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2017-04-04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吕 宾

(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农民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吕 宾

(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流向城市,农民的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培养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

城镇化;农民流动;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是指在农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1]。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是农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与改变,农民自主意识的增强,大量怀揣着朴素生存梦想的农民离开自己熟悉的故土,以候鸟式的生活方式游走在城市与乡村,成为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特殊群体。

农民流动不仅改变了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也给人口流出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试图在农民流动的背景下,探讨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找寻解决之策,推动农村文化发展与繁荣。

一、农民流动的必然性

目前,农民流动主要流向城市或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但本文的农民流动指的是农民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流动。这种社会现象是在城镇发展、农村现实、农民自身三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2]。

(一)城镇发展的拉力

1.城镇化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市民化路径。城镇化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加速了农民的流动,为农民流动提供了渠道和社会空间。2016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上年增加2182万人,农村人口减少13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3]。城市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也为他们创造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2.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吸引着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基础设施相对陈旧落后、文化生活单一,城市基础设施先进、文化生活多元化,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繁华的城市生活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尽管城市仅仅作为其生活和工作的过渡之地,但他们仍然强烈地向往城市生活。

(二)农村现实的推力

1.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民离土离乡的速度。在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征地拆迁,农民耕种的土地变成了工厂、商品房或商业中心,以致农民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导致部分农民无地可种。农民一旦失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只能被动地进入城市。

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农村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将农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投资建厂。工业废水废气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生存环境的恶化促使农民纷纷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也是造成农村“空心化”的原因之一。

(三)农民自身的动力

1.经济收入偏低。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2∶1[4]。收入偏低、生活成本提高、子女教育和看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农民很难通过单一的农业收入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而进城务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可以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因此,多数农民将工资性收入作为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2.自我意识觉醒。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支配权和决策权,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敢于追求和体验城市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与付出能够在陌生的城市里有立足之地,实现社会身份的转换,改变自身的命运,在城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理想的主观愿望比过去更加强烈和迫切。

二、农民流动对流出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农民流动不仅使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载体和内容等发生了改变,也使农民的文化认知、价值认同、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农民流动对流出地农村文化建设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应认清并高度重视因农民流动给当地的文化建设带来的双重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为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了经济条件。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不是仅凭农民的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必须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农村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才能使农村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5]。农民务工所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2016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加203元,增长6.6%[6]。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农民对文化的追求和消费成为一种可能和需要。经济收入的提高成为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文化生活视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热情参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2.推动了农村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农民流动使得许多农民有机会直接接触城市文化,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农民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都有所增强,以更加理性、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城市文化。经过城市文化洗礼和熏陶的农民,会在返乡或者回流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城市文化带入自己的家乡,将城市文化中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的思想观念、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输入农村,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农民文化观念和态度的改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农村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创造了主观条件。同时,农民的流动为不同地区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不同文化在交流、碰撞的同时,推动了农村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二)消极影响

1.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流失与缺失。根据《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3.3%,21~30岁占28.6%,31~40岁占22%,41~50岁占27%,50岁以上占19.1%。40岁以下青壮年农民工所占比重达53.9%[6]。青壮年农民工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和勇于挑战,自主意识较强。青壮年农民工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当中一部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精英,但由于他们长期游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逐渐认可与接受了现代的城市文化,传统的农村文化对其影响力日益下降。面对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农村文化,他们主观上采取消极、漠然和疏远的态度,无意承担起传承和建设文化的重任,表现出排斥和逃离的文化心理[7]。随着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的流出,“男工女耕”成为广大农村的生产模式,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村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而留守妇女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和素质不高,她们往往从感性角度出发看待文化问题,无法准确理解国家相关文化政策,无法完全理解文化对个人、家庭及国家的意义与价值,对自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难以正确定位,主观上会排斥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流动和留守妇女自身的不足使得能够承担起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越来越少,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

2.农村文化建设载体的消失。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生存方式。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村文化是从土地里孕育发展起来的,根植于乡土之中,由农民共同认可、遵守和传承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文化样态,体现的是农民生存状态与生存智慧。村庄是农村文化形成的载体,它记录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承载着农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伴随农民的流动,一些村庄渐渐地消失。2000-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90多万个自然村消失[8]。离开农村文化产生的土壤和传承的载体,农村文化也就失去了其地方特质和乡土气息。

3.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流动的加强带来了城乡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冲突,农村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断裂,农村文化生存的根基发生了动摇。由于缺乏辨别能力,一些农民误以为城市文化要优于农村文化,无法正确认识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使一些优秀的农村文化在二者的比较中失去了优势,农民失去了对农村文化的自信。面对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部分农民以盲目的心态、简单的方法将城市文化复制于农村,结果带来的是水土不服,城市文化无法在农村立足。一味热衷于追逐城市文化使农村文化日益边缘化。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少数农民把“一切向钱看”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与价值追求,部分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利益冲突变得生疏和功利。“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削弱,传统习惯、风俗礼节和乡规民约弱化,家族意识、家庭意识和集体意识淡化,民间歌谣、故事、曲艺、手工艺和农业生产技艺等在农民流动中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有些甚至已消失,农村文化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部分不良文化在农村社会滋长蔓延,侵蚀着农民的头脑,破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一些优秀的农村文化被吞噬,其生存空间被挤压,农村文化逐渐失去了独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日渐走向衰落。

三、农民流动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农民流动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常态和主旋律,农民流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深刻且长久的。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智慧与力量,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一)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1.政府要明确自身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与职责。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者,要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承担起实现农村文化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社会责任。(1)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和内容。做好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建立健全文化建设机制,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与监督。(2)坚持文化建设“为农民服务”的文化理念。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以先进文化引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做好精神指引、价值导向作为工作的动力,把农民对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和考核工作的内容。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其精神生活品质、树立民主科学法治的生活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9]。(3)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强以文化站、图书室和活动室为主要阵地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软硬件条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传播工具,开展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的文化宣传活动,营造一个人人是参与者、人人是建设者、人人是传承者的文化氛围,扩宽农村文化传播的路径。(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培养扎根基层、业务好、责任心强的文化建设骨干,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返乡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队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1)加强文化认同感。返乡农民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过,受城市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返乡后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会有所降低。为此,要积极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文化活动,增强返乡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让返乡农民在参与农村文化活动过程中重新思考和认识农村文化,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农村文化进行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地承担起建设农村文化的重任。让简单、质朴和厚重的农村文化再次走进返乡农民的内心,让返乡农民在与城市文化的比较中感受到农村优秀文化的魅力、品质和价值,体会农村文化的独特韵味,避免盲目追求城市文化。(2)发挥返乡农民的正向影响作用。政府在领导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返乡农民的积极作用,做到量才适用,发挥其在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凝聚人心、重构农村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10]。(3)尊重返乡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农民内心的真实想法,应重视返乡农民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与建议,深入返乡农民之中,及时了解返乡农民的文化需求。根据返乡农民的文化需求,采取其乐于接受的形式,利用现代传播媒体进行文化宣传。(4)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针对返乡农民普遍使用互联网的现状,政府应改善农村网络使用的软硬件条件,聘请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网络知识技术的教育与培训,利用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平台,为广大返乡农民相互交流、分享与传播农村文化创造条件。

3.发挥留守妇女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留守妇女是农民流动背景下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政府应为留守妇女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创造条件。(1)组织留守妇女开展文化学习和文化活动。针对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基层政府应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留守妇女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开展适合留守妇女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学习与参与过程中,提高留守妇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水平,培养其文化自觉与自主意识。(2)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奖励手段,激发广大留守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让她们在参与中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增强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3)建立农村妇女发展专项基金和针对农村妇女的小额信贷制度。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为农村贫困妇女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加大对农村贫困妇女帮扶的力度,利用政府力量和国家资源,对农村妇女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能力与信心,引导她们通过自身的发展摆脱贫困,提高其收入和生活水平[11]。消除广大留守妇女因生产生活压力所产生的文化抵触情绪,解决她们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后顾之忧。

4.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传统村落蕴含着大量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资源与信息,是农村文化的物质载体。为此,政府应高度重视传统村落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对传统村落进行科学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利用。(1)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针对因农民流动造成村落数量减少的现状,政府要树立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因地制宜地制定保护传统村落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财政投入,组织相应的人员对传统村落进行普查,及时了解掌握村落的数量及现状,作出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2)挖掘开发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发展农村旅游,打造传统村落旅游品牌,将民间歌舞、曲艺、手工艺和绝活等与村落开发结合起来,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保障从事民间文化的农民的经济收入,避免技艺人才的流失,使优秀的农村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效对接,形成“经济发展保障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3)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地、过度地开发,要守护好村落良好的生态环境,展现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保持村落所独有的文化韵味与气息。既要取得经济效益,又要让人们看得见青山绿水,体味到乡愁与乡情[12]。

(二)培养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

1.制度上,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改变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破除阻碍城乡社会发展的壁垒,打破城市对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文化建设资源和文化人才培养的垄断与控制,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扭转城乡文化发展失衡的局面,建设“以农民为本”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制度、政策的改革,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实现城乡居民在文化权益上的平等,让农民真正地享有文化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7]。

2.方法上,突出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针对我国当前农民流动性较大的特点,结合农村的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将国家“自上而下”主导性和农民“自下而上”主体性的建设方法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农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最有发言权。政府应多倾听、多了解农民的需求,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话语权,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农民的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3.观念上,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农民要改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认识,转变“坐、等、靠、要”的消极心态,实现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由文化建设的局外人到局内人、从被建设者到建设者、从无所作为到有所作为的转变。自觉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展现自己的文化才能,树立科学的现代文化意识,把城市文化中先进的理念、内容与优秀的农村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农民审美、积极健康的农村文化。

(三)培育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1.培养广大农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13]。在农村文化面临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必须对属于自己的文化怀有敬畏和热爱之心,对其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深刻把握它的发展历史脉络,明确它的发展前途和道路。通过自我反思,理性地认识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主动应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矛盾与冲突,自觉地树立起传承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担当意识,形成具有现代意识和乡土情怀的新农村文化观。组织广大农民汇聚成强大的文化建设力量,推动农村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中砥砺前行。(2)文化自信是让广大农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保持农村文化的特质,认同、理解、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中的精华,使之在文化转型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不会因为城市文化的冲击而消失殆尽。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环境下,广大农民要做到文化自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农村文化,既不能放大它的优点,也不能缩小它的缺点。应对自我身份和文化基因持有坚守的态度和深刻的思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心,积极地寻找农村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出路,拓宽它的发展空间和传播途径,扩大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展现它的魅力和生命力。立足于农村优秀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吸收城市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克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实现城乡文化的良好互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通过树立文化自信,重新唤起农民对传统农村文化的记忆与归属感,使广大农民能够真正地认识并理解农村文化所蕴含和传递的价值和精髓,懂得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14]。

2.以先进文化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只有将先进文化融入、渗透到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才能明确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方法,帮助农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这样才能破除因城市文化冲击给农村文化带来的困境和挑战,才能把农村文化建设成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农民实际需要的文化,才能在文化形式多样、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大潮中,体现出农村文化的独特价值。为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的思想和行为,丰富农村文化,保证农村文化在实现其社会转型过程中方向的正确性和内容的先进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让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四)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因素,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只有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缩小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农民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因此,应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作为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保障。(1)立足于农村实际,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措施,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2)充分利用农民流动所带来的人均土地面积相对增多的有利契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3)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效益,多渠道地引进社会资金,挖掘、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创建和发展文化产业,以此吸纳本地的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降低农民流动的社会成本和家庭成本,消除因农民流动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5]。(4)对有志于回乡创业的农民,地方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税收、服务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以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吸引农民回流,将其经验、见识、专长和技能等运用到农村经济建设中,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本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9-127.

[2]易文彬.农民流动视域下的新农村建设[J].理论与改革,2014(4):104-1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统计公报》评读[EB/OL].(2017-02-28)[2017-03-10]. 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2/t20170228_1467357.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2-28)[2017-03-10].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5]孙天雨,张素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乡村文化转型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4,34(4):164-16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7-04-28)[2017-05-10].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4/t20170428_1489334.html.

[7]吕宾.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主体地位被弱化的原因与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3(2):145-148.

[8]张茜翼.两会观察:10年消失90万自然村,中国古村落亟待保护[EB/OL].(2015-03-10)[2017-03-10].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3-10/7117801.shtml.

[9]张继涛,周晓东.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及功能发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128-132.

[10]刘伟,严红枫,叶辉,等.乡贤回乡,重构传统乡村文化——浙江“乡贤文化”与乡村治理的采访与思考[N].光明日报,2014-07-02(1).

[11]杨亚利.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的主体作用——基于陕西省合阳县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16-119.

[12]吕宾,俞睿.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内生性建设[J].学习论坛,2016,32(5):55-59.

[1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14]赵霞,杨筱柏.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认同的理论外延与路径依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5):138-143.

Theimpactofruralpopulationmigrationonruralcultureconstruction

LÜ Bin

(SchoolofMarxism,YanchengInstituteofTechnology,Yancheng,Jiangsu224051,China)

Driven by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s flock to cities and such a special social group as migrant workers appears. Peasant migration ha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Therefore,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fully played;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peasa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endogenous mechanism of rural cul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ultivated;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economy should be consolidated.

urbanization; peasant migration; rural culture

2017-03-01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5YJC850008)。

吕宾(1977-),男,讲师。研究方向:农村文化建设。

F323.6

A

1671-6922(2017)06-0001-05

10.13322/j.cnki.fjsk.2017.06.001

林小芳)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