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本”助学生时间规划和目标达成实践研究
2017-03-31李婷
李婷
【摘要】本文论述了“日清本”的概念、内容、制作过程与研究过程。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时间规划欠缺、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目标达成度模糊等问题,利用“日清本”可有效促进学生时间规划和目标达成。
【关键词】习惯养成 时间规划 目标达成 日清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20-02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所在学校地属南宁市武鸣区,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学校课程设白天自习课与晚自习,且课余零碎时间多。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科从三科增至七科,学业压力增大,合理安排时间成为学生学段过渡的主要问题之一。面面俱到的管理繁琐、周期长,效果不明显。如何制定出一套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并且让管理看得见、可评价、能够及时反馈的办法,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
时间规划欠缺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将课余零碎时间定义为“玩”的时间的学生,学习缺乏紧迫感;另一类为无老师明确具体任务、完成时间就不知所措的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存在学业拖延现象。在学段过渡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生活,做好时间规划。
二、“日清本”概念
“日清”二字源于海尔集团的管理文化,海尔集团OEC理念有一条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个理念可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今日事,今日毕”。学业拖延现象属习惯范畴。从实际行为和行为意向的差距角度来看,拖延指推迟计划任务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的行为,拖延会给个体带来不适感。二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设定的目标若只要求“完成”,任务的达成效果会大打折扣,此时,需要根据完成的质量情况设计激励元素,目标是“明天比今天高”。理解“日清”概念后,笔者结合班级存在的问题创设“日清本”,用来帮助学生做好日常记录、时间规划。
三、“日清本”的内容及制作过程
为了增强“日清本”的可操作性,笔者将“日清本”的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栏目,操作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计划。计划可以理解为板块划分,即从哪几个方面达到“日清”。笔者从学习、生活、课堂、支出和内务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
(二)组织。组织安排当天的具体任务,放入计划栏目中的对应位置。如,数学学科的具体学习任务可以设置为:1.完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35—36页。2.预习《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做解方程专题。
(三)实施。根据组织环节中的任务单逐步付诸行动。告诉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可将出现的问题简要记录下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实施中的问题,改革方案。
(四)界定。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可观性记录,即“日事日毕”。当学生完成了一项任务,在其后打“√”,也可根据喜好设置相应的符号。
(五)反馈。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如何评定?即如何贯彻“日清日高”?我班学生若任务完成得非常好,画“大笑脸”,完成得较好画“微笑脸”,完成得不好则画“哭脸”,图片的直接冲击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不断完善。
(六)评价。根据每个栏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评价。每个栏目总任务完成了,如果课堂纪律表现好,可记全星★,表现不够好记半星 ,表现不佳记空星☆。五个项目中,若有一天得四颗全星★,则可给予奖励,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也可积累一颗进步星。
根据存在的不同问题,计划中“日清”项目可适当增设,实施操作过程中的六个环节,每个步骤之间联系紧密,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可从反馈和评价中显示,可以对后一天的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在反馈环节调整计划。
四、研究对象、过程及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过程
本研究对象为南宁市东盟中学2015级七年级7班47名学生。从七年级上学期段考后开始实施。研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班会统一认识→引入“日清本”→制作个性“日清本”→教师跟踪检查→拟标准化“日清本”。七年级上学期段考前,笔者在班级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系类主题班会,在前期的摸索阶段,已基本做好班级问题认识、思想认同、“日清本”维度设立、学生“日清本”优秀模板汇总等工作,完成了从个性化到标准化的过程。
一项研究的开展,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对班级学生个体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跟进指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案例一:
我班个子最小的男生蓝铭(化名)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进入初中阶段后,独立性欠缺,做事没头绪,不懂得合理规划课余时间,也因动作拖拉,经常没有时间吃飯。入学不久,笔者观察到了他的这种情况,便计划在生活方面对他进行指导,帮助他规划用好午休、晚自习、晚修三个时间段。告诉他,在“日清本”生活栏目中,提前写好今天要做的事情,分散到不同时间段完成。为了按时吃到晚饭,可以在晚自习结束后50分钟洗澡、洗衣服,可以安排在午休前20分钟整理好柜子等。跟进一段时间后,蓝铭逐步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有时间和同学们打打篮球,变得开朗活泼了。孩子妈妈反馈孩子假期情况:“孩子回家会主动洗衣服,整理衣柜,自理能力变强了许多,让我们放心多了。”
案例二:
作为班主任,笔者每天会巡查班级早晚读情况,发现班上学生陈娜(化名)英语早读时间不太开口读书,而且在英语默写时都低着头,听不懂也写不出,逐渐出现对英语学科学习泄气的现象。笔者找到合适机会,与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告诉她: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语言学习尤其需要积累,10个要默写的单词先做到默写出5个,下次再定目标到默写出6个,每多一个就是进步了,最关键的是要规划利用好课余时间,提高英语学科成绩。笔者指导她每天晚自习做完作业后按模块记10个单词,晚读前请同桌领读10个单词,完成了得笑脸。第三周,陈娜每天增记20个单词,会留10分钟晚自习时间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七年级下学期段考,她英语考得98分,班级总分进步10个名次。她提出下一步的目标是英语得100分,我感到很欣慰,看来陈娜同学已经成为一名懂规划、有目标的女孩了。
在日常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孩子们存在个体差异,所以需要改善的习惯也不尽相同。笔者与他们沟通时,指导他们将项目写在“日清本”的相应栏目中,规划好时间,在具体时间段落实,并及时做好记录,若有特殊情况,学会及时调整。一年下来,班级中大部分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下面笔者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系列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定性研究主要以学生周记为载体,定量研究主要以学生问卷调查统计为根据。
1.定性分析
学生的周记作为定性研究的主要载体,笔者每周检查一次。原先,学生周记内容写得比较空泛,只是对一周学习情况进行套话总结,继而提出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使用“日清本”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周记内容更丰富了,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记录。笔者依据“日清本”的记录,汇总每周每日的情况。欣慰的是,学生懂得提出问题了,并能在实施过程中分享解决的方案。跟进观察中发现,学生慢慢养成了总结问题的习惯,与同学、老师交流沟通的意识增强,学生蔡磊说:“日清本”让我成为了一个懂得规划的人,“人是铁,本是钢,一天不写心慌慌”。使用“日清本”后,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有所增强,逐步学会自我规划时间。
2.定量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段考后,在将近一年的尝试后,笔者进行了一次班级调查。主要从时间规划、目标达成、实施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数据统计表明,学生在时间规划和目标达成方面的行为明显改善。学生建议,可增设“每日快乐事迹记录”“我的困惑”“今天的进步”等栏目,应进一步简化“日清本”的制作,让“日清本”为个性化学习服务。
五、后续研究
“日清本”的使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一系列的跟踪则可理解为学生习惯养成的观察过程。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班也成为学校老师熟知的“日清”特色班集体,两个学期被评为学校“先进班集体”。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于“日清本”失去新鲜感,抱着应付完成任务的态度;部分学生过于依赖“日清本”,本子不在,做事又慌乱,习惯还未真正养成。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产生的问题,让“日清本”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