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
2017-03-31于伟��
于伟��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
摘要:文章论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新变化,阐述了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要素,最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希望对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3-0002-03
近年来,互联网受众群体广泛,“互联网+”思维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所谓“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融合,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集成与优化作用。针对图书馆而言,传统的阅读推广服务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已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只有拓展“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才能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发展新形态。
1“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新变化
1.1阅读方式:向移动阅读方向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很难在图书馆中享受阅读时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快速与便捷的移动阅读。所谓移动阅读,是指通过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设备,将数字化文本存储其中,以便读者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的方式。面对这种变化,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必须向移动化与数字化方向转变,拓展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1.2阅读对象:向数字资源转变
随着阅读方式的转变,读者的阅读对象也从纸质文本变为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具有易保存、低成本、广流传的特点,与纸质文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基于数字化技术与资源的优势,用户逐渐青睐于数字文本资源。
1.3阅读结构:向碎片知识转变
与阅读方式、阅读对象的转变相呼应,我国社会的阅读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往,人们偏向于整本阅读,即慢速精读的阅读结构。然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微信等软件的流行,使得快餐式、碎片式阅读成为新的阅读结构。
1.4阅读规模:向社会阅读转变
“互联网+”环境下,用戶的阅读转变更直接、明显地体现在阅读规模上,即从个人阅读向社会阅读转变。具体而言,读者不仅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完善自我,还热衷于将自己收获的东西通过虚拟的网络社区进行分享和交流,表现了阅读从个体化向群体化方向变化的趋势[1]。阅读规模的转变表明了“互联网+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将成为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2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公众阅读习惯的变化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决定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广大的受众群体、图书馆的技术支持与社会网络的客观环境是图书馆构建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有利条件。
2.1必要性
2015年12月的《中国互联网络网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88亿人,可见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移动阅读更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新选择、新方式。“互联网+”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与此相矛盾的是,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相对落后,部分公共图书馆在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与时代脱节,尤其是地方乡镇图书馆仍以图书交流会、培训讲座、意见箱等方式进行推广,缺乏与电子化、数字化的联系。因此,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2.2可行性
首先,庞大的受众群体说明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其次,图书馆有能力实现数字化资源建设,也有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成功案例供公共图书馆参考(见表1)。最后,日益成熟的社会网络为图书馆构建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身份认证、安全密匙等技术的发展保证了数字资源传播的安全性。总而言之,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构建要素
公共图书馆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需要对推广主体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依托互联网的技术支撑,通过社会网络等推广媒介对推广内容进行宣传,从而影响广大用户,再由用户进行反馈与效果评估,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步。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构建要素的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1推广主体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阅读推广的重任。公共图书馆只有依托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发展环境,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与服务态度,才能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贯彻“互联网+”思维,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3.2推广内容
推广内容是构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核心要素。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兴起之前,读者的阅读内容以纸质文本为主,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内容也集中于印刷文献。近年来,公众的阅读习惯日益向数字化、碎片化方向转变,各地各级图书馆也纷纷建立数字图书馆,加强与互联网的融合[3]。因此,当代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内容既包含纸质文本也包含移动数字资源。
3.3推广媒介
推广媒介是指“互联网+”思维下公共图书馆进行宣传推广所采取的工具、平台、媒体等。传统的推广媒介往往局限于馆内或馆外的导读文章、宣传海报等纸质文本。而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媒介还包括覆盖面广、受众率高的社交多媒体平台,如媒体报道、网络短片、QQ软件、豆瓣书评等。
3.4推广对象
推广对象是指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受众群体,我国公共图书馆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免费的原则。理论上说,图书馆阅读推广对象应为全国公民,但由于采用移动设备阅读数字资源的读者以年轻人居多。因此,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主要为视觉健全的中、青年提供。
4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构建策略
4.1拓展阅读推广媒介,加强与社会化媒体的合作
近年来,微博、微信日渐成为人们的新宠,各图书馆也搭乘社会化媒体的快车,开始加快与其合作的步伐。如:杭州图书馆于2012年先后开通了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账号,定期推送馆内动态、新书导语、书目推荐等内容;2011年,首都图书馆利用微博平台参与图书交换,粉丝增至2,000多万人。“互联网+”思维下的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要求图书馆积极拓展阅读推广媒介,以此来增強自身影响力,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4.2完善阅读推广内容,构建移动数字图书馆
“互联网+”思维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内容以数字化资源为主,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构建起移动数字图书馆。如:长春图书馆不仅通过数字技术处理和储存各种图文并茂的纸质馆藏资源,还积极收录影音视频、知识信息等多种形式的移动数字化资源。由此可见,要想推进“互联网+”思维下的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关键在于数字化推广内容的建设与完善。
4.3改进阅读推广设施,推出数字移动阅读器
2011年4月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数字移动阅读器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阅读设备,仅2010年一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数量就达到0.8本,年度电子书阅读量为6.13亿本,与2009年数字移动阅读器接触率相比,增长幅度高达200%[4]。如:2013年上海图书馆正式推出数字移动阅读器,即电子阅读器的外借服务,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外借率一度达到100%,有效地提高了上海图书馆数字文献的利用率。笔者认为,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可效仿上海图书馆,以方便读者、贴近读者为目标,不断改进阅读推广设施,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地阅读数字资源。
4.4创新阅读推广服务,为读者打造互动式网络平台
完善公共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构建,不仅需要提升推广媒介、推广内容以及推广设施等硬件,还要在推广服务方面进行完善。“互联网+”思维下,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大数据挖掘与追踪技术,对用户的阅读习惯、涉猎的专业进行全面分析,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西安图书馆主页即设置了专门的数字阅读链接,以方便读者查询、下载信息;其还创建了“读者反馈”版块,图书馆工作人员既可在线即时解答读者的问题,也可通过留言的方式给予读者回馈。总而言之,为读者打造个性化、互动式的网络平台,一方面能够方便用户自助获取数字资源,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拓展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的服务范围。
5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与读者阅读习惯的转变,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向数字化、移动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思维也为图书馆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依托网络技术平台,加强与社会化媒体的合作,创新更多更好的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从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骁斌.“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情报探索,2016(1):116-120.
[2]万行明.阅读推广,助推图书馆腾飞的另一只翅膀[J].当代图书馆,2011(1):76-81.
[3]彭菲,王少春.浅析我国移动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255-257.
[4]边国尧.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重构[J].图书馆学刊,2016(1):85-87.
(编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