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堆里的新生命

2017-04-01杨方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使用一次性产品的种类增多,如报纸、牙膏盒、瓶子等,使用后习惯性的将它们丢弃,导致生活环境日趋严重。在倡导环保的当今社会,其实这些被扔掉的大部分是很好的制作材料。如果我们能用一双慧眼,一双巧手,“变废为宝”就能美化我们的生活,改造周围的环境。作为老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环保的重任,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活动中。于是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孩子将生活中的废旧物进行利用与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从而使“废品”成为孩子生活中的玩具。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动手动脑;废旧物品;环保意识

劳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为它总能带给我们许多乐趣。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这小小的技术中充满着智慧,需要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新新的社会中不成为一个书呆子;不仅如此,劳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学生在使用刻刀的时候需要更加谨慎,才能制作出成功的作品。但是劳技教材里的一些内容由于材料和工具难以准备,如木工、电工等,无法正常教学。为了丰富小学劳技课堂,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我们开发了劳技校本课程《垃圾堆里的新生命》,通过教学实践,孩子们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环保意识。如何从“变废为宝”入手,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呢?我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收集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多么重要。教师可以亲手制作一些 “变废为宝”的作品,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特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一旦形成,将变成动力,使学生产生了要学习的强烈欲望,想马上动手试试。

有了上面的铺垫,接下来就是废旧材料的收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废旧物品没有漂亮的外形,鲜艳的色彩,不容易被人们所注意,这就需要劳技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会学生正确理解美,留意身边的物体,用他们的眼睛重新去审视那些废弃的材料,从而寻找它们身上蕴涵着的美,进而去创造美。同时老师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养成平时收集废旧物品的好习惯,如在学校里收集班级里不用的旧报纸、铅笔头等;在家中可以收集使用过包装纸、鞋盒、瓶瓶罐罐等,在外面收集一些落叶,吃饭时又可以收集餐桌上的“宝贝”:如贝壳等;平时慢慢积累,把这些废旧物品存在一个“百宝箱”里,等到劳技课时,这些宝贝就派上了用场。

材料收集好了,就要教学生学会分类:哪些材料适合做什么?适合变什么?可以怎么组合?怎么添加更完美?通过观察材料,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的乱做,瞎做,我们的宗旨是变废为宝,而不是浪费更多的材料,生产出二次垃圾。

二、展开想象,大胆设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收集的废旧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让他们多和同伴进行交流,多欣赏一些艺术品,这样才能发现废旧材料身上那些平常不容易被察觉的美。例如 《“瓶”不简单》一课,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瓶子,学生带来的瓶子形状各异,老师就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你带来的瓶子像什么?学生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变成一个小机灵、瓶子宝宝、火箭、房子等。这时老师随手从学生的桌上拿起一个较常见而典型的瓶子,引导学生观察与想像,师生互动,了解一个瓶子的多面性:

(1)正看,像什么?(娃娃、房子、宝塔等等)加上什么会更像?

(2)横看,像什么?(口上加螺旋身上加翅膀是飞机,加上手柄像水枪,像大象等)

(3)倒看,像什么?(像蝴蝶的身体只要加上漂亮的翅膀,)

(4)剪去一些,又像什么?例举或简笔画出同一个瓶子的多种装饰方法,学生发表后可以用课件例举出来。

废旧材料的美不仅可以通过它本身去挖掘,而且还可以通过它使我们产生的联想去体会。很多用废旧材料创作的作品,就是根据废旧材料的形状、特点进行想象变化出来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通過联想到的各种形象,使学生感悟到废旧材料具有的新的魅力。

三、巧手创作,体验快乐

劳技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我做了我会了。”可见,动手实践操作对学生的重要性。

通过前面对废弃材料的大胆想象后,制作过程就轻松多了,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他们会突发各种创造灵感。同学们情绪高涨,就可以大展身手了,创作的智慧在学生的手指尖上跳动。他们互相学习,积极合作,大胆创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在玩中发现,在发现中探讨,在探讨中动手,在动手中收获。自然而然,学生就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因此,学生化“腐朽”为“神奇”的作品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令人大开眼界。有的学生利用好几个废旧牙膏盒,采用组合的方法做了长长的龙的身体,再用废旧的饮料瓶盖来做眼睛,一条威风凛凛龙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有的学生用废旧光盘设计制作了一条条漂亮的小鱼和一只只可爱的熊猫;有的学生用收集的冷饮小木棒设计了一个小笔筒和精致的房子;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操作变成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作品时,脸上的幸福笑容是难以掩饰的。这一件件充满了学生智慧的作品成了学生们书房墙上、桌上的小摆设、小玩具,甚至用来装饰教室和家居,学生们从中也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灵感和才智,作自己灵巧的双手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样,学生之间经常进行探索交流,作品会越来越多,生活就会充满乐趣,也会越来越美好。

四、成果展示,享受喜悦

教师要注重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因为孩子很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大家肯定,评价可以激励孩子的积极性,感受到自己的荣誉和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进而能激发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在整个教学中,评价不光安排在教学过程的最后,而是贯穿于整个课堂。当看到学生收集到有价值的物品时,我会表扬他:“你有一双慧眼!”当学生想到别人没想到的创意时,我会对他竖起大拇指:“你真会思考!”当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忙时,我会给予一个赞许的微笑;当学生解决一些困难时,我会说:“你真了不起!”在评价时,教师要对学生所提出的制作方法与问题进行评价,对其能发现问题、大胆表达的能力进行评价,要注意评价的语言,鼓励为主,评价要到位;在改进时,教师巡视每一个小组,做个别辅导,评价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意识等,评价要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更好地改进作品,激发学生能够创新。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通过评价促进师生间互相了解和尊重,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乐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创新热情。

在当代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中,废物利用是对资源合理利用的一剂良方,推广废物利用的意义十分重要。通过劳技课的环保教学,“变废为宝”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慧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吧!

参考文献:

[1]史国琦《让学生学会从动手制作到动脑制作》综合实践——劳动教育,2006(1).

[2]v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实施指南.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生活与劳动[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2).

作者简介:

杨方云(1982.11~)女,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籍贯:椒江,现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劳技。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渗透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幼儿游戏中的环境教育研究
家校合作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巧妙渗透策略研究
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研究
唤醒学生心灵培养环保意识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