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7-04-11杨永华
杨永华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试析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杨永华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鲜明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深入学习和探讨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我党构建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现实意义
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制度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化。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我党不断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构建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重要讲话,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1]习近平讲话中突出强调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党的制度建设提上日程,并严格执行制度,可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阐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极端重要性
邓小平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起来,强调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也是国家的一项根本领导制度,必须不断坚持和加强。邓小平认为“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主集中制与国家、社会、干部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2]“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错误正是由于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党内搞家长制、个人说了算所导致。经过痛定思痛的思考,邓小平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的中心是民主”,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要彻底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就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这一原则中,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又要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将二者结合起来。
(二)提出“四化”干部队伍建设方针,健全党的干部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改革和健全党的组织制度方面,着重抓了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邓小平强调要把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改革干部制度作为最为迫切的任务来抓。
1982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时提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2]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1982年4月,国务院又制定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离退休作出具体规定。此后,许多老干部先后离休、退休,使更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与此同时,针对干部“只升不降、一上便不下”的现象,邓小平提出:“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2]根据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包括新提拔的中青年干部都实行了民主考评、民主测验和民主推荐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领导干部进行了综合民主考核。党的干部制度建设除了要有带根本性的制度外,还要有一套比较健全的、配套的、操作性强的各方面的具体制度。在实际改革中,邓小平又提出了集体交接班、设立顾问委员会实行过渡和构建干部队伍的梯形结构等创造性措施,推动了干部制度的改革,解决了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保证了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保证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核心的党规党法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的各级组织中处于领导地位。这决定了党规党法是否健全、是否得到遵守和执行,对于其它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还决定了必须要有制度来保证党组织和党员接受国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基于这些考虑,邓小平强调要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核心的党规党法。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在讨论党章修改草案的同时,讨论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党内政治生活所应遵循的原则。《准则》作为党的一项根本性的重要法规,是对党章的具体补充,它对于发扬党内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点和需要的新党章,明确把“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写入党章。这是探索依靠制度加强党的建设新路子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
在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对党员领导干部实行监督的规定和条例。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必须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组织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要监督他们是不是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遵守党纪国法,是不是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不是搞特权,是不是在生产、工作、学习和对敌斗争中起模范作用,是不是密切联系群众和为人民谋利益。”[3]等等。所有这些规定都是把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使党内监督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将党的制度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原则和规定在今天仍然适用,我们也必须继续坚持。
二、新时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
习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突出强调了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建立加强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对于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把制度建设摆在执政党建设的突出位置,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来执行。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制度建设,对于新形势下搞好党的建设进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显得更为必要、更为迫切。首先,从党的历史过程来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党从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遵循。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要靠制度建设来坚持,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并严格遵循,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其次,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来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倡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是属于“摸着手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借鉴,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艰巨的考验,给我们党的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都迫切要求党的建设必须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路子,都迫切要求我们切实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环节,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对于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作布局、指导思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一是制度建设具有稳定性。制度是长期起作用的,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有利于保持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二是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制度是对全局起作用的,不因地域不同而改变制度的功能;制度是对所有人起作用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身份不同而改变制度的约束力。因此,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地域不同而各自为政,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的制度建设加强了,可以增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规范性,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建立完备的党的制度,并且严格遵循,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支撑。
(三)建立健全党的制度体系,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必须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之服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对此,习近平同志作了明确的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通过制度建设来改进、完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性,要求不断完善党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制的完善是其日臻成熟的标志。党的领导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点相适应,就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各级党组织的活动,彻底改变凭主观意志和个人经验去领导经济工作的思维。只有建立、健全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并使之有效运转,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1]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396,331.
[3]刘庆旻.新时期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论析[J].党的文献,2009(2).
[4]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2.
[5]罗世雄.论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的现实意义[EB/OL].曲靖党建网,2004-08-29.
责任编辑:毋 斌
A849
A
1674-1676(2017)03-0080-03
杨永华(1986- ),女,山西方山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