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鸽人工哺育技术要点

2017-04-04沙美华

兽医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鸽舍肉鸽乳鸽

沙美华 陈 华 高 娟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00)

乳鸽人工哺育技术要点

沙美华 陈 华 高 娟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00)

随着畜牧业的转型升级,笔者认识到肉鸽养殖依靠传统自然低产的生产方式,严重缺乏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多年来不断累积养殖经验,深挖肉鸽繁殖潜力,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肉鸽人工孵化哺育技术,对提高乳鸽肉质,增加乳鸽产量,提高养鸽经济效益。现总结几点饲养管理技术,供同仁参考。

乳鸽;人工哺育;技术要点

1 做好入雏前的准备工作

入苗前应将鸽舍及所有用具冲洗消毒后,再次注意检查所有设备及用具是否已经完全准备好,在计划入雏前24h左右、对鸽舍进行预温,使鸽舍温度达到28℃左右,保温伞下或火坑地面上温度达到32~35℃。夏季炎热,可不用提前预温。

2 接雏

刚出壳的雏鸽,眼睛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和自由采食,应选择外观无畸形或缺陷、握在手中饱满挣扎有力雏鸽,并根据体形大小进行分组。

3 控制好温度、湿度

温度的高低对雏鸽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1~4日龄温度要求37~38℃,5~7日龄温度要求34~36℃,8~15日龄温度要求30~33℃,后再逐渐降至常温,弱雏应放在育雏网上层;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鸽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鸽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鸽的健康。

4 人工哺育

刚出壳的乳鸽,食量小,配好的乳鸽料,在使用时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凉至40℃再饲喂。人工饲喂较困难,最好由两人操作,一人捉乳鸽,一人提注射器将胶管慢慢插入食道,动作要轻,防止胶管插入气管的损伤食道,防止喂料太多造成食道膨账和消化不良。1~3日龄乳鸽的人工饲喂器可用20ml的注射器,去针头,套上小孔软胶管即可。每次喂量不要太多,每天喂4次(8时、11时、16时、21时)。4~6日龄的乳鸽可用吊桶或灌喂器饲喂。将配好的乳料倒入吊桶内,吊于乳鸽的上方使乳料流入胶管,胶管插入食道 后打开夹子,乳料就自动流入鸽的嗉囊。用夹子控制出量,防止流的料太多。每天喂4次,时间与1~3日龄乳鸽相同。7日龄以后的乳鸽可选用合适的填喂机饲喂。每天饲喂3次,时间为8时、15时、21时,每次不要喂得太饱,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5 保持正常的通

育雏舍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鸽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6 加强光照

乳鸽育雏舍辅助光照的亮度(瓦特/m2)、照度(勒)并没有苛刻的要求,但鸽的生长速度却与波长有关,而与亮度关系不大。因而一般15~20m2空间的鸽舍,只要一盏15~25W的灯泡就已足够了。过于强的光照,只会造成鸽活动量过高,长时间过于兴奋,并不利于鸽舍的管理和鸽的健康。

7 控制密度

在网床上应分隔为15~20cm正方形方格,每格放3~4只雏鸽。

8 科学合理配制鸽乳

确保鸽乳含水分 75~77%,粗蛋白质11~13%,脂肪5~7%,灰分1.2~1.8%,磷0.14~0.17%,钙0.12~0.13%,钠0.11~0.15%,钾0.13~0.15%。建议使用正规厂家的鸽乳料。

9 保持保育舍清洁干燥

被粪便污染底板要及时更换,舍内要定期消毒,并保持舍内清洁干燥,以防疫病发生。

10 疫病防治

乳鸽长到7~9日龄后常会出现消化不良及嗉囊炎等,平时要多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消化不良的乳鸽,每天可喂半片酵母片,按时投放保健沙,以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防止引起乳鸽消化不良。

[1] 许国华.乳鸽人工孵育技术要点[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2):97.

猜你喜欢

鸽舍肉鸽乳鸽
我的心爱之物
关于肉鸽规模化健康生产技术的分析
肉鸽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肉鸽有妙招人工孵化效益高
寒鸦和鸽子
鸽肉治愈五年顽疾
养好乳鸽五注意
现代化养鸽场生产设施创新技术
养好乳鸽有技巧
一撕一吮的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