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欠发达地区体育硕导队伍发展现状及成因研究探讨

2017-03-31王兵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王兵

摘 要:师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体育师资建设工作更是学校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源泉,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讲,导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更加突出,对于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更是如此。所以,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首先需要配备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因此,以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电话邮件咨询、网页更新内容对比研究和专家及行政管理部门访谈等手段,就西部地区体育硕导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瓶颈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发展改革策略。

关键词: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研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127-03

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争夺教育资源和主管部门经费投入的重要手段,所以增加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声誉成为各个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而面对日益扩招的研究生规模,研究生导师数量的增加就成为各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重要的工作内容,而面对考研热的体育学科而言,无论对于专业性体育院校,还是师范类院校,甚至综合性、理工类等院校,扩大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数量都是增加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一个路径。所以,体育硕导的培养对于学校、教师自身发展以及学生培养来讲都是有利的,但是体育硕导队伍建设过快却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体育研究生报考趋于理性化而日渐凸显。本文就西部地区高校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有效措施。

一、体育硕导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一)体育硕导师资队伍的基本状况

我们通过国家招生信息网、高校网站信息,电话和邮件咨询高校体育部门、研究生院(研究生部)等方式,对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拥有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权的部分高校(25所)进行相关信息了解和汇总,被调查的420名体育硕导当中,男性导师占了3/4还要多(322名),女性导师约占23.3%。体育硕导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做如下分类:

1.体育硕导师资队伍年龄。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导师的年龄以5岁为界点,进行划分,被调查的42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当中,35周岁以下我们只分为了一个年龄层次,因为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从目前咱们国家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来看,即便是提前入学、顺利晋升,获得副教授资格也超过了30周岁(以出生年月满年满月为原则),而文件下发和资格审查使得最年轻的体育硕导年龄也超过了30周岁,所以被调查的35周岁以下的体育硕导只有2人,在被调查的导师当中人数非常少,只占了0.5%还不到,基本上处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范畴,35~40周岁(含35周岁,不含40周岁,以下同)的体育硕导有65人,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5.47%;40~45周岁的体育硕导有88人,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20.95%;45~50周岁的体育硕导有185人,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44.05%;50~55周岁的体育硕导有58人,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3.81%;55周岁以上的体育硕导有22人,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5.23%。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目前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导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5~55周岁,其中40~50周岁所占比例最大,从教师职业特征来看,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无论从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还是科研素养、科研经历等方面,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引导作用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2.体育硕导指导学生基本情况。从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年限来看,指导研究生三年以下的导师有125人,占了被调查人数的29.76%;指导研究生在3—5年的导师有69人,占了被调查人数的16.43%;指导研究生在5—10年的导师有174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1.43%;指导研究生十年以上的导师有52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2.38%。从调查数据来看,指导研究生五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年限,五年之内的导师约占46%,对于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讲。也就是说,在被调查的硕导当中,有接近一半的硕导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两届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体育研究生培养有较多的认识和经历。从导师指导研究生人数来看,指导研究生总人数在3人以下的硕导有33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7.86%;指导研究生总人数在3—5人的硕导有89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21.19%;指导研究生总人数在5—10人的硕导有201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7.86%;指导研究生总人数在10人以上的硕导有97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23.1%。从导师指导研究生人数和指导年限对比来看,大多数导师都能连续平均每年指导1名以上的研究生。

3.体育硕导师资受教育的基本情况。从导师学历背景来看,有3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博士及博士以上受教育的经历,占到被调查对象的7.86%;有25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有硕士研究生受教育的經历,占到被调查对象的60.47%;有13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有本科受教育的经历,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1.67%。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没有博士受教育的精力,受教育层次不高。

(二)体育硕导师资队伍的良好状况

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发现,目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硕导队伍建设整体状况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方面。调查发现,420名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当中,大多数导师都在不同层次的讲课比赛、教案评比、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都较好的表现,作为体育学科而言,尤其是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会进入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导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2.科研方面。被调查的导师当中,大多数导师都有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课题,这对于学生参与课题提供了机会,并为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平台。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导师都能从课题申报、课题完成、课题结题等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每一个环节的要点,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3.师德教育及其他。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导师既是自己的长辈,也是自己的亲人,所以学生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的时候也愿意和导师畅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导师每月都有较充裕的时间和学生交流畅谈,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也有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体育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负面状况

1.硕导遴选存在混乱现象。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不同地区,甚至同一个地区,体育硕导队伍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导师之间在综合素养方面有较为明显的落差,甚至在一些学校,导师遴选存在论资排辈的混乱现象,优先考虑有行政职位和年龄较大的高级职称教师,而不是按照综合素养公平、公正、透明化的竞争来获得导师资格[1]。

2.硕导准入门槛较低。在一些高校,我们了解发现对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准入门槛非常低,只要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主持过厅局级科研立项,就可以申请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而这样的条件,对于2000年之后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的教师而言,大多数教师都具备上述条件,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准入门槛如此之低导致很多学术能力相对比较低的教师进入硕导队伍担任研究生指导工作,对于体育研究生培养工作而言,这种潜在的风险极有可能导致体育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和学校培养声誉受损[2]。

3.行政色彩过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硕导都有行政职务,且大多数都是专职行政人员。在很多高校,对于学术能力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行政职位是对其能力的一种认可,也是为了留住人才,这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3]。当然,行政人员如果在学术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担任硕导也无可厚非,这也是对他们科研能力的一种肯定和公平竞争的结果,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研究发现,一些行政人员借助行政权力进入导师行列,其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并不高,对于研究生指导工作并不能胜任;还有一些行政人员虽说学术研究能力较高,但进入行政队伍之后,并没有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近年来并未有任何科研成果,再加上行政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完成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4.硕导考核机制不健全。对于硕导而言,本应该施行动态管理,通过考核机制,择优选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西部高校对于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管理都是只升不降,进入硕导队伍之后,无论今后再有无科研成果,再无任何考核,这就使得体育硕导队伍缺乏竞争机制,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科学研究缺乏动力[4]。我们还发现,一些教师争当硕导的初衷并非是培养研究生和提升自己的科研影响力,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获取研究生培养经费,甚至一些行政人员仅仅是为了面子,如果缺乏考核机制,这些人员长期存在于硕导队伍中,对于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二、体育硕导队伍发展建设问题及成因分析

高校体育硕导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复杂而多变,但从分类来讲,有内部影响因素,也有外部影响因素,有学校政策制度方面的问题,也有导师自身方面的问题,有主管部门的管理缺失方面的问题,也有社会认可偏激等方面的问题,但各类因素中,比较集中和凸显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高校办学考核机制

目前,国家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体现在本科生就业方面,所以本科生就业成为焦点,而研究生就业问题却很少有人关注,与此同时,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培养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投入与效益的差距却有天壤之别,媒体、社会、家长和主管部门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本科生学费上,却很少有人关注研究生学费[5],二者巨大的差距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面对有限的教育拨款时,更多的时候需要自谋出路,想尽办法来增加收入解决学校的发展经费、职工的待遇等问题,且很少有人关注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当然,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总体而言也要比本科生好很多,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究生教育方面,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开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种考核,可谓是受益颇多。

(二)就业率

就业率是促使体育学科硕导数量急剧增加的重要因素。就业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让学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调整,进行合理的市场人才分配,提高学生的市场就业率,尤其是每年高考之际,各学校各个专业的选报和宣传都是以就业形势数据和就业形势分析为依据的,这也是国家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面对如何提高就业率,高校也是想尽各种办法,使出浑身解数,而研究生入学成为本科就业的重要通道,在现有的就业统计分析中,进入研究生学习也是本科生就业的一种形式,所以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效地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就业率。对于体育学科而言更是如此,从国家最新公布的全国在过去的三届本科毕业生当中,体育学科当中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为就业率比较低的专业之一,也成为高校新办专业申请中国家控制的专业之一,面对就业率低下的问题,各个相关院校也是调整专业办学内容、知识结构体系、寻求企业合作以及增加宣传和推广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在所有的措施当中,鼓励和提高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成为最行之有效和可靠的手段之一,而学生面对就业困难,进入研究生队伍学习的愿望也原来越强烈。所以在过去的十年间,体育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扩招(含交叉学科招生)比例使得大多数具有研究生招生权的高校在想尽一切办法(降低准入标准)来增加导师数量,从而满足招生人数,这成为体育硕导急剧增加的首要因素,也是硕导质量出现下滑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效益

在西部大多数高校,每一位导师指导和培养一名研究生,国家和学校都会给与较为丰厚的经济回报,体育有自身学科的优势,但是缺乏市场活力和市场效益是体育教师一直较为尴尬的话题,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教师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但是体育在这方面就要逊色很多,只有极少数教师通过市场体育经济活动来获得一定的收入[6],另外,面对工科几十万、数百万的科研课题,体育学科仅有少数课题有超过万元的经费,大多数课题都是数千元的费用,所以综合来看,对于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而言仅仅是依靠工资来生活的,且西部高校收入较低,这就使得研究生培养经费对于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进入硕导队伍之后,这笔收入就可以收入囊中,这是大家争相成为硕导的重要原因。

三、体育碩导队伍发展建设策略研究

针对目前体育硕导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结合调查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体育硕导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首先,优化体育硕导师资队伍,制定合理的导师准入门槛。对于过低的准入门槛,相关院校应该尽快进行调查和研讨,减少行政干扰因素,提高导师的质量,建立一支科研能力强、研究成果丰硕、科研素养高的体育硕导队伍,为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其次,建立健全动态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只有对体育硕导进行定期考核和监督管理,才能让真正有学术造诣的教师进入硕导队伍,将科研素养差的教师从硕导队伍中清理出去,一方面净化了硕导队伍,另一方面对于兢兢业业从事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硕导来讲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再次,结合体育的特殊性,提倡高校在研究生培养制度上给与倾斜。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研究生招生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劣势较多,所以学校应该在体育硕导培养和研究生培养方面给与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外出学习、开会、培训等方面的机会,让更多的硕导能够与东部地区兄弟院校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学习和交流,加快发展的步伐,缩小导师之间的差距。最后,结合体育学科的特殊性,设立体育专项研究经费,弥补体育硕导在自身发展和培养体育研究生科研经费上的不足,提高体育硕导的科研自信心。

总之,体育硕导队伍建设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一部分,虽说体育硕导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和难以逾越的,这需要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齐心协力,为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