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的艺术设计专业微课教学设计探究
2017-04-05姜涛
姜涛
摘 要:研究课题以ADDIE模型为基础,以课程“当代艺术设计思潮与方法”为载体,阐述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阶段的程序与方法,确保在微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因地制宜和在实际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构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微课程的ADDIE教学设计模式,对艺术设计专业微课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研究与教学案例实践,以保证微课教学的质量与良性发展。
关键词:ADDIE模型;艺术设计专业;微课教学设计
0 引言
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快速发展,使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且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微课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中的一份力量也带来了全国范围的影响,对微课的关注度和研究热情也前所未有的高涨。而目前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微课教学研究多注重对微课自身的设计与制作,对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不多且实践不足。
基于此,本文引入ADDIE教学模型,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当代艺术设计思潮与方法”课程为例,在教学理念上“翻转”传统课堂对教学模式的唯一定义;在教学设计上“翻转”习得知识传统方式,丰富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教学模式上“翻转”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借鉴创新思维与理念,将其融合到课程建设的整体框架和教学改革的实践运用中。
1 ADDIE模型解释概述
ADDIE模型最早作为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为美国陆军设计和开发的培训模型,主要包括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ment(开发)、Implementation(实施)、Evaluation(评价)五个阶段。如今,ADDIE以教学系统设计(ISD)的框架出现,并且该模型已经成为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在国内外的培训和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ADDIE模型是教学设计者和培训开发人员的一个通用过程框架,本文依托ADDIE模型提供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教学设计理论,对ADDIE模型进行更新与完善,设计出基于ADDIE的教学设计模型(图1)。
图1 ADDIE微课教学设计模型
2 结合ADDIE理论艺术设计专业微课教学设计实践
本文所指的微课教学并不简单等同于微课视频教学,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微课教学与活动设计。课程案例选取课程当代艺术设计思潮与方法第十单元《解构主义建筑》。
2.1 分析阶段:包括对学习对象的分析和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分析
(1)学习对象分析。谁学?学习对象是谁?针对学习者的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年龄、认知水平、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喜好、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让学生与课程产生联系,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和喜爱,注重使用者的特点和需求,将“以生为本”的教育本质根植到教学设计中。
当代艺术设计思潮与方法课程属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跨专业平台课程,授课对象为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艺术设计系学生学习的风格与特点: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乐于开展团队学习;喜欢内容适度紧凑,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耐心。其知识与经验:已有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与手绘表达能力。在设计思潮理论和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前期已学的课程包括设计基础、手绘效果图、CAD制图与制作和3DMax电脑效果图等。学生此时能利用手绘和电脑绘图软件完成设计表现,并开始进行专题设计课程的学习,如居住空间设计、展示设计、餐饮空间设计等。
(2)学习内容分析。学什么?学习内容和目标是什么?针对课程的分析,明确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具体到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及教学背景等内容的分析。
确定教学内容与目标是首要任务。教学内容过易与过难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的负面情绪。针对高职类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适度、够用即可,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在持续学习的同时投入热情与保持积极性,又能保证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确定学习起始点变得至关重要。笔者在课前先进行背景知识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设计相关问题由学生从候选答案中进行选择,并不需要给予具体解释性的答案(图2)。这是短时间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作出整体评估的方案,为下一步确定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供保证。
(3)教学内容的确定。当代艺术设计思潮与方法课程第十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两位世界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师及其作品,分别从他们建筑作品的设计理念、創意思维和建造手法,了解和探讨解构主义设计的思潮、风格和流派以及其发展趋势,剖析解构主义设计的建筑美学、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具体建筑师与设计案例包括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及其建筑作品歌剧院(Opera House)、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等;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及其建筑作品捷克布拉格“跳舞的房子”(The Dancing House)、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m Museum)。
(4)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语言目标。知识目标(3个知识点):了解两位解构主义建筑师的简要生平、设计理念、创意思维;了解课程中介绍的著名建筑作品的设计概念与所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基本了解解构主义建筑设计的设计概念与手法。职业能力目标(3个技能点):能对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作品进行辨识和初步的解读;能归纳和总结出解构主义风格的设计元素和作品特点;能对解构主义建筑设计思潮的形成、文化特点有初步的了解。英语语言目标:该课程采用中文授课为主,英文授课为辅,掌握解构主义相关的专业词语(中英文);能用所学的设计专业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介绍方案。
(5)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两位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作品的理念、创意思维;能对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作品进行辨识和初步的解读;掌握并理解解构主义相关专业词语的构成与释义。教学难点:对设计方法的运用和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能理解和总结出解构主义风格的设计元素和作品特点;解构主义所包含的概念意义相对复杂,不易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较难理解。
2.2 设计阶段
在完成分析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即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融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利用互联网+教学互动平台、微信学习圈等资源媒体,适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分别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丰富、高效的教学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课前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掌握学生的学前情况。布置课前预习,包括开放共享的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资源共享与网络课程平台、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现场参观活动,导入体验式现场学习活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课程依托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微课视频等多种数字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开始课堂学习前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3)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协同的“教与学”。通过对重要内容的讲解、案例分析等环节进行教师课堂面授;设计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教学活动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如课堂讨论、互问互答、游戏活动等;学生可以进行个人探究学习,亦可进行团队讨论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4)课程结束前随堂进行5分钟测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网上测试题目,成绩数据能及时检验和反馈课堂的学习效果。
(5)课后实训“做中学”,创造即学习,以实践应用和创新设计为主的创客活动。课堂时间有限,设计类实训作业需要大量课外时间完成。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完成的创客设计作品,通过云盘公众网络媒体等在网上发布,实现教学成果的开放与共享,同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效果给予全面的评估。
2.3 开发阶段
按照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确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开发并制作与学生学情相符的教学,可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
微课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是发散性的,而不是线性的,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结构性、创新性、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动画视频和多媒体课件、图文资料等。其中,微课视频是微课教学中最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微课视频的表现形式众多,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微课视频表现形式。例如,欣赏评析类的,需要有视觉力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动画等二维、三维视觉图像来完成教学;绘画类、摄影类、工艺制作类、技巧能力类的课程,需要有具体操作和制作的过程与教师的示范。
当代艺术设计思潮与方法课程的微课视频以精美的图像、空间影视动画和生动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人文素养和外语能力,以促进高职类学生的多元发展。其课程内容简短精粹,以动态视频、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提供轻松、灵活,高效有用的教学资源。
2.4 执行阶段
脚本撰写、课程拍摄、后期编辑、在线发布、美工设计等建立支持信息化学习环境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图3)。
在完成设计与开发阶段后,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试学测试,填写试学调查问卷。目的是从学习者的视角,帮助教师收集信息,反思课程设计与开发阶段完成的内容,对教学内容、目标、策略、设计、资源与环境进行更准确的评估,确保学生获得最有效和良好的学习体验。试学效果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第一,观看微课视频过程中,什么时候最吸引你?
第二,观看微课视频过程中,什么时候令你难以集中精神?
第三,你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比较有创意?
第四,哪部分内容令你觉得难以理解,有疑问?
第五,你觉得需要增加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增加?
第六,你喜欢背景音乐吗?有什么建议?
第七,视频的拍摄手法和视觉呈现得如何?
第八,对视频的后期编辑有什么建议?
2.5 评估阶段
基于ADDIE模型教学设计的评估阶段是贯穿在其他四个阶段之中的,分别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
课前是指在分析阶段评估学习对象与学习内容。课中是指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完成后,还没有实施和执行阶段前,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试学评估,评估前面各阶段的过程及结果,建立有效测验工作,包括课程内容评估、界面评估、学习效果评估,评价反馈等,根据评估内容对微课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修缮。课后,学生通过微课自学和课堂面授,完成整个课程单元学习后的随堂测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提供测试题目,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完成测试题目并得到即时分数反馈及数据分析,通过随堂测试及时检验和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图4)。
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化评价,注重学生体验的差异化评价。学习结果重要,但学习过程更重要,教师要看到学习結果,更要看到学生从哪里着手,如何开始,经历了什么,结果是如何被支持的,获得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观察。这种注重全过程的评估考核是保证课程有序推进和让学生自我监督的有力工具。
3 结语
微课教学设计要鼓励教师走出单一视野和限制,从教师、学生、使用者等的多方参与去审视和评估,搭建一个师生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平台。师生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共同沟通、讨论与合作的,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现代学生对当代美学经验和设计潮流的感受可能比教师更为敏锐,习得知识的途径更多元化,知识的种类更多样化。这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兼顾学生的作用,从学生的视角去与其共同建构欣赏的角度和评判的准则。这是一种启发式和对话式的教学,使师生间共同协作、互相倾听、对话沟通、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等.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卜彩丽. ADDIE模型在微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8).
[3] 胡铁生,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4] 李向明. ADDIE教学设计模型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