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7-04-10赵娟
赵娟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属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参与态度和参与意愿均将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成功与否。借助大数据时代所形成的网络文化来向高校学生传递一种合理的价值取向,开发一条新的教育途径,可以使高校人才质量和教育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36-02
随着博客和社交网络等新型信息发布方式的相继涌现,加之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兴起,使数据正以疯狂的速度持续增长与累积,此已经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美国的有关媒体对此评论认为,大数据属于即将进入高校的新型技术,这种技术将会对高校的教学、学习与创新研究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而世界各地的大学教育也不约而同地在教学焦点上发生了偏移,基于数据学习和评价的教学内容不断兴起,而学生也渐渐从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在我国教育部针对2010—2020年十年教育信息化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强调作为高等教育应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与高素质的劳动者。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会发生非常重大的结构性变革,而以信息化作为基础的创新性学习模型将成为这场变革最突出的特征。
一、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人才教育产生的具体影响
大数据时代给人们生活的各领域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加深,其对高校人才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如下:
1.对计算思维和认知模式上带来的改变。计算思维属于人们采用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问题的解答、系统的设计及人类行为的理解等较多的思维活动。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思维将会和数学、物理思维一样,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针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成为信息系统专业性的教学内容,更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知过程中也将会从以猜测假定为前提的设计转变为基于事实与经验的归纳总结,科学发展的范式也会从以往几十年中的计算模拟型转换成数据探索型,所有的理论、实践和模拟均会统一到信息处理的这种数据探索框架下。
2.海量的学习对象和辅助教学资源给教学工作带来困扰。现阶段,在互联网上面存在非常多的教学资源。其中,不但有政府引导下的所有精品课程、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类网络学院等远程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学视频,而且还有师生自由进行上传的课本,太多的教学资源使人应接不暇。很多学校均构建了规模不一的教学资源库,同时,教育部也在倡导加强针对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建设。
3.开源课程等新型教育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影响。开源课程能够充分借助在线视频开展远程教学,由此给所有有意者提供了绝佳的学习平台,其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回归了学习的本质。若能够配合社会化的网络资源,则就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与讨论,这会对传统教育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同时又会对传统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4.新媒体模式中的社会化互助学习将打破教学界限。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络所进行的社会化互助学习,在与移动互联网结合之后,就形成了社会化的学习社区,从而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界限,使得课堂讨论已向网络延伸。比较与交流属于学习进步的有效推手,而互助学习又能够实现学习者内部的自我互动。不限时间与空间的开放式主动学习也许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的教学环境,并将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学习局面。
5.进行网络思维能力的培养。互联网时代在产生大数据的同时,还带来了网络思维,由此拓展了计算机时代的个体思维,从而对人才培养造成了新的要求,即网络思维能力将成为未来大学生的普通技能。著名科学家吉姆·格雷认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除了基于的试验、数学理论和计算模拟三种范式外,基于数据探索的第四范式也正在不断形成。所以,针对学生网络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分析高等院校大数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大数据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不断变化,我国人才市场大数据方面的创新人才不但要掌握精湛的技术,而且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行业与相关业务等基本需求。培养专业化和高素质的大数据人才必须营造真实的大数据环境,目前许多高校仍然没有良好的大数据氛围。基于此,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与有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旨在培养出专业型和实用型的人才。例如,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慧科教育联合开创云计算研究生班,主要是为了培养云计算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2013年创办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生班级。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于2012年和IBM共同发布信息管理联合的人才培养管理计算,旨在培养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专业信息管理人才,在2012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和MIT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创立大数据研究中心。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状况。高等院校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并逐渐形成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部分研究院校由于拥有雄厚的教学资金和教学资源,因此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获得良好的成就,但是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创新实践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等院校在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知识系统性相对薄弱,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目前,高等院校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但是许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知识的系统性與贯通性,缺少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许多创新性教学方法无法全面施行,更加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高等院校创新成果水平与层次相对较低。虽然普通本科院校在创新实践教学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实际上创新实践成果水平与层次相对较低。而部分较好的本科院校在创新实践项目上水平还有待提高。第三,高校大学生缺少创新性思维,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高等院校大学生应当具备强烈的进取心,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却存在着心理不成熟、学习热情不高、思维惯性严重等问题。
2.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进行解析。第一,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对人们创新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乃至社会上的人都缺少创新性思维与意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考核方式等都影响了教师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主要以教学成果考核教师,教师则要以应试考试结果考核学生,而学生也只能以高分成绩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这样就无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第二,高校缺少创新型教师。当前高等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出身,因此大都以应试教育的模式展开教学工作。同时,受到学习发展方向和个人薪资待遇以及职位晋升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面临着教学任务重和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无法专心开展创新教育工作。第三,学科知识陈旧,专业课程内容更新较慢。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院校专业设置接近,导致许多课程都产生重复,各个专业和各个课程相关性较差,同时,专业学科知识陈旧,专业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所以,高校和大学生无法及时掌握国际新型技术的发展动态,也无法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
3.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首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质。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来说,提高科技素养与人文素质显得非常重要。针对于人文类社科的学生则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素养,针对于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就需要提高人文素质,确保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逐渐形成创新性意识与创新性思维,有效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其次,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但体现在知识创造方面,而且还体现在知识创新方面,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教学监督管理能力等。此外,高校还应当采取职称评定与创新评优等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创新行为,对于创新教学取得一定成就的教师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最后,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创造创新性的学习环境。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社會不断进步,教育教学事业已经走上改革创新的道路,在线教育与社交网络等正冲击着传统教育。大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网络课堂进行选择性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伴随着用户制作教学视频与赞助项目的增加,创新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应当要加强对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式的重视,充分利用大数据教育的优势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创造创新性的学习环境,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渐迈入大数据时代。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利用大数据优势来展开教育教学,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成就。大数据的发展将会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高等院校应当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代金平.产学研合作视域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7-131.
[2] 张典兵.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5,(3):125-127.
[3] 张群耀.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浅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38-140.
[4] 叶山岭.对构建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8):96-99.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