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探索

2017-04-09郭红艳亢国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中小企业高校

郭红艳 亢国杰

摘 要: 科技信息时代,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高校也存在研发资金不足、成果转换不畅等问题,这就客观上为高校与中小企业之间合作提供了契合点。通过对秦皇岛市校企合作现状分析,找出两者合作点,为今后校企从实现资源合作共享、拓展创业孵育体系建设、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 中小企业;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5-0052-04

21世纪,中小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壮大自身科技水平。高校作为掌握信息前沿导向、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促进新兴产业战略研发、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破解中小企业技术瓶颈难题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资源优势。本文在对秦皇岛市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合作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就当前如何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破解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难题,实现高校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资金的短缺、人才的匮乏、技术的单一等天然劣势,中小企业在自身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人才有限,缺少核心竞争力

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核心技术研发团隊,即使有些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技术单一、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科技知识掌握不够前沿等问题。由此带来的是企业缺少核心竞争技术,自身有限的技术人才难以满足企业本身科技自主创新需求。企业发展仅停留在传统、低层次产业发展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资金回流困难,没有余力从事高技术人才引进和高科技产品研发。

(二)信息管理知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发展动力不足,在信息技术日益进步的时代,很难取得高技术管理人才储备和团队的加盟。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和管理知识,整体管理水平较低[1],导致生产管理经营、产业技术研发、人才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掌控等方面,与现代大型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信息渠道不足,低层次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因为资金短缺,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有限,不能很好地使自己的产品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低层次、落后时代的产品重复生产,最终造成企业亏损。同时,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和互动平台,中小企业在把握市场机遇和信息导向、获取政策性资金成长支持等方面渠道不畅,客观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资源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校企合作的可能性提供重要契合点

(一)解决高校优势资源转化能力不足问题,形成高科技社会生产力

长期以来,高校在创新科技研发、前沿信息掌握、科技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有着先天的优势,但由于我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实行的是政府办学、财政统筹,客观上形成了高校发展过程中只重研发不重应用、只重教学不重推广的虚拟教学思路[2],使得高校的科研团队只是埋头于科技研发,不注重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具体表现就是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较低,市场开发和产品转化意识薄弱,许多无形资产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没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校与中小企业有效合作,使其在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对高校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解决高校科研经费不足问题,促进企业产业技术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政府投入的资金主要用来保证教学和学校的正常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高校的科研投入力度,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3]。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之所以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能很快转化为生产力,主要是得益于高校与企业的良性合作,产学研共同进步。因此,如果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把有限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投入到高校的科技研发中,不仅能促进高校的科技研发水平,也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及时运用到企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上,促进中小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三)解决高校就业难问题,改善企业“用人荒”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人才分布不合理、供需矛盾等突出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就业环境影响,不愿到薪金较低、资源匮乏的中小企业工作。这就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用人荒”的两难问题的出现[4]。通过高校与中小企业的有效合作,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潜力,增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三、秦皇岛市高校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自2003年以来,秦皇岛市财政和工业管理部门依托地方高校,以中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作为主要内容,先后创建了5家政府投资的创业服务基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同时每年财政争取800万至3000万元的资金专门用来扶持中小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发展,大大增强了创业服务发展后劲和创业研发能力。2011-2016年秦皇岛市创业服务机构开展情况,如表1所示。

(一)构建管理支持平台,提供创业指导服务

1.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创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法律、管理、营销、质量体系认证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同时,定期邀请高校专家为中小企业开展各种知识讲座,积极推动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向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些创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从成立的前期咨询到具体运行中的政策咨询、市场服务及各类培训服务,构建起全方位的创业指导服务平台。据调查,自各个服务机构成立以来,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需要,已经邀请一大批包括美国、新加坡及国内高校的知名学者为中小企业讲解企业营销策略、发展战略、法律、知识产权等知识,先后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教师全部为业内专家,授课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培训近5200人次。

2. 依托京津冀高校资源优势,探索创新创业辅导的新手段。2011年来,秦皇岛市先后组织近200人次创业辅导管理人才到北京、天津、石家庄等高校参加创业辅导培训活动,提高创业辅导基地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结合基地企业联络员制度的持续推进,组织地方高校技术人员深入中小企业逐户进行服务需求订单征集。根据收集上来的企业需求,依托中小企业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成功举办多场以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法律维权、管理咨询、融资担保、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包括《管理者的心里能量与用人技巧》、《规划你的市场营销》、“金色阳光行动·港城创业中心行”等创业辅导订单式系列专场培训和现场互动咨询等。

(二)搭建投融资平台,提供金融支撑服务

自2003年以来,秦皇岛市财政部门每年通过本级预算和上级争取设立一定数额的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各大高校及创业辅导机构也在不断增强自身投融资服务功能的同时,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技术服务能力,解决了自身经费困难问题。截至2016年底,秦皇岛市财政帮助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共获得国家、省、市各类计划项目立项资助3000万元以上。

(三)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创业辅导机构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成了公共技术平台——“秦皇岛市中小企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截至目前,促成中心会员之间达成技术开发协议1000项以上,开发新产品830多个,实现人才交流千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2300余项。公共技术平台的建立,不仅使企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技术设备的使用和技术支撑,同时,产学研的结合也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受益匪淺。

(四)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弘扬创业文化

创业辅导机构依托秦皇岛高校信息网络建立了宽带信息网络系统,创办了秦皇岛市高新技术创业基地网站(www.qhdbi.org)、《创业通讯》杂志和创业辅导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及时扩充与更新网站内容,完善信息网络联接,保证通信、信息网络通畅。同时,成立秦皇岛市政府、高校、中小企业三者组成的企业联盟,通过企业聚会、企业沙龙、企业论坛等方式,有效推动了三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放大了校企联合的集群效应。

(五)创业导师行动计划,助推企业成长

着眼中小企业成长的需求,为整合创新创业资源,秦皇岛市成立了以高校、科研机构、创业辅导服务机构为载体,由政府引导的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创业联络员三支队伍,聚集一个以创业辅导团体为己任,逐步向“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的工作推进模式。自创业导师行动开展以来,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明显,一大批像海纳电测、新特科技、展望实业等中小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六)服务大学生创业,建设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

在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实践中,秦皇岛市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创业与就业能力缺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结合秦皇岛市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学生创业意向,发挥基地核心功能优势,在创业服务基地建设了大学生创业见习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服务大学生创业促就业工作,尝试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培训、创业与就业指导、创业与就业见习紧密结合的服务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新路子,在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创业实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四、实现高校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秦皇岛市高校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现状的考察,本文对今后如何开展校企协作,使高校优势资源真正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业升级等高新技术服务,提出以下建议。

(一)搭建高校发展合作联盟,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合作交流

成立以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潜力型中小企业为会员的合作联盟,通过联盟内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等模式,围绕科技、文化、产业核心创新链,促进高校资源在建立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联盟内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沟通合作、优势互补,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整合、集聚地方政府及高校发展的需求及资源,促成各类项目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优化人才环境培养,构建创新人才体系,服务区域及高校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发挥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创新科学决策、企业优化技术产业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议,突出利用高校资源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5]。同时,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和技术需求,高校可以通过联盟协调优势资源进行沟通交流,并发挥智库作用,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和技术产业升级提出对策建议,实现联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共赢互利。

(二)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中小企业优秀人才创业孵育体系建设

随着中小企业创业孵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各地中小企业发展总量日益扩大。“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通过依托高校教育资源开展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培养活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服务平台和“双创”基地为主体、以专业机构为支撑、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覆盖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6]。首先,鼓励由经验丰富、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和专业学者到高校担任创业导师,开展创业讲堂、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对创业初期及有创业激情的优秀人才进行辅导。其次,依托高校设立高科技创业园,支持企业优秀内部员工和科研人员自主创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落实和完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专业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再次,落实依托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对企业家的能力提升及“新生代”培养工程,加强专技人员和领军人才为主的科研培育,打造企业管理人才职业管理经理资质,培养具有专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者。

(三)依托高校技术资源优势,搭建企业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在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方面,高校能集技术、资源、人才优势于一体,对比其他服务机构,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通过依托高校资源建立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使企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技术设备使用和产业技术支撑,同时,平台产学研结合也可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依托高校技术资源建立的中小企业产业化平台和产业基地,可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服务”的原则,定制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场地和信息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及时、服务优良、跟踪到位的中小企业服务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由创业理想—创业起步—扩展规模—占领市场四者组合的良性中小企业循环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杜世禄. 五位一体校企合作打造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2004(7):113-115.

[2] 白守仁. 校企合作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推动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18-21.

[3] 左家奇. “三重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26-130.

[4] 张志斌,刘敬,陈丹青,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的研究[J]. 成人教育,2011(9):67-69.

[5] 杨富国,朱琼霞.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方式研究[J]. 广东化工,2017(1):170.

[6] 刘佳. 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7):87-90.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中小企业高校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