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06周正明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柜面电子化国库

陈 阳 周正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 湖南 湘西 416000)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 阳 周正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 湖南 湘西 416000)

近些年,我国因财政资金管理体制而引起的资金利用率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已成为一次根本性重大变革,是从根本上创新我国财政资金管理体制的直接体现。本文主要在公共财政、制度创新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中的注意事项,并由此提出完善和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进程。

理论基础;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

一、引言

目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已进入到全面深化和不断扩围的重要阶段,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也增添了如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公务卡制度等内容。其中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制度的构建对于推动我国财政预算执行体制向现代模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政策、观念、技术和层面等多重约束下,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管理改革已成为相关财政部门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办理财政资金支付清算业务,是体现现代国库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理论基础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财政理论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公共财政理论追求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公共财政理论指导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践的必然要求。从追求公平和效率目标的角度出发,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可有效确保收款人或用款单位直接吸纳资金,减少资金流转的损耗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制度创新理论

基于制度创新理论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虽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实施了成本投入,但其因能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是在银行金融、网络信息技术等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的有利条件和资源更为充足,加速了资金在各个单位间的流转效率,实现了对财政资金支付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三)公共选择理论

从本质上来说,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该理论认为,针对当前财政资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应坚持预防比治理更重要的原则,结合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实际,建立严格的决策过程和组织架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体现,其从根本上可以强化资金管理与监督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确保政府机构工作的成效。

三、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注意事项

(一)过分依托现行信息系统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财政部门和银行部门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且这种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是全国集中部署的,整改系数较高。基于实际情况,应采用创新模式+科学改革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双方交集中的薄弱部位进行嵌入式优化改造,并考虑到成本资金问题,尽可能为所有类型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尽量通过一次改革就能达到理想目标。

精细化学品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化工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致力于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应该立足于专业的客观实际,依据当前的发展现状合理地安排、调整教学内容,及时了解精细化学品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前沿领域,与时俱进,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完善课程教学.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了解当下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创新、创业、应用型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二)对“大、小账目”予以关注

在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进程中,为了达到“1+1>2”的效果,通常会在安全设施建设和软硬件环境建造等方面花费较多的资金,基于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的原则,一方面结合设计和计划方案采购设备,另一方面尽可能确保系统改造和运维工作的本地化,实现自给自足。

(三)管理经验总结与创新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财政管理创新的直接体现,其所采用的运行方式直接关系到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益,故在推进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进程中,需在保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不变、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大胆创新,进而为我国财政国库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统一部署安全支撑控件

安全支撑控件是一种嵌入式的创新性产品,是实现财政、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媒介。现阶段,在相关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利用安全支撑控件可对安全传输等功能进行封装处理,提高安全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另外,安全支撑控件的部署应坚持“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原则,即中央和省级分别部署,市、县、乡无需部署,但可以共享中央和省级的电子凭证库。

(二)提高代理业务系统改造的科学性

改造代理业务系统主要涉及电子化安全改造和业务变革所引起的系统调整,需严格按照省级财政部门的业务需求进行开发建设。基于地理银行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改造代理业务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总行先开发完成自助柜面业务系统,各分行在现有基础上对柜面业务系统进行改造,要求将电子化管理的基本框架确定下来;

②总行分别对分行代理财政业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实现统筹规划,减少系统运维成本;

③重视新兴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对业务系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造。

(三)规范建设自助柜面系统

自助柜面系统的建设是财政资金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要求总行按照统一标准建设自助柜面业务系统,以确保财政、基层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间的相关支付业务能实现无缝对接。为了进一步促进自助柜面业务系统的建设,财政部需要落实的工作是:①结合自助柜面业务系统的要求,制定详细的业务需求计划;②安排专业人员对代理银行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求各代理银行能够严格按照财务部提出的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四)强化电子化制度建设

①重建电子化信任体系,并以现行的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为基础,对内控管理制度、资金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完善与调整,以强化财政资金支付管理体系的安全等级;

②将电子化模式和日常业务管理结合起来,并对原有制度中的审核流程、印鉴方式等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有规可循;

③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签订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等业务办理协议,确保有法可依。

五、结语

综上所述,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是对传统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方式的一种冲击,这种情况下,必将会引起财政资金管理理念和实践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从本文分析的内容可知,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保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不变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从统一部署安全控件、科学改造代理业务系统等途径入手,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促进我国财政国库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1]徐晓英,戴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探索[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383-385.

[2]李剑.株洲市荷塘区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思考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7(5):67-69.

[3]夏静,金玲.解析医院国库集中支付账户的使用 [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50-51.

陈阳 (1986-),女,本科,核算中心会计,主要从事县局事业和企业账务处理工作;周正明 (1983-),男,本科,任核算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州局本级账务和部分县局账务处理工作。

猜你喜欢

柜面电子化国库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推进外汇窗口服务电子化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1 我省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首次上线运行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农行如何提升柜面分流率
浅析营业网点柜面劳动组合的优化——以乐山市农行为例
汽车电子化,没有假设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