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生物课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探讨

2017-04-11陆振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人文教育

摘要:人文教育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教育和素质化教育的一个重点,人文教育重在“人”,可以理解为尊重人性和以人文本。在教育当中,则是指根据学生的人性特点实施人本教育,并贯彻落实,这具有实践意义,是以促进人性品质和理想人格的提升为目的的教育工作。生物教育作为基础新科学,是研究其它多种科学的基础,其本意亦在提升人的思想价值,教授学生客观精神和唯物主义思想。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探讨在生物课教育当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关键词:生物课教学;人文教育;理念渗透;教育价值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和教授人文精神,在生物课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能够精确的把握生物教学课的特点和发展流程,并找出生物课教学与人文教育间的相似之处,将人文教育协调的插入到生物课教学当中。当前,我国生物课程教学中还未实现对人文教育的全面运用,导致生物教学课程整体水平低以及人才培养素质单一等问题,也使得生物教学课程失去了社会实践价值。通过全面贯彻人文教育可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

一、在生物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一)落实人文教育之目的分析

如今,全国的中等专业学校基本是按照新课改的有关要求和基本精神对现行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渗透人文教育,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并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合作方法,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实现“全人”发展。

(二)落实人文教育之要求分析

单纯的学科教学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但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层面,使得课程所开展的教育过于狭窄,在单一的学科教学当中,无论老师如何广泛的搜罗学习资源,那也一定是和该科目有关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实践能力和生存技能始终被限制在这一科目范围当中。如果不能落实人文教育,学校必将教授出更多空有学识没有思想,或以错误思想指导人生发展的学生,而将人文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当中,就能提升科目教学的深度,拓宽学科教学的层面,摆脱学科教学的限制,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具有实践价值和生存价值的技能与思想,让学生从学会做人开始,学会生存,学习提升生活品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落实人文教育的选择

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当今社会的发展结构,使得市场更加看重工具,例如将学校教育视为一种经濟投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来的就业结果视为参与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并非是重视学校所实施的精神教育和受教育学生的人格价值、人性境界,因此,学校似乎也牢牢的被这一市场规律牵制着,并以此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科学技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忽视了其原本传授心性精粹、塑造完善人格、培养高尚情操、端正生活理念的人文属性与教育意义图。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落实人文教育再一次将精神教育提上议程,实现了工具与价值的统一,学校在为市场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才的精神价值和思想素养。

二、如何在生物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以哲学思想为内容之一渗透人文教育

生物教学属自然科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例如唯物主义思想、客观精神等等,这也是它与人文教育的共通之处所在之一。哲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分析方法,有效的解决生物课教学中的难题。

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也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中的部分无机物正是呼吸作用分解形成的物质。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使用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思想,便可以迅速的摸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规律以及原料输入、产物输出之间的关系,以一个点的记忆和学习穿透整个章节的学习,小范围的记忆敷设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展开人文教育

生物科学讲述的是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公关成果,可以说,生物科学史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价值观教育书,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一事物的时候,严格的遵循着客观主义精神,以坚韧不拔人格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这正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学生最缺少的钻研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个时代人事物更加注重物质生活,他们参与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金钱,而鲜有人与关注科学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个科学精神和专研精神十分缺乏的时代。通过生物科学史开展人文教育,让学生们在熟悉生物学发展的过程中也感受那些科学家的贡献精神,例如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他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花费了五年的时间环球远航,研究植物和地质发展,他的研究彻底的摧毁有神论者们对自然界的妄议,解救了多年以来被有神论束缚了思想、残害了生命的穷苦百姓,其在心理学、哲学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无惧无畏等精神,达尔文才通过自己的研究改变了那个封建社会下人们的思想。

(三)通过校园生物文化建设渗透人文教育

丰富多彩并合乎时宜的校园生物文化建设牢牢的抓住了这个时代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以生物学文化建设渗透人文教育以捕捉学生们的心理爱好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对生物的喜爱。建设校园生物学文化要懂得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从情绪上、情感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例如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讲座、放映科教电影等话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

结束语:

渗透人文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分解人文教育的内容,实施关联内容教学,如上文提到的哲学教学等等,全面充分的利用有效教学资源,不断提升生物课教学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涂晓红.论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2):163-164.

[2]谭艳秋.谈在生物课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J].教育探索,2012(03):420-421.

[3]秦佳佳.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3-05-01.

陆振江 1978.04 男 汉 江苏.靖江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本科 教务处副主任 讲师 生物或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人文教育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