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7-01-03刘立云赵慧勤冯丽露麻淑芳
刘立云 赵慧勤 冯丽露 麻淑芳
摘 要:本文分析了《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设计了O2O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资源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的应用研究。在设计学习资源时,详细分析教学内容,跟踪学生学习偏好,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整合学生学习思维,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倡导采用新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经实际采用O2O教学应用发现,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教学模式普遍感兴趣,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探究成为学习新常态。
关键词:O2O;混合式教学;学习资源;教学模式;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0055-05
一、问题的提出
1.《C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C程序设计》课程不但注重理论学习,而且更注重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程序设计逻辑思维的培养,务必通过大量动手实践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学的过程,会有一些程序算法实现的演示,教师讲解调试程序的重要过程。由于传统课堂讲授承担着传递全部知识的任务,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展示快,讲授速度快,课容量大,这样对于学生来说,随堂掌握知识的程度低,编程练习等实践活动难以上手。
(2)该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一学生,其学习习惯是课前看课本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做习题,学习多是对知识的接收,问题意识较弱。现在学生都很有个性,上课选择座位时偏爱离讲桌较远的座位,这样导致上课时不一定能很好地看到课堂演示。加上预习的资源多来自课本,不会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移动学习的资源,迫切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探究。
(3)教学环境条件制约教学效果,现在课堂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多会受到教室环境影响,课件播放效果不理想。由此来看,课前将学习资源推送到学生的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很舒适清晰地看到教师课堂演示内容。由于传统课堂讲授受到学习环境的制约,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展示得快,讲授速度快,课容量大,这样对于学生来说,随堂掌握知识的程度低,迫切需要课外自主学习探究,为此迫切需要为学生提供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知识点)+(一章总结概括)”。教学环境条件制约教学效果,现在课堂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多会受到教室环境影响,课件播放效果不理想。但由于编译环境所呈现的字符比较小,不便于记笔记,学生就不能够在课后有效复习和练习。
(4)学校的规章制度制约信息化推进,普通地方院校的学生守则规定, 学生上课时不能使用智能手机,造成学生逆反心理。而现在已经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智能终端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存在逆反心理。同时智能手机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再是奢侈品,每个学生都会携带智能手机上课,手机上存储着课表,学生上课时对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拍照。学校规定不能旷课,而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聊的情况下,玩手机就很自然。若强制不让上课用手机,有的学生宁愿选择旷课,既然这样,不如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为学生推送跟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
(5)教学过程中存在师生交互少的问题。传统课堂是以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课后对授课信息的师生互动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够过多深入交互。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教师反馈。
2.解决问题途径的考虑
(1)《C程序设计》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时,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一味讲授并不能真正掌握程序设计的精髓,学生务必通过大量动手实践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上课讲授的调试程序过程的内容以及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均可以课前录好微视频,提前发送给学生。这样复习时学生想看就看,不受时空约束,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2)创设资源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媒体时代,学习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学习者具有主动、建构、协作、交流、反思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改变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一味讲授的模式,把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分为课内和课外,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推送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课前推送的资源,能够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这样学生上课时,就有针对性的听课。课后提供的资源,用来辅助学生复习和练习。
(3)传统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为“书本纸质资源+上课讲授的PPT课件”。课前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料以及相应的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小测试,以至于学生在上课时不明确学习目的。课上学生表面上认真听讲,但是主动学习参与学习的有效时间较少,课后更是无法复习。所以本课程采用了O2O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其中微信公众号组成了线上部分。即课下线上学生主要参与的学习活动,课前提供学习资源,课后提供学习指导与反馈;课中线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本章所讲内容,并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还要用到先进的认知工具——思维导图,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想象和联想,将分析问题的过程以可视化的方式记录下来,有利于测评学生课堂内的学习参与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积极尝试运用新的技术助力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常态,在2016年NMC发布的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所预测的六大技术之一为自带设备,即在未来1年内会广泛采用的近期技术;所描绘的近期趋势为混合学习设计的应用;所揭示的可解决的挑战是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用于学习是大势所趋。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世易时移,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为学生推送跟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才是正道。
(5)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支持混合式学习。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是一款免费的社交媒介产品,具有耗费流量较少、资源开发成本较低、信息传播速率较快、受众影响面较大的特点。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信息聚合、订阅推送和自动回复响应等交互功能,可以实现资源内容的精准送达、关键词检索和知识存储。微信公众号的建立,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及时反馈的平台,不受时空约束,能够让学生及时得到帮助。由此,本课程采用了O2O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其中微信公众号组成了线上部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资源的组织、程序符合移动互联网下的碎片化学习特征,易于传播短小精干基于知识点的讲解、案例分析等学习资源,即构建基于知识点的认知去迎合现在学生分布式认知的学习方式。
二、基于O2O的混合式教学基本过程(见图1)
受O2O商业营销模式的启发,结合混合式学习的优点和翻转课堂的先学后教的优势,将思维导图认知工具作为连接线上和线下的手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中,尝试采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实施教学。把教师设计的教学相关的信息推送给选修该课的学生,开展师生、生生交流。
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将传统课堂学习的优点与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基于O2O的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线上提问带动线下课堂有针对性的讲授;课中线下采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本章所讲内容,并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以及线下反馈和复习巩固。
基于O2O的混合式“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基本过程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时,是借助于微信公众号教师推送的线上资源实现的。课堂上线下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状态,与学生互动,教师的角色是引导,答疑解惑,学生的角色是自主探究,知识的应用。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教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思维导图在基于O2O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过程中是连接线上线下的手段。线上微信公众号中教师提供学习资源的思维导图,线下课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绘制思维导图,组织教学,并将课上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由教师课下发表到微信公众号中。思维导图适用于组织学生深度思考,发挥小组成员的想象和联想,并把各级主题级相关知识点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思维可视化,协助学生记忆,使其创造力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测评学生课堂内的学习参与度。
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微”特点,基于O2O的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过程中线上提供教学资源也随之符合“微”的特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习资源内容的组织、程序应该符合移动互联网下的碎片化学习特征,易于传播短小精干、基于知识点的讲解、案例分析等学习资源,即构建基于知识点的认知去迎合现在学生分布式认知的学习方式。
微信公众号对学生而言:① 获取更丰富、全面的学习内容信息。② 更加便捷地向教师进行在线咨询。③ 获得相比线下直接提问较为全面的反馈。
微信公众号对教师而言:① 能够获得更多的宣传、展示机会去吸引学生。②通过与学生的沟通、释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求。
三、教学实施过程
在实施基于微信公众号的《C程序设计》教学时,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课堂的讲授者变为给学生提供指导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自主学习探究、分享、交流成果展示的方式,从课前提供给学生教学资源到课中基于问题的任务案例入手,小组讨论问题,画出思维导图,发布到公众号中,小组互评,小组成果展示汇报,到最后教师汇总本节课重点难点,并给出拓展思考题;再到课后采用公众号的方式,拓展了课堂,增强了与学生的交互,教师根据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交互过程中普遍提到的问题,汇总整理,将《C程序设计》的知识点发布微课堂,便于学生复习。另外根据知识点设计小测试,加强学生精深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协作能力。
教学活动流程如图2所示。
以下以《C程序设计》课程中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为例,阐述具体的学习资源设计和教学过程。
1.课前微信公众号线上学习资源的设计
在“立云谈C程序设计”微信公众号,分三个模块(见图3)来给学生提供课前线上学习资源,分别是立云课堂(知识点讲解)、立云任务(对应于课前小测验)、案例解析(本章内容涉及的典型例题)。
在立云课堂的模块中,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方式一:根据可视化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理论设计的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一章的学习内容,给出本章学习的框架。这种方式适用于对一章内容梳理总结时采用。在思维导图中清晰地描述了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脉络结构,并且每种结构的语法要求、典型例题、注意事项一目了然。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组织自己的知识,便于发挥想象和联想、开展小组学习。为了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在小测验中先去思考,然后及时反馈。该功能中提供了交互功能,比如回复“01答案”,会提供微课堂测验的答案。这样方便学生自我检测,若有错误,进行深度思考。
方式二:仅对某一知识点采用精讲细练的方式,阐述清楚。如图4所示,对多分支选择结构中switch语句的使用,从语法要求到功能讲解再到典型例题释疑,在微信公众号中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详细讲解。
2.线下课堂教学活动
在微信公众号的立云任务(对应于微课堂的微测验)模块中,在案例解析(典型例题)模块,挑选贴近生活的实例,开展任务驱动引导分析处理问题,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种是根据可视化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理论设计的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一章的学习内容,给出本章学习的框架。这种方式适用于对一章内容梳理总结时采用。如图5所示,每个节点还可以展开为第二级节点,具体展现每个知识点、典型例题以及易错点。由于思维导图比较灵活,还可以通过收缩节点的方式,仅显示某一节点的信息。在思维导图中仅显示了多分支选择结构中用switch语句实现的思维导图,方便学生查缺补漏。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组织学生思考的过程,发挥想象和联想,将与选择结构相关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可视化自己的思想,促进深度学习。图6 显示了选择结构整个章节的思维导图,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3.课后微信公众号线上资源的设计
课后公众号推送资源的一种是推送知识点图文素材的方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小组学习的表现,将本章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图文混排编辑的方式推送到学生终端。
例如根据课堂讲授中,数学表达式a
结论
本研究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了“C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公众号,设计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号推送O2O微型学习资源,助力学生线上课前预习,自我探究;课后自我检测,反馈评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课程的教学采用O2O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提供了自主开发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微信公众号网络资源,定时推送优质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组成实践共同体;通过教学实施,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一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单片机原理与设计”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2).
[2]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1).
[3]马志强,王雪娇,龙琴琴.基于同侪互评的在线学习评价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4(4).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