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高职日语个性化教学初探

2017-04-11周爱兵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教学

周爱兵

摘要:根据克拉申的语言输入、情感过滤及语言输出等二语习得理论要点,高职日语教学应加强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突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营造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日语的氛围,尝试一些个性化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胆怯恐惧心理,大胆开口;提高学生日语交际能力,拓宽创新思维空间等,提高语言输出的数量与质量,切实有效地提升高职日语教学成效和学生日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日语;教学;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12-03

20世纪8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系克拉申教授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要义

克拉申把二语习得理论归结为五项基本假说:(1)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4)语言输入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习得”和“学得”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中掌握该种语言,并能够流利、正确地使用该种语言。“学得”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并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相关运用;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情感过滤假说”试图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真正被“吸收”,而学习者所接触的可理解输入的量以及他们的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同样产生重要影响,并将最终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

克拉申把这五项假说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输入→情感过渡→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输出。他认为语言习得有别于语言学习,是通过联系语境接触语言、获得对话语的理解,然后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通过使用语言而获得的。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提出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对外语教学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情感过滤及语言输出等相关理论,高职日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针对性,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日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要突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近况和日语差异化水平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

二、营造日语学习氛围,激发语言习得兴趣

外语习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便是语言环境。第二语言习得是在一种自然的或有专门教授的环境中去学习一种母语以外的新语言的过程,因此非正式的语言环境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内,与其他外语一样,日语学习最缺乏的就是一个天然的日语语言环境。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暗示我们,应营造日语学习氛围,创造日语学习环境,对学习者加强二语语言文字的输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日语语感,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水平。

(一)加强自身专业涵养,实施全日语化教学

作为一名日语教师,既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更要练就一身娴熟过硬的专业基本技能。日语教师从第一节日语课开始,尽量全日文授课,哪怕初学学生听不懂,也一直坚持下去。如早上走进教室,笔者先与同学们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打招呼,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早上好”的说法,要求同学们模仿表达;有同学在门口叫“报告”,笔者说了一句「どうぞ入ってください」,同学们都猜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同学在起身回答完问题后,笔者以手示意,并说了声「どうぞ座ってください」,同学们脱口而出“请坐”的意思。从课堂日语表达再到日常生活用語,对同学们不断进行“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同学们的日语听力水平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潜移默化中牢牢记住许多常用的日语表达形式,逐渐对日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美化教室文化环境,优化日语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的班级往往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教室便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以及每一件物品都会说“日语”,可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可让同学们自行收集日语名人名言警句,日本的文化、动漫、美食等方面的图文资料张贴在教室适当位置,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制作各种精美的卡片,悬挂在教室里。起初可制作“五十音图”相关卡片,可让同学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其内容;接下来还可制作一些重点词汇、固定习语、助词辨析等小卡片,既可装扮教室,也可随时随地学习日语;同时还可以创建班级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同学们可每学期准备1—2部日语专业相关的书籍,供大家相互传阅,以扩大阅读量,增加语言积累,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开展日语特色活动,提高日语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长期而又较为枯燥的过程,学习者对于日语的了解和掌握也必定是一个艰苦的历程。职校生往往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强,大多缺乏勤奋精神和坚韧的毅力,一味地要求学生默写单词、背诵课文等只会导致他们厌学。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学生对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非常感兴趣,如在日语初学阶段可组织开展日语书法大赛、日文金曲大赛、日文小报制作、日语知识竞猜;中级阶段开展日语听力竞赛、日语词语接龙、日语朗诵、日语PPT展示;高级阶段开展日语演讲、日语配音大赛、日语情景剧演出、日语翻译大赛等。适时合理地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活动不仅可促进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日语知识应用于实践,还可极大地提高他们日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还可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三、鼓励日语口语表达,克服胆怯恐惧心理

不少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往往不敢开口讲日语,怕自己发音不准,怕自己说出的句子有语法错误,万一说错了,被同学们笑话,那就太糟糕了。其实,不敢说就永远不会说,更谈不上说好。勇敢地开口说日语,就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克服学生的胆怯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地用日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则显得尤为重要。如刚学习日语“五十音图”阶段,少数学生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个别假名发音比较奇怪,授课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帮学生矫正发音,助其找回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表示动作作用对象的格助词「を」的用法时,有位王同学把“我吃饭”说成「私は食べるご飯を」,此时教师不要马上责备或者纠正学生,可用鼓励的语气对学生说:“王同学把今天刚学的单词都用上了,真了不起,但日语语序和我们中文的语序有所差别哦。中文语序一般是主谓宾结构,而日语的语序一般是主宾谓的结构。”学生很容易将「私はご飯を食べる」此类表达方式牢固掌握。当学生尝试用自己记住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开口说日语时,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做得更多的应该是宽容和鼓励,毕竟他们已经迈出了最为艰难的“第一步”。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巧妙地为学生指出不足,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提高日语交际能力,拓宽创新思维空间

同学们能够使用所学单词和文法进行简单的日语生活会话并不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日语这门语言,也只能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日语口语表达水平。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口语,必须反复琢磨,勤加苦练。

根据克拉申的只要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那么这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可以对第二语言的输入产生积极作用这个观点,可积极倡导同学们多记多背单词、固定搭配、课文等等,这样坚持下来的好处就是,当与他人日语对话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再根据语法去进行造句,就很自然地从脑海里蹦出自己想表达的句子,而且还说得一口非常地道的日语。平时不注重语言积累的同学,往往和他人交流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反应明显慢了一拍,因为他们多了一步“中文”翻译成“日语”的过程,而且说出来的日语往往很蹩脚,给人的感觉很不自然,很容易说出“中文式的日语”。

五、提升日语综合涵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但凡外语学习者一般都会出现曲线上升期的情况,处于此阶段的学生日语水平的提升相对进入了一个缓慢的瓶颈期,学生往往比较苦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學会坚持,对学习保持足够的热情。教师可推荐学生多看看一些日文报刊等。现在网络上日文新闻资源非常丰富,涉及各个领域,可让同学们选读自己感兴趣的板块,养成每天阅览日文报刊的习惯。阅读大量最新新闻信息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丰富学生的专业词汇,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课外也可推荐学生观看《求婚大作战》《正义的伙伴》《庶务二课》《悠长假期》等经典日剧,透过模仿日剧里的语音语调,矫正日语口语发音,加强日语听说能力。教师还可积极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如日本动漫、艺能、日本杂志、日本音乐等。只要其中一种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就可利用学生的兴趣鞭策他们去学习。

总之,语言习得是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过程,高职日语教学中尚存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情感过滤及语言输出理论,营造浓厚的日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开口、提高日语交际能力、提升日语综合涵养等,并在高职日语实践教学中加强针对性,提高语言输出的数量与质量,就能切实提高高职日语的教学成效。

(责任编辑:夏英)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