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视角的绿色创新行为路径

2017-03-31李广培吴金华

软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知识共享

李广培+吴金华

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检验绿色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的作用关系,同时在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间引入知识共享调节变量。研究结果显示:(1)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2)隐性知识共享对绿色创新意愿向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转化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政府管理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个体绿色创新意愿;个体绿色创新行为 ;知识共享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3.03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3-0009-07

Abstract: By adopting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rough analy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is paper aims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on researchers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Meanwhile, through applying knowledge sharing hierarchy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endogenous attitude, exogenous attitude, and injunctive norm of green innovative behavior and as well as control ability of green innovation have a remarkably positive impact on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2)tacit knowledge commons plays the regulating role in the transition of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to green innovative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with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researchers innovative behavior.

Key word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green innovative intention; green innovative behavior; knowledge sharing

技術创新在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生了诸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网络游戏成瘾、臭氧空洞、沙漠化扩大、雾霾等日益严重的社会与生态问题。在此背景下,以“绿色化”为主导理念的技术创新战略成为21世纪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与起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有效执行最终要落实在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上,体现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服务中。因此,如何理解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良好的微观驱动机制,对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贯彻绿色创新战略意义重大。

既往研究从个体层面看,主要集中于科技哲学领域对科研人员科技伦理的阐释,但是由于创新伦理学的研究范式缺乏更具有操作性的创新行为科学的介入,因而难以展现绿色创新的实践机制。从绿色创新理论自身的研究来看,主要着眼于政府、企业等组织层面绿色创新与扩散行为的诸多问题,科研人员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却通常仅被视为组织整体的一部分,研究忽视了对源于个体行为基础的能动性考察,绿色创新主体被实际刻画成无生命力更无偏好显示的躯壳。虽然关于个体层面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涵盖了个体因素、工作

特征、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但基本上是从个体内外因素中的某一方面探讨其与创新行为的关系[2],也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某些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或研究某一因素通过另一因素的中介或调节作用对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3],但鲜有整合个体与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的多层次系统性研究,这就使得对于个体层面创新行为的认知仍处于“碎片化”状态。

更为遗憾的是,个体层面绿色创新活动机理研究一直被学界所忽视。尽管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有关科研人员的职业伦理就成为众多学者解读创新风险并寻求风险控制的重要方面,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对个体层面绿色创新行为机理给予正面的、更具人文科学方法的解答。因此,基于成熟的个体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框架模型与路径,系统整合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工作特征等诸多关键因素,探讨他们之间的作用方式及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将有助于揭示组织绿色创新的微观机制。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被广泛应用于解读各种个体行为的产生机理,成为个体行为研究的普适性基础理论。从内、外部因素两方面探讨科研人员及相近群体创新行为形成机理,已成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研究路径。绿色创新是创新的一种具体形式,尽管与传统创新相比,绿色创新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与路径,但在个体行为的决策机制上,TPB理论由于遵循了个体行为科学的基本要义,因此依然可以成为阐释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规律的适用路径。

基于TPB理论框架,本文做如下假设:

(1)绿色创新行为态度与绿色创新意愿

态度反映了个体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TPB理论认为,态度变量是通过行为意愿的中介作用决定行为的产生[4]。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见解,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行为形成的态度因素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情况[5],内生态度源于个体的内部特质,外生态度来自于外部刺激性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观是构成个体行为动机和态度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类型,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态度倾向。就科研人员的绿色创新行为态度而言,尤其如此。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是荷载价值的,是价值变化的动态过程[3],而技术创新活动亦可能对价值创造具有两面性,从价值层面看,绿色技术创新应是技术价值、社会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和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要实现由传统创新向绿色创新的转变,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创新主体的价值观转变是前提。

诱发个体实施绿色创新活动的外生态度来自于外部的激励刺激。一般而言,对于高风险的绿色创新活动,较高的收益预期是驱动一线员工产生积极绿色创新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潜在的经济回报、创新技术能力获得提高等能够满足个体经济需求和非经济需求。除了物质因素之外,科研人员也非常看重通过自身的专业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和获取社会认可。绿色技术创新由于其对经济福利诉求的超越,尤其需要给予特定的“意识形态激励”[6]。如果员工参与创新开发的新产品不仅能带来极好的市场效益,而且被社会媒介大力推崇,能够提高工作收入、使其获得领导肯定、得到参与技能培训机会等关于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就将驱动科技人员产生积极的创新态度,更愿意实施绿色创新。

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个体绿色创新内生态度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H1b:个体绿色创新外生态度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2)绿色创新行为主观规范与绿色创新意愿

根据TPB的观点,外部环境因素会施加行为主体某种可感知的压力以影响个体行为动机,即主观规范。一般认为,可将主观规范划分为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两个维度[7],他们对创新意愿具有独立的预测功能[8]。

示范性规范主要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感知,作为组织情境下的个体,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必然会受到组织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主管、身边同事及行业中自己很看重的个体或团队。企业决策者绿色研发、绿色生产的理念,对企业员工绿色创新活动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会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开发具有绿色效益的创新成果。若身边的同事是组织中积极从事绿色创新的成功典范,在“攀比心理”[9]和“面子观”[3]的作用下,他们的行为会潜在激励其他同事选择绿色创新。因此,科研人员在决定是否执行绿色创新行为之前,会考虑周围人际环境中重要的他人对其执行绿色创新行为的态度,这种态度对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具有导向性影响。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的绿色创新意愿也会受到工作组织之外其他重要群体或个人的影响。当各行各业越来越关注客户的绿色消费偏好,研发的产品或服务日益凸显社会责任要求,并备受大众和媒体推崇时,在“标杆效应”的作用下,会激发科研人员绿色创新的意愿。

指令性规范主要关注个体感知到他人或组织赞成或不赞成某一特定行为的期望压力。个体在实施创新行为时所感知到的指令性规范主要来自于社会媒体及公众对绿色创新行为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制度上的允许和禁止、组织中上级领导的“指令”。公众和社会媒介对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承担社会责任的创新行为的热议及批判、政府相关环境规制的制定,对科研人员的创新行为都能形成有力的社会环境舆论监督和绿色文化约束。此外,企业为提高自身环境声誉,获得先发优势,也会通过制定相关规则或以“口头指令”形式要求科研人员进行绿色创新,进而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位置。科研人员所感知到的政府及他人对其绿色创新行为的期望压力,通过不断沉淀与积蓄会使科研人员认为“我应该选择绿色创新”,进而转化成内心的绿色创新愿望。

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c:个体绿色创新示范性规范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H1d:個体绿色创新指令性规范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3)感知行为控制与绿色创新意愿

感知行为控制可从自我效能和创新控制力两方面理解[10],前者是对某种行为能力的自我感知[11],属于内部控制信念范畴[12];后者是强调个体对促进或抑制行为实施的因素(如资源、时间上的限制)的感知,反映其外部控制信念[13]。

当个体认为自己拥有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能力,面对绿色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技术风险,确信能够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时,其自我效能感就越强,进而会更努力地完成工作。因此,从内部控制信念角度来说,科研人员对于自身选择绿色创新所具有的能力感知和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其绿色创新动机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科研人员是否愿意选择绿色创新,还受到创新资源、时间压力等控制条件的制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创新机会转瞬即逝,创新资源和时间压力成为创新决策的重要约束力。当科研人员能够方便获取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所需的必要条件资源,对研发活动的进度与结果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时,则会激发其绿色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行为的执行。

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H1e:个体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H1f:个体人员绿色创新控制力对其绿色创新意愿有正向作用。

(4)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

绿色创新机会的存在并不直接导致绿色创新行为,因为“实施行为的背后是行为意向”,意向是行为最好的预测工具[14],它表示个体尝试进行某一特定目标行为的动机及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强度[15]。绿色创新是一个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科研人员只有先具备绿色创新意愿,并且通过绿色创新主观倾向的不断积累,才能导致实质绿色创新活动的发生[16]。

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H1g: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其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正向作用。

(5)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

从以上对绿色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及感知行为控制与绿色创新意愿的关系论证来看,作为个体的科研人员表现出对绿色创新的态度越积极,感知到的政府、组织及他人对其绿色创新行为规范的期望压力越大,对完成绿色创新活动的自我效能感和掌控力越强时,越能激发其选择绿色创新的动机,进而促进绿色创新行为的实施。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2a: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内生态度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b: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外生态度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c: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示范性规范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d: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指令性规范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e: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H2f: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控制力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起正向中介作用。

(6)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知识分享被认为是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围绕知识的取得和分享的一种沟通[17],按共享内容或形式可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研究表明,组织内部的知识分享机制对组织创新绩效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8]。在这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也呈现出极其相似的特征[19]。究其原因,从微观层面上看,由于绿色创新涉及研发设计、生产、环境等多个复杂环节,要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因而比传统创新模式更加复杂[20],对多样化知识、技术、信息的综合掌握和获取要求更高,这无疑会影响科技人员实施其绿色创新的意图。因此,按照Nelson的解释[21],需要优化技术的选择环境,即在单个科技人员专业知识能力和信息存量都相对有限的条件下,促进知识与信息在成员间的流动、沟通,以克服绿色创新过程中的“信息缺乏”。为此,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以知识分享为核心的绿色创新技术、信息网络与沟通机制[22],使广大科技人员在面对极其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绿色技术创新方案时,能够保持较为乐观的成功预期,以促使其实施绿色创新的行动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并结合前期调查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a: 隐性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3b: 显性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量表设计

(1)因变量:绿色创新行为量表借鉴Zhou和George关于创新行为量表的编制格式[23],内容上突出个体绿色创新活动典型行为特征,共设置4个测量题项。

(2)中介变量:绿色创新意愿量表借鉴Fishbein和Ajzen关于创新意愿量表的编制格式[24];内容上,借鉴Jin Nam Choi针对创新意愿开发的题项[25],突出个体绿色创新意愿的内涵,共设置4个测量题项。

(3)自变量:内生态度量表借鉴罗宾斯《态度调查问示例》以及Phillip H. Phan关于量表的编制格式[15];内容上,综合考虑罗克奇终极价值观分类方法和国内学者陈昌曙技术价值结构理论作为题项中技术多元价值涵义的表述依据,共设置9个测量题项。外生态度量表借鉴Phillip H.Phan的量表编制格式[15];内容上,兼顾经济性与非经济性奖酬对科研人员绿色创新态度刺激效应的考察,共设置16个测量题项。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量表借鉴Icek Ajzen关于科技人员创新行为主观规范量表的编制格式[26];内容上,借鉴Ajzen 关于主观规范量表题项设置[27],综合考虑组织及个体层面因素对绿色创新主体的规范作用,示范性规范设置3个测量题项,指令性规范设置4个测量题项。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与绿色创新控制力量表借鉴Taylor、Todd和Carmeli、Schaubroeck的量表编制格式[28],自我效能感设置、绿色创新控制力各设置4个测量题项。

(4)調节变量:知识共享量表借鉴Bock等人关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维度的编制格式[29];内容上,借鉴Cabrera和Collins等人关于知识共享测量题项的编制[30,31],隐性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各设置5个测量题项。

在计分上,采用Likert 5分量表对所有变量的题项进行测量(从1“强烈反对”到5“非常同意”)。

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中的研发与设计人员,涵盖加工制造、计算机、产品材料、工程科技等多个产业类别。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地区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272份纸质问卷,124份电子问卷,在剔除无效问卷36份后,本研究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占回收问卷数的90.9%,占总发放问卷数的72%。

3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3.1 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信度检验 ,结果显示:绿色创新行为态度、绿色创新行为主观规范、绿色创新感知行为控制、绿色创新意愿、绿色创新行为、知识共享各量表与整体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在0.70以上,可以认为本样本数据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即信度水平较高,说明本研究运用的变量测量量表基本符合科学研究要求。

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检验本研究测量模型的因子结构是否合理,即各个指标变量间的相关性存在情况,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1),说明研究样本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适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通过主成分法因子提取,并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根据所有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大小(保留系数大于0.5)判别逐题剔除未符合测量指标的题项,最终剔除22个题项,得到各量表较佳的因素结构。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本研究各指标变量是否能够作为潜在变量的有效测量变量,本文采用AMOS软件对探索性分析中得到的因子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所设定的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同時借鉴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建议和做法,对测量模型的拟合度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标准因子载荷系数都在0.500之上,χ2/df=2.154,小于3;RMSEA=0.070,小于0.080;GFI=0.881,IFI=0.858,均大于0.850;AGFI=0.941,NFI=0.935,CFI=0.935,均大于0.90。综合上述情况,可以认为,本研究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4 假设检验

各变量间路径关系。运用AMOS软件对各变量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根据研究假设中各变量关系,将全部变量代入,进行假设检验,依据运行结果提示,依次剔除不显著的路径“示范性规范→绿色创新意愿”“自我效能感→绿色创新意愿”“内生态度→绿色创新行为”“外生态度→绿色创新行为”“示范性规范→绿色创新行为”“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行为”“自我效能感→绿色创新行为” ,最终形成图1所示的修正模型。其模型拟合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综上,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绿色创新意愿正向影响作用显著,假设H1a、H1b、 H1d 、H1f得到验证;而示范性规范、自我效能感对绿色创新意愿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假设H1c、H1e未得到验证;绿色创新意愿对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1g得到验证。绿色创新行为内生态度、外生态度、指令性规范、绿色创新控制力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假设H2a、H2b、H2d、H2f得到验证;而示范性规范和自我效能感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未表现出显著影响作用,假设H2c、H2e未得到验证。

知识共享调节作用检验。为验证前文提出的关于知识共享在绿色创新意愿与绿色创新行为关系影响的调节作用,本文将运用SPSS软件中的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4、模型5分别检验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假设 H3a 得到验证,H3b未得到验证。

为进一步验证隐性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方向,采用Aiken和West[32]提供的方法,将调节变量隐性知识共享分别按均值加一个标准差和按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并计算出两个回归方程:Y1=0.933+0.863X,Y2=0.487+0.401X,比较回归方程图线中高低分两组的斜率大小,判断其调节作用的方向。结果显示,高低分组的斜率均为正数,且高分组斜率略大于低分组斜率,说明当隐性知识共享水平较高时,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强;而当共享水平较低时,正向调节作用较弱。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系统整合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绿色”取向的影响因素及驱动其绿色创新行为产生与维持需要具备的内外部要件,深入探讨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形成机理,提出15个研究假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TPB理论能够较好地阐释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规律

绿色创新行为态度、指令性规范与绿色创新控制力对个体绿色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能通过绿色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绿色创新行为。而绿色创新控制力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可以同行为意愿一起直接预测绿色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示范性规范对绿色创新意愿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周围人际关系规范知觉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更为内隐;另一方面,他人对绿色创新的看法很可能被理解为绿色创新是否具有吸引力,而这一方面不足以激发个体绿色创新的动机。研究结果还发现,自我效能感对绿色创新意愿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开展绿色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因此来自组织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提供良好的硬件资源和软件条件下员工的创新意愿才会表现得更加外显。

(2)知识共享在个体绿色创新意愿转化为实际行为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知识共享对绿色创新意愿向绿色创新行为转化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隐性知识共享。这可能是因为显性知识的获取较为容易,获取成本较低;相比之下,隐性知识是属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或经验,在表达、接收和整合方面都较为困难,是一种复杂知识。由于绿色创新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创新过程中可能遭遇种种未知困境,这使得科研人员对经验技能、绿色知识、创意想法等隐性知识的诉求表现得更加突出。

4.2 管理启示

本研究关于个体层面绿色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结论,为政府在制定推动企业等创新主体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建立健康和谐社会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方面提供了有益帮助,也为企业在制订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绿色创新行为意愿,进而提升本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管理制度方面提供了参考,并体现了社会监督对个体层面创新行为的规范作用。本文从政府、企业及社会角度提出促进实现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的对策或建议。

4.2.1 政府角度

(1)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激发科研人员绿色研发动力。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督者,应该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为研发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创新环境,激发他们绿色创新的热情。首先,适当提高环境规制的严厉程度,刺激科研人员进行绿色创新,并根据各行业、地区的现实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环境规制政策和选择环境规制形式。其次,丰富环境规制手段,寻找能有效激励绿色创新的环境政策工具的最优组合,既要发挥“排放限额、环境标准、产品禁令”等环境规制手段的强制作用,也要发挥“环境补贴、排污权交易、产品税费”等环境规制手段的激励作用,同时结合信息披露等沟通手段,实现对创新主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动态管理。

(2)构建更加合理的绿色产权保护制度,保障科研人员的绿色创新成果。现有的产权法更倾向于激励技术发明,而对技术创新成果对环境、社会的负向影响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建议强化对专利和技术发明的绿色属性审核环节,全面评估其潛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摒弃表面上具有商业价值,但显然有悖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创新成果”。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严格监督检查,防止“搭便车”行为。

(3)加大对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投入。通过直接投资,资助绿色研发、实施员工绿色创新补贴,降低科研人员绿色创新所面临的技术风险,提高绿色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完善贷款扶持政策,进而减轻企业绿色创新面临的资金压力,增强其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信心。

4.2.2 企业角度

(1)营造有利于绿色创新的组织环境和意识形态。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环保—安全—健康”理念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法,宣传“环保—安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员工环保观念和意识,使其主动关注研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员工绿色知识学习、研发设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充分授权,合理、有效地配置创新资源,使员工感受到对绿色创新具有足够的掌控力,从而激发其绿色创新意愿,促进绿色创新行为的实现。

(2)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促进员工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并提供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支持,如定期举行业务培训、鼓励员工组建跨专业研发小组等。针对员工的隐性知识,要充分考虑保障其知识权益,对于知识贡献率高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或将其作为晋升职位优先考虑的一个条件,使员工更愿意表达有价值的创新想法和方案,并与他人共享技术知识、工作经验。

4.2.3 社会角度

消费者持有的消费理念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形式具有强大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因此应当积极鼓励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并根据自身合理性需要,选择健康无害的产品。大众媒介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载体,揭发企业不良经营行为,推广绿色创新理念,提高公众环保、健康意识。通过强化社会监督,促使科技人员不断提升技术的绿色属性,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真正的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张伟,李虎林,安学兵.利用FDI增强我国绿色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与思路探讨[J].管理世界,2011,27(12):170-171.

[2]Shalley C E, Zhou J, Oldham G R.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on Creativity: Where Should We Go from Her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 30(6): 933-958.

[3]张敏.时间压力下项目创新行为实验研究——基于面子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3,31(3):456-461.

[4]Ajzen I.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EB/OL]. http: //citeseerx. 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601.956&rep=rep1&type=pdf, 2002, 9.

[5]Phan P H, Wong P K, Wang C. Antecedents to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 Beliefs,Attitudes and Background [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 2002, 10 (2): 151-174.

[6]杨发明,吕燕.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9(1):41-44.

[7]Cialdini R B, Kallgren C A, Reno R R.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J].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1, 24: 201-234.

[8]Chatzisarantis N L D, Biddle S J H.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that are Included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s, Perceptions of Control and Inten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8, 28(3): 303-322.

[9]高猛,赵平安.谈面子管理的哲学与艺术[J].经济研究导刊,2008,4(19):237-240.

[10]Ajzen I.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32(4): 665-683.

[11]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L D. Firstand Higherorder Models of Attitudes, Normative Influence, an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 44(4): 513-535.

[12]Ajzen I, Fishbein M.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on Behavior[A].Albarracin D, Johnson B T, Zanna M P. The Handbook of Attitudes[M]. Mahwah, N J: Erlbaum, 2005.

[13]Kraft P, Rise J, Sutton S, et al.Perceived Difficulty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r Effective Attitude [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 44(1):479-496.

[14]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A Meta-analytic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nd Planned Behavior in Physical Activity:Predictive Valid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J].Journal of Sports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2, 24(1): 3-32.

[15]杨晶照,杨东涛,赵顺娣,等.“我是”“我能”“我愿”——员工创新心理因素与员工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4):165-172.

[16]Krueger N F, Brazeal D V.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 8(1): 91-104.

[17]Hendrinks P.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1999, 6(2): 91-100.

[18]刘宁,贾俊生.研发团队多元性、知识分享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6):85-92.

[19]翁莉,马林.传统产业升级下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与绿色创新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3,34(12):153-157.

[20]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8):82-85.

[21]Nelson R,et al.An Evolutionary of Economic Change[M].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Belknap Press,1982.

[22]葛晓梅,王京芳.促进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2):87-92.

[23]Zhou J,George J M. When Job Dissatisfaction Leads to Creativity:Encouraging the Expression of Voi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682 - 696.

[24]Fishbein M,Ajzen I. Belief Attitude,Intention,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 MA: Addison-Wesley, 1975.

[25]Jin Nam Choi.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Dynamics of Innovation-use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J]. Human Performance, 2004, 17(4):397-414.

[26]Ajzen I. Residual Effects of Past on Later Behavior:Habituation and Reasoned Action Perspectives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2, 6:107-122.

[27]Ajzen I. TPB Measurement: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EB/OL]. http://www. people. umass.edu/aizen/pdf/ tpb.measurement. pdf. Revised January, 2006.

[28]Taylor, Shirley, Todd, Peter A.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995, 6 (2): 144-176.

[29]Bock G M, Zmud R W, Kim Y G, et 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J]. MIS Quarterly, 2005, 29(l):87-111.

[30]Cabrera A, Collins W C, Selgado J F.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Engagement in Knowledge Shar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6, 17(2): 245-264.

[31]Chennamaneni A.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Model [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2006.

[32]Aliken L S, West S G. Multiple Regression: 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 [M]. Sage, 1991.

(責任编辑:辜 萍)

猜你喜欢

计划行为理论知识共享
价值网络关系结构跃迁中知识共享模式演变
西部独立学院教师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消费者低碳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经管之家”用户知识共享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锦州市居民家庭固体废弃物循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