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与经验研讨会”综述

2017-0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余 华 王 曦

·学术动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与经验研讨会”综述

余 华 王 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全方位、多层面总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和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7年4月22日在成都联合主办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与经验研讨会”。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主编、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教学与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袁银传教授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达成了多项共识,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研究

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和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田沃土。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国近代以前的文化历史、文化传统,而当前关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以传统文化代替中国革命文化,目的是“去”中国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承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相关研究学者既要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又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中西方文化有共性的东西,有超越时空、阶级的价值理念。同时,凡是世界的,必须是具体的。文化总是现实世界的具体存在,跨越时空的价值理念要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总要被赋予时代内涵而变成活生生的价值客体。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因此,在文化建设上既要承接又要超越,既要有民族性又要超越民族性,具有时代性,这样的文化才能自信。一方面,要注意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西方传统文化有超阶级、超民族、超国家、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和文化,虽然我们并不承认西方的价值模式和具体的价值客体,但我们应借鉴西方文明,借鉴其自由、平等等理念,让其与社会主义现实相联系,构建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系统。

成都理工大学罗映光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多数人服务和谋求利益,即为人民服务,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本质和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地包含着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本质,体现着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反映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本质,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内在灵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在所有制方面,必然反映在为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上;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必然反映在为保护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人与人相互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服务上;在分配制度方面,必然反映在为保护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服务上。从国内范围来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进步的内在要求,还是贯彻以人为本这一宗旨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对当代中国人民实践过程中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时代精神主题的反映。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主题的回应,也表达了中国对国际社会某些价值观念和问题的回应。

武汉大学袁银传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出的背景、语境,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话语优势。当前,在解释“中国奇迹”问题上,有两种错误的解读范式。一是新自由主义的解读范式,即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归结为新自由主义的成功,归结为引进所谓西方“普世价值”的成功,并且错误地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还不彻底,要使改革彻底就是必须彻底私有化,实行西方宪政民主,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二是新儒学的解释范式,即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创造的“中国奇迹”,是实行儒家伦理社会主义、威权政治的缘故,而改革开放带来的国人的价值失落、信仰真空,其根本原因是放弃了本土的儒学而引进了外来文化即马克思主义,因而要重构中国人的价值信仰,用儒学来置换马克思主义,把儒学上升为儒教。实际上,“中国奇迹”的奥秘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之相联,我们要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提升中国经验,坚定“四个自信”。

在多种利益并存和多元价值博弈的境遇下,凝聚价值共识、形成价值认同主要有四种机制:一是完善利益整合机制,破除价值共识的利益藩篱;二是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价值共识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要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三是完善教育引导机制,巩固价值共识的思想基础,特别是要把解决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四是完善实践养成机制,增强价值共识的社会基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赵爱玲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实现其他自信包括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基础。首先,价值观自信教育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维度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基础的部分和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内化和深化。其次,价值观自信教育兼具根源性和目标性范畴,是强化“四个自信”教育之核心,是“四个自信”教育目标与宗旨的集中反映和表达。再次,价值观自信教育是拓展和升华其他社会主义教育内容、形式与目标的关键。与其他社会主义教育相比,价值观自信教育是对当代社会各种社会主义教育形式、内容和目标的整合和升华,旨在引导受教育者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最终达成一种坚定信念和信仰,是一种具有特殊内涵的理想信念和信仰教育。最后,价值观自信教育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有利于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体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河南理工大学郑小九教授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要理解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因的爱国主义是怎样植入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的,或者说爱国主义是如何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躯体中的精神血液的,就需要梳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地理、政治、伦理、文化等方面所呈现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质,并深入探究这些特质得以生成的历史逻辑。从空间地理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与中国宽广的地域、丰饶的物产、多娇的江山、对土地的崇拜等密不可分;从国家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同构”的治理格局、“敬德保民”的德政传统、爱国与忠君的统一等密切关联;从伦理精神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体现了“天下为公”的整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爱国家与爱国人的统一、修德与治国的统一;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丰富灿烂、博大精深,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成长注入了持久的、旺盛的生命活力。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基因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逐渐成形并不断稳固的。

四川师范大学董朝霞副教授认为,任何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如影随形,前者是后者的核心和根本,后者是前者的生成土壤和载体。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基于文化自觉心态,充分认同和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内涵和生命力,对本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中比较优长劣短,在理性反思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发挥着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作用,其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增强文化自信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从人类情怀和人类解放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处理好“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确证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石海兵教授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其目标不是一两个政绩工程就能达到的,不是一两次政治运动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项改革措施就能实现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其中,破解“持久深入”的难题就需要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机制,确立常态化的理念和经常性的措施。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非常态化现象,在工作思路上部分政府机构尤其是宣传部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当作一项政绩工程、短期行为来对待,采用“运动式”“应急式”“放任式”的方法,由此造成了非常态化的困境。为此,要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机制,构建“基础、核心、辅助”三层机制。其中,基础机制包括全方位贯穿融入机制、综合性环境优化机制、国家社会个人联动机制;核心机制包括教育引导机制、舆论宣传机制、文化宣传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辅助性机制包括差异化管理机制、及时性反馈评估与调节机制、严格的问责机制、生活化示范引领机制。而保障常态化机制有效运行的具体路径包括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相应生活情境、社会氛围的营造。

东北师范大学段妍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其历史发展、文化积淀的重要表现,还体现其理想与立国原则。不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不同,内容也各异,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把核心价值理念传递给国民,以实现其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我国学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认同接受研究、方式方法研究、制度建设研究、评价方式研究等方面。而国外学界对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价值澄清理论、新品格教育理论、公民教育理论、公民宗教理论,在测量评估研究方面主要有生活方式量表、1960年价值观量表、卢克奇价值观量表(调查问卷)。中美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与机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一,在理论认知上,美国注重无意识中的有意识掌控,在很多课程中隐性渗透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而中国则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通过团委学工部、社团、辅导员队伍等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二,在价值认同上,美国通过宗教、社区社团活动、大众传播媒介、实物展览、生活环境、影视剧等进行价值观渗透;而中国则通过灌输和引导相结合,通过有序化、大众化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第三,在实践养成上,美国通过学校教育者、学生社团的示范作用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而中国则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道德规范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来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重庆邮电大学郑洁教授认为,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中存在的制约性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原则,包括一元指导与多样发展并重原则、理论宣传与文化引领并存原则、突出重点与全员覆盖兼顾原则、协同合作与依法治理并举原则等。其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机制,包括选择、控制、反馈机制,引导、协调、整合机制,渗透、扩散、教育机制,大众参与机制等。其三,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途径:首先,要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如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红色网站、商业网站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力度;其次,要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培养网络管理人才,营造网络传播氛围,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强度;最后,要重视新旧媒体融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效度。

西南科技大学的唐旭昌博士认为,与社会空间一样,网络空间已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愈发重要的或者说不可或缺的独特场域。网络空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具有以下独特优势: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范围,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手段,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网络空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机遇,同时,网络空间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价值冲突和行为失范等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貌似客观中立的信息都负载了特定主体的价值诉求,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领域。网络空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平台和阵地,要改变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平衡状态,积极传播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辨清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体现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信息抑制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虚无化的信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发挥网络空间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优势,就离不开个人网络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网络空间的依法治理,离不开对网络舆论阵地的坚守。

四川师范大学邓韵老师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要紧抓法治建设不放松。《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社会主义民法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又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最新成就。她认为,中国民法的变迁过程就是孕育、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民法所反映的自由观、所宣扬的平等观、所崇尚的竞争观、所追求的效益观等一系列价值观,正是开放的、包容的、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以自由意志、公平交易为前提的民法,是国强民富的助推器;以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为圭臬的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净化器。民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担当,民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保障。

三、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深刻的阐释,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形成路径出发去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其次,要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的角度,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研究,从学理上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科学性,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共同价值之间的关系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要课程都有必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应该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主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的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分析为什么要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来”的问题,即结合中国社会的变迁,讲清楚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是如何引进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在近代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又如何被赋予了时代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点,以增强我们的“四个自信”,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与道德理论、制度基础、文化方向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重在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中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重点。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课程也应该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实践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与其他课程形成一种合力。

电子科技大学吴满意教授认为,有效对话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方式。有效对话建立的基石及其本质属性的展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共生、分享、共享,通过共生、分享、共享为达成共识、凝聚共识提供基础。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实现“两化促动、四维互动、协同联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相互促动,课堂、课程、科研、学科四维互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格局。这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的豪情和干劲,还需要学生的反馈与热情、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及学校的支持,从而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及人与文本、人与界面(环境)之间的有效对话,做到以学养人、以文养人、以网养人,涵化、涵养、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抓住两个着力点,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是以顶层设计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培育需要顶层设计,通过组织设计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怎样设计,则需要理论界、思想界、学术界提供有益支撑。二是以课堂教育教学为主渠道。三是树立大思政理念,以构建思政大格局为主阵地,以对话的有效性为过程,通过分享、共享以实现有效对话。

四川师范大学王曦教授认为,当前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共享资源的重要平台,既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机遇,也向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就机遇而言,高校应利用自媒体平等、互动、便捷的传播特性,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例如,打造自媒体公众传播平台,使精品课程、主题讲座等资源能够上网上线,让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感动人物”“校长荣誉奖”“党员先锋”等各类校园活动的评选与直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高校还应积极探索和建设“微校”“手机报”等自媒体品牌,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唱响主旋律,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覆盖面。就挑战而言,自媒体的去中心化,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同度,自媒体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点对点的朋友圈式的传播方式加大了监管难度,各种非理性言论或虚假信息容易诱发“蝴蝶效应”,扰乱校园秩序。面对挑战,高校需转变观念,适应自媒体特性,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阵地。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核心话语的主导权,增强理论自信,培育社会共识。二是提升校园主流媒体对于热点事件、敏感事件的关注度,抢占议程设置的主动权,灵活运用传播技巧,第一时间还原事实真相,引领舆论。三是积极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环境,深刻把握自媒体传播的特征和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回应质疑、驳斥错误、解答疑问。

西华师范大学胡建副教授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作为一种价值认同,其构建过程一般要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一是起点阶段,要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实质的完整理解和准确把握,为此要健全灌输教育机制,正确引导媒体舆论,重视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二是内化阶段,要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积极肯定的价值体验,以及一定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为此要满足大学生的利益需求,促进情感认同的生成;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情感认同的提升;注重心理疏导,化解大学生情感认同中的疑难问题。三是外化阶段,要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价值认同外化为行为的重要标志,是认知、情感认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认同的外显和归宿。为此,要注重价值观的实践养成,积极开展涵养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重视榜样示范,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在这三个阶段中,认知认同为基础,情感认同为支撑,行为认同为归宿,三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递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电子科技大学李怀杰博士基于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即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网络空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就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鉴于此,要牢牢掌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动权、网络舆论引导的话语权、网络管理的主导权,在网络文化建设实践中树立一体化、内容为王、互联网思维三个新理念,坚持弘扬主旋律、快捷精简、分众互动三个原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包括: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强化网络文化建设的保障力;二是坚持内容创新,增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吸引力;三是创新教育方法与渠道,扩大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网络文化建设的执行力。

四、 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阎占定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在民族地区进行理论宣讲和实地调研的经历,对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和经验以及困惑作了阐述。阎教授认为,民族地区在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氛围、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衔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口帮扶和精准扶贫的实践活动、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经验和明显成效。而在如何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如何保证培育和践行的针对性、实效性、常态化和持久性,以及如何构建有效性评价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疑惑。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提高认识,要从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科学布局,抓关键、抓重点,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对象化、分众化和互动化;以“三个倡导”中的第三个倡导为切入点,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群众基础,实现“三个倡导”的有机统一。

兰州大学李东坡博士提出,整体性理论作为在应对社会复杂性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治理图式,因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把握和“协调”与“整合”的基本主张,与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创新具有契合性。在整体性意义上理解和把握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需要树立价值目标,建立理性认同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搭建渠道协同机制;引导部门协作,完善制度保障机制;统筹利益诉求,健全价值维护机制;协调内外环境,推行示范引领机制;注重党群发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本次研讨会以聚焦热点、协同攻关为宗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研究,直面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乃至全社会落细落小落实的原则和措施,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杨峻岭)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