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创新

2017-03-31盘书源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学习资源学习方式

盘书源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有效渗透环保教育,开发有效的化学教学资源,创新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理念,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 学习资源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45-02

针对世界范围内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绿色化学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师要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深入解读,开发有效的化学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以绿色化学为指导思想开展初中化学教学展开论述。

一、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解读教材内容

由于环境问题与化学学科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设计上涉及了与环保相关的内容,旨在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形成环保意识。教师在开展初中化学课前准备时,要认真解读化学教材,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而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初中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课主要通过精彩的实验和生动的事例,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充满了魅力,这对初次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充满着神秘感和好奇心的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例如,教材通过引入“白色污染”的具体内容,扩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教学时,教师播放了一则有关“白色污染”的视频,简单介绍了“白色垃圾”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量大,随意乱丢弃。这些塑料袋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有机化合物制成的,无法自然分解,降解处理难度较大,人们简单地焚烧这些化合物会严重污染大气,从而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中那些真实的现象,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对白色污染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如何防止“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此时,教师让学生动脑提出对策。有学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用塑料袋,但马上有学生反对,因为不用塑料袋会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学生说可以用可降解的物品代替塑料袋;也有学生说加快研究可降解的物质,生产出低碳环保的包装产品,代替现有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品。这样教学,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的有效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创新设计化学实验提供了可能,也可以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让学生真正践行环保理念,使绿色化学理念深植学生内心。教师在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创新设计化学实验,渗透环保教育理念。

在学习《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一节内容时,教材设计的演示实验是“白磷置于空气中点燃,生成大量的五氧化二磷白烟”,这个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观察并得出实验的结论。但这个实验中的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无法回收利用,直接进入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改进这个实验。学生首先想到减少白磷的使用量可以减少五氧化二磷的生成量,从而减轻环境污染。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然后继续启发学生在实验方式上进行改进:“实验置于空气中会污染大气,如果我们不把它置于空气中进行实验是否可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到了改进实验装置:“可以把白磷燃烧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例如盖上盖子的大锥形瓶。”“在带胶塞的大试管中点燃白磷,可以明显看到实验现象,而且生成的白烟也不会直接进入空气中。”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之后再组织学生完善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白磷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然后通过规范的操作来验证这种实验设计的可行性,让学生既了解了物质燃烧的条件,又获得了环保教育,还深化了化学知识和巩固了实验操作技能。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改变传统化学实验中增加环境负担、无益于环保的内容,改变落后的实验方式,进而采取科学的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化学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过程,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巩固操作技能。

三、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开展课外实践

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化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增强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教师可以以绿色化学理念作为课外实践的指导思想,设计开展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等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真实的化学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围绕本课学习内容,立足本课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情感目标,设计了探究性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设计探究实验方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教师提出三个思考问题: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止水污染?學生先从网络查阅资料,了解了水污染的现象,然后对周边生活中的水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到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耕种农作物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乱使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等。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学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耕种农作物时尽量使用无残留、低毒的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农药和肥料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习活动,不但让学生学习了水污染的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化学、应用化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更加深刻地理解绿色化学理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落实绿色化学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教师要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深入挖掘初中化学教学资源,加强绿色化学的教育,革新传统的化学学习方式和内容,优化化学实验的操作流程,让绿色化学在学生心里扎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初中化学的学习效果,实现初中化学课程三维教学目标。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理念学习资源学习方式
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