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童心 写童趣习作
——以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习作《我的观察日记》为例

2017-03-30武汉市蔡甸区第四小学吴学芳

成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记录卡童趣日记

■ 武汉市蔡甸区第四小学 吴学芳

激发童心 写童趣习作
——以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习作《我的观察日记》为例

■ 武汉市蔡甸区第四小学 吴学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鄂教版教材四年级的习作内容宽广,体裁多样。有想象作文,如“下雨的时候”“假如我是……”;有写人的,如“谢谢你”;有写事的,如“意想不到的收获”;有写物的,如“好吃的水果”;有写观察日记的,如“我的观察日记”;有写活动的,如“一次特别的活动”等。这些习作训练的设置把学生的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情趣。

笔者结合教学《我的观察日记》的经验,谈谈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写出童趣的方法。

一、研读要求,确定重难点

本次习作的要求,教材中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请你选一个观察对象,认真地观察,用日记的形式将观察内容记下来,看看有什么发现。”读后不难发现,本次习作“我的观察日记”强调了“观察”二字。学生首先要确定一个观察对象,然后进行认真地观察,最后将观察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而“写出发现”则是本次习作的难点了。之后,笔者在湖北省名师李莉老师和蔡甸区名师陈芬老师的指导下,对本次习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写得有趣味”。

二、指导观察,完成记录卡

明确了习作的重难点,我该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呢?让学生确定观察对象不难,难的是何谓“认真观察”。本次观察日记的习作范围非常广泛,而我不愿意固定一个观察对象让学生进行观察,比如让学生都来写“养蚕”或者“发豆芽”。我想孩子们更愿意写他们感兴趣的观察对象。

在教此课的前两周,我便开始准备。我设计了“我的观察记录卡”。记录卡的正面提醒学生“请你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进行仔细地观察,将观察内容记录下来,用红笔标出你的发现哦!”并要求学生至少做三次观察记录。记录卡的反面则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观察日记》,笔者将这篇日记中有趣的地方的文字加粗。让学生思考“读一读下面的《观察日记》,想一想,通过观察,作者有了什么发现呢?哪些语句特别有趣?”这个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复习日记的格式,以及语言表达的技巧。

设计好了记录卡,必须对学生进行观察前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观察,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并关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指导观察的方法以外,还强调了多角度观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连续观察,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对比观察等。观察记录卡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有话可说,在习作中有内容可写,为学生的习作练习做足准备。

三、收集归纳,划分合作组

学生通过一周的观察,完成了观察记录卡,我便将学生的观察记录卡收集起来,进行归纳分析。我发现超过半数学生观察的都是动物,比如蚂蚁、小狗、乌龟等。观察植物的学生比我预想的要少得多。而类似做实验观察的同学也比较多,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比如“泡茶”“发豆芽”“泡银耳”等。我想大家都愿意观察那些有变化的对象吧!

学生的观察也各有各的特点。代静怡同学观察的是小白兔,她的三次记录非常有条理,第一次记录的是小白兔的外形特点,第二次记录的是“我”与小白兔的交往,第三次记录的是小白兔的习性。高晨炀同学观察的是蚂蚁,有好几个同学和他一样也是观察的蚂蚁,而他观察的角度与众不同。他为蚂蚁设置了障碍,放置了白砂糖,通过观察蚂蚁的应对方式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真实而有趣。

通过整理学生的记录卡,我确定本次习作的学习合作小组时,首先观察对象不能单一,然后将观察对象,观察角度不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这样在小组交流时,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四、课中激发,写出童趣来

在做了充足的习作前的准备之后,我在李莉老师、陈芬老师的指导下,将教学环节定为:小组分享、全班交流、学生习作、集体评价,整个流程清晰而简洁。

在小组分享与全班交流之前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旨在让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梳理自己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小组分享前,我对说的同学的要求是:你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最有趣的是什么?同时对听的同学也提出了要求:他的发现有趣吗?学生在小组合作分享时,如何进行交流就非常明确了。而在全班交流时,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炼本次写作的要求:会观察、有发现。通过板书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在学生习作前,再一次明确习作要求,强调写出童趣。在集体评价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时,我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对他的哪些观察内容很感兴趣?在学生评价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观察中的发现,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习作中的童趣。学生对同学习作中的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四字词语的灵活运用纷纷点赞。

大家对王传旭同学笔下的小甲鱼很感兴趣——“小甲鱼还是个胆小鬼!有时我用手轻轻碰大盆,小甲鱼就吓得落荒而逃,潜到水里把头脚缩进壳里一动不动了。”听完这段话,大家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有人说他写得很仔细,我说这是因为他会观察。有人说他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我便引导说这样写是不是很有趣啊!还有同学说他还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我便竖起大拇指说你真会听,还发现了他写作的方法呢!你也是个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学生在这种交流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碰撞出了习作的欲望,碰撞出了自信的蔓延!

正是因为课前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亲身观察实践,才会有学生的习作素材,才会在我面前呈现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们的习作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时刻关注孩子,时刻引导孩子去体验,去思考,去想象,他们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让我们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别样的精彩!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记录卡童趣日记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三下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
童趣
试论劳务用工安全档案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记录卡的使用策略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例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记录卡的使用