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戏新证》与地方南戏研究的展开

2017-04-01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9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莆仙戏戏文南戏

叶 宇 星(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29)



《南戏新证》与地方南戏研究的展开

叶 宇 星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29)

分析和研究了刘念兹《南戏新证》在南戏研究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地方南戏研究的影响,并总结和梳理了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学者研究地方南戏的观点和思路。认为《南戏新证》在当今南戏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各地学者围绕《南戏新证》所作的研究和讨论,使得南戏流传的过程更为清晰和完整。

《南戏新证》; 地方南戏研究; 梨园戏; 莆仙戏; 温州说; 温州腔; 潮泉腔

早在宋代就已滥觞的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之一。徐渭《南词叙录》中记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当时的南戏是形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它“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具有典型的民间特征,以致“士夫罕有留意者”[1]。 因此,有关南戏的文献史料记载很少,而戏曲史的研究是以文献作为基础,南戏资料的匮乏给后世的南戏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直至1920年叶恭绰在伦敦发现了《永乐大典》中的《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三种戏文,1936年《南曲九宫正始》这部宋元戏文的曲谱也被发现,给南戏研究带来了生机。1934年赵景深编著的《宋元戏文本事》发表,同年钱南扬编著的《宋元南戏百一录》发表,1936年陆侃如和冯沅君编著的《南戏拾遗》发表。这些学者在南戏的文献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戏的剧目、历史等面貌也基本呈现出来。在没有新的研究方法介入、新的史料发现的情况下,南戏的研究也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太多的进展。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中国戏曲研究院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开展调查研究。1959年初,当时的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张庚派刘念兹对南戏做一次全面的考察[2]411,此后,刘念兹在福建、浙江等地做了深入的田野考察,阅读和整理大量的莆仙戏、梨园戏的剧本。在视野上,刘念兹不再局限于文人记载的文献史料,而是深入现存的地方戏曲之中去研究历史久远的南戏[3]。这次考察为刘念兹研究南戏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基础。1962年,刘念兹完成了《南戏新证》的初稿,其后又五次赴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对初稿进行了修订,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南戏新证》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南戏研究方面最具特色的一部著作,它既填补了前人研究的某些空白,又给南戏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引起了福建、浙江、广东等地学者对南戏的关注,对其后的南戏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南戏新证》的启示与影响

钱南扬在《宋元戏文辑佚》一书的前言中说道:“我们相信在地方戏剧中,民间唱本中,一定有不少同题材的唱本、戏剧存在。一个人的见闻有限,这些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从事发掘才行。几年之后,希望有一部更完备的戏文辑佚出现。”[4]南戏作为中国形成最早的戏曲样式,虽已湮没无闻,但绝不会找不到任何踪迹,钱南扬相信在地方戏剧、民间唱本中有南戏的遗存,并且期待着更为完备的戏文辑佚出现。若干年后,刘念兹正是在地方戏曲、民间唱本、艺人手抄本中去发现有关南戏的资料。他从文物史料入手,将实证考察引入南戏研究,对南戏产生、发展、流变、剧目、音乐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南戏新证》对地方南戏研究的启示和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南戏的起源与产生的问题上,刘念兹提出了“多点说”。此前,根据徐渭《南词叙录》、祝允明《猥谈》的零星记载,一般认为南戏起源于浙江温州一带。在对福建等地的古老剧种考察研究之后,刘念兹则认为南戏是“中原文化及其汴梁为中心的杂剧艺术,也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转变逐渐南来,在东南沿海的城市,如杭州、温州、福州、泉州以及潮州和广州等地立下脚跟。”“南戏是在闽浙两省沿海一带同时出现,而互相影响,产生的地点具体来说是在温州、杭州以及福建的莆田、仙游、泉州等地”[2]24。刘念兹先生认为南戏的产生并不只在温州一地,而是在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一带。二是关于南戏的剧目与遗存。《南戏新证》关于剧目的考证分两个部分:其一是第五章《南戏总目》。刘念兹从《永乐大典总目》《南词叙录》《南九宫词谱》《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等文献资料中,辑得宋元南戏剧目244个,明初南戏125个,比钱南扬《戏文概论》辑录的要多出数十种。其二是第六章《福建遗存宋元南戏剧目》、第七章《福建遗存元明南戏剧目》和第八章《福建南戏特有剧目》三章,这三章是《南戏新证》最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之一。 经过刘念兹的考证, 莆仙戏中属于南戏的剧目有81种,梨园戏中属于南戏的剧目有25种, 上路十八棚头、下南十八棚头及下南外棚头中属于南戏剧目19个;福建遗存元明南戏剧目有9个; 福建南戏特有剧目有20个。此外,筚篥是南戏特有乐器,也是南戏音乐最主要标志。 “而现在全国各剧种都没有用这种乐器的, 只有莆仙戏用此作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2]319。 经过刘念兹的考证和研究,使人们在莆仙戏、梨园戏等地方剧种中看到了古老南戏的遗存, 确立了福建莆仙戏、梨园戏等剧种与宋元南戏的渊源关系。 此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学者围绕《南戏新证》的方法和观点,结合当地的剧种、剧目等实际,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 福建梨园戏、莆仙戏研究的深入

刘念兹对福建南戏研究的影响甚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刘念兹就同福建的学者一起,对莆仙戏、梨园戏等古老剧种的剧目、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这些工作为福建南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福建学者沿着《南戏新证》的思路和观点,对莆仙戏、梨园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进而在南戏起源、流传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福建学者就发表了《莆仙戏和宋元南戏在音乐上的联系》《莆仙戏是宋元南戏支流的例证》等文章,出版了《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梨园戏艺术史论》等专著,以阐明莆仙戏、梨园戏与宋元南戏的渊源关系,进一步确认莆仙戏、梨园戏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在福建的剧种研究方面,影响较大的是吴捷秋所著的《梨园戏艺术论》,这是福建第一部剧种史专著。书中提出:梨园戏是由“下南”“上路”“七子班”这三个宋元南戏流派,汇合而形成。其中“作为南方戏曲的‘南戏’,已出现在漳州,或说土生土长的‘下南’老戏,在宋庆元三年(1197年)已滥觞于闽南”[5]15,宋代“温州南戏附船来泉演出,不但极其可能,而且是应有的趋向。是时‘南戏’一词,是与北杂剧相对应而言的,‘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的戏班,当然也以唐时‘梨园弟子’而称为‘梨园班’,这是通称。但是到了泉州,本地也有‘梨园班’,二者的剧目不同,语音迥异,为了区别,泉州观众称这外来梨园为‘温州班’,而温州属于上头的路,泉州人一向对‘上路人’自称为‘下南人’,所以‘温州班’又称为‘上路’,本地梨园则称为‘下南’。”[5]18这也就是说,温州南戏流传到福建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最早的南戏出现在福建,且庆元三年就滥觞于闽南,这就否定了南戏起源于温州一点之说,并且将南戏形成的时间也往前推。

对剧目流变、传承的研究,也是福建南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马建华《早期民间南戏〈拜月亭〉----福建莆仙戏〈拜月亭〉考论》《明初南戏〈高文举〉及其改写本----从莆仙戏〈高文举〉、文林阁本〈高文举珍珠记〉看明南戏〈高文举〉》、郑尚宪《宋元南戏的珍贵遗存----莆仙戏〈王魁〉〈刘锡〉〈陈光蕊〉考述》、柯子铭《古南戏〈王魁〉的遗存及其演变形迹》《明传奇〈荔支记〉演变初探----兼谈南戏在福建的遗响》、吕舜玲《福建发现古南戏〈老莱子〉剧目》,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对梨园戏中最具代表性的30个剧目的演变、流传,作了系统的论述。

总体而言,福建学者主要通过对莆仙戏、梨园戏剧种、剧目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南戏的起源与形成并非局限于温州一个点的观点。经过学者们的挖掘和研究,莆仙戏、梨园戏与宋元南戏的渊源关系,以及在南戏史上的重要价值,已被学界普遍接受。

三、 “温州说”与“温州腔”:浙江南戏研究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浙江学者胡雪冈、徐顺平、徐宏图等,在南戏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浙江地方南戏的研究,有一个理论的基点----反对刘念兹《南戏新证》中提出的“多点说”,认为南戏起源于温州,进而关注温州、温州南戏在南戏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于南戏的起源,徐顺平、胡雪冈等浙江学者皆持“温州说”之观点。徐顺平《南戏首先产生于温州不容否定》一文,对《南戏新证》中支撑“多点说”的材料一一加以辩驳,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戏产生于温州、“‘温州腔’应是南戏最早的地方声腔”“福建所传存的南戏剧目是流而不是源。”[6]胡雪冈的《温州南戏考述》首先认定温州为南戏发源之地:“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这是一个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的问题,大体说来,有温州说、福建说、浙闽沿海同时产生说。温州确乎没有象汴京、临安那样规模的瓦舍勾栏,也没有类似《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有关宋杂剧活动情况的记载,但汴京、临安的宋杂剧毕竟未能直接产生‘南戏’……温州南戏是地域文化趋势发展的结果,临安、福建及浙闽地区乃是温州南戏的流传地,说明温州南戏产生之后处于不断的扩展流播中,它们之间是衍生和继承的关系”[7],也就是说产生于温州、福建等地的南戏是温州南戏之流,并非南戏之源。在此基础上,胡学冈对“温州南戏”之剧目、声腔进行了考证。

如果南戏起源于温州,那用什么声腔演唱呢?为“温州说”提供理论支撑的,是“温州腔”的问题,这也是浙江南戏研究的另一个热点。关于温州腔,学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较早提出“温州腔”的是叶德均,他认为南戏有五大声腔主流,即温州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中也谈到:“南戏音乐最初起源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歌曲,具体地说,它最初只是温州的一种地方声腔。”[8],但是徐朔方等学者则怀疑是否真有温州腔的存在。

浙江学者大都支持叶德均的看法,认为四大声腔之外,还存在一个“温州腔”。胡雪冈、徐顺平《温州南戏二题》一文中,认为明代成化本《白兔记》中存在着大量的温州方言,“可以肯定《白兔记》剧本是温州永加书会的才人编撰的”,“明成化本《白兔记》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以温州方言和声腔为基础的‘温浙戏文之调’的存在与流行”[9]。除此之外,江西学者流沙也支持“温州腔”,认为叶德均《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派》一文断定浙江的南戏中尚存一种温州腔,并将其列入南戏诸腔之首,这种补充是必要的,并且认为“当年由南宋‘永嘉戏曲’直接衍化而来的温州腔,前后盛行的时间大约有三百余年,直到明代中叶时才被外来的海盐腔取而代之。”[10]在此基础上,徐宏图在《南戏遗存考论》一书中,认可“温州腔”的存在与流行,继而勾勒出南戏声腔的流变过程:“南戏用南曲,最早形成于温州,被称为‘温州土戏’或‘温州调’‘永嘉腔’‘温州腔’”,继而传入杭州,衍化为“杭州腔”,由元入明又产生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义乌、泉潮诸腔[11]。

但是从现有的文献史料来看,有关“温州腔”的记载极少。浙江学者都以祝允明《重刻中原音乐序》中的这段话作为例证:“不幸又有南宋温、浙戏文之调,殆禽噪耳,其调果在何处?”,认为祝允明所说的“温浙之戏文调”就是温州腔。关于温州腔,找不到更多的历史资料,也没有在地方戏剧中发现“温州腔”的遗存,祝允明“温浙之调”可能是针对江浙一带南戏诸声腔的概称。有关“温州腔”的问题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例证。

四、 “潮泉腔”对广东学者的启示

广东地方南戏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潮剧、潮泉腔的问题上。

在《南戏新证》之前,有学者认为潮剧是在当地民间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有学者认为潮剧是弋阳腔的产物。刘念兹在《南戏新证》中最早提出“潮泉腔”的存在,并认为它是南戏的五大声腔之一:“北宋以后,南戏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壮大,成为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戏曲艺术。到了元末明初,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几种声腔,如‘下南腔’,或称为‘泉腔’‘潮调’,又有‘兴化腔’。”“潮、泉腔在南戏中的融合情况,明刊本《荔镜记》是它的历史见证,当然这种基本上是闽南语系的潮、泉腔的存在历史,比剧本就更早了。”[2]239赵景深在给《南戏新证》的序言中,肯定了刘念兹的说法:“南戏的发展,除了四大声腔之外,应该加潮泉腔。这一大声腔系统,有很多剧种和作品,在以往被史家们忽略了,徐文长就忽略了,但却是存在的事实。这一声腔或可称为南音、闽南腔、泉腔、潮腔。因之,念兹先生提出南戏五大声腔之说,用以补正过去说法不足,我认为事实俱在,是无可辩驳的。”[2]6

刘念兹提出的“泉潮音”“五大声腔”的说法,为广东南戏、潮剧的研究开了一扇窗户。广东学者围绕《明本潮州戏文五种》等戏文剧本,研究潮剧的历史,如吴国钦《潮泉腔、潮剧与〈刘希必金钗记〉》《论明本潮州戏文〈刘希必金钗记〉》等文章,判定《金钗记》是一个潮剧剧本,认为这个剧本的发现改写了潮剧的历史,“说明在明初,戏文已南下粤东,并迅速地域化、乡土化”[12]。日本学者田仲一成《潮剧在南戏中的地位》一文中,也进一步支持了《南戏新证》的观点:在对比了明代弋阳腔《白兔记》、明代浙南南戏调腔《白兔记》和潮剧《白兔记》之后,田仲一成得出结论:“潮戏可说是继承温州南戏或浙东南戏的戏剧因素”,“明清南戏之中,潮剧站在其东南沿海的南端,其南戏历史上的价值很高,研究上是不可忽略的。”[13]

经过这些学者的研究,潮剧被认为是南戏的一支,潮剧的源流和历史地位得到了肯定。学者们围绕着潮剧、泉潮音的研究,补充了《南戏新证》的结论,为南戏起源的“多点说”和“五大声腔说”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刘念兹提出“泉潮腔”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加之在潮州发现的明本戏文,可以肯定南戏曾流传到潮汕等地。但是潮剧的历史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明本潮州戏文》是不是潮剧的剧本;在潮剧形成过程中,宋元南戏、弋阳腔及当地民间小戏对它的影响,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总之,刘念兹的研究将南戏形成与流传的地域扩大了,改变了人们关于南戏形成、起源、流传的看法:南戏不再是湮没无闻的历史遗迹,福建、广东一带的地方剧种与古老的宋元南戏有渊源关系,在这些剧种中仍旧有南戏的遗存;南戏不再是局限于某一地,而是在东南沿海广泛传播、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刘念兹从古老剧种入手,从文献文物入手去研究南戏的思路,给了后人很多启发。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学者,都沿着《南戏新证》的思路和方法,试图去解答和勾勒早期的南戏起源、流传的问题。虽然观点不同,但是他们的研究让早期南戏的面貌更加的清晰完整。

[ 1 ] 中国戏曲研究院.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239-240.

[ 2 ] 刘念兹. 南戏新证[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4.

[ 3 ] 张建军. 民俗学田野作业的理论与实践[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8(4):512.

[ 4 ] 钱南扬. 宋元戏文辑佚[M]. 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9.

[ 5 ] 吴捷秋. 梨园戏艺术史论[M]. 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 1994.

[ 6 ] 徐顺平. 南戏首先产生于温州不容否定[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8(1):6-8.

[ 7 ] 胡雪冈. 温州南戏考述[M].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8:1.

[ 8 ] 张庚,郭汉城. 中国戏曲通史[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4:327.

[ 9 ] 胡雪冈,徐顺平. 温州南戏二题[J]. 温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1):87.

[10] 流沙. 温州杂剧、南戏与温州腔[G]∥温州市文化局. 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 2001:348.

[11] 徐宏图. 南戏遗存考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26-46.

[12] 吴国钦. 论明本潮州戏文《刘希必金钗记》[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5):123.

[13] 田仲一成. 潮剧在南戏中的地位[J]. 戏曲研究, 2007(1):249.

【责任编辑 刘 洋】

NewResearchofSouthernDramaan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Local Southern Drama

YeYuxing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status of Liu Nianzi’sNewSearchforSouthernDramain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f the southern dram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tudy of local Southern drama, and summarizes and cards the viewpoints and ideas of local scholars in Fujian, Zhejiang and Guangdong.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NewSearchforSouthernDramahas a bearing func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drama, and the researches and discussions based onNewSearchforSouthernDramab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places have made the process of the Southern drama more clear and complete.

NewResearchofSouthernDrama; local southern drama research; Liyuan drama; Puxian drama; oriented in Wenzhou; Wenzhou accent; accent of Chaozhou and Quanzhou

2017-03-02

叶宇星(1987-),男,湖北武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095-5464(2017)03-0375-04

J 82

A

猜你喜欢

莆仙戏戏文南戏
莆仙戏《踏伞行》
明万历《荔枝记》戏文新解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试论戏曲手舞的视知觉形构——以梨园戏、莆仙戏科介谱式为例
华天骅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喻湘涟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论福建莆仙戏市场现状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南戏遗响”莆仙戏:从“草台”到课堂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