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017-04-11温瑞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现状改革

温瑞丰

摘要:语文是所有课程中最轻松最容易的一门课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都是这样,学生不会因为它像数学一样枯燥难理解而害怕它,也不会因为它像英语一样陌生拗口而讨厌它,相反语文在有时还很受学生的欢迎,当然学生上课也大部分时间都不听课,只是觉得这门课程轻松,比起其它科目来说简单一些,所以不排斥这门课程,而初中生的思想更是这样,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也都是千篇一律。本篇文章将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两方面着手说起。

关键词:现状;生本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分析课文或者作文,学生记笔记,老师还会让学生背诵课文或者古诗词下节课提问,这些教学方法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早已根深蒂固,没办法轻易改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具体表现为:

(一)不能高效率运用课堂时间

相信身经百战的初中生对“同学们注意听,我给你们念这道题的答案你们记一下,然后写到作业本上”这句话并不陌生,老师在讲课后题或者考试题的时候简单说两句就会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下面记然后再抄一遍,我觉得这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这不能让学生学到任何知识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课堂完成不了还要占用大量的课后时间,而且老师一字一句地读答案让学生记下来会浪费大量时间,一节课一共45分钟,老师根本讲不了多少道题目,并且这种方法与其說是讲倒不如说是读,把现成的答案读给学生听,一节课下来不止学生听进去的东西少之又少,老师也累的口干舌燥,根本没有效率。

(二)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是老师

第一点已经说到老师在课堂上一直讲一直念,很少有与同学交流和互动的时间,因为老师觉得本来一节课时间就短,如果与学生进行沟通就会浪费自己讲课的时间,得不偿失,所以把自己当做了课堂的中心,一节课的时间都是自己在讲,学生被动听讲,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上课模式,习惯把老师当做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思想和目光都围着老师转,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三)不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发言的机会

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一般是老师读一次题然后读答案,从来不会说“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这道题的答案”然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理解这个题目,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不会问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就会让学生养成懒惰和依赖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折射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导致学生不思进取,上课不积极思考不积极发言,甚至根本不听讲。我国一直倡导学生为本,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是学校和课堂的中心,所以我国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一)改变教师单方面授课,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生本教育理念下一切都要以学生为本,老师如果一直单方面灌输知识不与学生进行交流就违背了这个理念,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教了十几年书,都是这样交的,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而且学生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确实,要让教师一下改掉自己多年来上课的习惯不太可能,可是教师起码要有这种意识,上课时有意地不要说太多,尽量多跟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更希望人的关注。

(二)上课以学生为中心

一直以来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和焦点,学生不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习惯性地跟着老师引导的思路和读的答案,除了学生不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中心之外,老师也不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衍生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喜欢上语文课仅仅是因为不用动脑筋可以休息等等,达不到老师预想的提高学生成绩的目地,生本教育理念下老师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中心,讲课的进度、语言的难易程度和知识点强调的次数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中和之后再做决定,不能像以前一样不管什么都按老师一个人的意愿来决定。

(三)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言的时间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原因是因为老师不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或者只是象征性地给学生留几分钟时间然后自己继续讲,不管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学生思考之后得不到注意和重视就会放弃对问题的思考,坐享其成,他们觉得反正老师不会管他们是如何看这些问题的,干脆就跟着老师给的答案说,所以老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并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给出修改建议或者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不至于在考试时自己面对问题没有思路和想法,也不至于患上所谓的“考试恐惧症”。

(四)分组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换意见取长补短

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或者文章中比较长比较难理解的段落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带着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换想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小组的学生的智慧也可能比一个老师的想法更多更有新意,老师考虑不到的地方学生可以考虑到,而且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可能一模一样,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小组讨论发现不同的想法,吸收别的组员好的想法,取长补短。

(五)学会观察学生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老师在上课的进度和语言表达的难易程度方面都要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决定,因为受生本教育理念的影响,老师也要在授课的同时学会观察学生。观察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自己所确定的进度和对学生的了解是否正确,如果学生不能跟上老师的脚步他们也不会给老师提出建议,一方面是由于和老师平时的接触不太多,另一方面初中生的思维比较奇怪,不想让班里其他同学认为自己爱多管闲事,而且一个学生的意见也不能代表所有同学的想法,所以还得靠老师自己观察,老师要在观察之后适当调整,让学生能理解老师所讲的每一节课,真正做到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总结:生本教育理念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除了以上讲的要进行的改革之外,学校也要有相关的规定来支持配合这个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好地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郑元芳.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 中学时代:理论版, 2012(12):76-76.

[2]李晓菊. 浅议生本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1(z1).

[3]李媛. 生本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 生活教育, 2014(4).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现状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