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7-04-11周志近陈森李洪昌朱力王禹栋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探索

周志近 陈森 李洪昌 朱力 王禹栋

摘要: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已较为成熟。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也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共同进行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师傅选拔与考核,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学徒评价等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试点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招生问题、学徒的身份问题以及政、校、企、生四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问题等,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23-03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课堂学习与工作岗位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学徒制在13—14世纪达到鼎盛期;15—16世纪,一些国家开始通过立法管理学徒制。19—20世纪末期,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学徒制实践探索,尤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为代表。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职业院校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自发地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其成效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5]2号)等文件,目的都在说明现代学徒制建设刻不容缓,力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具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法律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索建立科学的学徒制评价体系等。这些都给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信院)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在以现代学徒制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获得了学生、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选择

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企业。南信院在选择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时进行了企业规模、企业员工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文化、企业岗位需求、学徒学历提升、学徒岗位晋升、企业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考察,通过交流、沟通以及现场考察是否满足现代学徒制需求等程序最终确认了9家企业。

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南信院与企业合作采用了“1.5(年)+1.5(年)”人才培养模式。前面“1.5(年)”是指学生(学徒)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完成文化课程、素质课程、专业课程及英语三级与计算机一级等学习任务,保证文化与技能基础知识扎实,英语三级与计算机一级通过率高。后面“1.5(年)”指学徒(学生)在企业进行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实践,通过师傅的传、帮、带,较好掌握某项技能,向着大国工匠的目标前进。学生周一至周五在企业学习技能,周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3年时间内不但要完成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技能学习任务,还要获得高级工证书。

三、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

南信院与昆山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9家国际知名企业共同合作,深入探索政、校、企三方共同育人机制,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定、完善符合现代学徒制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形成政、校、企三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育人机制,制定一套较完善的政、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培育昆山产业升级转型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发挥企业参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学生实现技能人才价值增值。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有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企业依据企业所需要的岗位群所对应的知识与能力共同制定,通过校企相关理论课程与在企业中进行技能实践等方式来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否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学徒制学徒的培养质量,因此校企双方在制定过程中需针对课程设置、技能目标培养、人才质量培养等多方面不断地修改、优化与完善。

四、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机制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9家企业以及南信院分别代表了政、企、校三方,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与义务: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接地方人才政策争取政府支持、统筹合作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推进;参与项目的企业选派学徒的指导师傅,为学徒提供学徒岗位,提供与正式员工相同的食宿等生活待遇,学徒期间作为考核主体实施对学徒考核与对指导师傅的考评,为学徒发放学徒补贴;学校负责完成基础部分的教学、与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企业一道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安排教师参与学徒期间的集中教学、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运行、为企业指导师傅发放补贴等。根据国家、省对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最新精神和具体实践情况,对“政校企现代学徒制人才联合培养协议”进行完善,进一步细化政、校、企、生四方的职责、分工与义务,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五、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进入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具有学生、“准员工”双重身份的“现代学徒制学徒”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为每位学徒指定学校内的学业教师、企业师傅,学校学业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程学习与指导、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教学内容对接、学分转换,协助与完成企业师傅指导学徒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企业师傅全面负责学徒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技能方面的指导、学习管理、技能考评等。

六、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师傅选拔与考核

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师傅,需要拥有针对企业师傅的选拔与考核制度。南信院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政、校、企共同制定了企业师傅的任职资格、选拔流程、考核管理办法与企业师傅奖励及退出制度。当有新的学徒进入企业学习时,企业会依据师傅选拔规定为学徒选拔最佳师傅,同时在师傅传授学徒技能过程中,针对师傅的教学等进行量化考核,对于考核优异者,企业会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学历提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考核一般或者不及格者,则请其退出。

七、现代学徒制的学徒评价

國家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目的就是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因而学徒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到现代学徒制试点是否成功。在试点过程中,南信院针对学徒学习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指标。包括文化课成绩、专业课成绩、技能实践考核、参与各项竞赛、产品改造、创新成果、季度成果汇报、学历提升、高级工技能证书获得等诸多方面。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学徒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与掌握相关水平的技能,学校加强了学生的过程性考核,特别是学生在企业学习技能期间,实时考核其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任务学习情况。如果过程性考核成绩不达标或不理想,则立即优化培养计划,增加学习时间,确保掌握每一个技能知识点,从而为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现代学徒制学徒岗位

为了学徒未来的职业发展、晋升与学历提升等,政、校、企三方约定,企业提供给学徒的岗位必须是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企业通过宣讲会的方式向学徒介绍本企业以及所提供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学徒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并最终确认。学徒进入企业后依据所选择的岗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技能学习并接受考核。

南信院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学徒们在师傅传、帮、带的过程中,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部分学徒已经达到了工程师的水准;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为日后继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操作标准。

在试点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与解决,如招生问题,学徒的身份问题,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现代学徒制学习的问题,政、校、企、生四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问题,校企双导师互融互通问题,校企人才培养差异问题、校企课程衔接问题等。但我们相信,随着国家、政府政策的帮扶,试点经验的不断积累,困难终将能够一一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谢传兵)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