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中纪念性雕塑的发展探析
2017-04-05高峻岭
摘 要:纪念性雕塑是体现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叙事性和具象记载还原事件和人物,多用做宣传教育。在不同时期由于城市规划和城市需求对城市文化提出的要求不同,紀念性雕塑插入城市文化中的内容题材和意义也不一样。本文尝试对不同时期的这种变化进行探究比较,总结和归纳它在当下发展的多元选择,以期为我国更多的公共空间城市文化的新需求提供帮助。
关键词:纪念性雕塑;空间美化;源点
所谓纪念性雕塑,从雕塑的功能方面出发定义,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件为主题,用于纪念重要的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或某种共同观念主导的雕塑类型,安放在户外或户内均可。因其多以叙事性和具象记载还原事件和人物,使人从纪念性雕塑的艺术形象中了解过去,故多用作宣传教育,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1 纪念性雕塑在我国的发展沿革
雕塑纪念性功能的出现和运用源头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人类早期文明。现代,在城市空间中广泛认同的纪念性雕塑是指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明,在19世纪晚期向世界扩张的雕塑类型。我国古代雕塑从功能上划分有建筑装饰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等诸多种类,但唯一少有纪念性雕塑,有明确记载的也就四川都江堰李冰的纪念雕塑。除此以外,很难找到有相关的、翔实的材料佐证它们的存在。近代,由于西方入侵,城市空间中在1913年出现了在中国海关税务司履职40年的英国人赫德的纪念性雕塑,这尊上海汉口路外滩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几乎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纪念性雕塑在中国城市开始的标志。
其后最具有代表性和成就最高的纪念性雕塑当是1952年开始建设,历时8年之久,汇集了当时中国雕塑界所有精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文革”时期,各地设计和塑造了大量的毛主席纪念性雕塑。到1984年5月,国家文化部、建设部和美术家协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城市雕塑第二次规划会议中第一次列出第一批纪念性雕塑名单。由此,多样化的纪念性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中开始广泛出现,大量具有影响力的纪念性雕塑更是随城市的扩建而产生,成为各个城市的城市文化和景观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出现了张德蒂的《宋庆龄纪念像》,80年代后期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群雕》,钱少武的《李大钊纪念像》和2000年前后王洪亮的《狼牙山五壮士》《红军长征中的将领们》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包括非革命题材的纪念性雕塑在内的城市雕塑开始大规模出现,如在衡阳这样的地方城市,这些年来就有孙泉的《石鼓七贤雕塑》,陈卓明的《夏明翰纪念像》,王平的《衡阳保卫战纪念雕塑》等不下20尊雕塑出现。
在我国城市空间中80年代后出现的雕塑,多有基于城市空间美化方面的考虑,象征性雕塑基本在城市空间的节点,如城市广场、车站广场等地,而纪念性雕塑则在城市公园或主题纪念广场等公共空间中。同时,雕塑的出现是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和城市需求提出的要求。希望通过雕塑,特别是纪念性雕塑,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宣传国家主旋律,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作品主题多弘扬崇高的、爱国的、英勇无畏的、英雄的等精神,如《民族大团结群像》《芦高桥抗日战争纪念碑》就是此期的代表作品。
大众消费文化带来的公共艺术文化现象给现代绘画、建筑、公共空间和包括纪念性雕塑在内的城市雕塑等带来了新的发展和转型机遇。纪念性雕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逐渐放低底座,开始从神性向人性靠近,典型的代表是王洪亮的《狼牙山五壮士》。其作品并不是像往常一样把人作为神来刻画,而是展现创作对象有血有肉、作为普通人真实的一面,在面临生死的关头表情丰富,悲欢离合和革命理想的矛盾表情宛如你我,英雄成为可亲可敬的普通年轻人,比以往的英雄纪念性雕塑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当代公共艺术理念中的纪念性雕塑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空间的规划理念,同时改变的还有城市纪念性雕塑以历史名人、圣贤等为纪念题材和内容。公共艺术尽管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学和哲学的、有争议的命题,但公共艺术不等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以18个普通工作者为题材,深圳雕塑院主导设计制作的《深圳人的一天》大型纪念性群雕,并不是基于以往那种纯粹由政府或者建筑商人自上而下的意志,而是征求了相当多的城市环境设计和城市雕塑方向的专家及社区居民的意见,在一种偏向于社会群体行为的方式下选择了和以往纪念性雕塑题材相异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件。作品有众多参与者参与相关讨论,在城市文化中的意义具有强烈的符号性,并不合适用单纯的艺术品概念概括这件城市群雕。在这件作品中,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有更多社会学上的意义,与纯粹在城市空间中静态地展示审美和记载或叙述历史的艺术品相比,公共艺术理念下的纪念性雕塑无疑有了更多的改变。这种改变反映了城市文化的一种自觉选择的行为,而作品受欢迎的程度更是证明了纪念性载体的变化在当下的纪念性雕塑中展示多元发展的生命力。
2 纪念性雕塑对当代城市空间意义
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短时间内能在我国城市空间得以传播和发展,城市文化自身成长的需求是其发展的直接源动力,其中包括城市文化的积累需要。近现代工业化城市的发展需要更人性的元素来中和机械美学的力度,大规模的城市扩张使地域特色缺失,城市历史记忆苍白,因而城市缺乏灵魂,纪念性雕塑将城市中的值得肯定和纪念的人和事件以雕塑的形式保存下来,增添城市的文化印记,使城市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也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归属感和软实力。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宣传、传播和肯定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革命伟人等采用宏大叙事方式的雕塑形式纪念,可以提高社会文化的正能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对革命前辈及相关事件的纪念,让城市雕塑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民族史上的艰辛,从而增强城市文化的凝聚力。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思·芒福德在阐述城市的发展过程时,用一种多角度的方法,将城市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活动与城市的发展、结构、形式和设施等的演变和发展结合起来,认为城市实质上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也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城市中的纪念性雕塑而言,从无到有的过程,既是自身的成长过程,又是多元发展的过程,对应城市文化革新发展的过程,以偏向具象写实的雕塑语言在不同时期的城市文化需求中记载和叙述城市历史、充实城市文化、传递城市精神的过程。纪念性雕塑在城市空间中发展的多元同样体现了城市文化在我国城市空间中的多元发展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孙振华.雕塑空间[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4] 卡特琳·格鲁(法).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M].姚梦吟,译.广西师范出版社,2005.
[5] 高峻岭.城市雕塑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影响[J].艺海,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