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火”本质之再辨

2017-04-04冯保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阴火元气阳气

冯保斗

(广东省阳江高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33)

医师笔谈

“阴火”本质之再辨

冯保斗

(广东省阳江高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33)

关于“阴火”理论,素来辩论最多的有两种,一种是李东恒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脾胃气虚之阴火;一种是郑钦安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肾阳虚弱之阴火。然细辨别,两“阴火”论之本质实为一致,皆为阳根不稳,气散于外,此气本是真阳,真阳实为肾阳。治宜温阳收纳,“一主三辅”之法。

1 阴火概念

阴火,关东张存悌总结为[1]“阴证所生之火,由阴盛格阳,逼阳外越所致”。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火部第六卷》[2]中也首次对阴火提出了阴阳对立的描述:“五行皆一,唯火有二,二者,阴火、阳火也。诸阳火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指出了阴火、阳火的概念,指明了治疗大法。然阴火除了阴证所生之火这个概念之本之外,应还需附加两个重要的条件[1]。第一,它属于虚证范畴,只能是虚证,具有“得水则燔,得日则散,补阳则消”的特性。第二,阴火只能以热药治疗,用药则唯辛热之剂,所谓以火治之,补阳即消。

2 郑钦安之阴火本质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中都提到“阴火”,认为“阴火”由“虚阳之气上奔”或“真阳上腾”“真气上浮”而致。肾阳上浮是“阴火”产生的病机。其对“阴火”理论做了大量的研究,书中共谈及“阴火”11次,论及阴火之证也甚多,如在《医理真传》中列举了31种阳虚证,有16种属于“阴火”[1]。《医理真传·坎卦解》云:“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郑钦安明确指出,阴火产生的本质,就是肾中之虚阳向上或向外飞越的现象。肾中之阳气,包涵在肾中之阴精之中[5]。此火虽已离位,但与真阳同出而异名,同气相求,随真阳之升浮沉降周流全身,但见身之元气不足之处,即乘虚而入,欲救此处元气之不足,元气不足则阳气不治,故阴火代之。郑氏还指出相火的升降是产生阴火证之主要因素,《医理真传·真龙约言》云:“一也者,真气也,天之体也,气虽在下,实无时而不发于上也。若离中真阴,地体也,虽居于上,实无时而不降于下也。故《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此阴阳升降之要,万古不易之至理也。”指出君火是以明,相火是以位,君火是不动的,水生木,水为阴,阴中有火才能生木,君相二火关系的重点是升降,相火在升,升到君火之后还要降,降的还是相火,是人体一气周流运动的本质,相火不降了,才会产生诸多僭越之证。对于阳气须沉藏的重要性,郑钦安也指出:“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告诫世人阳气藏在阴中,只宜潜藏[5]。

此外,郑钦安对“阴火”僭越的方向作了进一步说明,《医理真传》云:“其中尤有至要者,有阴气上腾而真火不与之上腾者,有阴气上腾而真火即与之上腾者……;亦有阳气下趋而君火未与之下趋者,有阳气下趋而君火与之下趋者,此际不可玩忽。”指出了“阴火”可戴僭于上,可沉陷于下,而真阳元虚为一源,上中下为三歧。

3 李东垣之阴火本质

阴火一词实为李东恒所创。《医经溯回集》谓:“名为阴火,其东恒始欤。”其代表方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为后世医家治气虚发热、气虚下陷等病证之要方,“甘温除热”的代表方。“阴火”在其《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著作中共出现40余处。其中,描述“阴火”为肾火者5处,为脾火者3处,为心火者2处,为肝火、肺火、胃火者各1处,为经脉之火者6处,为五志化火者2处,为实火者1处,为虚火者6处[6]。由于李东垣在其著作中对“阴火”论述较简,也造成后世医家对其“阴火”论众说纷纭,莫是一衷。有的医者认为其阴火是心肝之火[7];亦有医者认为其阴火乃相对阳火而言者[8];也有的医者认为其阴火指饮食、劳倦、情志所导致的内伤之火[9];然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论》[10]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指出虽五脏六脏都可是“阴火”,但无一不起于下焦。又在《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11]云:“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惟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能生发耳。”指出了“阴火”乃由中宫不足,运转无力,而致真阳不能正常升浮沉降的结果,真阳不主令,则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经络血脉真阳皆不足,而百病始生。在《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云:“夫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肾为阴火,二者俱弱,润泽之气不行。”也指出了土下空虚,湿土之气随之下陷,乘于肾与膀胱,肾中水寒,则真阳不能守位,腾跃于外。在《脾胃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云:“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此处的阳气不治,也是可理解为真阳不守其位僭跃于上,此火无根为独,欲散不能散,欲归不能归,实则指相火上浮之“阴火”,其本质病位仍在肾。

4 总 结

郑钦安之“阴火”论,始终强调为阳虚之火,从人身以火立极的角度,指出种种虚阳上浮,实乃坎中之一阳,其云:“明系水盛,水盛一分,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常。”明确指出本质为真龙(真阳),真龙肾阳也,病位在肾。李东垣其“阴火”理论虽分布于各卷,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六腑皆可见,看似散乱,但从其字里行间中,无时不指出皆为阳根不稳,气散于外,中宫无力运转,一气周流运动不畅,此气本是真阳,如其云“阳气不治,阴火乃独炎上”与郑钦安之真阳元虚之“阴火”论本质不谋而合,后世医家应深入感悟其真谛。成都卢崇汉曾指出[12]“中阳不振导致的发热,不仅要补脾,还要固肾,如果补中益气汤中加上附子,效果就更好”。从治疗上也充分说明本质是固肾。所以,郑钦安之“阴火”论与李东恒之“阴火”论本质皆为肾中之真阳,为坎中离位之“阴火”,病位根本均在肾。

对于阴火的临床治疗,重点是辨清一切阴证阳证,《医理真传·钦安用药金针》[3]说:“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种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实则是郑钦安对阴火治疗用药之精髓,是其一生临床之感悟。经研究,笔者将阴火的治疗归纳为“一主三辅”。“一主”即扶阳为主药,阴火宜引,破阴回阳,以附、姜、桂为君,乃桂附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当空万里无云。“三辅”是三种臣佐使辅药用法:即潜镇引降法、酸敛归纳法、厚土反佐法。潜镇引法降就是用金石或介类中药如磁石、龙骨、牡蛎、紫石英、龟甲以重镇潜藏,用引热下行类中药如牛膝、泽泻、茯苓、车前子等引火下行;酸敛归纳法是用五味子、乌梅、白芍、山茱萸等收敛元阳,以砂仁、肉桂、黄柏等纳气归肾、润泽中宫;厚土反佐法则用炙甘草等禀坤气之药以厚土伏火,以猪胆汁、石膏等寒凉之药反佐,寒热并用,反从其病。当然,三辅之法不必全用,应“知常达变”,随证加减。

“阴火”是一个大证,是最容易误辨误治之证,也是李东恒郑钦安的学术精华之处,后世医家应该重视其重要性,感悟其真谛,传承其精髓,避免误病误人,千古流弊。

[1] 卢崇汉.扶阳论坛[M].6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59-171.

[2] 李时珍.本草纲目[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5.

[3] 郑钦安.中医火神三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4] 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 傅文录.郑钦安阴火论与临床应用[J].河南中医,2012,32(6):6.

[6] 裘沛然.丁光迪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58.

[7] 陶志达.李东恒脾胃学说概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77.

[8] 齐仲贤.阴火小议[J].辽宁中医杂志,1982,9 (8):36.

[9]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303.

[10] 李东恒.脾胃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6,32,65.

[11] 李东恒.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6,11.

[12] 卢崇汉.扶阳讲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75.

R228

B

1004-2814(2017)02-0189-02

2016-09-13

猜你喜欢

阴火元气阳气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浅析“阴火”
如何养元气?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元气淋漓的傅斯年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