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模型构建研究

2017-07-18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双师师资应用型

黄 颖(福建江夏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模型构建研究

黄 颖
(福建江夏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以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的比较分析为切入点,梳理了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融通性与互补性,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五种合作力模型构建入手,即以政策与法律互通合作力、评审与认证互通合作力、产学与研发互通合作力、信息与资源互通合作力、培训与储备互通合作力为模型构建的五个要素,整合和盘活两岸应用型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制度藩篱和壁垒,强化两岸应用型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 双师型教师; 合作培养

一、 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的比较分析

当前,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背景下的热门话题。相对于祖国大陆,我国台湾地区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普通与技职双轨教育制度。在构建技职教育体系过程中,台湾与文化变迁、经济发展需求相呼应,既顺应东方传统文化,又借助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理念,改进和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机构,实施多元弹性发展策略,逐步由单科性向多科性、综合性方向发展,成功建立起多层次、交互式,层层贯通衔接的“三层次四类型”现代职教体系。囊括了专、本、硕博等三个层次的学程,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构成的四类型学校,分别以培养基层、中层及高阶层技术人才为重点。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实施的核心主体主要是指由各类专科学校累进改制成技术学院(四技及二技)、科技大学(四技及二技)等技职体系的所有公私立技职院校。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以培养各类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如培养科技工程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基本职能,可招收学士、硕士及博士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成立后开始出现,1990年以后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台湾高等职业本科及以上层次学校约80所,比例超过全台湾本科大学的50%,占据了台湾高等教育领域的半壁江山[1]。台湾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科技与人文兼顾的原则,为经济建设和职场培养了优秀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计、评价机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已经成为推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科技创新的新型动力源。

祖国大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台湾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实施主体相似、目标同向、内容同质、功能同效。在实施主体上,前者主要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后者主要是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两者都以培养各类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方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两者都注重区域性产业的实际需求,突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致力于符合实际市场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在功能取向上,两者都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己任,并着眼于服务社会的取向,通过产业形态和知识技术的相互接轨,营建大学与地方社会互动互惠的学术文化。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上途经同归,合作潜力巨大。借鉴台湾经验,推动祖国大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将大陆高校的市场优势与台湾高校的技术研发优势结合起来,提升两岸应用型高校的整体竞争力,符合两岸合作交流的现实需求与期待。

二、 海峡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融通性与互补性

随着2015年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祖国大陆应用型本科教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同文同种,血脉相连,具有共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交流合作具有较强的融通性,师资合作培养具有“易取、易学、易融合”的特点。同时,历史机遇和社会变迁衍生出独特的师资遴选、培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可以为正在寻求突破的祖国大陆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借鉴。但是由于“少子化”、教育政策松绑、高等教育大众化及产业结构转变与外移的影响,台湾许多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被闲置,师资培育数量供需失衡,教师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亟需迎接新一轮的变革与创新。而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项目的日益深化为两岸师资合作培养的引进吸收、贯通衔接带来了福音。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作为两岸教育交流诸多层面中最活跃的部分,如何抓住合作培养的互补性与融通性,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有序推进制度化建设和常态化发展,具有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现实意义。

1. 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融通性

(1) 先行先试的学术研讨是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基石。作为两岸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前沿,部分高校、科研出版机构及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和互访先行的形式探索着两岸互动交流机制。以福建省为例,近十年来,闽台互访的教育界人士已有近千批、近万人次,其中不乏高校高层管理者和教师通过讲学或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管理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如由台湾中华两岸文化统合研究会主办,福建高等职业教育代表团应邀参与的“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促进台湾与本校教师合编的省级精品优质教材等,均是两岸教育学术合作的重要形式。随着两岸学术交流渠道的不断拓展,人员来往互动的不断深入,实地考察、交流分享经验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深层次的学术需求。

(2) 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共享是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契机。在两岸高等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教育合作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并催生了“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等颇具品牌效应的高端学术论坛,多次共同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班,搭建了台湾师资培训基地及祖国大陆师资联合培训中心等常设的实体性平台。如2009年成立的闽台高职院校师资联合培训,2011年浙江省在台湾科技大学建立的高校师资培训基地,对推进两岸师资培训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两岸教师合作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福建省教育厅于2009年颁布了《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规划(2009—2012年)》,开启了闽台师资合作培养工作[2];于2015年制定了《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将在未来3年依托省内和台湾高水平大学在两岸分别设立3~4个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3]。2016年制定出台《促进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十条措施》,并实施台湾高校师资引进计划,引进200名左右台湾全职教师,着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度和合作度。

(3) 经济合作的持续深入是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保障。“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及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的实施为两岸经济带来无限商机,也促进了两岸经济合作成果的日益丰硕,航运、物流、交通、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在合作内容、合作层次、合作形式上呈现单向走向双向的显著特点。目前,海峡西岸已经形成台资企业数量多、分布密集、产业链完备的优势。经济合作的持续深入促进两岸企业的异地就业人员增加,也促进“校校企”三方联合培养人才的深度对接,目前,闽台两地已有32所福建高校、53所台湾高校和185家台资企业开展合作,教育合作与经济合作相辅相成的背景为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带来机遇与挑战。

2. 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互补性

客观地说,两岸双师型教师培育在保障机制、经费投入、培训资源、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具有诸多共相,却各具特色与成效。

(1) 师资培育数量需求的互补性。随着“少子化”及制造业外移等现象的出现,我国台湾地区师资与生源冲突加剧,师资培育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流浪教师”逐年增加。按照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计划,到2016年,台湾大学数量将从现在的162所减至100所左右,届时估计将有1.4万名教师失业[4]。祖国大陆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起步晚,师资来源结构单一,重学历轻实践的现象使得多数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历及专门的技能培训,难以胜任专业重组和知识转型后的实训教学及指导工作,“双师型”教师总体缺口较大供不应求。利用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契机,根据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促进台湾优秀教师的再就业,并引导台湾富余的师资带动祖国大陆双师型教师结构的优化,解决双方师资培育供需失衡的现状,将是新一轮两岸合作关注的重要议题。

(2) 师资培育资源整合的互补性。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过程监控、培训效果评估及培育经费的高投入是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一贯秉承的理念。目前,台湾师资培育制度已由一元制变革为储备式、自费制、检定甄试制等多元培育制度。相比擅长将各种资源整合用于双师型教师师资培训的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祖国大陆“双师型”教师培育观念欠佳,有规划、有目标地统筹运用企业、社会机构、行业协会等培训资源能力相对薄弱,而且尚未形成闭路的培训回馈机制。利用协同培养、共同孵化双师型教师的契机,有效整合两岸师资培育的优质资源,将“双师型”教师培育与建设形成一定的方向思路、制度标准,是两岸人民的利益与福祉。

(3) 师资聘任与认定政策的互补性。台湾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采用聘任制,严把入口关。除了学历学位上的要求,主要向具备实践经验尤其是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倾斜,同时在教师进修及职称评定上均有相关制度与政策予以支持鼓励。“双师型”教师准入的特殊要求使得多数教师平台较高,承担的研究课题及横向委托项目上数量较多,经费支持较高。虽然祖国大陆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被视作高教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政府据此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并加大分类拨款的力度。但是“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尚未明确,师资培育的政策和机制建设尚未理顺。虽然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还无法与其职称评聘、考核、晋级等挂钩,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进高校的管理与聘任制度存在体制堡垒,无法充分落实实务能力导向聘任师资,致使教师能力、教学内容与职场需求相脱节。打破制度瓶颈,建立一套具有应用本科高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师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实现“双师型”教师培育政策的优势互补,顺应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趋势。

(4) 企业责任与产学合作的互补性。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师资培育策略注重“建教合作制度”,通过引导在职教师“赴业界研习服务”,提高产业实践经验,并与申请研习服务的企业共同商定研究主题,以此创新知识与技术,企业因此获得强大技术支持;校方选聘企业技术专家共同规划课程并协同教学,帮助专业教师提高实务教学能力,实现校企优势资源“双向”沟通。与台湾相比,祖国大陆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效果不理想,企业员工受工作时间和单位的限制对兼职教学持观望态度。教师与企业及相关行业共同进行科技项目开发的机会较少,服务于社会、将科研应用于企业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学习和借鉴台湾双师型师资中企业责任与产学合作的经验,并利用台商在大陆投资兴办企业的机会,建立产学研合作培育师资的机制,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育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域内和域外科技资源整合、开发及利用相融合,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目的。

三、 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五力模型构建

从融通性与互补性可以看到,两岸双师型教师培养在“双向”与“合作”上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研究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五种合作力模型(如图1)构建入手,即以政策与法律互通合作力为核心、评审与认证互通合作力为法则、产学与研发互通合作力为动力、信息与资源互通合作力为纽带、

图1 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五力模型

培训与储备互通合作力为落脚,进行长短适度的差异化全面发展, 从而构建理想的、动态的、有效的合作培养模型,整合和盘活两岸应用型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制度藩篱和壁垒,强化两岸应用型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1. 加强立法建设,构建双边政策协商和互信机制

从战略高度而言,两岸双师型师资合作培养的首要风险难题就是教育主管部门间缺乏直接对话和合作框架的指导,官方层面的政策法律保障缺失;合作项目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政策指引,面临着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状况。

因此,破除政治壁垒,完善两岸双师型师资合作培养的立法工作成为当务之急。鉴于两岸师资交流互访规模持续扩大、程度不断深入,势必会涉及聘任、待遇等政策及制度层面,因此,有台湾学者认为建立起一套两岸院校教育人事法律制度迫在眉睫[5]。建议两岸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强化政府主导职能,正视师资合作培养的立法诉求,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调研,加紧制定《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育法》,统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师资合作培养的具体内容、工作体制、实现途径、相关条件和程序、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作模式以及职责分工等。努力破除两岸制度藩篱影响下师资合作培养的法律缺失,力争从法制保障上为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共谋共营保驾护航。在此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高校针对各校实际情况出台《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细则》,尤其是在双师型师资互聘、职称评审、薪酬福利、经费支持,以及考核作出明确规定,扶持和推动双师型教师培育的共建共享与相得益彰。

2. 搭建认证平台,推动职业资格评审制度一体化建设

职业资格制度一体化是全球的趋势,两岸在经济文化互动与合作规模日益扩大、程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更应由政府牵头,多方联动,建立兼具沟通性、指导性、监督性的第三方评审与认证平台,在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资格的评审与认定上,制定双方互信、互认、互通的评审与认定标准及质量监督机制。

双师型师资评审与认定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审与认定标准的制定上应注重公众参与度,扩大影响决策的多方渠道,充分论证、征求各方意见以保证其科学性。因此,在评审与认证平台的组织机构设置上,需要建立代表各个层面政策诉求的双师型师资评审与认证委员会,评审与认证专家应由两岸权威人士和各个领域学者共同参与。包括理论技术专家、政府人员、企业家、法律专家等,来自工程技术、政府部门、企业界、法律界等不同领域,让不同言论主体意见得以表达并吸收。同时,充实教育系统外部的专家和学者组成顾问小组,形成听证制度让教师自身的诉求和意见得以陈述和抗辩。在指标的制定上,既要包括学历学位等硬件因素,又要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出发,将重点落在企业行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上来,把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企业工作背景、社会实践经历及职业资格证书等作为评审与认证指标,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等级的制定上,可参照教师职称评定方法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在流程规范的编制上,可形成前期抓申报、中期抓检查及后期抓质量的程序。例如,按“委员会对口考核的技能级别+教师职称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及社会实践的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论文”等内容来确定等级。

为促进双师型师资合作认定有序、规范发展,防范风险发生,还需组建质量监控小组,探索建立质量监控机制。质量监控小组由两岸教育部门监管人员、应用型高校代表、具备职业技能鉴定评审员资格的教师等多方利益主体共同组成。对双师型师资认定合作项目的效能和执行力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督查,确保合作的稳定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3. 强化产学研合作链,创设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

两岸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要以两岸市场资源与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以政府的战略规划、机构建制、创新投入、政策保障为推动,疏通产学研各级各类合作沟通管道,结合师资力量、研究专长、学科特色,积极推动两岸高校和企业联合设立专业教室、教学工厂、伙伴实验室、研究中心、创业中心等,作为双师型师资与企业高级员工培养基地,针对教师和企业员工个体差异和岗位需求实施分类培训。加大大型台资企业参与度,联合祖国大陆知名企业及台商协会,以产品研发、技术转移、咨询服务为核心,实施多形式、多载体的“校校企”合作项目;积极共建“大陆台资实务专题”培训,明确企业和应用型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实施企业骨干精英和应用型高校教师岗位置换制度,建立双师型教师及企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从而达到该短板维度的补偿性培训,并达到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引进项目,输出技能人才、输出技术成果与咨询服务、输出管理文化的双赢效果,最终形成利益共享、互惠互利、风险共担、整体规划、产研分工、特色鲜明,有序推进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

4. 聚集信息能量,建置特色教学资源合作系统

为促进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节能、高效、有序的进行,需构建以两岸教育主管部门为牵引、两岸师资培训机构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支撑的立体化信息培训系统。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整合两岸优质师资培训资源,重视文本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构友好交互、虚拟仿真的网络师资培训平台和培训机构群,架起跨区域服务网络桥梁。充分发挥远距教学的功能,通过虚拟手段进行学校布局和结构调整,克服由于海峡隔绝所导致的空间障碍等问题,逐步建立起集开放性与终身化为一体的双师型教师网络信息培育系统,保证教师获得长期继续教育的机会。

虚拟师资培训网络平台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子系统、在线培训子系统及考核评定子系统三大运作机制。网络教学资源子系统对两岸优势师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嫁接,建立完备的双师型师资远程教育课程体系;整合与共享教学资源、前沿信息,提供校企现场实践视频虚拟资源链接,构建的虚拟实训情景,为更多教师提供便捷的开放教育资源。有效地克服了两岸师资合作培训统一性与分布性的矛盾、规范性与差异性的矛盾、确定性与变动性的矛盾。在线培训子系统统筹规划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网上白板、内置讨论区等交流协作工具。将受训教师视为生成性培训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在师资培训网络平台上获得各种教学资源,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培训专家不再是信息资源的唯一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可以发挥主体性作用,通过剖析反思与培训专家共同制定学习方案,并进行学习行动和规划调整以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6]。考核评定子系统根据原始试题资料自动建成题库,借助模拟软件进行实操考核,采取“阶段测试”和“终期测试”的形式进行,根据评估指标采取分项、多元方式对受训教师学习结果进行水平和绩效评价,教师据此了解学习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并加以调整与改进。

5. 设立培养机构,构建两岸人才储备交流窗口

目前,两岸师资合作培训试点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在带来隐患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师资合作培养的发展步伐。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建议设立两岸双师型师资合作培养委员会(简称“委员会”),委员会以政府宏观管理及协调为主,各合作高校参与协调及管理为辅,下设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人才数据库及人才培养基金会。委员会既可处理突发事件或危机,降低各类风险,也可以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为两岸决策层面提供解决方案。

(1) 设立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扩大协同培养空间,建立合作对接模式。两岸可以利用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吸取各自教育优势,共享实训基地,建立专家资源库,联合开展教师培训。并根据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开展培养形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构,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突破。特别注意引入我国台湾地区应用型高校、我国台湾地区企业(台商企业)等参与培训教学,加强深度融合,加大重大科技项目的开放和合作力度等。

(2) 建立人才数据库,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势互补。建立两岸双师型教师人才储备库,我国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应用型高校可以进行导师、教授互聘,利用台湾教师实务经验丰富及祖国大陆教师学理基础丰厚等特点相互印证,传播、开发高校的科研成果。一方面鼓励双师型教师以“合伙人”形式,在合作出版教材、课程开发、课题立项中共同提高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在研究成果运用于技术服务、教育实践中共同提升实践技能。从而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提升两岸在国际应用型本科教育上的影响力和贡献力。

(3) 成立人才培养基金会,搭建资金支持平台。借助两岸政府补助、学校投入、企业出资等多渠道共同组建财团法人基金会(简称“基金会”),基金董事会负责日常运行和管理;经费按照统一规划、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有效管理。基金会成立后,每年定期组织两岸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和学术会议,通过赴台访问、引进人才等方式支持两岸双师型教师之间的常态化互访;通过与企业合作利益捆绑的机制,对企业与教师合作的重点科研项目、合作开发编制教材等高层次项目,实行项目经费包干制,并在年度预算中予以倾斜。

[1] 周一红,俞建伟. 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述评[J]. 教育与职业, 2009(9):31-33.

[2] 许明,黄鸿鸿,黄艳平. 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探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1):151-156.

[3]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教人[2015]37号)[EB/OL].[2015-05-05].http:∥www.fjedu.gov.cn/html/xxgk/zywj/2015/05/05/6af962a8-b009-4bd5-b148-17589fdf4e4c.html.

[4] 台湾职业教育哪些值得大陆借鉴[N]. 中国青年报, 2014-12-15(11).

[5] 叶至诚. 高等教育人事管理[M]. 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119.

[6] 陈建武. 虚拟教育联盟: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新模式[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2).

【责任编辑 刘 洋】

On Cooperation Models for Training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Cross-Strait Areas

HuangYi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cross-strait areas,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in cooperative training of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are indicated. This paper proposes to establish five cooperative training models featured by powe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policy and law,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training and reserve, so as to integrate and optimize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ross-strait areas, break institutional barriers, promote reputation worldwide and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of cross-strait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double-professionally-titled teachers; cooperative training

2016-03-21

2015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FJ2015C083); 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JAS150625); 2015年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FJJKHX15-042)。

黄 颖(1983-),女,福建泉州人,福建江夏学院助理研究员。

2095-5464(2017)03-0321-06

G 648

A

猜你喜欢

双师师资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