业进入大企业产业链。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突出产业特色推动产业链招商[7]。

(五)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合作对策

首先,要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经济带内各地要加强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和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商品自由流动,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经济带同类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推动经济带内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支持经济带内崇左市工业区、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扶绥空港经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等九大产业园区建设。

其次,建立产业集聚中的政府协调合作机制[8]。当前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内各城市发展不平衡和行政体制分割是产业集聚合作的主要障碍。南宁与崇左之间要共同协商制定经济带内产业的差异性定位与合理分工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间协调机制,双方政府应在合作方式、协调机制、政策扶持等方面深化双方的合作层次和合作领域。经济带内政府合作协调机制应包括利益表达、利益共享、利益补偿和信息共享机制。

再次,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要充分利用与东盟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大力推动与周边国家的交通、物流、金融、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政策等重大领域的经济合作,扩大人员往来、信息交换和技术交流,扩大相互贸易、相互投资的规模和水平,大力发展面向东盟国家市场的外向型加工产业,同时充分利用东盟国家的木材、特色水果等产品发展对内加工贸易。大力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等跨境合作区的建设。经济带要扩大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领域和层次。

[1]陈秀隆.南崇经济带发展规划颁布实施[N].广西日报,2012-11-27 (5).

[2]陈秀隆,莫迪.陆路东盟“飘”起产业带:崇左打造“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崇经济带”纪实[N].广西日报,2012-08-06 (1).

[3]梁绍英.对中国糖都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状况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5,(29):43-45.

[4]刘丹凤,胡俊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6,(8):94-96.

[5]江金启,陈婧文,张锦梅.现代产业集聚理论研究及其重要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13-516.

[6]吴志军,谷唐敏.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5):68-73.

[7]田依林.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56-57.

[8]庄士成.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利益格局失衡与利益平衡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10,(9):65-69.

[责任编辑:陈宇涵]

10.3969/j.issn.1672-5956.2017.01.013

2016-09-13

广西社会科学重点课题项目“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gxsk201432);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珠江—西江经济带框架下广西加快产业集聚与促进产业竞争优势升级对策研究”(kY2016LX446);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南崇经济带产业空间集聚与结构优化升级研究”(2013YB033)

张鑫,1983年生,男,湖北黄冈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与产 业发展,(电子信箱)zhangxingz07@126.com。

F299.276.7

A

1672-5956(2017)01-0091-08

猜你喜欢

凭祥崇左南宁
数读南宁
红色的路
眷恋南宁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第二届广西牛羊产业发展大会在崇左成功举办
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崇左土司遗存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崇左,中国最甜城市的味与道
——崇左农业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