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背景下城市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互动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17-04-06董芳芳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董芳芳

(同济大浙江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经济背景下城市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互动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董芳芳

(同济大浙江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高等职业院校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受到我国学术界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因此,本文将对高等职业院校与城市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希望能够为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城市经济;互动

目前,国内学者对高等职业院校 (以下文中简称高职院校)与城市互动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互动、政治互动和文化互动三个方面。

一、高等职业院校与城市的经济互动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更是立足于当地,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首先,高职院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大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出经济价值[1]。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力,而高职院校则能够为城市改造传统工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复合技能的现代技术人才。文章还就武汉市的高职院校与城市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的合作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针对二者在互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良好互动关系的建议[2]。高职院校的角色特点,使其成为服务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在与企业的互动中,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同时通过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于城市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功能承担起社会责任[3]。牛亚莉在则文章中论述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所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与企业在互动合作中缺乏健全的外部保障机制、高职院校难以走出学校的参考框架主动地为企业服务、高职院校依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企业的能力尚且不强、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来等,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发展,同时作者还指出创建学校、政府与企业三方互动合作的新型模式,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关系,是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有效办法[4]。

二、高等职业院校与城市的政治互动

随着教育部逐步把职业教育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关于地方政府与公办高职院校的关系,我国许多学者也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陈洁、孙卫平、吕红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制度的演变过程。董仁忠、刘新学、陈寿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与当地公立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没有达到应有的匹配关系:政府并没有给予高职院校应有的重视,没有像对待普通高等院校一样平等地对待高职院校;政府没有给予高职院校充分的资金支持;政府参与高职院校的事务过多导致高职院校难以充分掌握办学自主权,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他们认为,政府与公立高职院校的关系是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问题。龙献忠、陶静认为,传统的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削弱及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能力难以得到发展,新型的政府与高职院校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三、高等职业院校与城市的文化互动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独特魅力的主要体现,是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城市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措施。有的学者坚持地域特点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原则,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所在地的社会文化、地区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把区域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植入校园文化,使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融入校园,使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也有许多学者从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相互交融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寻找实现二者相互融合的恰当的结合点,进一步给出了实现二者相互融合的良好状态的可行性建议。也有学者从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增设反映市场新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使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术得以传播。同时,高职院校还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把知识和文化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媒介向社会广为传播。高职院校的文化功能还表现在推动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修养的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干一行爱一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及踏实肯干等良好品格的教育,这将促进学生在参与踏入社会、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总体看来,我国学者针对高职院校与城市互动关系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研究资料缺乏新意,重复较多,对高职院校与城市双向服务的专门研究很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将对高职院校与城市之间的协作、资源共享和如何实现双向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论述,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阐释高职院校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模式,希望能够为我国高职院校与城市的合作提供可供借鉴的建议。

[1]童学敏.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68~69

[2]徐敏,顾卫国.武汉高职教育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127~128

[3]石骏.论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J].中国高教研究,2013(5):97~98

[4]牛亚莉.高职院校校企互动合作创新模式探析 [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4

董芳芳 (1984-),女,河南商丘人,同济大浙江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