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习近平的群众路线观

2017-04-11刘辉萍

三晋基层治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群众

刘辉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2488)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 日照 276826)

试论习近平的群众路线观

刘辉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2488)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 日照 276826)

习近平高度重视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在他的群众路线观中,他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政治生活的核心和基础,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作为根本目的,并结合中国梦,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最终动力根源。

习近平;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党和国家

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源泉和基础,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近年来,习近平不仅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而且还密切联系当下中国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观。

一、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习近平将群众路线定位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高度重视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他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既然肯定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那么在这条生命线中,群众的地位就必须要凸显出来并予以高度肯定。这一点,在习近平执政以来有非常明显的体现。2012年,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就着重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此后他在不同场合中都提到过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曾经多次提到人民,充分表明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重视,以及对人民群众在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重视。这也充分反映出习近平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一个党、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关键作用,没有了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支持,党和国家都将如同海市蜃楼。这一铁的规律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被证实。

习近平从进一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出发,提升了党的领导干部要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但是,党如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呢?习近平多次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不能墨守成规地认为党的领导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应该有先见之明,切实认识到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白“舟水关系”的道理。正如毛泽东对党和群众关系的认识,唯有群众才是党能够不断执政的根本保证,“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1]在继承了毛泽东的党群关系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的基础性意义,强调“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的重要观点,把是否重视、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标准。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路线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生命线。

二、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工作的最高评判者

在习近平的群众路线观中,人民群众是核心,因此,基于这种思想认识,我们可以说,人民群众就是党的执政工作的最高评判者。我们党能否执政、能否长久地执政都要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态度。“得民心者得天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提出了主权在民、人民是权力主体的人民主权理论。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一切权力的终极源泉,”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2010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进行了全新和高度的概况,他强调说:“我们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习近平的讲话准确解释了党的权力和人民的关系,以及党的权力和对人民的责任之间的关系。2014年,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驳斥了那种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民主形式。他指出,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不仅仅要看投票选举,还要看日常的持续参与,不仅仅要看制度程序,还需要参与实践,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习近平坚持共产党执政的好坏应由中国的老百姓来评判,诚如孟子所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能够做到与民同乐、为民分忧,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体,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如此,党的执政则可以受到人民的拥护,从这一点上来说,广大普通人民群众是执政党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在习近平的一系列讲话中,他明确了党的工作的评价主体是广大的普通人民群众,党是接受评价的客体,以此把党的领导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他指出:“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既然党的执政地位和权力是来源于人民,因此,党的一切行动也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检验,而“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民满意与否与其得到的实惠有着密切的联系,党执政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利益诉求,任何时候共产党人都要铭记在心。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纪委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基于这种考虑,习近平提出了著名的“照镜子”理论。同年6月18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镜子可以照自己,也可以照人,这次主要是照自己。”就我们党员自身而言,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需要照镜子,要检讨自己是否真的没有缺点、没有错误;拿镜子照别人,觉得自己美而别人丑的照镜子法也不行,而应该反过来照镜子,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来考虑别人是不是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通过照镜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可以发挥,不足则需要改进,以此来提升我们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获得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习近平的群众路线观体现了共产党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到“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的根本性转变,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三、人民群众应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最大发展和创新,习近平不仅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等等,除了诸如此类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论述之外,他还更进一步指出人民群众是他们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真正享受者。习近平的这一论断既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马克思主义者都普遍强调人民是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具有首创精神等等重视人民的思想。具体到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回报人民的这种付出,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坚持执政党对人民主体的服务意识,但却鲜能提及让人民成为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体。而习近平不仅认为人民是发展的主体,而且坚持人民也是享受发展成果的主体,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充分享受到自己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成果,是习近平群众路线的的重要内容,深化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就需要把政策落实在人民群众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习近平的群众路线观体现在全面解决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每时每刻倾听人民的心声,不断满足人民对生活的各种期待;政治上和经济上要保证人民享有平等参与和充分发展的权利;积极维护当代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持续不断地取得新进展,不断努力地实现好、保持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社会发展的诸多成果能够更加公平、更加普遍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社会物质财富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例如生活困难的群众,习近平指出“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例如对于老人,“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都能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

为此,习近平确立了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政策。他一再强调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从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入手,进行具体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把人民的期盼转变为现实,是习近平群众路线追求的目标,唯有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才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社会建设上来,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为确保在2020年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更进一步地回馈人民群众的付出和辛劳打下基础,这也是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的最好回应。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的风险越来越大,人民对改革成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如何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成果,就成了能否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重要一环。习近平的群众路线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人民幸福、国家复兴的精准把握,是从国家前途命运的角度肯定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只有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基本宗旨,改革才能得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改革才能够冲风破浪,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如果不与百姓生死相依,不让人民成为改革的推动力、改革的受益者,那么,所有的改革都将是纸上谈兵或付诸东流。针对客观现实,习近平不断地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3]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党、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四、中国梦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归宿

确立实现中国梦和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为国家主席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做的两件大事,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而又重要的联系。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这里,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说法,在这个设想中,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人民追求个人幸福、国家强盛的意志表达。2013年3月17日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这一次讲话中,习近平系统解读了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宗旨和核心,并把中国梦和群众路线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梦既是个人发展的梦、民族团结的梦,也是中国这个伟大国家强盛的梦,它既凝聚了多少年以来先人们的渴望和意愿,也包含了现代奋进者们的理想和追求,它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思想的梦。在这个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关键是如何更加深入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如何将群众路线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这种思想为贯彻落实全新的群众路线观提供了新方向,因此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思想的新境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高度概括。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找准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最大限度地依靠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汲取群众的智慧。

因此,习近平反复强调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这明确地揭示了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实现中国梦与贯彻群众路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逻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发挥着根本性的重大支撑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国梦必须更加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必须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基础,真正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国梦;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前提和切实保障。只有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保障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只有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正确把握和践行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只有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才能找准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总体上来看,在习近平的群众路线观中,他特别关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将其置身于中国的历史、现实与将来的发展过程中来考虑,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而且还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应当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能够享有自己创造的劳动果实,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凝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毋 斌

D252

A

1674-1676(2017)03-0010-04

刘辉萍(1974- ),女,山东青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始终将群众感受放在首位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进化了的吃瓜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