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秸秆安全优质栽培大球盖菇关键技术

2017-04-03申坚定李梦春周晓静源朝政高小峰

食用菌 2017年5期
关键词:盖菇大球培养料

马 瑜 申坚定 李梦春 周晓静 王 虹 源朝政 高小峰 杨 玲

(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南阳473008)

河南南阳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市,全国21个粮食超百亿斤的地级市之一,粮食总产约占全国1%,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据南阳市能源站统计数据,全市农作物秸秆约为985万t,可收集量约为856万t,其中玉米秸秆292万t,占29.6%;玉米秸秆的转化利用是南阳近些年“秸秆禁烧”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菇体色泽艳丽,腿粗盖肥,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干菇香味浓郁,富含相当高的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能改善人体多种疾病,是一种具有“素中之荤”美誉的全价营养保健食品[1],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给发展中国家进行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国际食用菌市场上交易的主要食用菌之一。

南阳市自2015年开始以玉米秸秆为主原料栽培大球盖菇,2016年栽培面积发展到500余亩(1亩为667 m2),势头强劲。但生产中也暴露出技术不规范,品种来源乱,安全优质意识差等诸多问题。南阳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课题根据实际生产总结了玉米秸秆安全优质栽培大球盖菇关键技术。现总结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

栽培季节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当地气候和栽培设施等条件而定,在正常气温下,春栽以气温回升到8℃以上,秋栽以气温降至30℃以下即可播种。南阳市春栽2月中下旬播种、4月中上旬开始出菇为宜,秋栽9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中旬和次年4月开始出菇。

2 栽培料配方

(1)玉米秸秆80%,麸皮18%,石灰2%;(2)玉米秸秆50%,玉米芯30%,麸皮18%,石灰2%;(3)玉米秸秆68%,棉子壳20%,麸皮9%,轻质碳酸钙1%,石灰2%;(4)麦秸6O%,玉米秸秆26%,麸皮10%,过磷酸钙2%,石灰2%;(5)麦秸50%,玉米芯20%,棉子壳15%,麸皮13%,石灰2%;(6)香菇菌渣50%,玉米芯30%,谷壳17%,石膏1%,石灰2%。

3 场地选择

设施栽培要求四周通风开阔、无污染源、水源和交通便利。室外栽培最好选择冬闲地、菜园地、果园等,要求地势稍高不积水、避风向阳、土壤肥沃、偏酸性。播种前用旋耕机翻地,平整,土层呈颗粒状最好,用克霉灵等杀菌剂和辛硫磷杀虫药进行喷施地面处理[2]。

4 备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的作物秸秆类栽培原料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玉米芯等,原料要新鲜、干燥、无霉变腐烂、无虫、无有害污染物。用于栽培大球盖菇的秸秆,在收获前1个月不得施高残毒农药。栽培基质中不得随意或超量加入化学添加剂,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及病虫混入[3]。在玉米秸秆收获后,将秸秆收集晒干,用粉碎机粉碎成30~40 cm小段。

5 培养料处理

根据季节对培养料进行处理,低温季节拌料后可直接播种,秋栽播种时最好进行预发酵。将准备好的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原料放入水池中浸泡2 d,当材料含水量达到70%~75%时(用手取有代表性的材料一小把,拧紧,料中有水滴渗出,且水滴是断线的,如果水滴不断线,要延长沥水时间,如果没水滴流出,要继续补水)[4],即可建堆发酵。按配方加入其它原料,混合均匀,堆宽1.5~2 m、高 1~1.5 m,长度不限,堆要结实。三日后堆温升至65℃以上翻一次堆,再发酵3 d即可。翻堆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水分调节。

6 播种方法

6.1 层播法一般铺3层料,每层厚约10 cm,菌种播在两层培养料之间,堆第1层培养料将50%的菌种撒在料面上,外多内少;第2层料将剩余的50%的菌种撒在料面上,外多内少;上层料厚4~5 cm,用于覆盖菌种并轻压料面。

6.2 穴播法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平铺于栽培床上,压平踏实,料厚30~35 cm、宽80~100 cm,畦间距40~50 cm,用料60~80 kg/m2,将栽培种掰成核桃大小点播,用种量 500~800 g(1~1.5瓶),播种穴深5~8 cm,采用梅花形点播,穴距 10~12 cm[5]。

7 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适宜温度 21~27℃,培养料含水量70%~75%,CO2浓度>2%,不需要光照。接种后2~3 d菌丝萌发。发菌期温度、湿度的调控是栽培管理的中心环节。

7.1 湿度调节建畦播种前培养料一定要吸足水分,这是维持足够湿度的关键。播种后20 d一般畦面上不直接喷水,平时补水只喷洒在覆盖物上,不要使水流入料内,以利菌丝生长。待菌丝量已占据培养料的1/2以上,如畦面干燥发白时应适当喷水。不同部位喷水量应有区别,畦四周的侧面应多喷,中间部位少喷或不喷,以水不漏入料面为宜;如果湿度已达到要求,就不要天天喷水,否则会造成菌丝衰退。

7.2 温度调节播种后1~2 d,料温一般会稍微上升,最好控制在25℃,低于20℃时可在早晨及夜间加厚草被,并覆盖薄膜,待日出时掀去薄膜。如果温度超过30℃,可把覆盖物掀掉,并在料中心部位间隔地打2~3个直径3 cm左右的洞,洞深15~20 cm。另外,在不同季节栽培大球盖菇,可通过场地的不同遮阳和通风程度来调控温度。

8 覆土方法与管理

在一般情况下,播种后30 d左右,菌丝长满培养料2/3以上时要进行覆土。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具体的覆土时间还应根据不同季节及不同气候条件区别对待。如早春季节建堆播种,若遇多雨,可待菌丝接近长透料后再覆土;秋季建堆播种,气候较干燥,可适当提前覆土。覆土一方面可促进菌丝的扭结,另一方面对保温保湿也起积极作用。

8.1 土壤选择覆土的质量对大球盖菇产量有很大影响。覆土要求肥沃、疏松,具有较高持水率,含有丰富的腐殖质,pH 5.5~6.5。50%的腐殖土加50%泥炭土,pH 5.7可作为标准的覆士材料。实际生产中都就地取材,选用质地疏松的田园壤土。碱性、粘重、缺乏腐殖质、团粒结构差或持水率差的砂壤土、粘土或单纯的泥炭不适于作覆土材料。对就地取材选用质地疏松的田园壤土,要用0.1%多菌灵液和2000倍液辛硫磷喷施1次,防治土层杂菌、害虫的危害。

8.2 覆土方法将处理好的覆土铺在菌床上,厚3~5 cm,每100 m2菌床约需5 m3土。覆土后要调整覆土层湿度,要求土壤的持水率达20%~25%,简便测试方法是用手捏土粒,土粒变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就表示含水量适宜。

8.3 覆土后管理覆土后2~3 d就能见到菌丝爬上土层,覆土后主要工作是调节好覆土层的湿度,以保持湿润为宜。如果土层过于干燥,菌丝不能爬升土层,使出菇迟缓。为了防止内湿外干,不能大水喷浇,最好采用喷湿上层的覆盖物,喷水量要根据场地的干湿程度、天气的情况灵活掌握。

大球盖菇菌丝后期生长很旺盛,从覆土至出菇需15~20 d。当覆土层充满菌丝体,覆土层内和基质表层菌丝束分支增粗,扭结成白色小原基并逐渐发育成菌蕾,即进入出菇期管理。

9 出菇期管理

出菇期管理要综合调控空气、湿度、温度、光照这四大要素,出菇阶段温、湿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通风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

9.1 湿度出菇阶段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菇蕾时,每天早晚向畦面喷雾化水。喷水时掌握“轻喷勤喷、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的原则。要求培养料呈淡黄色,用手捏紧培养料,培养料既松软又湿润,稍有水滴出现。若攥压后水珠持续低落或出现霉烂,则表明含水量偏高,应停止喷水,及时排水,加强通风换气。

9.2 温度大球盖菇出菇的适宜温度为14~25℃,低于4℃或超过30℃均不长菇。出菇期可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喷水时间、场地的通风程度等使环境温度处于较理想的范围。气温低于12℃时,采取增设拱棚、加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以提高料温。进入霜冻期,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喷水,使小菇蕾安全越冬。温度超过30℃时,要采取通风、喷水等降温措施,确保菇体正常生长。出菇期管理过程中要轻拿轻放,特别是床面上有大量菇蕾发生时要防止碰伤小菇蕾。

9.3 空气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有充足的氧气,保证使CO2浓度低于0.15%。

9.4 光照子实体生长阶段保持100~500 lx的光照强度。

10 采收

大球盖菇子实体从现蕾到成熟,高温期仅5~8 d,低温期为10~14 d。低温时,菇体长速缓慢但肥厚,不易开伞,高温时,菇体生长迅速但朵型小,易开伞。当子实体的菌膜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为采收适期。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的下部,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勿带动周围小菇。采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口要用土补平,清理料面,补水养菌,经10~12 d可出第2潮菇。整个周期一般可收3~4潮菇。大球盖菇产量主要集中第1潮和第2潮菇,且第2潮菇产量要高于第1潮菇,第2潮菇采收之后,大球盖菇的出菇量明显少。

11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以规范栽培管理技术预防为主,采取综合、安全的防控措施,确保大球盖菇产品农药残留和其它有害物质不超标。

大球盖菇主要杂菌有鬼伞、木霉、毛霉、脉孢霉等;常见害虫有跳虫、菌蚊、蚂蚁,以及螨类、蛞蝓、老鼠等。防控方法如下。

(1)栽培措施预防:不使用老化菌种;发菌期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0%~75%;高温季节播种后,当料温高于30℃时要通风降温。气温低于12℃或雨天要盖膜。

(2)杂菌防治:选料新鲜、干透,栽培前经日光曝晒消毒。发现鬼伞及早拔除深埋。栽培前期控制好温度和水分,使菌丝生长健壮、旺盛,占有生长优势,抑制杂菌孳生。

(3)虫害防治:周围定期撒石灰粉,无菇时喷洒5%食盐水或高氟氯氰·甲阿维或氟虫腈药液,防控跳虫、蛞蝓、螨类、菌蚊、蚂蚁发生。对室外栽培的可采取诱杀的办法防治鼠害[6]。

猜你喜欢

盖菇大球培养料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桑枝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的筛选
草菇出菇为何怪
数理:大球和小球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大球泥瓷艺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