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2017-04-09郭仙君冯小兰
郭仙君 冯小兰
摘 要: 针对高职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围绕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和反思,详细分析了云空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高职; 云空间;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5-0014-05
课堂上教师的涛涛不绝和学生的全神贯注,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理想状态。但是传统“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两极分化、高分低能,老师厌教、学生厌学是这种教学方式下的直接产物[1]。面对现今课堂上的“低头族”“手机控”等现象,各种教学改革一直在尝试,可是效果不佳。
一、云空间教学法研究的必要性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当下教師的尊严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必须对自身做重新的审视和定位,才能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教学,成为每位教师的“必修课”,需要每位教师不断实践和总结。
教师能否把握行业的脉动,能否知晓行业的前沿技术,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技术和信息,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调查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教师群体对于信息技术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在认识上显得视野不够开阔,有点安于现状[2]。教职成[2012]5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对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实现信息化教学。
关于云空间教学法的研究,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从2010年至2016年共计有128篇,分别是2012年4篇、2013年27篇、2014年41篇、2015年40篇、2016年16篇。通过分析,很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关于实践应用研究的不足三成。对高职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研究则更少。
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为云空间教学创造了条件,可以让学习活动变得无处不在,实现泛在学习[3]。本文基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特点,从建构知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云空间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关键环节。
二、云空间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云计算技术已成为热点。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对互联网+教育,对信息化教学,对云计算辅助教学,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云计算服务的特点,可以理解成胖服务器瘦客户端,数据存储和运算都在云端。分为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平台即服务(PaaS)模式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模式。比如每天使用的QQ,电脑端和手机端的聊天记录都在云端服务器,是可以即时同步的。云计算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方便了人们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云计算服务技术可用来辅助教学、建构和实施数字化校园云平台,并借助各种智能化终端,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和学[4]。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云空间教学法不仅是形式、方式的变革,更是内涵、理念的突破与创新[5],值得尝试。
(一)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主张将学习、应用、创新合为一体,将创新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6]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知识大爆炸、信息超载的背景下产生的。是指导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者如何学会选择,学会建构自有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7][8]本研究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多次教学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职学生的云空间教学法。
(二)云空间教学法的三个关键词
云空间教学法是一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是师生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平台”上,借助各种终端去主动学习,通过建设学习资源云空间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改变教法和学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云空间教学法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1. 移动微学。有句广告词“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本意是移动互联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平台限制,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畅游信息的海洋。移动微学也是这样一种方式。移动互联时代,教师要及时研究和快速适应学习者的变化,要乐于尝试,学会选择和整合各种适合学习的移动应用APP。比如借助新浪微博云平台,申请认证手机端移动应用,利用其自定义菜单功能,开发和管理微课程,让移动微学成为可能。也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系列微信课程,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内容的预习、拓展和反馈;借助腾讯微博来记录和积累知识,方便零存和整取。借助大学城、百度传课和腾讯课堂等在线课堂,可以让教和学变得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2. 零存整取。不管是碎片化的移动微学,还是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学到的知识都需要及时转化和输出,才能建构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微博微信等APP软件可以用于学习者碎片化学习,这是零存。对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输出,可以借助世界大学城、博客等云平台,通过建设教和学的个性化资源空间,来完成系统知识的建构,这是整取。
3. 协作创新。师生间的有效协作创新,是能够让教与学不断前行和提升的有效途径。有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软件工具和平台空间支撑,让师生间的协作创新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比如世界大学城云平台的多维百科工具(读世界),能够基于云端共同研究课题,协作创新共同建构知识。
三、云空间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一)资源整合,专业协同
云空间教学法要求师生相互协作、主动建构知识,改变以往学习中“等、靠、要”的状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世界大学城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终身学习空间[9]。师生可以共同開发资源、建设学习空间,建构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也可整合链接其他云平台,优势互补。如百度传课和腾讯课堂的在线教育平台可打造在线直播和录播互动课程,可以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云端,让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在线学习。对于建工专业的不同课程之间,可以借助BIM教学资源库进行协作,各专业老师和学生围绕同一个案例工程,不断补充和更新各专业方向的知识,通过讲授与实践让学生能够把项目全生命周期用到的专业知识相互串联,融会贯通,从而完成建构内化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1.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资源平台的整合应用。世界大学城为机构和个人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终身学习空间。云空间教学法,需要云计算空间平台的支撑。师生们充分用好学校配发的云空间,开发资源、建设空间,让建工专业的云空间教学法得以真正实施,有效实施翻转学习。专业知识的建构,不再依靠教师,学生学会自己建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用好空间是重点[10],改变学习等、靠、要的现状,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大学城云空间平台发布资源的过程有点繁琐,对上传的视频格式和大小有限制,移动端应用APP也是刚刚开发。互联网+的时代,云计算应用存在百花齐放的现状,实践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基于大学城云平台,笔者又研究整合了一些其他云平台应用,如:新浪微博和博客、百度传课、腾讯课堂、微信公众平台等。比如在大学城空间链接百度传课,借助百度传课的在线教育平台,方便打造在线直播和录播互动课程,让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在线进行。一般在线辅导是在QQ聊天软件中,或QQ群中进行答疑。也可借助结合QQ群组的腾讯在线直播课堂,实施即时在线课堂辅导,可以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云端,让教和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比如高职类的建工专业,则可以整合鲁班BIM教学资源库和广联达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优势整合,为云空间教学所用。建工专业的学习对象是建筑物,不管是学习施工技术、造价技能还是监理技能,都离不开对建筑物的了解,特别是对施工二维图纸的理解。传统教学资源多是图片、文字和视频动画,难以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方便应用。而借助云端鲁班BIM教学资源库,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每一次的教学案例可快速变成三维虚拟模型,可在模型上挂接各种施工资料,图片、文字、造价、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控制等各种信息,一个BIM模型解决了很多问题,还可以在BIM模型中虚拟漫游,一台电脑连上网登录BIM系统,等于去很多工地学习了很多建筑物。对于建工专业的建模识图技能考核,传统考核是在卷面作答,不够低碳,而大学城在线考试系统,只有常用的主观题和客观题考核,不能紧密结合建工专业的特点,而利用广联达在线考试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建模识图技能的在线考核难题。
2. 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协同,专业教师的协作。原先我们的教学资料没有合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文件堆满了文件柜;各种课件可能存放在电脑的各个角落,想用的时候可能怎么也找不到;专业间的交流互动无效沟通太多。所以迫切需要世界大学城这样一个云空间平台,来整合共享学习资源,并能够体现专业协同。如在BIM云平台上,各专业老师和学生都可围绕同一个案例工程,不断补充和更新各专业方向的知识,通过讲授和实践,让学生能够把项目全生命周期所有的专业知识串联起来,融会贯通,从而方便学生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如老师们的课题、课程编写等的协作,也可以借助大学城的“多维百科工具”,可以多人在线协同编写文档资料,无需把修改的资料传来传去,可提高不少效率。
(二)学生社团,师生互动
社团可以成为专业教学的第二课堂,以专业社团来激发学习兴趣,云空间教学法可以让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成员真正地“动”起来。在社团活动中借助手机微博来加强师生互动。学生通过微博,可及时在线记录和发布实践活动过程,便于指导老师及时关注学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管理。学生在微博上也能收到及时的评论和反馈,在指导老师给予的成就感的推动下,学生们主动选择继续深入学习。同时通过定期回顾微博时光记录,在个人学习空间中整理知识碎片,有效自我引导并形成相对完整的专业学习成果输出,学会建设学习空间和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識体系。
(三)移动互联,知识推送
成功实施云空间教学并建好和用好教学云空间,需要教师不断建设和补充教学资源,持续更新云空间。不少教师受制于一些个人理解的局限,认为费时费力建好的学习资源空放在空间,无学生访问会造成学习资源建设的浪费。但是换个思路,教师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把相关学习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主动推送给学生。微信公众号为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借助移动终端,师生之间又多了一种管理与沟通的渠道[11]。
(四)黏住学生,运营成功
云空间教学只是有了空间学习资源,有了学习资源的主动推送,这还远远不够。需要不断更新学习资源、创新学习资源,更要认真运营用好云空间,想办法黏住学生。在大学城云空间里,在微信公众号里,分享的必须是干货!认真准备的内容才能有效增强用户粘性。让学生愿意去学、想去学,还有分享的冲动,才算是基本成功。
四、云空间教学法的实践
本文选择建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对云空间教学法进行了实践应用。以某个章节内容为例,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一)基于云空间零存整取的课前导学
课前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将课前导学内容主动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有目的地回顾已学知识,并预习新知识,建好自己的学习空间,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同时使用在线考试系统的预约测试功能,来考核评价学生预习情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与本节课相关的基础知识检测试题。通过预约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带着问题来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