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7-04-10戴遐海刘建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中小企业现状

戴遐海+刘建华

摘 要:总结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江苏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提出坚守绿色发展、探路智慧集群、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人才集聚升级等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水平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011-02

国内外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集聚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要实现“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必须进一步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集聚集约、转型升级,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为江苏经济的“升级”之路持续注入新动能。

一、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

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92—2003年),由分散生产到集中经营。20世纪90年代初,苏南乡镇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地区)产业转移,借助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动力,由分散生产、办企业逐步发展为集中办企业、规模经营,全省形成上百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工业开发区,初步形成企业集群。

2.第二阶段(2004—2009年),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2004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局正式开启了“重点培育100个产业集群”的认定工作。2007年,“江苏省重点培育100个产业集群”的评定全部结束;2009年,在上述评定工作基础上,江苏为避免产业发展趋同化现象,开始组织认定一批在全国领跑的省重点(特色)产业集群。

3.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阶段。为实现做大产业集群规模和提升产业集群层次的目标,2010年8月,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省级层面对加快培育中小企业集聚进行总体部署。自2010年起,江苏省开始了产业集群示范区的申报认定,到2015年,全省共通过了5批70家产业集聚示范区的认定。

二、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分析

江苏中小企業紧紧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顺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产业规模、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得到极大发展。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表现出如下特征:

1.龙头带动,品牌特色彰显。在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园内,至2015年,大气治理产业昂首阔步迈向中高端,在扩大开放中培育国际企业,打造“环保国家队”,浙江天宏、清新环境、龙净环保、科达洁能、三维丝、中电投远达环保等知名企业落户园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23家世界最顶级的研发机构相继落户。在吴江市、常州市,经过多年发展,省内纺织、轻工、冶金等行业涌现出一批以地域特色产业集群为特征、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命名的区域品牌,如盛泽镇、湖塘镇等一批乡镇被国家命名为纺织产业特色乡镇,横林镇荣获“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称号、邹区镇被授予“中国灯具城”、西夏墅镇创建成“中国工具名镇”,大批特色“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南北互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于2003年率先尝试,由江阴、靖江跨江联合共同投资设立了全国首家跨行政区划联动开发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优化提升,产业集聚态势进一步强化,将打造形成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近几年,全省园区共建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成效进一步显现,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优化,共建园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对当地开发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3.科技驱动,聚焦高新产业。“十二五”以来,在产业集聚发展定位上,紧跟世界科技创新步伐,以高端化为主攻方向,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省已形成生物医药、软件、集成电路、环保机械、新材料、家纺、模具制造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4.要素流动,领域割裂发展。在传统产业集群转移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转入、发展速度与要素资源的迁入、积累速度不同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产出效率损失,全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差异化偏低和互补性不强,产业发展的同质性较强。在集聚区发展初期,由于过度追求规模扩张,竞相争项目、争投资、争产业,导致原有基础优势与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与新兴产业引进、产业链延伸与现代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与龙头企业主导等领域的发展割裂。产业集聚示范区地区分布也不平衡,根据已公布五批70家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名单显示,苏州每批都有且总量第一达9个,而徐州、连云港仅有2个;苏北传统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产业层次偏低,在要素资源上存在一定结构错位。集聚区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很多中小企业占据产业链条低端,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效益低下;部分传统产业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融资难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不快,新增长点支撑带动作用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区内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

三、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思路与建议

1.坚守绿色发展,优化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两手抓、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在大力推进集聚区提质增效发展的同时,也要建设完善好环保基础设施,发展好集聚区的生态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发挥经济、制度杠杆作用,促使企业运用新工艺,推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形成低碳低排放、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升级新格局;培育专业协作机制完善、产业链条相对完整、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为前提的绿色发展要求,获得更好的资源环境效益,有效促进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保持集聚区可持续发展。

2.积极引导载体联动发展,探路智慧集群。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形态和新业态,突出创新型、智能化、资本化、国际化的主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中提及,要推进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鼓励产业集聚区打造共享信息平台,强化上下游企业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及产业链的互动联系;鼓励、引导功能区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商务中心区联动发展;探索尝试“飞地”式创新合作形态,发挥互联网媒介功能,实现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等主体的集成、协同和动态演进,形成智慧互联型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

3.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平台建设。理顺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清晰界定市场机制、政府行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集聚区综合竞争力提高。明确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的性质、职能,科学设置机构与界定管理范围,理顺管委会与集聚区内各级各类政府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与管理权限。以专业化、平台化、标准化为目标,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应用推广中心、转移中心等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搭建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注重集聚区内技术创新保护机制建设,重点打造企业自律与自治性的行业协会服务平台。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综合水平,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创意、创业的良好发展环境,促进集聚区深度发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4.树立城市设计理念,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区要按照新型城市化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既要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又要与城镇体系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力求空间布局优化、土地利用节约、产业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实现生产、服务、管理、协调、集散等城市功能。产业集聚区要适时同步建设城市功能设施,完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基本住房、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硬环境”,实现和城区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同时,要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内“区中村”改造步伐,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而形成产城互动、良性发展的格局。

5.加强人才多元培养,促进人才集聚升级。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要各方面人才,特别是在集聚区快速发展时期,人才集聚的升級路径尤为重要。政府应制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扶持政策,实施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协同资助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实施人性化管理,从员工切实的生活和工作的困难出发,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建立人才数据库,提高人才的合理配置,实现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资源共享,加强协作,解决人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展校企合作,健全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升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归属感,营造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人才集聚升级。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经信委(中小企业局)专题调研组,陈建清,裔大陆,王忠宇,陈霖,陈幼迪.加快提升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聚 水平[J].群众,2012,(4).

[2] 杜鹏娟,胡华锋,周延州.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决策探索,2015,(5).

[3] 何晓.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河南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J].决策观察,2015,(12).

[4] 浙江省咨询委综合经济部.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优化发展对策建议[J].决策咨询,2015,(3).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中小企业现状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