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017-03-31陆爱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培养小学生

陆爱玉

[摘要]21世纪人们的素养越来越被重视,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素养同样也很重要。数学素养的高低体现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思维的强弱。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数学素养能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很重要。本文将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素养 培养

数学知识只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部分,而数学素养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指学生在获取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稳定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较稳定、自觉的数学意识和行为。数学素养包括数学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层次还包括创新意识和数学的美学价值等。数学知识能被传授、记忆,而数学素养无法以言语方式进行传授,只能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慢慢形成,并成为人的素养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学习了数学后,多年未用,数学知识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而当年养成的数学素养却永远伴随着自己,当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也会习惯性地运用数学方式去思考和解决。数学是现代每个公民都要学习的科目,它在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往往数学素养高的人成才的概率也会高很多。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建设社会的骨干力量,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

近年来,有很多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上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成效不是特别明显。所有的教学活动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只有当学生对该学科感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学生的主动学习程度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是觉得数学太抽象了,很难理解。针对这点,我们可以通过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的分数除法时,分数除以整数,如果刚好能整除,自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然而在学习分数除法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不能整除,那应该如何计算呢?比如: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如果是把4/7分成2份就简单得多,可以平均分且得整,这难不倒学生。但把4份再平均分成3份,该怎么分呢?对不少学生来说,这道题是抽象的。针对这道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借助几何直观,用图形直接展示解题过程。如下图: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很简单,就是先把一张纸直接纵向分成7份,再在其中取4份即图中,然后横向将这4份平均分成3份,则最后的那种图灰色阴影部分的小格在这张纸中所占的份额就是4/7÷3即4/7x÷的最终结果。

借助集合直观,可以把复杂的解题步骤简单化,转化为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形式,而且还可以表现“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的神奇过程。这种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的、神奇的,自然能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想要探索更多数学奥妙的欲望。另外,这道题也教学了学生要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要懂得灵活转变,尝试不一样解题的方向。二、利用习题训练发展数学思维。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供动力

1习题训练养成学生动脑习惯,培养数学学习意识

数学学习就是一场思维活动,想学好数学就要多动脑,养成动脑的好习惯,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常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思维特别灵活。动脑的前提是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要善于提出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养成爱动脑的习惯。比如:一堆圆形钢管堆在一起,它的横截面形状成等腰梯形,已知这堆钢管最上面的一层有8根,最下面的一层有13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根,求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这道题一眼看过去很复杂,它需要学生沉下心慢慢去思考和分析,把重要字眼抓住,按照规律把每一层的钢管数量列出来,相加即可得出总数。像这样的习题,既有挑战性,又能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在不断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培养数学意识,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2.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不满足于一题一解法,对数学题进行深挖,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最好办法之一。一题多解从某个角度来说体现了数学思想,因此在思考多种解题方式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和知识都不一样,解题的过程就是数学思想和知识融合的过程。一题多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每多想出一种解题方法就等同于征服题目一次,也是表现自我的体现。征服感和自我表现感就是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最大动力。教师在选择一题多解的数学练习题之前要对习题教材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习题有多少种解法,每种解法思考的角度和运用的数学思想是什么,才能充分发挥这些多解题的真正题效。

3.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变能力

如果说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一题多变则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变能力。一题多变包括变换条件、变换问题、变换情境、变换题型、变换题序,等等。一题多变,虽然将原来的题目演变成其他不同的题目,但题目的实质却是没有变化的,让学生解答这样的题目,能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题目情况来进行思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解题的突破口,这是训练学生应变能力的最好办法。一题多变考查的不仅是思维能力上的应变,还有知识运用变换能力的应变。

比如小学数学最经典的题目之一:鸡兔同笼问题。原题:雞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变式一:鸡兔同笼,共有88只脚,已知鸡比兔多2只,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变式二:鸡兔同笼,共有头78只,脚200只,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变式三:四年级一班30人向北京奥运会捐款205元,同学每人捐了5元或10元,你知道捐5元和10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吗?一题多变可以在原式中进行数据的直接变换,也可以增加或减少已知条件进行变化,或是直接将题目情境进行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要求学生有足够强的应变能力,才能不被教师的小小“魔术”所难倒。当然,一题多变的习题训练做到一定的量时,学生就会发现教师通常都是“换汤不换药”,自己也慢慢学会了举一反三,不管题目怎么变化,都不会自乱阵脚。

三、重视实践活动。培养数学应用素养

数学贵在实践,这也是它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之处。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就算一个人不怎么认真读书,他也会算数,也懂得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原因就是生活与数学是不可分割的,数学源自生活,也终究为生活服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跟游泳、骑车是一样的,不亲自去体验,就算知道了理论,也永远学不会。因此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学数学、做数学,更要用数学,才算得上是掌握了数学。

比如在学习《统计表和条形图》后,可以让学生对班上同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并制作成统计表和条形图。看电视是每个小学生的最大爱好之一,调查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但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件乐事。通过调查,班上同学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主要有以下的这几类: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统计表和条形图,还了解了班上其他同学对于电视节目的个人爱好,方便了同学与同学之间交往共同话题的打开。另外,在教材上也有一些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的数学实验,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怎样滚得远”。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的实验活动,进行数据收集、求平均数、角度的测量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搭一搭:用30-50厘米的木板搭出一个与地面成30°的斜坡。②滚一滚,圆形物体在轻轻放在斜坡项上,让它自动往下滑落,滚动三次。③量一量:从木板底部量出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把三次滚动的距离记录成表,然后再把角度换成45°、60°,并重复前面的三个实验步骤,并分别记录45°、60°斜坡物体所滚动的距离,与30°的数据进行对比。最后发现木板与地面成45°时,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是最远的。通过实践,学生自己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明白数学理论原来也是经过实践才能得到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越强,对于他们创造力的帮助越大。

总而言之,数学的素养是一个经过长期不断体验和积累沉淀的过程。数学素养包含了数学思维、数学观念、数学技能、數学意识、数学思考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深度挖掘数学本身的内涵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到数学的根部,构建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形成强大的数学逻辑和思维,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培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