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2017-04-05许轩昂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许轩昂

摘要:合肥市瑶海区坐落于合肥东部,作为合肥市的老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的“重投资,重污染”的化工产业。同时作为合肥市人口密度最大,资源消耗量最大,污染最大的地区,瑶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更是瑶海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以合肥市瑶海区的生态建设为例,探讨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关键词:合肥市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50-03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合肥市瑶海区

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东部,面积142.9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人口密度高达2554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全国乃至于安徽省的平均人口密度。同时瑶海区是传统工业区。拥有合钢公司、安徽氯化、联合利华等160多家大中型企业。大量的化工产业的集聚加速了对瑶海区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压力加大。而这些大中型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承载力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在“十八大”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平级。早在1995年,美国学者莫里森认为:生态文明是基于与自然和社会生态保持一贯联系的多元生活方式,其有两个属性:第一,她着眼于浮华世界中人类生活如何动态和可持续地保持平衡;人类不是要战胜自然,而是与自然共存;第二,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它取决于我们创造社会新选择的能力。而本文就选择莫里森的观点作为主要论点来讨论现今瑶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城市生态系统其实是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类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以人类利益为目的的,由人类改造、控制和操控的,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发展趋势的生态系统。而人类生态系统由于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而言更为脆弱。

合肥市瑶海区首先作为合肥市的老工业区,大量的重工业在此聚集。由于技术和资金以及政策的限制,大量的重工业的生产设备陈旧,对于“三废”的处理不到位。笔者在合肥市瑶海区老化工厂附近的小区走访时,90%以上的住户抱怨自己家附近的空气质量逐年下降,家中的窗户是常年不敢打開。其次,瑶海区是合肥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根据“六普”的数据得出,瑶海区在2010年的老龄化程度(60岁以上)达到10.5%。瑶海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同时加上瑶海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生活垃圾的大量产生更加剧了瑶海区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最后瑶海区的绿地面积相比较其他区而言,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瑶海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出现失衡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土地逐渐转变为城市用地,导致大量的初级生产者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人口容量。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非农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加上大量的人口流入,是城市当中贫富差距明显悬殊、生活居住差别明显的现象突出。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就业、住房、出行、看病等基本民生问题成为人们与社会矛盾的焦点。城市的人文环境系统更是城市社会系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在“五普”中合肥市的人口为1810847人,而在“六普”中合肥市人口快速增长到2556689人。瑶海区在“五普”中显示人口为87211人,而在“六普”中瑶海区的人口为318564人,人口数量增长明显。瑶海区磨店、新站等地的工业园的快速建立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而在磨店、新站等地的城市基本卫生、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大量的“城中村”林立,与瑶海区城镇化、工业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三、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

(一)城市规划和政策导向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曾将城市的建设划分成三个模式,分别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而合肥市(2011年巢湖市划分至合肥之前)的规划是一个明显的扇形模式。

扇形模式是将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划分开来,各个区域承担自己各自不同的职能。庐阳区作为合肥市的经济、政治中心;包河区作为合肥市的文化集中地;蜀山区作为高校的集中区;而瑶海区则是合肥市的重工业所在地。城市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瑶海区的发展。同时,政策的影响也是瑶海区出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足的一个重要诱因。在2013年瑶海区的工业区发展就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收到了国家的支持。而2015年的《2015年合肥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的出台更是对瑶海区工业发展加了一把油。大量的工厂在瑶海区建立起来,原本人口密度大、面积小、环境承载力低的瑶海区变得人口密度更加大,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变得更加脆弱。

(二)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僵化

瑶海区是合肥市的传统工业区,境内汇聚了马钢(合肥)公司、氯碱化工、胜华铜业、绿宝电缆、金钟纸业、华源纺织等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化工、机械电器、纺织服装、家具建材、造纸五大支柱产业,是全市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由73亿元增加到247.4亿元,年均增长27.2%。财政收入由2.25亿元增加到7.72亿元,年均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1.36亿元增加到5.37亿元,年均增长31.6%。瑶海区作为合肥传统的老工业区,经济发展单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所带来的GDP的发展并不适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瑶海区而言只有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产业健康发展。

(三)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发展缓慢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由于行政规划等原因,瑶海区并不是合肥市的教育基地,相对于整个合肥市的文化水平而言,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偏低。同时,瑶海区大量劳动密度型产业的集聚,瑶海区只有大量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才能满足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但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笔者做了一个“五普”和“六普”合肥市受教育水平的比较。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来,无论在“五普”时期还是在“六普”时期,瑶海区整体的教育水平还是偏低的。横向比较发现,大量的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高水平的知识分子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纵向比较中除了未上过小学的人数所占的比值是下降的之外,所有的值都是上升的。其中初中和大学专科所占的比重增长速度较快,分别为4.32%和4.64%。总体看来瑶海区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往往集中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瑶海区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在精神文明上加速前进。

四、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大气污染。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城乡天然气管道延伸工程,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推进城市扬尘防治,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秸秆禁烧政策。加強秸杆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还田、气化和沼气化利用。可以由区环保局牵头,积极探索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

治理垃圾围城。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由于瑶海区为合肥市的老城区,其中城中村大量存在,开展盲区死角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解决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问题。

(二)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完善绿地系统,提高绿化的整体水平,实施景观生态工程。瑶海区中大量的回迁小区是安置性小区,其中绿化面积往往很难达到居民的预期值。要加大对周边公路的行道绿化,加强对绿化的养护;同时加强对小区周边广场和公园的绿化,开展绿化大会战。在总体绿化面积、绿化投资、增加速度等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坚持绿量和品质并重,打造精品绿化为重点,持续实施小区和空地绿化提升和改造的原则。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严格资源节约门槛。新建项目必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和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关于产业定位要求,避免产业转移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扩散,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强化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区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推进循环化改造。由于大量的工业园区在瑶海区建立,资源利用效率低。要推动各类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量分质梯级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四)建设绿色瑶海

建设低碳瑶海。启动低碳社区建设,加强低碳理念宣传,改变居民行为模式,降低能源消耗。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强化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五、结束语

提高合肥市瑶海区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文化生态文明任重道远,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所有的经济建设能够从瑶海区的人口现状和人口预测出发,坚持适度人口观念,合肥市的瑶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韩璐]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